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读后专贴

蓝叔叔漫游

来自:蓝叔叔漫游 组长
2008-09-02 19:25:1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C!n

    C!n (今天俱乐部) 2008-09-02 23:49:25

    挺喜欢这个故事,很清淡的描述,非常自然,并不试图说尽一切,反而让人对其中的状态着迷。很有状态的小说。而且,我几乎很喜欢它的长度,结尾倒像是一种开始,少年的那种状态,里面断断续续讲述的他们自己的记忆故事,也挺有意思。你给我的感觉是个能充分领略生之喜悦的悲观主义者,所以这个故事丰沛并且有淡淡的失落感,几乎就是成长的感觉。

    我很喜欢开头那里,夕在海边的描述,我第一次见到大海也是和想像中有区别,他写了一条夏威夷海边才会出现的美景的短信,然后又删去,照实编了一条。这些叙述很有节奏感,谁说小说不能呼吸,节奏感就是了。

    让我感动的是,对于青春故事,云端并没有那种惨烈的描述,残酷青春毕竟不是大多数,虽然这几乎成了描写青春的法则。可是成长的感觉真的是那么浓烈吗,在经历的途中,它应该是淡淡的,丰沛,并带有失落。残酷该是后知后觉的感受吧。站在少年的角度来描述,而不是用成人的法则去渲染,云端的自然,最打动我。

  • 蓝叔叔漫游

    蓝叔叔漫游 组长 楼主 2008-09-03 18:26:50

    最后我们能不能      文|苏小玳   刊登于《O2》杂志九月刊         一次阅读中的旅行。   一段路途上的爱情。         封面似是一个没有表情的女子。因为没有表情而显得有些忧郁起来。洁净的本白色。不染纤尘。安静地等待风景的出现,用旅行的微小心情。去拜访原本已经不再怀念或者一直停留的风景。      一些东西强烈地吸引着我。虽然关于爱恋的故事已经厌倦。然而,黑夜之后,在唱机里放入随书《云端》一起的蓝火录制的音乐碟。当Emilie Simon的chanson de toile响起时,我想我完蛋了。那种浅色的,轻的,晕旋的颗粒在空气中飞舞。那种气息就像是我最爱的Nakamasa的正方形的相片,有着又淡又清晰的光质,和纯净至蓝的空气感。逆光中奔跑的孩童,牵着气球在天空撒欢的女孩,海边骑木马的白T男子。意味不明,淡淡的无味的,薄到接近透明的哀伤,吸引着你。《云端》,就是这样的一组正方形的相片,我看到了一群在逆光中舞动的年少的落寞的影子,徐夕岸、缺席的在场者闫烟焰、上官哲、安森、周启河。竟怀念起年少时那样pure的时光和那时正方形的心情。      《云端》故事的发生,在一段旅行的途中。旅行,始终是蓝火发生故事的契机。就像侯麦的《绿光》中年轻忧郁的德芬尼,在一次次的旅行中寻找一个可以看到她的心的人。少年的徐夕岸和闫烟焰约定了一场小旅行,去一个有海的城市看大海的潮汐、沙滩、日落。约定的日子到了,闫烟焰因脚伤缺席了。徐夕岸独自一个人上路,好似一个意义的探寻者。      一个人的旅行,终是一场疼痛的寻梦之旅。因旅行总是让人刻意地寻找自我。于是,过往和遇见在小说中穿插进行。令得这样的一次旅行一如一场梦境,或一个镜像。令得这样的一次旅行,分不清是真实,还是对往日旧梦的追念,或者,仅仅只是一场虚构。      当小说中的这场旅行开始的时候,你的记忆也被牵扯着打开。你过往的世界和小说的世界,碰撞着。过往,总是有着相同的气味存在着。旅行的开始,我想,应该是从开始等待的那一刻瞬间吧。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时,偶遇的一片风景。定格的只是某个夏日午后恍惚的光亮,或是握着某人手心时的温度。然后单纯地按下快门来留住这些风景。因而,小说《云端》只是叙述了几个少年的爱恋的片断记忆,并没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或者说只是些风景罢了。      当徐夕岸的旅行结束时,小说也结束了。小说中的他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从一开始闫烟焰的缺席,开木头公仔店的男人的离开,任性而直接的上官哲推门离开,即将离开夏城和孔雀鱼相依为命的安森,离家出走的周启河。他们最后都离开了,以一个人的姿态,能相依为命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这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摄影本子的名字,关于爱随着时光消失死去。曾经互相慰藉,互相取暖的两个人,最后还是没有牵手旅行。《云端》中的他们也始终没有牵手旅行,如蓝火所说,“他们,或有爱的陪伴,但两个人之间的爱有时只是一瞬间的慰藉和取暖。所走的路程中,或有人出现并陪伴,但终归要一个人,独自走下去。”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两个人并肩一起看看这个世界已经足够,不竟然是相互的占有和索取。可是我们常常假装自己见到的就是幸福感,并以为那就是相依为命的意义。希腊诗人卡瓦菲斯一首短诗《早晨的大海》里的诗句浮现在我脑海:早晨大海鲜明的湛蓝,晴朗天空鲜明的湛蓝,黄黄的沙滩;都很美丽,都在夜里沐浴过。让我在这里停步。让我也假装亲眼看到这一切(在我刚刚停步的那一瞬间我确实看到了)和相信那些感官的印象并不是我平时的白日梦,我的回忆。      小说也穿插叙述了过往的关于少年们的父亲和母亲的故事,虽然觉得有点不太合拍。也许作者是为了说明,有时候旅行或者感情只是一种找寻成长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找寻自我的过程。徐夕岸、闫烟焰、上官哲、安森、周启河的成长都有缺失和错位。其中强烈的缺失感让人感觉害怕。因而,他们都是很容易爱上对方的人。企盼在另一个人身上需索温暖和意义,而这注定是要落空的。他们执意,却并没有不顾一切,虽想着“就像马戏团的狮子,身不由己地跳向火圈”,但现实硬生生地摆在面前,直到最后来不及的叹息。记得《绿光》中的德芬尼在电影里说过一句话,“我不固执、生命对我才固执”。用来说明什么好呢,也许“这样的飞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拥有一次。”蓝火在后记中说。      虽然《云端》的故事叙述得太快,情感来得快又去的快,发生得突兀,一个又一个的那么容易的爱上,然后不由分说地离开,但音乐弥补了阅读上带来的超快感,带来了情节上的缓冲和画面的延伸。如蓝火所言,只是一个片段样的电影小节。《云端》需要你用阅读电影片段的方式来阅读。所谓的回忆,我想,并非是那些巨细不遗地被记录下来的块状物。它是你在回想着一段时光时,突然地出现某些被轻忽,却在一个片刻包围并刺痛你的细小。在这部小说里,蓝火试着去重组某种情绪的氛围。那氛围来自于云端的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所感受到身体的离心力,影响着内心的晃动,那些隐匿的屑屑情感。      一次处在云端的飞行。也许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极弱音的发声。云端,想来并不是无声的吧,只是极弱音的状态。对于少年的他们来说,那段时光,也是一次极弱音的飞行。      对蓝火来说,《云端》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本咬着牙才出版的小书,因为是冒着将喝白水的代价来制作它。这样的心力,必定还有更多的意义。给已经匆匆走掉的时光一个纪念。给已然消失的容颜一个纪念。以后,偶尔望着这些文字中存留的风景,或许会想念那当时纯粹的自己。而在这整个短短的旅行中,读到这本小说的旅人在凝望着这样的风景时,究竟都在想着什么事情呢?这也许是蓝火最想去知道的事情。      忽然在这个都是少年男孩的世界里,我强烈的怀念起女性的温暖的力量,想听到一个来自女性的声音。忽然想念起妈妈来,想念妈妈温柔的手掌,想念妈妈柔美的笑容。《云端》中,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徐夕岸的妈妈,有一次在厨房摘菜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他,微笑着说:“小夕,你要长大了。”      “你要长大了”,一个特别的表述语法,给这个不温暖的情绪和不安分的世界,加了一层柔和的光,它是不可缺失的。

