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终极——与《三体》,《盗墓笔记》,《通天塔图书馆》有关
广大易书论坛
看到“终极”,许多三胖子粉应该都会眼前一亮,你们会欣慰的是,这样表达的灵感的确源于三叔《盗墓笔记》中的“终极”,但本文所要谈的终极,包含却不止那山洞里的秘密。 博尔赫斯在《通天塔图书馆》中提到,“我想图书馆里所有人一样,年轻时也浪迹四方,寻找一本书,也许是目录的总目录;”这里提及的寻找一本书,寻找总目录,就有些寻找终极的意味。除了那些生活的追求像动物一般即可的人类之外,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终极。或许是一个自己觉得永远正确的真理,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多名人终其一生也就是留下些许名言罢了,能想纪伯伦一般让作品每一句都能摘录下来的,太少了。又或许是一个真相,就如同张起灵和吴邪想寻找的终极就是控制他们命运,控制时代命运的真相。也或许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正如爱因斯坦找到的终极就是相对论。 但是,我们怎么认定这是否就是一个总目录了?许多老人言都只是狭隘的自我条件下的片面经验总结,而爱因斯坦的学说如今也不是没有挑战的余地。终极是唯一的,只要确定是唯一那么就是终极,就像一切分类往前走必有一个包含万物的唯一。但是唯一也是不可确定的,它只能被肯定地推翻,只要发现一个同级别的概念,就不再是唯一,也就不是终极,所以,事实上,我们连我们所找到的东西是否在根目录了都无法确定。正如一切分类往后走是无止境的,没有一个终极的单位1,没有一条最细的线,没有一个最小的点,没有无法继续分解的东西,夸克只是暂时无法分解。 在这种无奈之下,人生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没有结果了呢?无论我们怎么追,最后所获得的都只是相对,没有终极。这种想法是比较可怕的,就如同走进了自己的死胡同。所以博尔赫斯又继续写:“如今我视力衰退,连自己写的字几乎都看不清了,我准备在离我出生的六角形不远的地方等死。”等死是一种绝望,但此处更加带有落叶归根的闲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文学理论的失落是不会动摇一个人的生存意志的。文学家有文学家的可以变通之处。年轻气盛时觉得必须的,不可不的,到老时或许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此处仅仅说文学,文学家所追求的最终也只是文学,是一样必然存在的东西,或许达不到终极,但是文学是存在的。而有些追求,不仅达不到终极,还可能被发现,本身并不存在,比如物理。 物理,即物质的规律,当人们笃定分子绕着原子是规则运动的,这就是一种规律,但如今人们早就发现,分子绕着原子转是没有规律的,就像《三体》中的现象,所有粒子高速对撞在同一环境下结果却完全不同,没有规律可言的。“这就意味着宇宙普适的物理规律不存在,那物理学……也不存在了。”在小说中,大量物理学家因为这个“事实”而自杀,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毕生所研究的东西事实上并不存在,他们也成了靶子上被射手玩弄的科学家。幸而《三体》只是科幻,而且最终这种无规律是受到了干扰的原因。但是众多物理学家自杀的描述,是否也表明作者认为在理论方面,理科是比较脆弱的? 在本文中,我不自觉将每个人的终极都视为不同的,这可能被理解为说明终极不是唯一的,这和我的前文自相矛盾。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同,而是表面上的不同,终极会有一个文学家的描述,也会有一个物理学家的描述,真理或许是相对的,但终极应该是绝对的。不同的描述并不能给终极带来分歧,相反,它将促使不同的人走向同一条道路。殊途同归。如今我们正走在追求终极的道路上,而以我的年龄,如今恐怕是连要用什么领域来形容终极都还没确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书的速度 (广大易书论坛)
- 寻找终极——与《三体》,《盗墓笔记》,《通天塔图书馆》有关 (广大易书论坛)
- 自己的自我介绍 (广大易书论坛)
- 大和民族的哀伤——那些自杀的日本作家 (广大易书论坛)
- 论坛简介 (广大易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