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无他好,爱读糟粕书-----我来推荐几本不错的小部头书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磨牙少年

    磨牙少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013-08-23 23:44:46

    Mark

  • Gitana

    Gitana (爱自有天意。) 2013-08-23 23:49:54

    3.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深处滚滚红尘、喧喧闹市的我们 3.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深处滚滚红尘、喧喧闹市的我们,读一读陶渊明的诗,可以平息洗去一身俗气,换回些许平和。叶嘉莹老师是当今讲古诗词最好的,是你步入古诗词世界的绝佳领路人。 ... 减法

    是身处吧〜〜哈哈

  • Gitana

    Gitana (爱自有天意。) 2013-08-23 23:52:56

    12.孔子随喜 在百家讲坛的助推小,国学成了热门,谈孔子的书也成了显学,而如何在推崇孔子是 12.孔子随喜 在百家讲坛的助推小,国学成了热门,谈孔子的书也成了显学,而如何在推崇孔子是万世师表的同时,又极力把孔子描述成和你我一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更是每个学者最津津乐道、也是每个读者最乐不释卷的事,《孔子随喜》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也是这类书的佼佼者。 ... 减法

    是助推下〜〜^_^

  • Gitana

    Gitana (爱自有天意。) 2013-08-24 00:46:25

    看了书单,的确很值得借鉴。我一直说自己爱读书,但是极少涉猎楼主推荐的这些比较严肃的书,当然慢慢也在靠近,毕竟看书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好虚呀〜〜〜哈哈),也只有严肃认真的书才能满足这个。我想请问楼主对于内容不那么严肃的书有什么看法。例如我在看的<<观念的水位>>(刘瑜)。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08-24 00:50:16

    [内容不可见]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08-24 00:53:21

    看了书单,的确很值得借鉴。我一直说自己爱读书,但是极少涉猎楼主推荐的这些比较严肃的书,当然 看了书单,的确很值得借鉴。我一直说自己爱读书,但是极少涉猎楼主推荐的这些比较严肃的书,当然慢慢也在靠近,毕竟看书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好虚呀〜〜〜哈哈),也只有严肃认真的书才能满足这个。我想请问楼主对于内容不那么严肃的书有什么看法。例如我在看的<<观念的水位>>(刘瑜)。 ... Gitana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业余阅读爱好者,我私人觉得刘瑜的书,今天的天气哈哈哈哈,包括她老公周濂的。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08-24 00:55:38

    楼主说推荐100本,不要在80本处撩担子呀。 楼主说推荐100本,不要在80本处撩担子呀。 sasa

    最近参加骑行活动,一直在外漂荡,没能静心。

    另外,我不愿意辜负网友的信任,随便推几本书敷衍大家,不过我会坚持下去的。

  • 慕慕

    慕慕 (天清月白,风静云闲) 2013-08-24 12:04:18

    记下了 楼主现在在青海湖吗?那里路况如何?没有受到茶卡镇山洪的影响?

  • 参天的草

    参天的草 (走走停停,回自己居住的城市晃荡) 2013-09-27 12:55:50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美国人:建国历程》《美国人:民众历程》 既内容丰富,又上档次的社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美国人:建国历程》《美国人:民众历程》 既内容丰富,又上档次的社科类读物,推荐买来送他。 ... 减法

    谢谢

  • 松风阁砥柱铭

    松风阁砥柱铭 (等待是个耐心的过程) 2013-09-27 13:02:37

    m

  • 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 2013-09-27 13:51:06

    4.乡土中国 这本书,经得起任何赞美,或者说,任何赞美对这本书,都多余的。这本书,我读了三 4.乡土中国 这本书,经得起任何赞美,或者说,任何赞美对这本书,都多余的。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手抄了一遍。这本书,让你了解中国人,这本书,让你了解中国社会。 ... 减法

