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支那內學院緣起
梼杌(活在恶里,死在史下!)
自淸之季,佛法不在緇衣,而流入居士長者間。以居士說佛法,得人則視苾芻為盛;不得則無繩格,亦易入於奇衰。是故遵道而行,昔之富鄭公、張安道是矣。襍引他宗,迆入左道,今時裨販言佛者是矣。 余素以先秦經法敎,步驟不出孫卿、賈生,中遭憂患,而好治心之言。始窺大乘,終以慈氏、無著為主,每有所說,聽者或洒然。晚更括囊無所宣發,蓋不欲助偽者之焰。 友人歐陽竟無嘗受業石埭楊居土,獨精《瑜伽師地》,所學與余同。嘗言:「唯識法相唐以來並為一宗,其實通局、大小殊焉。」余初驚怪其言,審思釋然,謂其識足以獨步千祀也。 竟無以佛法垂絕,而己所見深博出恆人上,不欲褱窰韞[斑-文+車]效師拳者所為,因發願設支那內學院以啟信解之士,由其道推之,必將異於苾芻顓固之倫,又不得與天磨奇說混殽可知也。世之變也,道術或時盛衰,而皆轉趣翔實,諸游談不根者為人所厭聽久矣。自淸世士大夫好言朴學,或失則瑣,然詭誕私造者漸絕,轉益確質,醫方、工巧二明於是大著。佛法者可以質言,亦可以滑易談也。然非質言,無以應今之機,此則唯識法相為易入。觀世質文,固非苾芻所能知,亦非浮華之士所能與也。以竟無之辯才而行之以其堅苦之志,其庶幾足以濟變哉! 若夫挹取玄智,轉及萌俗,具體則為文、孔、老、莊,偏得則為橫浦、象山、慈湖、陽明之儕,其以修己治人,所補益博,此固居士之所有事,而余頗嘗涉其樊杝者也。 民國八年十月章炳麟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熊十力:“君子有三畏”解 (梼杌)
- 吕思勉:论读经之法 (梼杌)
- 康有为:《论语注》序 (梼杌)
- 章太炎:文学略说 (梼杌)
- 蔡邕:独断 (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