  • 小p小p小p™

    小p小p小p™ (没劲道没劲道没劲道) 2008-09-03 19:38:41

    写不出这么文艺的字
    昨天只用了一会儿就看完这个故事了

    淡淡的忧伤

  • 虫小猛猛

    虫小猛猛 (勇敢自有好运) 2008-09-07 01:13:22

    有时候感触太深了,却不知道怎么去写了,早早的就看完《云端》了,却一直没敢写些感受,看完《云端》的几天,故事情节总是以电影片段的形式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放映,我家在离海很近的小城,对这个和海边与旅行有关的故事,更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熟悉,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里面所有的角色,甚至他们的名字,这场旅行中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因为闫烟焰的缺席,如果这是“不三不四”一起的旅行,估计就不会有徐夕岸一个人拎着咸鱼似的鞋独自走在海滩上的画面,徐夕岸也不会独自一人住在海边逼仄的旅馆里,自然也听不到公共浴室里的哨声和夹杂着花洒的水溅落的声响,经历不到那个以自欺欺人方式快活的人自杀的夜晚,徐夕岸也不会遇到瘦小而五官精致的上官哲,更不用说和他一起在游戏乐园去向安森借游戏硬币。也就不会有那些触景生情的联想。 徐夕岸,闫烟焰,安森,上官哲,周启河甚至是那个做木头玩具的手艺人,他们看是性格迥异的不同个体,但他们都是心灵受伤的人,他们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介于友情和爱情的一种状态,很忧伤很纯洁,因为他们的内心都脆弱,都孤独,都希望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寄托,向蓝叔叔所说,他们在互相慰藉,互相取暖。喜欢闫烟焰在那个交换秘密的夜晚用很笃定的语气和徐夕岸说的话“小二,当你一天遇到喜欢的人,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定要不顾一切的告诉他们·······”我想这应该是闫烟焰在说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最大的感受,他多么希望会做木马玩具的手艺人出现在他面前,那怕是最后一次都好,他肯定再也不犹豫了。