    话说我正在看,刚起个头。

  • 三水

    三水 (不看豆油) 2013-09-27 19:03:39

    马住

  • 思无邪~

    思无邪~ 2013-10-16 10:08:34

    M

  • 菱角米

    菱角米 2013-10-16 10:42:30

    辛苦,要去读

  • 姿派

    姿派 2013-10-16 13:38:23

    m

  • 喵葵

    喵葵 2013-10-18 08:54:28

    m

  • 夜白

    夜白 (孤独的自由) 2013-10-18 09:01:06

    马克一下

  • 呼呼西

    呼呼西 (我要是走了,就不回来了) 2013-10-19 03:04:26

    公主之死很薄

  • 下一站TinHau

    下一站TinHau (站在大丸前,细心看看我的路。) 2013-10-19 03:44:03

    好推荐

  • &

    & (new time) 2013-10-19 03:59:47

    推荐的挺好的

  • 果冻

    果冻 2013-10-19 07:47:51

    m

  • 南瓜扶手

    南瓜扶手 2013-10-19 08:40:02

    我也觉得好小众,也可能是自己看书面太窄了。 我也觉得好小众,也可能是自己看书面太窄了。 开元🌈

    我觉得楼主推荐的倒还通俗,只是风格种类过于单一。要有更多人推荐更多类型就好了

  • 南瓜扶手

    南瓜扶手 2013-10-19 08:41:34

    英雄所见略同;王小波是时代成就的,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有意义了 英雄所见略同;王小波是时代成就的,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有意义了 蝶无痕

    读过一些文章实在不觉得有趣,难道我太无趣?囧

  • 吼吼

    吼吼 2013-10-19 08:45:30

  • 紫叶幽梦

    紫叶幽梦 (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3-10-19 08:50:55

    M

  • 风吹过发梢

    风吹过发梢 2013-10-19 08:55:25

    马克

  • JIN 💜💬

    JIN 💜💬 2013-10-19 09:01:13

    馬。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10-19 09:15:09

    9.呐喊•彷徨 谈胡适,绕不过鲁迅,读鲁迅,避不开胡适。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小说,是民国时期 9.呐喊•彷徨 谈胡适,绕不过鲁迅,读鲁迅,避不开胡适。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小说,是民国时期所有作家里最好的,很遗憾鲁迅先生的文章退出中学课本。当初我很顽劣,出于对党国的逆反心理,连带恨上被党国过度宣传的鲁迅先生,不爱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近来读了燕山出版社《鲁迅全集》,“从公已觉十年迟”! ... 减法

    [内容不可见]

  • MYTH

    MYTH 2013-10-19 09:19:13

    M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10-19 09:26:07

    39.批评中医 上面我说通过阅读《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培养科学思维,而阻碍我们客观认识世界最 39.批评中医 上面我说通过阅读《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培养科学思维,而阻碍我们客观认识世界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传统,以及由文化传统孕育出来的思维意识。 中医,既有传统意识的烘托,又有利益团体的助推,更是令我们举步维艰。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 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批评中医》就是这么一双帮助我们穿透迷雾的慧眼,这本书,五星推荐。 ... 减法

    [内容不可见]

  • 蜗牛

    蜗牛 2013-10-19 09:33:58

    期待楼主归来。能多攒些书单

  • 一树绿光

    一树绿光 2013-10-19 09:40:20

    好帖马克,都是禁得起反复阅读的好书。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10-19 09:42:40

    [内容不可见]

  • 米兰

    米兰 2013-10-19 10:09:43

    好帖马克,都是禁得起反复阅读的好书。 好帖马克,都是禁得起反复阅读的好书。 一树绿光

    +1

  • cyan

    cyan 2013-10-21 01:31:20

    感谢楼主

  • 蓝儿

    蓝儿 2013-10-21 09:30:14

    真心实意的好贴,lz做个豆列吧

  • 苏二

    苏二 2013-10-21 17:27:42

    楼主推荐确实不错,感谢整理。不过个人对于王小波的幽默钟爱太深,萝卜青菜问题。

  • 已经心死

    已经心死 2013-10-21 23:43:28

    m

  • 阿晕君

    阿晕君 2013-10-22 12:38:26

    马克留名

  • 12dww

    12dww 2013-10-22 12:45:18

    M

  • 大清要亡了

    大清要亡了 (Wish you were here.) 2013-10-22 13:11:13

    已点赞~

  • 老吕

    老吕 (当我想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打喷嚏) 2013-10-22 13:25:24

