第17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北望(打獵捕魚畜牧批判)
会议议程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08:30-09:00 大会开幕式(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09:00-09:20 拍照(行政楼前) 09:20-10:20 大会报告(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10:20-10:5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50-12:10 大会报告(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12:20-13:10 午餐(外宾楼) 13:30-17:00 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8:00-20:00 夜游浦江(船上晚餐) 2013年5月19日星期天 08:30-10:00 上午第一场报告(第1、2、3、4组,会议中心) 10:00-10: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30-12:00 上午第二场(第1、2、3、4组,会议中心) 12:00-13:30 午餐(外宾楼) 13:30-15:00 下午第一场(第1、2、3、4组,会议中心) 15:00-15: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5:30-17:00 下午第二场(第1、2、3、4组,会议中心) 17:00-18:00 闭幕大会(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18:00-20:00 宴请(外宾楼)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8:30-9:00大会开幕式(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 恒(每人5分钟左右) 于沛、任长海、舒运国、苏智良 致辞 9:00-9:20拍照(行政楼前) 9:20-10:20大会报告(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彭 刚(每人20分钟) 1. 于 沛 20世纪上半期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特点 2. 张广智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中国声音——以近十年来青年学者的相关论著为中心 3. 李剑鸣 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 10:20-10:5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50-12:10大会报告(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 新(每人20分钟) 4. 朱政惠 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百年回顾——进程、特点和若干问题的思考 5. 张 越 论十七年时期史学的“五朵金花” 6. 吴 英 马克思的历史规律观 7. 周春生 民族精神:布克哈特这样解释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魂 12:20-13:10 午餐(外宾楼) 13:30-17:00 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8:00-20:00 夜游浦江(船上晚餐) 2013年5月19日星期天 第一组(召集人:董正华;第5会议室) (演讲者每人10分钟,点评15分钟,互动15分钟左右,请主持人把握时间) 08:30-10:00 主持人:牛 可 8. 高国荣 文化转向: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趋势 9. 闵凡祥 历史学家的“入侵”与西方医学史研究的新变化 10. 岳秀坤 “传统”的体认与发明——试析中国近代史学思想的两种走向 11. 金寿福 评述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 12. 赖国栋 悲伤的放纵——布罗代尔的文明史观 点评人:杨祥银 10:00-10: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30-12:00 主持人:岳秀坤 13. 杨祥银 当代美国口述史学的主流趋势 14. 贾珺军 事环境史研究刍议 15. 裔昭印 西方古典妇女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6. 潘永强 作为文化形态的资本主义——桑巴特的现代资本主义研究初探 点评人:金寿福 12:00-13:30 午餐(外宾楼) 13:30-15:00 主持人:徐善伟 17. 景德祥 20世纪德国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18. 张正萍 杰克•古迪与“古迪式”历史研究 19. 李 娟 历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特赖奇克的史学思想 20. 王利红 历史与审美——从安克斯密特《崇高的历史经验》谈起 21. 张小忠 论柯林武德自传的真与隐 点评人:董正华 15:00-15: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5:30-17:00 主持人:景德祥 22. 董欣洁 西方全球史中的帝国主义 23. 董正华 “整体史观”与多元文化的多线性发展——从“全球史”学科角度的思考 24. 袁梨梨 试论莱利《世界历史》中的人文主义历史观 25. 牛 可 超越外交史:美国外交史批判运动与新冷战史的兴起 26. 蔡 萌 美国史学界关于“罗得岛问题”的研究 点评人:赖国栋 第二组(召集人:刘文明;第3、4会议室) (演讲者每人10分钟,点评15分钟,互动15分钟左右,请主持人把握时间) 08:30-10:00 主持人:陈立新 27. 姚百慧 “FRUS热”:美国外交史研究史料运用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28. 宋立宏 宗教抑或巫术?以英国发现的罗马时期咒符为中心 29. 王邵励 美利坚式的“边疆”:词义源流及历史学家特纳的再阐释 30. 刘文明 杰里•本特利与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交流 点评人:陆启宏 10:00-10: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30-12:00 主持人:刘文明 31. 陆启宏 克利福德•格尔兹和西方当代史学研究 32. 刘 莉 孔飞力的华人海外移民史研究 33. 