    故事中关于亲情的描写很平淡,却很感染人,徐夕岸爸爸在送他来央城上学离开的时候那回头露出的微笑,妈妈在厨房回头微笑着说的“小夕,你要长大了。”父亲用很慌乱的声音呼喊母亲的名字,朝鲜一家带着哈鲁在海边散步的温馨画面,这些文字总是这么能打动人,还有安森的邻居老太太和他说的话:有时候,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女,还不如一只完全看不见东西的猫儿。这让我的心震了一下。 还不是很能读懂安森这个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关联,但却很喜欢他的存在,总觉得他在总结,和影射其他角色,对于一个已经熟悉的了然于心的地方,又重现出无限的陌生感,安森认为这是缘分将尽的象征。特别喜欢这句话,安森是站在云端的人,享受这隔绝尘埃的寂静。 语言到底只是一项工具,要想把抽象的情绪感受转化成具体可以让别人读懂的东西,我真的还不能做到,我只是想起哪就写了,很随意的记下一些读完《云端》的感受,其实感受远远比这些多,很零碎,只能用很拙的句子组织以上这些,我想蓝叔叔是耗尽很大的力气和情感来完成《云端》的,所以很真心的把这些感受告诉他,也是和读《云端》的大家分享,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 还想在说几句和《云端》有关的,随书一起的碟子,都是蓝叔叔精选的歌和与《云端》有关的独白,缓缓,忧伤,我是听这这些声音看完《云端》的,我感觉这些音乐是对故事情节的诠释或补充,2万字的长度和一张14首曲子的碟子加上云端主题的卡片,这样的组合实在是恰到好处,湮开的“云端”好像要融于封面,线描的水母附在泛旧的纸上,简洁却又具有华丽的气质,扉页内蓝叔叔的亲笔签名,故事段落里和空白页中都会出现蓝叔叔用漂亮的字写的句子,书页内大片的留白加上拷贝纸上的黑白涂鸦,这些都是只属于蓝叔叔的别具一格的设计, 真的可以让人失去挑剔的能力。拥有蓝叔叔的《云端》是一种满足。 对于《云端》,我除了说朴实的喜欢,再也想不到更合适的词了。

  • 塔兰特

    塔兰特 2008-09-10 23:25:26

    暂且放下<<云端>>,淡淡的,只想把头埋进枕间;头,有些微微的疼,是为那看不见却又放不下的感觉,道不出,难诉说,只似那大片大片的蓝色鸢尾,隐隐的淌着无法言语的伤.......似曾相识......    也许,是我们也曾有过的旅程......    徐夕岸,闫烟焰,安森,上官哲,周启河,他们看似倔强的独立,而在我眼里确是如此的惆怅,像轻轻呵出的气,深深的喘息,是彼此心灵的纠缠.如一缕汇合的烟,让我看到如此美好的少年其实都只是妈妈在厨房摘菜时回过头来微笑着轻唤的“小夕".    <<云端>>,<<云端>>,轻轻抱在怀里,告诉你:良久,我看了一部美好的默片,我流泪了,是淡淡晕开的温暖,是我没有经历过的回忆.......   

  • piupiu

    piupiu 2008-09-12 21:45:56

    有些片段。

    徐夕岸和小哲问安森借硬币那段,年少时的肆无忌惮。让我想起我的两头猪,我们在一起时也如这般任性。我们大声的笑还有闹。只是小说里的小哲推门离去,而我与我那两头猪会有永远属于我们的never end never hurt~

    闫烟彦和做木头玩具男人的那段,想到的是《暹罗之恋》里的阿Mew和Tong,和他们用于玩夺宝奇兵的那个分散合体的木头小娃娃。有一点想掉泪。

    徐夕岸讲他小时候折花那段,我在偷笑。因为小学时,我也曾与同伴做过此事。记得其中一位同伴逃跑时还将校服落在“作案现场“,后来运动会上我们班因为她而不能得到“服装统一”这一项的分数,她还被老师骂来着~

    周启河给徐夕岸讲他哥哥那段,也有个男孩子在深夜的电话那头给我讲他哥哥的故事。几近相同的情景,讲完之后听到他的哽咽,我轻声对他说“这不是你的错”。

    蓝叔叔在最后说,这样的飞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拥有一次。我想,我是有过那么一次的飞行的。与那个名叫王娇的女生一起。 我们结识与2007年夏天,三个场景,三面之缘. 西昌长途汽车站.于人群中一眼看中她,然后放心地把硕大的旅行袋交给放在她面前,"美女,麻烦帮忙看一下包,我一会就回来."她点头,附以微笑.我回来,说了声谢谢,然后拎着包匆忙上车,听到她在后面大声讲不用谢. 盐源狭窄的街道。齐刘海长发,宝蓝色上衣,水洗蓝仔裤,手拿罐装百事。在这偏僻的小县城竟然可以遇到喜欢的蓝喜欢的可乐更主要的是喜欢的感觉。而我所喜欢的这些的主人却径直的走向我,并乖巧地叫“姐姐。”茫然,完全的茫然!最后还是在她的提醒下才记起西昌长途汽车站。然后茫然变惊喜。 还是盐源.还是那抹蓝.坐在门市门口看人来人往,一身蓝色的王娇在满大街的暗色调的彝族同胞中特别显眼,老远就看到她低着头的样子.走近招呼,才知道是感冒,她说她到上面去拿药,她还是她第二天就要离开,而我却是还要呆一段时间的.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之后,我也回来了,我们也互相发过几次短信.印象最深的是我发我的QQ号给她,她说现在身边没电脑不能即使加我,便把自己的号码密码一并发过来叫我自己加上.真是单纯的女孩子!还好我不是什么坏人,否则她得重新申请一个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阴差阳错地又没加起.后来她的号码发信息也收不到信息报告了,就这样失去了联系. 老实说,我已经记不得她的相貌,但我记得那三个场景记得她的真诚与单纯.我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记得她,至少现在还记得.,那个在四川边界,蓝得几乎失真的蓝天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 silver

    silver 2008-09-13 13:19:36

    很喜欢这本书营造的那种淡淡的氛围。 故事不算很长但是很打动人... 呵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总之是很喜欢..