    不收都不行 得赞得M

  • Zoooooey

    Zoooooey (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2013-10-22 15:51:46

    马一把,看前几本就深得我心,慢慢看

  • 约翰尼德普

    约翰尼德普 (追梦赤子心) 2013-10-22 17:02:30

    看了卤煮推荐 购物车又多了

  • 王老吉

    王老吉 (麻麻对我最好勒) 2013-10-23 01:06:32

    很多很有参考性

  • 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 2013-10-23 01:17:30

    马克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10-23 01:57:16

    [内容不可见]

  • 周文骏

    周文骏 (I'm everywhere~!) 2013-10-23 02:35:33

    码之~

  • YuHei

    YuHei 2013-10-23 07:01:23

    么么哒

  • 云之彼端

    云之彼端 2013-10-23 07:47:48

  • 酸奶饺子

    酸奶饺子 2013-10-23 08:15:49

    (⊙o⊙)哇!都是我感兴趣的 大爱~O~

  • 一颗红心向远方

    一颗红心向远方 (漫酒歌塞北,诗雨话江南。) 2013-10-23 10:29:05

    M

  • 西楼有逆光

    西楼有逆光 2013-10-23 23:22:07

    马克

  • liu刘

    liu刘 (三观健在,节操满地) 2013-10-24 19:27:11

    m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08:55

    最近忙于俗事,没能继续更新,这是一个阅读爱好者的呓语,多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也希望大家把你们认为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推荐给我,丰富我的视野,开拓我的识见。

    同时,再次申明我的阅读观“通过阅读了解自身、了解中国,以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向上之精神。”

    81.知识分子与大众

    许多人对大众文化有偏见,这与教育中对“文化”的简单化理解相关。认为大众文化鄙俗,高雅文化神圣。西方的研究早就超出了这样陈旧僵化的认知框架。推荐英国大批判家约翰·莫里的名著《知识分子与大众》,这书很生动地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一些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崛起的恐惧,对普通人文化的蔑视。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11:18

    82.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

    香港中文大学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对儒家伦理进行社会学的透视,指出中国人有害怕动乱、向往秩序的倾向。他通过历史分析,表明此文化现象形成早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中国经历的大规模动乱给社会以创伤性的冲击,一种“谈乱而色变”的社会心理情结,于焉产生。

    对比当今现实社会,所谓的和谐社会及如今进入死胡同的维稳思维,皆有内在的政治动力和文化渊源。禁言公民社会,驱逐媒体人,今年应当说是维稳逻辑登峰造极的开始了。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15:17

    83.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唐小兵老师关于公共舆论的两种面向、知识分子的两副面孔有深入研究,今天公共舆论的种种异相,现代中国早已经历,我们的问题是依然走不出自己,在老问题上循环往复。公知,不是什么新话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学东渐的时候,这种现象已经出现,鲁迅先生的杂文集里均有论述。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18:41

    84.论扯淡(又名“论放屁”)

    不雅的题目,高雅的学问。

    这本书的贡献,在于它以最严格的论证,指出了放屁之害大过说谎。单单这个结论,就足以震耳发聩,不但对人们的言语、道德有启发,对喜欢放屁的政客尤其有警示作用。

    读这本书的好处是,它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对问题的思辨能力,这样的书,读了之后一定会得到很多,从小问题可以延展成大论述,这本书不愧为高人手笔。

    看过该书,你就对当今政府官员的满嘴跑火车,比如“带套不算强奸”之类的言论,会心一笑。五星推荐。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20:50

    85.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

    技术可以让男人和女人的界限不再清晰,也可以让虚拟与实在界限不再清晰,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介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巨大冒险,这种冒险会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想象力。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认为:“想象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网络可以把这种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这本书提供了很有想象力的哲学构思。喜欢《黑客帝国》,喜欢进行终极思考的同学, 不可不看。技术便利是否颠覆了人际关系模式,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 momo

    momo 2013-10-30 17:29:22

    这贴必须顶~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52:07

    86.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十一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的演讲集。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之初有两个特色:一是透过天命观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奥秘;二是藉著亲缘观念来建立社会组织。在讨论近代文化的转变时,他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保守抗拒进步,传统抗衡现代。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演变是有来龙去脉的,我辈炎黄子孙的使命是使文化力求改进,以适应多国家、多文化竞争。

