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龙泉寺的故事 岁月沧桑写无常
翠星石(烟雨散落人间去,一鳞一角尽是仙)
8?岁月沧桑写无常 【文章导读】 许多人辛苦经营大半生,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取“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车子、“属于”自己的妻儿……在我们的感受里,每一次追求都是那样真实,只要没得到,就痛不欲生,嗔心炽盛。 【原文】 吃过早斋,法师们在共同念完“皈依发心偈”后,就开始出坡。大家手持不同的工具,在“资粮无边誓愿集”的发心中,有的人扫地,有的人摘菜、洗菜,有的人侍候大殿里的佛菩萨…… 三位老者不知何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区,两位法师上前询问意欲何为,其中一位娓娓道出他与龙泉寺的因缘:“我今年75岁了,9岁时曾在龙泉寺住过一年。”他的话马上引起法师的重视,想了解一下龙泉寺的历史,便询问他60年前的寺院与现在有哪些不同。老者非常乐意地一一介绍,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有种很浓厚的纯真朴实的气质。他介绍道:现在的大寮及斋堂,以前是龙王殿(专门供养龙王的殿堂);今天的接待室、佛堂、库房,以前是账房,主要用来做算账、登记、收功德款的工作;现在的教室以前叫南课堂,是法师上课、念经的地方,与今天的用途是一样的。大寮房、观音殿及地藏殿,分别是玉王殿、药王殿和娘娘殿,中寮房以前是七佛殿,大殿里以前供的是魏老爷(更早些年供的应该是佛像)。现在的茶棚北、西两屋是娘娘殿,东、南两屋分别是账房与灵官殿,现在的方丈楼以前则是钟楼,并有一口直径约1?5米、高2?5米的大钟…… 到了晚上,思考白天的种种境界,习惯性地以佛法观察一天的境界,非常感慨我们现在的眼光何其短浅,以致于被牢牢地困死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里。许多人辛苦经营大半生,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取“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车子、“属于”自己的妻儿……乃至出了家或许还会再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寺院。我们忙得是那样来劲,甚至有“非你不娶,非汝不嫁”的海誓山盟。在我们的感受里,每一次追求都是那样真实,只要没得到,就痛不欲生,嗔心炽盛,如《入行论》中说:“强行我不欲,或扰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 我们绝不会想到,几年后,几天后,乃至几秒后,我们就会因为飞来横祸或种种因缘,不得不接受死亡到来的事实。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汽车、娇妻、爱儿,或许没过多久,就成了别人的财产和家属了。而在龙泉寺,过去的祖师们何尝不是如此辛苦地经营,但他们的发心与世人不同。他们因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使命已经完成,而过完了有意义的一生。他们造的善业,又将带他们到天界乃至净土,他们建起的寺院,仍然给数不清的人带来福祉,虽然住持寺院的僧团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大家的心愿是一样的。 岁月沧桑,刹那无常变化,而在此之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诀窍,即死守自己已发的菩提心,在缘起刹那的变化中,积极主动地造善净之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北平的零食小贩 (翠星石)
- 夏初的北平(摘自《骆驼祥子》) (翠星石)
- 谈吃 (翠星石)
- 酸梅汤与糖葫芦、豆汁儿、烧饼油条 (翠星石)
- 烙饼、薄饼、粥、锅巴、面条 (翠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