  • 流苏飘然

    流苏飘然 (退后) 2008-09-19 09:32:23

    可以说我也不够光明磊落的,可是我们的时间总是被错开,相互的了解的途径少之又少,我只有阅读你的书,倾听你推荐的曲儿(玩偶不敢领养,我家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人儿)。 言归正传,书我拜读了,虽说形容词少,可是还不够锐利直指我心,好几次我都想给你留言说:蓝火的文字飘得矫情。不过我下来就和自己讨论:你说他们这些玩弄文字的,能不拖泥带水吗,能做到《云端》这样非正常出版已经不错了,我苛求啥子。 这个书里很多感情,纵横交错,尽管你叫我不要去理顺,可是我的还是一遍一遍的想,脆弱男生之间的爱?好像一条仄逼的小巷,我总想看尽头。最离奇的妈妈的自杀,完全自助式的套入社会背景自己去猜测如何的不堪忍受,要抛弃孩子去死掉。还有陌生人的投宿,陌生人的拥抱请求,可以抛弃很多现实温暖自己,看到这,我就暗下决心,以后无论开开(我儿)长到多大我都要拚弃一切拥抱他,想拥抱的时候吧。 我不是追求什么新奇古怪的玩意而买的书,只是敬重一个这样虔诚的艺术者,我想以买书的方式支持你的坚持,这些年在做的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 jellyfish

    jellyfish 2008-09-20 20:48:39

    刚收到这本书,然后第2天就匆忙去旅行。说匆忙是因为总是花很长时间去准备,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谓的消耗,真正要出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点手足无措:为什么想带的东西那么多,而足够大的背囊却依然装不完。

    最后我决定轻装上阵。只带了换洗的衣服和一些必须的证件,以及这本书。

    所谓的旅途,总是会有很多时间,消耗在车上。火车、长途bus。这些时间的冗长与缓慢,有时候会让人安静,有时候也让人烦躁。这样的安静和烦躁都是极容易把心里对旅行的极大向往打压住的。

    于是我选择阅读。一本是《云端》,一本是杜拉斯的《平静的生活》。

    在车厢的上铺,看完《云端》。看的时候,窗外的一种光束在有节奏的频率中出现,很柔和,很文艺。而《云端》,即便作者说,他撇除了所有的文艺强调来完成叙述,但其实依然是文艺的,一种骨子深处的文艺,随时在作崇。这就是一个注定要去写作,要被文字反复折磨的作者,已经形成的一道气场。他不去提及,写作对他来说有多重要,但在他的文字里,一切已经不言而喻。

    很遗憾,错过了蓝火之前独立发行的几本书。虽然遗憾,但却又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起码,不必被之前其他文字所影响,于是可以很直接地进入《云端》的世界。

    我很喜欢闫烟焰和上官哲。他们的任性和乖张,会让人看到希望,为什么非要活得一本正经呢,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肆意的放纵,反而是一种完满。

    小说最后的敲门声,引人猜想:到底是不是赌气走掉的上官哲去而复返呢。曾经特意问过蓝火,关于这个完而未完的结局。但他只是笑而不答。也许,这个故事,是没有结局的。又或者,结局,在不同的人心里,有不同的剧情。

    我的旅行结束了,夏天也将要过去。 《云端》是今年夏天最让我心平气和的一次阅读。我想,蓝火一定偷着乐了,他的文字,确实是拥有知音的,知音不必太多,我们一起去分享一些美好,这就足够了。

    谢谢蓝火,谢谢《云端》,谢谢这个阴霾却又明亮的夏天。

  • 水来水掩

    水来水掩 2008-09-22 12:53:17

    在夏天将要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开始依依不舍。每逢周三跑去街口的游泳馆畅泳的频率开始减少,直至归零,于是开始等待下一年夏天的来临。那个身上总是带着Kenzo香水散发出的熟悉气味的男孩,明年夏天,我还会不会遇见他?      是的,这本书完全勾起了我去海边旅行的冲动。我喜欢作者描述的,关于海边的一切:挽着帆布鞋在海边游荡徐夕岸,被海浪冲上岸的水草,海边的陈旧旅馆,水母......虽然,透过男一号徐夕岸的眼睛看到的一切,不全然是美好,但不去刻意美化的一切,恰恰就是现实中,让人既期望得到,又想去接近的。      如果去旅行,我也一定会带上这本书,另外,还有买一本送给居住在我想去的那个海滨城市的好朋友。从前,他总是取笑我只是个幻想派,总是把旅行的情景,幻想出一千种甚至更多的细节。而这次,我想,不会只是幻想了。      十一起行,青岛或者大连,你,会不会跟我一起同往?