    年轻时读点历史很要紧,但要靠得住的。有些自以为是的历史书,其实就是古人说的“秽史”,就是煽动情绪,比附骂人的拙劣书。向袁腾飞等人的书,看了以为在学习,其实越学越偏,越学心思越狭窄,还是要看经得住考验的人的书。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7:58:50

    87.大数据

    我们的政府也在用数据,每个报告都有数据,那为什么有些数据让人信服,有些却不能让人信服呢?为什么数据会说谎?原因就在于数据的一致性。数据一定不能脱离其它数据而存在。孤立的数据是难以判断对错的,一个数据后面应该有一片数据来支撑它。

    该书作者的阅历和视野不是一般专栏作者可比的,内容和视角的独特更值得挖掘,更有营养,21世纪了,我们需要数据说话,而不是廉价的抒情。

  • 如影随行.....

    如影随行..... (漫不经心最愉快,二话不说更爽快) 2013-10-30 18:01:59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宝黛

    神!求怎么读!你不会是一晃一页的节奏吧!!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8:04:15

    88.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又一本讲在现代化潮流下,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冲击与改变的书。

    该书作者,生于北京,在黑龙江的一个村庄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24岁的时候从小学五年级的水平考上北大,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后来在哈佛拿到博士学位,搬到洛杉矶生活,成为UCLA的终身教授,他几乎每年都会回到黑龙江的那个村庄,出版的所有书都源于这个村庄的发现和启迪。

    而这个村庄,就是本书的“下岬村”。

  • 如影随行.....

    如影随行..... (漫不经心最愉快,二话不说更爽快) 2013-10-30 18:05:29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宝黛

    神!你是怎么个读的!。一言一页?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8:12:44

    89.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裹足的陋习始于隋,兴于宋,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裹过的脚称之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

    书中引用的许多史料在今天看起来简直有一种“异国风情”。读下来确实不易,因为经常会被一些描写恶心到,真难想象古人是如何会欣赏缠足这样一种在今天看来丑秽至极的形象。

    五星推荐,建议每一个热爱阅读的豆友都读一读该书。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8:16:10

    90.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提出惊人的观点,认为自杀与精神医学无关(不是个体身上的“致死的疾病”),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的瓦解、过度或失范。),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文化氛围中有的人会自杀,有的人却不会?个体的差异肯定存在。大量的自杀案例的分析,这些自杀者自杀的原因都与特有的社会文化有关。

    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也是中国古人安身立命和获得幸福与尊严的要义:“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自杀太惊心动魄了,其实,“要义”的动摇倒塌,包括家庭的“生命”和“正义”没有标准,各成员缺乏美德,就算大多数人没有自杀,但他们活着也会觉得不幸,活着就是接受与忍耐或者是逃避和爆发。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文化上忆古思今,中西比较,寻找“生命”和“正义”确实比精神医学的研究成果还要重要,让人们不再在雾霾中迷失、挣扎、争斗、怨恨和死去。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0 18:27:43

    又到双11大促销季了,一遇活动就发愁,既怕错过好书,又怕买了烂书,还怕买了看不完,徘徊ING。

    望大家把自己认为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推荐给我,万谢。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1 09:15:51

    91.杜甫集

    作为中国人,不可不读些诗词歌赋,可以熟悉中国人想问题的路径和中国式的情感。

    中国是文学大国,没有牢固的哲学体系与真知的信仰基础,靠的是文学——诗词歌赋支撑着国人的精神,确保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寻求依托和聊以自慰的唯一可信,名副其实地成了中国人的心灵宗教。

    该书推荐凤凰出版社版本,选诗好,注解得当。唯一的小瑕疵是,秋兴八首只选了三首,咏怀古迹五首也只选了八首。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0-31 09:34:02

    92.牛奶可乐经济学

    市面上经济方面的书籍可谓是汗毛充栋,而真正贴近地气放下身段为读者考虑但又不哗众取宠迎合读者的书很少,与其说那些书是经济学,不如说是“成功学”。

    而《牛奶可乐经济学》是本很不错的经济学普及书,作者通过一百多个有趣的案例,给读者一种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新方式,潜移默化中培养读者的经济思维,既有可读性,又有知识性。

