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迷信“做太空旅行的宇航员会相对变年轻”(三)
来自:何品
前两篇文章已经详细阐释了,无论如何先做相对运动的两对“刚性尺和标准时钟”,当他们回到静止状态时,无论有A或B来测量,刚性尺长度不变,AB各自所带的标准种,快慢相同。 估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尺子必须是不变,时钟也恢复到相同的快慢,却还是有些想不通“AB这对孪生子,的年龄为何一定是一样”。哈哈! 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中的混乱不堪和胡说八道,http://baike.baidu.com/view/295855.htm。 “双生子佯谬是一个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实验。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双生兄弟,其中一个跨上一宇宙飞船作长程太空旅行,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我们发现他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青。” “1905年10月,德国《物理年鉴》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它宣告了狭义相对论假说的问世。正是这篇看似很普通的论文,建立了全新的时空观念,并向明显简单的同时性观念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由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存在时间膨胀效应。在1911年4月波隆哲学大会上,法国物理学家P.朗之万用双生子实验来质疑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设想的实验是这样的: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死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 这都是那些“不学无术”的科普人士,因为一知半解或愚昧无知而,搞出来的“悖论”。我不清楚,爱因斯坦是不是认为“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在太空旅行的哥哥只有两岁,而其孪生弟弟,已经过了200年,早已死去”,这是相对论所正确推演出的结论。至少我也没有看到过,爱翁对这一“悖论”做出过,完整信服的澄清。 为此,我说个笑话。无需假定飞船速度接近光速,只要速度足够快,达不可忽略相对论效应就行,再加上旅行时间足够长。地球上的弟弟A,10岁生日那天,送走哥哥B;当A,60岁又过生日那天,接到哥哥B下飞船回到地球。 这时,A知道自己,自从送走B后,已经过了整整50年,自己已经60岁了。我们来问,A会不会无条件地邀请B一起来过生日,还是会问B,B多大年龄了,今天是不是你的生日呢?哈哈! 我想,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非傻子,都不会去干“问B多大年龄这个问题”,A会当然地确认“B现在已经60岁,今天也是B的生日”。 那些被“双生子问题”所困顿的人们,在此方面,其实都是标准的傻子。哈哈,别不服气,看过我这三篇文章还继续困惑于“双生子悖论”的人们,确实是太不动脑子了。而还要继续胡搅蛮缠的,可就不只是,这方面是标准的傻子了。哈哈!弄不好是真白痴。 那些确实自认为不懂相对论的人们,只是表示自己不明白“双生子悖论”为何会这样,当然就无法断定他们是不是傻子;仅可断定,有些无知而已。 当A接到B时,如果假定A故意冒个傻气,去问B现在多大年龄了,那么B的回答必然只有两个,其一,不知道,这是在B在没有记住日期的情况下的回答。其二,60岁,今天是B的生日,这是B一直在用自己的时钟,准确记录时间的,必然结果。 有些人们之所以困惑于“双生子悖论”,是因为“几乎凡事都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无知”,而自己把自己搅晕的原因。 如果在这50年中,A一直只用,B手里的时钟来测量时间,那么,由于运动时钟变慢的相对论效应,A会觉得自己,不到60岁,比如40岁。这就是说,当地球上的人们,都认为时间过去了50年时,A却认为才过去30年(或叫误以为。如果A根本不懂相对论,而不知道需要换算的话,他就会这么认为这是真的)。 同理,如果B一直用A手里的时钟来测量时间,B也会认为自己才40岁。 如果哥哥B所带走的时钟坏了,不得不一直用弟弟手里的时钟来测量时间,别的他什么也不知道。当哥哥B回到地球,再过10年后,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是50岁;弟弟A也是50岁。而这时,如果AB中有一个是“二杆子”的话,他们对于各自究竟是多大年龄,会一直做“公婆说理”之争,而冒傻气下去毫无结果。哈哈!两位都会理直气壮的。 再请注意,用尺子测量长度与时钟测量时间的具体不同。在飞行过程中,当哥哥B用弟弟A手里缩短了的尺子,测量自己飞船的长度时,会发觉(或误以为)飞船长度变长了。而回到地球上后,以为飞船又缩回到出发前原来的长度。切不可混淆,实体的长度,和所谓空间的尺寸! 相对论就这么回事,没有啥可神秘的。哈哈!需要再牢记的一关键点是,无所谓“经历的时间,究竟是50年或30年,哪个是正确的或真实的。它们都是正确的,也都是真实的。我们既可以用静止时钟做测定时间的标准,也可以用相对运动速度固定的某一时钟做测量时间的标准。”当然,用静止的时钟才方便,可以使更多问题简化些。 再假想一个情形,来考虑一下实际的意义。假如A发现其与B的相对速度达光速一段时间T1,这时,A来看B上的时钟是慢到静止不动的。这时,并不意味着,B本身没有时间的流动;B也会发现其与A的相对速度达光速一段时间T2。时间TI和T2,没有任何关系,无法换算,相对论公式失效。 只要我们,让AB生活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他们的生命进程就是相同的,与他们的运动状态无关。“法国物理学家P.朗之万的双生子实验”中,在太空旅行的哥哥B只有两岁,是弟弟A用哥哥B的时钟来测量时间而得出的数值;而误以为这就是,哥哥B自己用自己的时钟测量出的数值。如果哥哥B用弟弟A的时钟来测量时间,也会以为,过去了两年。 运动的尺子的实质长度并没有缩短,运动的时钟实质快慢也并没有变慢。这个实质,正是针对,静止测量者而言的。即,尽管哥哥B做太空旅行,相对弟弟A做高速运动,但B随时看自己手里的尺子和时钟时,都不会认为有什么变化,心理作用因素除外。
-
何品 转发了这篇讨论
其实,就你这表达出来的内容来看,你已经看得相当准确。 涉及到相对论的某些问题,过于深究则一定还是复杂无比的事情。 就目前来看,将相对论学说看作,还就是一假说性质的东西,是合适的。
2013-07-14 09:45:44 -
何品 转发了这篇讨论
就这么回事。哈哈! 无数的人们高喊着”实证“时,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明白实证究竟是什么意思。 绝大多数人们,就是这么无知,还得包括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也是如此。哈哈!一大堆的伪哲学家更是如此。
2013-07-13 11:49:49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生的意义 (一品山人)
- 我们的微信群 (哈利q)
- 米塞斯之重要著作“理论与历史”中译本,系列博文 (何品)
- 形而上学是静止地看问题的吗?唯物辩证法是动态地看问题的吗? (何品)
- 对《为米塞斯的功利主义辩护》导读及一些段落的评论何品 (结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