  • mario

    mario (我愿作一卷菲林。。。) 2008-09-25 21:31:12

    没有想到它那么薄。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它薄得差点儿让我都有点儿心疼我的钱。下班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在摇摇晃晃的公车上看完。

    好的,我承认,这是我看过的,最最细腻的描写青葱少年的文字。纤濡似云。

    还在念书的年代,有一年的夏天,我爱很早很早地起床,到学校湖边的灌木丛那儿念书。灌木丛有味道。今天,手里这纤濡似云的文字正带着我还不曾忘却的,那湖边灌木的味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写出这样一个比喻是什么意味,可我只是想用这样一种未必有多清香好闻,可是实在很新鲜的的味道去形容这个样子的文字。和这个样子的感情。

    而且,亦很庆幸我是在摇摇晃晃的公车上看完这文字。

    真实而浓烈的感情,已经愈少地见到。夕岸,烟焰,还有那几个我还没能记得名字的少年们的感情。在书外人看来都感受到强烈安全感的感情。感情没有长短的。那个任性的孩子亲吻夕岸的那一瞬,和永恒又有什么区别呢?开始结束,对于“爱”这件事来说,又有什么意味呢?感情分明是无法抹煞的东西。那是痛楚,但是亦使人温暖。

    有一本杂志评论《云端》,用的标题是《始终没有牵手旅行》。可是,其实共同看着这片云。一个人走,若心里真的没有别的人,怎能行走。

  • 季幸人

    季幸人 2008-09-27 13:19:39

    在蓝叔叔的淘宝店买书的时候,心里真的有点着急,支付宝一直提示我密码错误,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是我同事帮我搞定。      我选择的是快递。虽然平日都一幅吊儿郎当慢悠悠的生活作风,但谁说我就不能有心急的时候?      收到书的那天早上,刚下完雨。我正在办公室的窗前,捧着一杯水,看着雨后的四周。我似乎很久没有抬头看天了。是不奢望能看到彩虹的,但难得的蔚蓝,却让我的心情突然变得很好。一切都是有预感的,于是,这时候,快递员就走进来给我送快递包裹。      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快递。确实,是因为这本书的期待值实在不低。一个作者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独立完成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每本都可圈可点,这又怎么会是书店里那许多靠噱头靠炒作靠名人效应撑起来的东西可比?      偷偷在座位里翻了翻书,很担心有同事突然跑过来把它抢手。设计得如此洁净平和的书,就是应该一个人藏起来,静悄悄地看完的。      很喜欢里头的每一个男孩。他们都是有着一些偏执或任性的。但并不过分。他们很孤单,于是渴望拥抱,渴望亲吻,渴望可以与谁一起在夏天的阳光下走一段路。尽管,故事里,是一次次没有挥手的告别,甚至是不露声色的残酷扼杀。但是,花好月圆的故事,确实并非现实中那么容易栽种并开花结果的。      最喜欢的一段,是徐夕岸与周启河在书店阁楼拥抱取暖,分享记忆的那段。里头写到一个喜欢种花、有一个秘密小花园的老头儿形象。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也喜欢种花种草,所以这段看来,就很有共鸣。这一段,绝非凭想象虚构就能写得生动真实的。所以我断定,这一定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把这段看了又看,看的过程中,还拿着书走到阳台看我的那些花花草草。      恩,夏天过去了,但我们依然在生长。      一本好书,得以静静地交换与流传,就足够了。它不会被污染,被吞噬。但又多么希望,它不至于那么孤单和被冷落,毕竟,它是作者以及曾为这本书付出过的人的集体努力呀。

  • 草民

    草民 (墨还是白的好) 2008-09-27 16:20:44

    收到蓝火快递来到《云端》,翻开扉页,就看到他龙飞凤舞的签名。       《云端》的装帧设计是我喜欢的,素雅。干净。       文字也是我喜欢的叙事风格。单纯、带一点点淡淡的忧伤。       感情是那种涉世之初的青涩。我们都有过那么一段的感情。       或藏在心里、或写在日记里。随着岁月逝去。       的确,正如他说的,文字没有遣词造句,一起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正是如此,反而显得真实。             “他没有咱们想像中的美,如果你来了会失望的”。       是的,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藏在心中的,的确,现实没有想像中的美。             “我想像另外一匹小木马,可以任他雕琢”。       好伤感的一句话,我在打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还在隐隐作痛。             “有些爱,在想像之中,却在现实之外,之间始终是无法重叠与吻合。”       这样的爱,是那么的美好,美好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             “原来有些快活是自欺欺人的”。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快活,那是出于无奈。。。。。。             “为什么要在雨后等待彩虹?其实彩虹随处可见。你现在闭起眼睛,握紧我的手,一定就能够看到彩虹”。       我现在就愿意化作彩虹,在你们紧握双手的那一瞬间,为你显现。             “无论如何,你已经置身其中了,与其继续嫌弃,不如变个法子爱上它”。       对环境和人,我们都应该这样做。             “小二,当你有一天遇上了你喜欢的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定要不顾一切地告诉他们......''       爱要说出口,年轻时,我们都不懂爱情。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也要这样说。                   最喜欢里面的上官哲。但愿徐夕岸最后听到的敲门声是上官的。我期待着。。。。。。                   2008.9.27   