  • lucy

    lucy 2013-10-31 14:28:14

    mark喜欢书单

  • 得闲饮茶

    得闲饮茶 (不羁放纵爱自由) 2013-10-31 14:34:41

  • 兹兹

    兹兹 (沧海一狗) 2013-10-31 17:18:33

    mark

  • 愿为一书生

    愿为一书生 2013-10-31 19:48:50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看小说的话,一晚上一千页以上无压力 宝黛

    一晚上一千页?求解释呢=。=

  • 非鱼

    非鱼 2013-10-31 21:05:20

    4.乡土中国 这本书,经得起任何赞美,或者说,任何赞美对这本书,都多余的。这本书,我读了三 4.乡土中国 这本书,经得起任何赞美,或者说,任何赞美对这本书,都多余的。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手抄了一遍。这本书,让你了解中国人,这本书,让你了解中国社会。 ... 减法

    乡土中国,很精当的一本中国社会科学

  • 炽。

    炽。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013-10-31 21:47:15

    m

  • 今麦郎

    今麦郎 2013-10-31 22:39:56

    mark

  • 我才是小清新

    我才是小清新 2013-10-31 22:42:59

    露珠是好宁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1 09:33:49

    93.关山夺路

    这是王鼎钧老先生回忆录四部曲之三,也是写的最好的一部。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作者当过流亡学生、国军宪兵、解放军俘虏,着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各色人物的面目与选择,以此来对应和诠释被意识形态长期遮蔽的真实历史,触及与国共内战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为方式之差异,揭示一方败退一方胜利背后的谜局。

    多年来我们形成共识,不让家人复述痛苦的遭遇,我们能想象,能体会,但是未必能互相承担,每一个人所以受苦,对方多少是个因素,家庭是个奇怪的组织,如果不能互相增加幸福,那就要互相增加灾难。所以,这不仅仅是回忆录,也有时代的大背景,作者个人对历史的理解,还有人情的冷暖。

    五星推荐该书。有余钱有闲时的同学可以顺带买其他三书。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1 09:52:25

    94.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斯诺《西行漫记》中有毛泽东的一段话:“我的职位低微...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有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于是,傅斯年在文革时被作为某种符号被批判,文革后又被作为某种符号被埋没。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向五四一代人发出挑战。一是动荡政局挑战文化领域内的非政治内场;二是文化本土主义的复兴及民族认同感的迫切需要挑战五四反传统主义,三是政治集体主义挑战五四自由主义。激进化、自由流动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中国创建一个学术社会的愿景,成了此后影响傅斯年一生的三大倾向。

    百年驹隙过如驰,就像本书作者对傅斯年的评价“一个失败的五四青年”,一介书生,激扬文字,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审视那个时代,那些名字,我们仍然不得不心生感慨: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五星推荐。

  • 猛汉

    猛汉 2013-11-01 10:01:25

    马克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1 10:04:02

    还有顾随顾随顾随:-) 还有顾随顾随顾随:-) Quo Vadis

    正在读《苏轼词集》,想起顾随老先生对苏词的评价,包括叶嘉莹女士,都是贬苏扬辛,他们对苏词最大的看法有二,一是不合格律,二是喜用俗语。

    不合格律这是拾李清照的牙慧,但格律是逐步行程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完善和规范,而苏轼处在格律尚未完善的时代,就像李白的律诗没有杜甫的律诗严谨一样,辛弃疾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喜用俗语则反映出苏轼用词的不拘一格,我想顾先生和叶女士到老死也不会明白,为啥他们推崇为诗歌顶峰的《秋兴八首》远没有“床前明月光”传唱,辛弃疾的任何一首词也没有“明月几时有”风行,这不是用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所能概括的。

