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广播节目
来自:云淡风轻
还有喜欢广播的童鞋吗?突然就怀念起了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些广播节目,它们或已消失,或仍在继续,但它们的美好,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一、 FM106.6文艺之声的“长书短读” 播出时段曾数次变更,先是晚上的22:00~23:00,再是下午的17:00~18:00,后又是下午的13:00~14:00,最后时长好像也变成了半个小时。固定主持人有啸岚、小马,以及后来的大为、满超、宝木等,友情加盟的主持人有王勇、任杰、成亚等。现在这个节目已经不见,但啸岚还会出现在中午的“长篇连播”中,小马则主持过晚间的“品味书香”、“情感LOFT”,以及中国之声夜间的“新闻故事汇”、“千里共良宵”等节目。 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这是个“读书”的节目。喜欢书,也就喜欢上了与书有关的节目。主持人(或者说是读书人)精心挑选了一本本好书,或是感人至深的情感小说,或是扣人心弦的侦探故事,或是引入入胜的历史传奇,又或是精致的旅游散记,或是幽默的生活随笔,或是厚重的回忆纪实,将书中的精彩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且节奏把握得极好,基本上是一周或两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这个节目让听众真正体会到了“乘着故事的翅膀,自由飞翔”(借用节目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啸岚和小马播讲的九夜茴作品《初恋爱》了。当年少时光随着回忆一步步清晰呈现时,你会觉得温暖而美好;当温静循着梦凡留下的文字一步步走向事情的真相时,你会觉得感动而心痛……这部小说播了不止一遍,每一遍我都会去细细聆听。喜欢书中的梦凡、温静、苏苏,喜欢小马版梦凡那温和的声音,喜欢啸岚版温静那温柔的声音,也喜欢啸岚版苏苏那无忧无虑的声音…… 二是因为主持人那变换自如的声音。一般是两个主持人来读一本书,书中的男性角色由男主持人来饰演,女性角色则由女主持人来饰演。人物少的还好说,人物一多,就得由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这个时候就显出主持人的功力了。他们娴熟而自如地在书中各种角色的声音之间游走,时而是天真的少女,时而是年迈的妇人;时而是谦和的青年,时而是威严的老者……那声音演绎得,怎是一个“好”字了得!还记得一部有关巴金的文学作品,女主持人是成亚。书中的少女、老妇……一个个角色在她的口中真实而生动,我甚至都在猜想到底有几个人在读这本书,待到读书终了,只有成亚的声音再次出现时,我才恍然大悟,也不由得大为叹服。 三是因为节目有听众互动部分。节目上半时段和下半时段的尾声都会有一些听众的互动,听众会讲自己的感受,主持人也会有一些精彩的回应。至今仍记得王勇讲过,“简单有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妙! 现在这个节目没有了,但当我在其他节目中听到这些主持人熟悉的声音时,依然会觉得亲切而美好。 二、FM106.6文艺之声的“长篇连播” 播出时段是每天中午的12:00~13:00,后来节目调整,改为中午的11:30~12:00(觉得时间有点短),沿用至今。主持人可谓是众星云集,啸岚、小马、成亚、王勇、小曾、黎春……(不好意思记不全了)都曾出现在这个节目里。这也是个“读书”的节目,而且是把一本书从头至尾完整地读下来,听起来很是过瘾。但你必须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因为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要以月为单位来计算。闲暇时听一听还真是一种享受。我就曾听过《火蓝刀锋》、《活着,再见》、《不在现场》、《湖光山色》、《初恋爱》、《第三种爱情》、《后宫如懿传》等作品,虽说做不到一天不落地听,但前前后后地听,基本上也能了解个大概。忍不住再赞一下啸岚,前不久刚听完她播讲的《后宫如懿传》。书中大大小小多少个角色啊,皇帝、皇后、皇太后、大阿哥、惠贵妃、海兰、如懿、阿篛、蕊心、李玉、凌云彻、赵九霄,以及其他或知名或不知名的妃子、宫女、太监……全靠她用声音来演绎,而且惟妙惟肖。真心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 三、FM106.1中国之声的“新闻晚高峰” 确切地说,应该是“新闻晚高峰”的后峰时段,周一到周六晚19:00~20:00播出。