  • 丁小鱼

    丁小鱼 2008-09-28 11:13:44

    大学的时候 已经习惯一摞一摞的抱回打折书和过期杂志 所以眼前小小的<云端> 让我觉得无比奢侈

    蓝火说 这是一本属于男孩的小说 但是书与页各自美丽又不分彼此的装帧 细腻动人却简单洁净的情节铺陈 让我更愿意用"她"作为代称

    蓝火是布置文字的人 两万个字就能让五个人都鲜活如你我曾经遇过的少年 看书的时候时常能教人停顿下来 那么多个似曾相识的时光片段 那么多只言片语的感动 蓝火又像魔法师 悄无声息之间已经偷偷的走进过我们的梦里

    个人最喜对安森的描述 或者说 个人最喜具有安森特质的人 看似的"洁癖""偏执""相依为命""疏离""貌合神离""惘然若失""惶恐" 却让人无比艳羡 一个人独立于世默默绽放冷冽美好 内心世界才能完整保留曾经用心对待过的一切事物 而我们 已都是选择性失忆患者

    说话不懂得拐弯的少年 与想象相去甚远的海滩 倾情相待的朋友 毫无掩饰的成长故事 不可救药让人深深沦陷的爱 ...... 一个个散发柔和光泽不乏动人寂寞的意象 掩埋在一个安全僻静的角落 等来了这本<云端>

    如若说是礼物 那么蓝火对待她的那颗华丽的心 也很是让人心生好感 精心录制的CD 质地良好的卡片 细微至给"妈妈"那样一个角色所设置的名字 都是美好的令人眼眶酸涩

    这样 <云端>便不再是一本书 正如蓝火不可能为她打上标价 她是他送给我们的一个奢侈的梦

    怎样都好 希望蓝火以及为我们带来<云端>男声的男孩生活愉快
    希望小组各位 节日快乐

  • 蓝叔叔漫游

    蓝叔叔漫游 组长 楼主 2008-10-09 13:38:41

    2008-10-08 23:14:03  来自: cil (北京)

    少年的青春漂浮在天上,他的青春沉溺在水底。

         这是他的方式。   也是我阅读他的方式。      那微凉的触感,稍不留神,就迸发热泪。      是蓝火的《云端》。那么单薄细小的一本书,苍白的封面象蝴蝶断翅,一朵去留不定的云母飘然纸上,似是流云。他的文字如水流一样有着流驶的宿命,温暖的转瞬即逝的快乐,漠然之下的暗潮汹涌,悲伤的静默着的人,……倘若你不认识他,不了解他,你只会觉得这是个平淡的不知所云的半途而废的却又让人莫名感动的故事,你只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悲哀的情绪,倘若你恰巧在看书的时候又听着附赠的那么一张CD,当Emilie simon的声音怯怯地响起的时候,你的眼泪,一定会掉下来。      为什么一段如此短暂的旅途可以潜入你的心底,轻而易举地把你俘虏?      因为这是一面镜子,看到它,就看到了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不同,但我们都曾有过那些虚无的幻想,都曾有过奇妙的经历,都曾因为一个熟悉的场景黯然神伤,都曾私底下疯狂地喜欢过谁,都曾突然对一个陌生人感兴趣,……这就是人生吧?如果忽略了所有的这些可能性,忘却了所有的这些存在,可谓无聊至极了。可当这一切在某天开始被你注意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原来是你走的太快,快的顾不上记得。      看书的时候我常常看到很多熟悉的桥段,因为他曾经对我讲过很多故事,有他的,也有别人的。我想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往事一定如潮水翻涌。我知道他也在书中设置了很多暗语,这些暗语只有走近他的人,才能了解部分。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地懂得他写的是什么。这是许多的秘密,选择忘记的秘密,隐藏在最偏僻幽暗的角落,不能泄露,也不能言说,一说就错。      它没有来处,也没有结局。它是无数分裂的“我”,是现实中升腾出来的虚妄的花朵。这样的花朵无法被定义,也无法被预知,更不能轻易书写。因为隐藏了“我”的传说,是不能终止的。      他的青春已然不再,可他写的不残酷,不狂放,也不张扬。只有那么一点点未盛开的隐忍。   轻描淡写的背后,我知道他巨大的哀伤。      那是他的私事。      写作于我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小说。我常常会有很多念头,却很少付诸行动,因为我太惧怕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我对那些玩弄文字就象喝一口水那么简单的职业写手充满复杂的感情。在写字这件事上,我不会偷懒,不会违背自己的心,只会老老实实地写我自己的东西,直到四肢冰凉从椅子上坠落。      我想他也是一样的。      在他最艰难的时候,迫于生计他给很多杂志和书刊供稿。他曾经在一些稿子上署一个不常用的笔名,曾经被迫赞美那些几乎无法赞美的人,也曾经计较过哪一家的稿费来得太迟太迟。当稿费不来的那个间隔,窘迫就会时常来折磨他。在那个时候,他总是要写到凌晨,才可维持他的生活。      认真写字的人,文字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奉上它就象奉上你的心,你当然不会希望你的心被人错看,也不希望你的心变得一文不值。      后来他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他就可以推掉那些他不喜欢的专题,也可以拒绝那些提出无聊要求的杂志,他可以认真地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云端》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所以,《云端》是他自己的。所以写起来,才更难。      我不知道他是在怎样的夜里,艰难地把那些碎片捡拾起来,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伤口,一遍又一遍地以一种自虐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一个故事。      这本书是他送我的,包括CD。从他家取书离开的时候尚是夏季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在地铁里默默地看完了这个故事,并且很不争气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洒下热泪。我看到了他的不容易。      闭上眼睛,我仿若赤脚站在冰凉的石子地上,前面是一个泛着薄雾的池塘,水仙正在池边开放。      自恋的少年,注定要有这样美丽而颓废的宿命。                     又及:      他说《云端》是他有意抛开文艺腔调而为之,于是我便有意用文艺腔调送他一篇小记。      我是不是很变态?   他一定会说:我就是喜欢你这样变态。