张 洁 任以都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34. 隽鸿飞 作为总体性的生产 35. 沈 汉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史的理论反思没有完成 点评人:吕和应 12:00-13:30 午餐(外宾楼) 13:30-15:00 主持人:隽鸿飞 36. 顾晓伟 试析历史事实、历史推论与历史想象的关联——以布莱德雷和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为讨论中心 37. 韩 炯 历史事实的遮蔽与祛蔽——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理论进路评析 38. 陈立新 历史研究合法性的当代深思——当代历史叙事理论的启示 39. 周 兵 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40. 姜 芃 印度佛教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点评人:宋立宏 15:00-15: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5:30-17:00 主持人:周 兵 41. 鲍红信 从历史规律转向历史性质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评析 42. 张 凯 论柯林伍德的“心灵”——以《历史的观念》为中心 43. 张作成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以柯林武德为中心的考察 44. 吕和应 艾尔克•鲁尼亚与历史哲学的未来 45. 彭 刚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 点评人:姜 芃 第三组(召集人:俞金尧;第2会议室) (演讲者每人10分钟,点评15分钟,互动15分钟左右,请主持人把握时间) 08:30-10:00 主持人:郭秀文 46. 吴 浩 马克思关于农业现代化两条道路的思想 47. 初庆东 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史学活动述论 48. 李学智 唯物史观社会辩证发展思想论纲 49. 张 凯 经史嬗递与重建中华文明体系之路径:以傅斯年与蒙文通学术分合为中心 点评人:洪庆明 10:00-10: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30-12:00 主持人:徐松岩 50. 俞金尧“文化史:西方史学的第六次转折?”——评周兵著《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 51. 王旭东 20世纪历史学传统嬗变中的方法论计量化 52. 洪庆明 法国城市史研究四十年 53. 范丁梁 中心、伙伴与阵地——德国历史社会科学的兴起和壮大 54. 朱 明 亨利•皮朗的城市史遗产评述 点评人:舒小昀 12:00-13:30 午餐(外宾楼) 13:30-15:00 主持人:郭秀文 55. 李桂芝 艾琳•鲍尔与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中世纪史研究 56. 刘招静 另一种中世纪意大利史:评大卫•阿布拉非亚等著《中世纪中期的意大利(1000—1300)》 57. 舒小昀 走进海洋研究的历史学——《地中海》评述 58. 韩锴、颜越虎、徐鹏、邴波 正视史学理论转向:关注方志纂撰趋势——从现当代西方史学的重大转向看未来地方志的关注趋势 点评人:张旭鹏 15:00-15: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5:30-17:00 主持人:李学智 59. 张旭鹏 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特征与趋向 60. 潘捷军 “史”“志”关系辨析 61. 徐松岩 20世纪中国学者的阶级斗争研究 62. 宋学勤 历史认同、民族意识与中韩近代史学的演进——以梁启超、申采浩为中心的考察 点评人:朱 明 第四组(召集人:胡逢祥;第1会议室) (演讲者每人10分钟,点评15分钟,互动15分钟左右,请主持人把握时间) 08:30-10:00 主持人:江 湄 63. 马 瑶 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及其变化——以《史学要论》为例 64. 尤学工 论科学史学派对唯物史观的态度——以顾颉刚为中心 65. 陈 勇 钱穆与顾颉刚 66. 申慧青 小议漆侠先生的史学思想与治史之道 点评人:钱茂伟 10:00-10: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0:30-12:00 主持人:何 平 67. 杨倩如 20世纪“汉书学”:综述及理论思考 68. 张仲民 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 69. 牛润珍 从新史学到新民族主义史学——略论宋学影响下的民国史学主流 70. 王 艳 白版《史学概论》与姜版《史学导论》之比较 点评人:张剑平 12:00-13:00 午餐 13:30-15:00 主持人:胡逢祥 71. 李 勇 张贵勇与西方史学 72. 陈 峰 论何炳松与“新史学”的离异 73. 张剑平 论侯外庐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贡献 74. 江 湄 历史的意义与无意义:章太炎《易》学中的历史观 点评人:钱茂伟 15:00-15:30 茶歇(会议中心大厅) 15:30-17:00 主持人:李 勇 75. 胡逢祥 唯物史观与民国史学 76. 张艳茹 近代日本的国体明征运动与皇国史观 77. 钱茂伟 当代中国平民传记研究 78. 何 平 革命的模式、背景和结局 79. 王 燕 妇女的声音:美国中国妇女史专家贺萧(Gail Hershatter)教授 点评人:陈勇 17:00-18:00 大会闭幕式 主持人:裔昭印(每人10分钟) 小组总结:董正华、刘文明、俞金尧、胡逢祥 于沛总结 其他(有事不能参与,发来了论文,并表达祝愿) 80. 王敦书 解牛待有操刀手书生留得一分狂——缅怀史学大师吴于廑先生 81. 张忠祥 试析口头传说在非洲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82. 孟钟捷 “一位拥有责任心的观察者”:试论德裔美国史学家弗里茨•斯特恩 83. 徐国利 陈寅恪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初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提问:有没有史学史方面的导师或学校推荐(•̥́ˍ... (豆豆吃面包🍞)
- 交流学习贴 (冰岛燕)
- 请问中国在佛教传播演变中为哪种角色,中国近现代学佛的国人... (李泣铁)
- 有没有研究西方劳工史的大佬,求求了!想问些问题。 (思辨 分析 叙事)
- 提问:读书时没有自己的想法💡 (豆豆吃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