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本位偏见”与算命师的故事
来自:容易发烧的兔纸(微信号:flowerwuyu 感谢关注~)
算命,作为一个老行当,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算命对于中国人的吸引力尤其大,直到如今,大街小巷,还是依旧可见摆摊算命的先生,替人看手相、面相,测八字,预测一个人的祸福吉凶。 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一个神神叨叨的室友忽然迷上了心理学,为了深入钻研,她决定考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为此还在一片莺歌燕舞的文科女生寝室以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开始自学高数。她的拿手好戏是给我们催眠和解梦,并且往往准确得让我们叹为观止。那时我就开始陷入一种迷惑:做一个算命大师或者巫婆这样的工作,需要的究竟是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 后来,我知道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巴纳姆效应。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认为这精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拟出一段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准确至极。 就是下面这段话: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其实这是一段傻到了极点的废话,但多数人认为这些模棱两可的话准确地描摹了自己的形象。看来,大多数人在审视自己的时候喜欢粉饰太平。大家都喜欢一个内心不安的、独立的、沉默的自己,无论在生活中是个傻小子或者大混蛋。 心理学揭秘通灵师的奥秘: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通灵师,观察下面六个男人的头像。其中三个是已婚的,三个是单身的。用几分钟,好好看看这六个男人。 现在,请想象一下,有一个长相如下的客户A走进了你的办公室。猜一下,他是已婚还是单身? 客户A 客户B又如何呢? 客户B 这个测试建立在心理学家托马斯•希尔和他的塔尔萨大学同事进行的一项实验之上。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看到的这六张脸孔和他们的婚姻状态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的直觉比较好,你的潜意识会利用这个规律帮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客户A是单身,客户B已经结婚了。 你答对了吗?如果你答对了,那么你以后最好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答错了,那么就放弃你的第六感吧,尤其是当你在给一个人下判断时最好找出更多的依据。 大多数时候,你的决策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你的大脑会开一下小差,让你失去理智。 自我本位偏见 心理学家发现,产生非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源自一个奇特的现象,称为“自我本位偏见”。我们都有一个脆弱的自我,它会用不同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不被外面残酷的现实所侵害。我们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怪罪于他人的生疏技能。 我们欺骗自己,夸赞自己举世无双,比一般人都要能干,而且将来还能发大财。这些自我意识听上去可能有些夸张,但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作出诠释,那就是研究每对夫妻,估算他们干的家务活的比例,结果每对夫妻的估算的综合比都会大于百分之百。 如果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所干的家务活,同时忽视伴侣所干的活,那么就会表现自我本位的偏见。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自负对你有好处。它使你积极向上,促使你在清晨早起,帮助你应对命运的暴虐,并在遇到困难时,说服自己继续向前。 一个好的算命师会帮助你激发这种自我意识,他们会告诉你,你很棒;他们会帮你列出一份闪亮的清单,并绝对让你专注在对自己有益的描述上;他们会说出一番毫无意义的言论,并确保你的自我意识发生神奇作用,使“这正是我”的心理战胜理智,使你相信通灵师对你的性格明察秋毫,使你相信他们说的都是对的。 不论是算命先生,还是星相大师、灵媒,他们的目的都一样,这也是人们“获得幸福、成功,享受人生”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一直以来,人们相信能够对未来作出判断。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性 (Still Water)
- 我想在北京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的心理互助群 (若不是我)
- 掌握人性规律,做生活的智者 (Uglybaby)
- 律斗云孙霞:为什么进入律所行业? (容易发烧的兔纸)
- 外表美丽与取悦男性不是女性的第一职责 (容易发烧的兔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