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窄门》
labradford
远藤周作的随笔集《爱的钥匙》,里面有一篇是谈纪德的名作《窄门》的。他说这部描写“甜美恋爱”的小说实际上在告知一个教训,就是过分美化情人、将爱情看作神圣是要引向悲剧的。 小说结尾的时候,阿莉莎故去已逾十年,阿莉莎的妹妹朱丽叶知道杰罗姆还深爱着自己的姐姐,她问道:“这么说,你认为哪怕是毫无希望的爱,也能够长久地保存在心里了?”杰罗姆说:“是的,朱丽叶。”两人半晌无语,最后朱丽叶说道:“好啦!该醒醒了……”远藤评论说:“最后这句话,稍不留意就过去了,而实际上却是掌握这部纯情小说的关键的最重要的台词。看漏了这句台词,我们就会误读《窄门》,另外,也就发现不了纪德隐匿其间的可怕的讽刺。”远藤这么说,不是毫无根据的。纪德自己在多年之后似乎也曾对《窄门》中所描写的超越人间之爱的神秘主义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然而,我还是觉得,远藤未免眼拙了,纪德本人的话同样未可尽信。 从这样一部圣洁高华的作品中,就得出那么一点庸常的教训,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亏得远藤还是一个天主教教徒,或许这正是所谓“灯下黑”罢。如此说来,我就真懂得《窄门》的意蕴吗?那倒也不是。我总觉得,伟大的作品是说不清楚的,我们对它说得愈多就愈是错误。阿莉莎之所追求,哪里是我们这些俗人懂得了的呢? 平素我们常有一种见解,认为追求那些根本追求不到的东西就是白花功夫,就是白费力气,所以阿莉莎为了心中的爱放弃了身边的爱自然是愚人之举了。可是,试想一下,天底下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又有哪一样是追求得到的呢?有些人看到阿莉莎郁郁以终,杰罗姆落落寡合,便觉得这是一个悲剧了,他们哪里知道,神圣的东西本来就没有许给你一个喜剧,从你追求神圣的那天起一种命运也就注定了,这本来是无所谓悲剧喜剧的,因为在追求者眼中它是不能不如此。阿莉莎他们,用弃绝身边之爱的方法抬高了心中之爱的地位,如果说引到永生的门是窄的,那也是阿莉莎他们特意把门推窄的,哪怕自己都进不去那道门,他们仍要把门推窄,我想帕斯卡所说的人的伟大和人的可悲也就在这里了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吉本的粉丝 (labradford)
- 刘铮 | 1944年,杨刚在孟买 (如雨乃可乐)
- 这本小说集里,你没见过的双雪涛 (一口气读完)
- 纽约书评伦敦书评书单 (一口气读完)
- 克娄巴特拉有真相吗? (一口气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