主持人有苏杨、雨亭、姚一彬。早期评说新闻的就是主持人自己,后来还请进了新闻观察员,如曹宝胤、刘新宇、金波、白中华、丁龙江、程峰、青雷、张春蔚、宋晓阳、朱轶等。刚开始是“1+1”的模式,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观察员,现在则常见“1+2”的模式,即一位主持人和两位观察员。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听主持人和观察员或用犀利的语言,或用形象的比喻,或用尖锐的批评,或用谆谆的劝导,谈论之间,点评着最近几天发生的新闻、热议的话题,如怎么看待有奖举报行车抛物的行为、怎么看待应县木塔修缮的问题、怎么看待让小朋友玩IPAD的问题、怎么定制公交的问题……主持人和观察员总能从多个层面对事情进行“精当的点评”(借用苏杨语)。在点评事件之余,观察员(如朱轶)还会向听众普及一些科学知识,真正让人受益匪浅。 除了这些新闻评论,还有“新闻调查”部分和“最美新闻人”部分。前者是对某个热点话题进行调查,总结整理听众的观点,于19:45左右公布一个初步的梳理结果。观察员也会做一些必要的点评。后者则是介绍一个最美新闻人,他们是来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或是一个个人,或是一个群体,默默地用自己的行为感动着大家,传递着正能量。他们中,有七旬老人,卖掉家中的房子,只为捐助给家乡失学的儿童;有在外务工的农民,掏出50元钱,买下一车并不需要的秸秆,只为让卖秸秆的老人不再辛苦奔波叫卖……太多太多了,每次听到这里我都会被深深地打动。 四、FM106.1中国之声的“晚报浏览” 每晚的18:00~18:30播出,主持人有望远、子文、梓君、邵丽丽、姜珊等,现在已找寻不见这个节目的踪影。喜欢这个节目是因为它轻松活泼的风格。每天两名主持人都会从几十家重点晚报上选取大家喜闻乐听的、贴近生活的精彩内容,用轻松活泼的方式演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当天晚报的精华。 五、FM103.9交通台的“蓝调北京” 每晚的21:00~22:00播出,主持人是春晓。想象一下:静谧的夜晚,一盏台灯在侧,一杯清茶相伴,听春晓用那低低的慢慢的声音向你推荐一首首温暖怀旧的老歌,该是多么的温馨惬意啊!每晚的“蓝调北京”都会有一个主题,如关于清新、关于爱情、关于心灵……这个节目不是每天都听,但每次听来,感觉都能让自己的心灵沉静下来,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六、FM106.1中国之声的“全球华语广播网” 全球华语广播网,午间环球一小时。每天中午12:00~13:00播出,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早期的主持人有苏杨、玉蕾、庞莹、雨亭等,现在则由黎春、鹤佳、李欣、杨波等主持。播报全球时尚趣闻,让人了解海内外大事,还有与海外新闻人的连线,让人知道海外媒体怎么看中国……也是个不错的节目。 七、FM106.6文艺之声的“海阳现场秀” 原名“给力17点”,每天傍晚17:00~18:00播出,海阳、小艾主持,以前小钊、黄欢也都曾加盟过这个节目。一般是海阳来模仿小沈阳、海大夫、周星星、老师、专家等各种人物的声音,小艾则会在普通话主持之余,偶尔来那么一点点粤语和英语,两人插科打诨,用轻松快乐的语言讲述着“海阳的快乐生活”、演绎着“人生百态”、播报着“新闻乱炖”、解答着听众的问题(“哪里有问题”),再配上应景的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原声或者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深受大家喜爱。 此外还有FM106.6文艺之声的“拍案惊奇”,每天凌晨0:00~1:00播出,小曾主持,讲述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也挺吸引人的。但因为时间有些晚,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听得多些。 坐标北京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注意!本组最近混入不少打广告的小号,注意鉴别,防止被骗! (。)
- 撸!霸王茶姬免单一整年,速去🌼 (每天都想辞职)
- 求购转让|闲置了一套《契诃夫小说全集》 (吴公子季札)
- 大家有没有因为买贵了,然后整天心情不好。 (溪山余事)
- 求购转让|大量3折左右出书 (Ban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