  • 蔡菜头

    蔡菜头 2013-11-01 10:07:51

    m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1 10:22:33

    95.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

    沈博爱,原名篯铿,字敦高,号博爱,自号孤枫居士,蹉跎痴叟。1936年生,退休中学生物教师。1958年被划为右派,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1962年释放回原籍监管。1980年划右得到改正,反革命案宣告无罪,复职从教至退休。晚年作诗联,写旧梦,爱书画,刻竹雕根。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被劳改时,第一个孩子夭亡、前妻远嫁湖北、祖父在绝望中死去等悲惨的人生经历,但整部书的风格并不哀怨,而是一种昂扬不屈的调子。从这部书里,能看出中国底层知识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这本书多年前就已在天涯连载,古人云“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说的就是本书的作者吧。

  • 素葵

    素葵 2013-11-01 11:09:11

    嗯嗯,有个作者,可能他的某一本书很对你的眼缘,而其他本书则很可能令你想扔。 比如马尔克斯 嗯嗯,有个作者,可能他的某一本书很对你的眼缘,而其他本书则很可能令你想扔。 比如马尔克斯,他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我都读了三遍以上,而最近出的《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完全不忍卒读! ... 减法

    是啊是啊 那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简直简直 看完我都一直不懂得 求解 讲了什么啊

  • 素葵

    素葵 2013-11-01 12:42:06

    51.文化苦旅 古人常用“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来形容某人的文章之流行,余秋雨先生《文化苦 51.文化苦旅 古人常用“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来形容某人的文章之流行,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也当得起这个赞誉。虽然近些年余秋雨成了戏子,但依然不能掩饰当年的“洛阳纸贵”,他的文章更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科目。 当然,余秋雨只是个“时势造的英雄”,不是“造时势的英雄”,他的红极一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如今后头再看《文化苦旅》,已经没了当初的惊艳之感。 该书以《废墟》,《沙原隐泉》最为出色。 ... 减法

    曾经 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 会舞剑的熊

    会舞剑的熊 2013-11-01 13:02:25

    Mark

  • 瓢儿糕

    瓢儿糕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2013-11-01 13:29:10

    90.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提出惊人的观点,认为自杀与精神医学无关( 90.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提出惊人的观点,认为自杀与精神医学无关(不是个体身上的“致死的疾病”),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的瓦解、过度或失范。),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文化氛围中有的人会自杀,有的人却不会?个体的差异肯定存在。大量的自杀案例的分析,这些自杀者自杀的原因都与特有的社会文化有关。 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也是中国古人安身立命和获得幸福与尊严的要义:“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自杀太惊心动魄了,其实,“要义”的动摇倒塌,包括家庭的“生命”和“正义”没有标准,各成员缺乏美德,就算大多数人没有自杀,但他们活着也会觉得不幸,活着就是接受与忍耐或者是逃避和爆发。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文化上忆古思今,中西比较,寻找“生命”和“正义”确实比精神医学的研究成果还要重要,让人们不再在雾霾中迷失、挣扎、争斗、怨恨和死去。 ... 减法

    最近在读此书

  • 五四三二一

    五四三二一 (加菲猫头鹰) 2013-11-01 13:35:16

    冲着糟粕书来的,结果没有一本是糟粕啊!!

  • Pace.W

    Pace.W 2013-11-01 13:38:56

    mmmm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11-01 15:36:54

    [内容不可见]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2 09:54:53

    96.物尽其用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这是一本很吊诡的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起前段时间淘宝热炒的三大件(大红绣牡丹的床单、被罩、枕头),是因为这些东西很好用很实惠么?不是的,而是因为我们都经历过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个年代你没有选择,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不得不用共同的生活用品,承载了共同的生活记忆,我们感慨的不是这些物品的被淘汰,而是对童年、对亲情、对乡情的怀念。

    鲁迅先生有一篇杂文,是关于“玩意儿”的,就专门论述当时人们对某些旧物消失的感慨。我的观点和鲁迅先生一致,旧物的淘汰,是新物产生的前提,它是时代进步的反映,那些逝去的旧时光,我们可以怀念,不能留恋。

    五星推荐。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2 10:09:17

    97.落脚城市

    作者在自序中说:“21世纪,人类将彻底从乡间的农业生活移入城市。到了本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作者认为,“城中村”的居民不是失败者,是乡村的顶尖精英,是一群志向高远的人,具有资产阶级的梦想,是具有韧性的人。