  • YAN

    YAN 2008-10-23 21:29:22

    没有人的《云端》

    小夕,这名字真好。以前我教过一个学生,就叫小夕,那孩子的文字轻灵正如她的画。后来她升上了高二,我没跟上,仍驻守着阵地。 看到《云端》的时候,我当然会想起那些已经不是我学生的孩子。云端这个名字,像是不知道从哪本书里突然跳出来的淡淡词句,波澜不惊地躺在绽放着大朵水母的封面上,陪我坐在办公桌前或者床头。故事读得并不快,因为想合着CD里的音乐,慢慢陷下去,慢慢睡下去,而结果是怎么睡也睡不进去了。 这次重读是因为把书借给了另外一个学生,新教的孩子,同样写着精巧的文字,沉默但是才气没有办法收敛。那孩子看完就说想买,而且也的确买了。究竟什么强烈地抓住我或者这些孩子 ,迫使我们去继续读,一次又一次地读,读到最后想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 一个人去旅行,好像不是学生的专利。去年的2月我在古镇的山脚下望着云雾倾泻,去年的5月我在绍兴听雨低声地吼叫,去年的6月底我赤着脚沿沙滩走在灰蒙蒙的海边,去年的9月我在江汉油田啃着硬邦邦的烧饼充饥。都是一个人背着包到处转悠,在小旅馆里抱着便宜的笔记本敲字,同样有闻着潮湿的空气靠着墙听外面的水声,同样有夜半听一个人讲长长的故事,拿出手机给完全不明白或者不用语言就能沟通的人发短信。不过我不是书里面的人,我是我。我有同样的经历,没有复制的情感。或者说,经历只不过是所有少年都会想到的而已。我不认为书里面的是情节,而一直认为是生活情绪的复制。 学生想买书,大抵亦然。 《云端》的感情,应该不是爱情,介于二者之间罢,猜测而已。真正的爱反而缺少这样一份坦然的快乐和交流,因为真正的爱是会盲目掉很多内容的。其实相对于那些少年来说,安森反而让我觉得更亲切。他的高远和不可接近,正让人不能不去在猜测中试探。越是害怕的东西,我反而越是喜欢得紧,比方说狗,比方说兔子,比方说缝合过了的伤口和刀片。蓝叔的兔子我买过一只,送给自己作为生日礼物。我想,自己对于安森的感觉更像面对兔子,逃,躲,最后还是看着它细长的眼睛,像是看到自己在里面挣扎着笑。以前的自己,一定是。 现在我有完满而忙碌的生活,但是有些思想是不该放弃的。 说到底,现在终于敢写《云端》评论,只是因为想清楚,这样的云端,不属于任何人。更需要看清的,是自愿放弃却在布偶中或者书中找回的,年月。

    ————————————————

    定然不是读后感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写了就写了吧

  • 蓝叔叔漫游

    蓝叔叔漫游 组长 楼主 2008-10-23 21:45:29

    2008-10-23 15:23:15 江流clay  一个很纯净的,有关于青春有关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只属于自己的隐忍的记忆的故事   简单,清澈,感觉想是盛在玻璃杯子里的凉水,带着嗖嗖的感觉顺着食倒一路地就滑进了身体,然后浸染了内脏   我们其实都是可以不孤独的,但是,我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自己在最后变得孤独   小说最后,想起闫烟焰说的那番话,觉得,那样的年少轻狂,为了爱可以不管不顾的自己,已然已经远去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依然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灵魂正在被洗涤   离开也好,相遇也好,旅途也好,其实,我们生来就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吧   但是,看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却真的能感觉到,那种在云端轻轻漂浮起来的情景   因为这些,所有的孤独,也就变成了心甘情愿   喜欢蓝火,喜欢《云端》

  • 槿 和

    槿 和 (从未来过) 2008-11-09 21:42:36

    一段记忆只为索取一个温暖的拥抱。 一段旅程只想留住无法倒转的过往。

    看到《云端》的时候是在一个豆友的博客上,随即就被素洁的封面还有黑色线条的水母吸引,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而在等待了数日之后终于有机会读到它。读书的时候喜欢先读作者的后记,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很喜欢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完全可以去跟一个同性相爱,但有时,只是一瞬间的慰籍和取暖。所走的路程中,或又人出现并陪伴,但终归要一个人,独自的走下去。”CD机里想起熟悉的音乐,记得很久之前很喜欢这首《chanson de toile》。有时候一个人独自去旅行,总盼望着会有什么未能始料的事情发生,比如碰见了旧时的故友,又比如结交了新的朋友,也或许只是看见了不曾遇见过的事情。总有不可预知的事情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然后静静的来到你的面前,那时候连心情都变得激动愉悦了起来。

