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摄影节观感
来自:鲲鲲大侠(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
前两天去大理摄影节看了一看,觉得中国的摄影不论形式题材还是内容风格都相对比较雷同,没什么新意,有新意的是很多摄影圈的“副产品”。 当然,摄影节就不是来看展览学东西的,更多的是一个互相认识认识,喝喝酒吹吹牛逼的地方,当然作为这个作用,大理算是选对了,因为大理的确是个奇葩汇集的城市。 估且将摄影师和摄影作品大体分为四类:白酒,红酒,啤酒,药酒 第一种摄影师是将自己变成一个战士,与社会的不公进行战斗,拍摄残疾,穷苦,无助的直观影像,除了让观者佩服摄影师直面悲惨的勇气和坚持,就剩下让观者深感自己身体之健全是多么的不仁道的悲天悯人了。这类关注弱势群体的影像在摄影展上越来越少,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影像的这种社会功能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能起到实质效用的影像,寥寥无几,但在当下国情中,是不会也不能缺少摄影战士的。 第二种摄影师是对社会外界不予正面评价,更专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从经验或情绪的角度出发,通过影像载体进行自身情感诠释,本来这种摄影师应该是更具备创造力的,其影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经验和情绪都是很难雷同的,但可惜的是这类摄影师,所拍摄的影像非常相似,如果这个摄影师用120拍摄,其作品中一定有一张是几根长线将画面进行分割然后一个离奇的人或物伫立在画面的中心或黄金分割点上,画面颜色干净纯净,弱饱和度,要是再有点雾气就更完美了。用135拍摄的,大多是黑白作品,一水的暴力,色情,高反差,多重曝光,超现实。 第三种摄影师应该是最传统的,风花雪月,动物昆虫,在广大发烧友的推动下,摄影师们不畏酷暑严寒,长枪短炮的全国各地进行拍摄,促使这种影像的水平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从光线,构图和影像品质都无可挑剔,但除了国家地理是将影像的纵深含义诠释出来,大部分摄影师还是以审美趣味进行影像观看的。总结一句话: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 第四种摄影师,严格意义来说不是摄影师,而是技艺娴熟的工匠,其摄影作品并不是想表现什么深刻的意义,就是想告诉你这种材料和技术我掌握的非常之娴熟,这类作品至少在成本上要高于其他三种,正是因为其成本高,所以很少见,也就会吸引观者眼球。精湛的后期技术加上讲究的构图,再加上看不懂的作品阐释这绝对是一组好作品。但这类影像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观看的趣味点太少,就算我们每一张都赞叹影调其丰富,显影其精致,那也只是一张照片而已。 回到我们热爱的摄影上,我们热爱它是因为它让我们体会到创造的快感,让我们可以通过摄影进行不同的观看体验,可当我们用画幅就能区分摄影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创造力也就只能体现在裁切作品的工艺上了。有人说这要怪罪于这是我们的社会国家本身所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荒诞、怪异的,所以我们通过摄影来表现我们的无声呐喊与逃避,以及我们与世界的疏离关系。 但我觉得摄影不应该是这样的让人不舒服,看完整个摄影节就像看了一整天的社会新闻一样,不是这个强奸就是那个变成精神病,如果说从阿勃斯那开始摄影就变的让人难受,那么请别忘了厄维特的温情与幽默。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吕楠三部曲 (鲲鲲大侠)
- 严明在Think+上的演讲 (三猫他爹)
- 吴家林炮轰--2013年侯登科获奖作品 (三猫他爹)
- 眼前一亮的美丽--By 1070han (三猫他爹)
- 分享两个森山大道的画册 (鲲鲲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