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乔叶
夜雨天的精灵
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的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帐。 “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时间长么?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盏朦朦的云朵。 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近现代文学|《我的个人主义》——夏目漱石 (门儿包)
- 齐美尔 《忧郁的栖居者》 (Zoe)
- 西方文学|瑞普·凡·温克尔 华盛顿·欧文 (自由译者又田)
- 《门外青山》——吴念真 (yxlql)
- 《盐》丨伊萨克·巴别尔 (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