    其实我没有看懂徐夕岸对于小伍的感情是什么,就比如故事开始的时候以为只是简单的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可随着徐夕岸在海边原本发给小伍的短信又突然删掉换成了另外一段话的时候,总觉得在徐夕岸的内心小伍以一种特别的姿态存活着。本来有点柔软温暖的话最后只变成了冷静的平安消息。

    安森倒像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安森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与小伍之前有什么联系,看到最后才发觉他似乎是这个故事里最后镇定的一个,如果用打靶来比喻几个人的关系线,那么安森就像是站在五环上审视站在靶心上的他们,以更为年长一点的身份看着来自少年们的故事。安森给我的感觉就像他本身的人物性格一样,飘渺的,如同晴空里的白云,厚重的一朵,风一吹整个的漂浮去了远方。为了一种叫做“喜欢”的东西来到这座城市,却变成了这座城市里最为孤独的一朵云。那句“这其实也是一种相依为命”写出了安森心中为自己制造的温暖的屏障,在安心搭建的港湾渴盼着或许能有一个人而不单是几尾鱼可以与自己相濡以沫。“他从背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不远处的鱼形霓虹灯,每天下班走到这儿,灯已经亮起,会获得一种瞬时的温暖”“他曾经想象过的美好生活,是两个人安安静静地过些小日子,下班回家一起弄一顿饭,吃罢,下楼,并肩走一段路,或者每天早上睁开眼,会看到热腾腾的早餐”看来在安森的心中,温暖与美好总是掩藏在不经意被提及的地方,默默的生长着。却也因为书中老太太的一句“要不是不停的种花养草,照顾比她更行动不便的猫,她会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了”。每个人的心境不同,被触动的角度不一样,很显然,看到这里安森给我的印象又转为了凄凉。冰冷的只能看见这个城市的夜晚发出的微弱的灯光,总想在这呼啸而过的夜色里捕捉到一点什么带有温度的事物。

    我还是喜欢上官哲多一点,虽然他和小伍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分别,他们没有徐夕岸的不可琢磨,没有安森的孤寂和矛盾,没有周启河的冷漠潇洒,在他们的身上更多了一点稚气,一种孩子气的任性和偏执。他们要索取的不过是一个带有温度的拥抱。所以比起小伍的年少轻狂和飞蛾扑火般的爱来说,我更喜欢上官哲的乖巧。倘若把他放在一个温暖且舒适的家庭,他就该是一个乖巧的孩子,而不仅仅是要和徐夕岸挤在一张小床上,说出“你能抱我一下吗?我觉得冷”的任性的孩子。一个再说出“我喜欢你”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摔门就走的孩子。因为从小就被母亲抛弃所以更加想去认定自己的感情在完全表达给对方后,对方会是怎样的反应?这是带有试探性的去刺激对方然后来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像唆使着徐夕岸去问安森要游戏币一样。所以在这个看似开朗明亮又瘦弱的男孩才最值得让人心疼。

    故事的最后再次的转向小伍,读着小伍说的那段话,眼泪不自觉的掉下来,整本书不只是这段话,虽然没有多么华丽的修辞,句子却一句比一句更加的打动人心,更加的让人觉得内心隐隐作痛。这不能用共鸣来解释,这是很模糊的一种感情,只能说是融入到了心中所以化作了别样的情绪。容易被牵动容易被感伤。

    “小二,一切都来不及了。”多么无望的一句话,有时候我们要通过一次旅行忘记一段回忆或者是一个人,其实不管走的再远,再想起那么错过的时光时,还是会说出这样悲伤的话,因为早已在内心深深的扎了根。

    徐夕岸。多么好听的名字。徐,夕阳西下万物在夜色里变得安宁。夕岸,落潮的海水缓慢的一次次拍打在岸边,潮水巨大的轰鸣从远方悠远的传来,听着这样的拍打声,总觉得就这么在岸边睡过去,也会被黑色的大海温柔的拥抱住。

    一直在海边生活了四年。对于这种大海情节再熟悉不过。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单纯的散心还是带有目的的去拍照。望着海天相接的地方,总觉得走过去还会是另一个世界。故事并没有在这里就停止,人生也并没有在这里消失。喜欢《云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让我知道了关于水母的另一个知识。记得几个月前,一个人去水族馆看水母,看着那些在玻璃腔体里上下浮游的透明生物,安静的浮游,你对它说的每一句话,它似乎都能够听见,然后在你的面前铺张成巨大的盘以作回应。那天的心情是平淡的天气也是晴朗的,却总觉得有什么微妙的情绪肆意的增加。这也算是水母效应,即使它是安静的存在那里,存在一个只能触摸到玻璃器壁的腔体里,你也会被它感染到。

    总想期待着还会有继续的故事,总想知道徐夕岸后来会怎样,上官哲会怎样,不过那样总还是偏离了故事的主题吧。那些存留在云朵上的年华还是不要如此真实的好。留下模糊的结尾更让人值得回味。

    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还继续沉浸在其中,看多了那些优美的散文,看多了平铺直叙的小说,看多了文艺气息浓重的青年文学。

    《云端》以一种独立的姿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槿和。2008年11月9日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46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