    中国的媒体记者大都是无良的,中国的媒体作家也大都是无良的。他们总是在迎合读者,煽动情绪,从不以整体的概念、全局的眼光看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每年都有文人雅士号召青年们逃离北上广,号召青年们去二线城市、去基层、甚至去农村。

    你号召“逃离北上广”,不能只拿几个逃离者说事,万一那只是少数几个失败者的逃离,就会误导年轻人。你要在一个班上,或者一个小群体里,要看几个人留下来了,几个人最终离开了。观察人的访法很简单,就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这些文人雅士的屁股大部分就坐在北上广,那些没坐在北上广的绝大部分屁股在国外,这些“洋场恶少”们。

    五星推荐该书。建议每一个豆友都买一本阅读。

  • sleepvy

    sleepvy (我是金刚不坏之身) 2013-11-02 10:26:14

    尼玛,好高深的感觉~ 尼玛,好高深的感觉~ 哈比比

    +1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2 12:38:02

    98.旅行的艺术

    做人难。

    你爱读书吧,别个说你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是移动书橱。

    你爱旅行吧,别个又说你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也不过是个兼职邮差。

    这本书是豆瓣的一个书友推荐给我的,看书名以为是写旅行,看的时候才发现是在写艺术,回味一番,发现其实写的是生活。 作者并不是劝人辞职去旅游,而是教人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下去体验去认知,去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

    余秋雨说过一段精辟的话:“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

    一丘一壑也风流。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2 12:56:48

    99.中国触动

    毛主席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者张维为是一名外交翻译,跟随国家领导出访世界各国,本书以作者自己多年周游列国的见闻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的崛起的证据,得出了中国模式是是最不坏的模式这一“谦虚”的论断。

    作者说“不管我们今天面临多少挑战,我们还是处在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候,处在近300年来最好的时候,而且处理各种问题的资源和回旋余地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可以冷静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继续在中国960万平公里的大地上推进这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现代化事业。”

    总体而言,作者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过于乐观的成份,但也不能掩盖中国日益强大的事实,这是任何“公知”抹黑、抹煞不了的。

    但作者也有忽略的地方,他回避了“为何国内看中国忧心忡忡,国外看中国则信心满满”。其实这与我们社会、我们的政府缺乏公信力有很大关系,国外感知的是中国GDP增长、进出口总值等宏观的强大力量,看到的是蛋糕做的如何大,而国内民众更容易去关注细微的负面消息,在乎的是蛋糕是否分的均。

    总之,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不能不重视,毕竟这给我们一个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

    推荐。

  • 减法

    减法 (他是个狷介与浮华兼而有之的人) 楼主 2013-11-02 13:09:06

    100.阅读的故事

    终于100了。

    唐诺说“阅读的人对这个世界、对眼前的人们有着尚未消失的好奇和想象,甚至说好奇或想象都可能还嫌太有条理太具体了,毋宁说他和这个世界以及人们仍保有某种素朴的联系,某种幽微的对话。他仍是人,仍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生活中还是得有点乐趣,有自己的世界。生活必是难的,奋斗是不容易的,自己的趣味和爱好可以化解积郁,开阔眼界,放松心情。但爱好仅仅是兴趣,不必妨碍了自己的正业和生活,不必求爱好得多专业多深入,快乐就好。

    古人云:“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在此,把我最喜欢的一首宋词---辛弃疾《贺新郎》送给山倒组的书友们,让我们在阅读的路上一起上下求索吧。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 戴假发的玉米

    戴假发的玉米 (一个普通人) 2013-11-02 13:17:14

    谢谢批评,是有朋友说这些书“小众”,其实不是“小众”,我认为阅读的第一要素,就要丰富自己的 谢谢批评,是有朋友说这些书“小众”,其实不是“小众”,我认为阅读的第一要素,就要丰富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能过于拘泥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类型的书记,“世事洞明即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 减法

    赞同。

  • 月霓裳

    月霓裳 2013-11-02 13:28:53

    楼主有心,可惜不是我爱的类哇!

    民国范多啦了

  • 月霓裳

    月霓裳 2013-11-02 13:30:39

    不小众,就是过于社会性啦了,推荐木心金克木这种散装文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9548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