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对EVA的条目解释(推荐!)

龍女\\Eva4.0

来自:龍女\\Eva4.0(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2008-09-26 00:21:0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龍女\\Eva4.0

    龍女\\Eva4.0 (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楼主 2008-09-26 00:21:37

    EVA二号机蹲在拉梅奇号导弹驱逐舰上 2000年,一个科学探险队在南极洲针对被称作“第一使徒”亚当的“光之巨人”进行探险。在对其进行接触实验时,“光之巨人”自毁,从而发生了“第二次冲击”,进而导致世界大战。最后,人类人口减半,地轴偏转、气候改变。根据对“第二次冲击”的调查,联合国在日本箱根成立人工进化研究所(即GEHIRN)从事EVA(指机器人)的发展研究,后GEHIRN利用在人工进化研究所下方发现的巨大空洞建造了总部。 另一方面,联合国下属秘密组织SEELE为了使人类进化,开始实行人类补完计划,就是将所有人的灵魂汇集在一起,通过中和每个人的AT力场,使每个人回归LCL之海。 2004年,EVA初号机进行启动试验时发生事故,碇真嗣的母亲碇唯消失,碇源堂开始执行“碇源堂版本的人类补完计划”。2010年,GEHIRN被改建成NERV。 2015年开始,根据SEELE人类补完计划剧本的安排,一种巨型人形生物“使徒”开始在日本登陆,并向NERV总部进攻,NERV组织EVA消灭使徒。在NERV与使徒作战的同时,碇源堂秘密地执行它自己的计划。随着时间推移,碇源堂的计划逐渐被SEELE发现,NERV与SEELE产生了矛盾并不断恶化。这一矛盾在电视版中没有得到解决。在剧场版中,NERV于SEELE的矛盾激化,SEELE派出军队进攻NERV,在占领了NERV后发动了第三次冲击。全人类全部化为LCL之海,只有碇真嗣和明日香留了下来。 NERV的标志。写作: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出自罗勃特·白朗宁的诗剧《皮帕走过》。在《EVA》语境下通常译为:“神不为者,人为之。” 这部动画片还有另一个结局,被称作“电视版结局”,主要描写了主角(特别是真嗣)的内心的反省。电视版的结局相当清晰:真嗣最终跨越了内心的障碍。不过补完最终是否发生仍然未说明。到现在为止,关于《The End of Evangelion》(下称《EoE》)是否是电视版25、26话的补充或替代,以及《EoE》的真实含义,还有很多争论。 记有情节或结局的内容在此处结束,下文与情节无关。 [编辑]历史背景 从二战后的废墟开始,日本急剧地从一个农耕国家转型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这一进程英国花了一个世纪,美国和西欧花了七十年,而日本只用了不到三十年(1945-1975)。这一巨大成就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文化的严重错位、代际冲突、精神压力。普通的日本人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经历许多次文化变革。因此五、六十年代日本文化产业主要的出口电影,哥斯拉系列和黑泽明系列,都准确地表现了这种文化矛盾。[3] 而在90年代又发生了新的事件。1995年3月20日发生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及至少5510人受伤。此一事件意味着日本社会的“干净”而无暴力已不复存在,并进一步加重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焦虑等精神问题。另一方面,《EVA》在事件发生时正处于制作期。据东浩纪(日本文化评论家)称,庵野在听说奥姆真理教被警方突袭之后,出于对审查制度、政治氛围的考虑改变了部分剧情。[4] 庵野早期取得了一些商业化成功,但没有一部像样的作品。因此一次在家乡被问及职业时,庵野无言以对,非常羞愧,于是计划制作《EVA》。这也是《EVA》的起因之一。[4] [编辑]评价 《EVA》是少有的能够引起全年龄段大规模公开争论的动画。 《EVA》在日本最初是在儿童时段播放,结果并不受欢迎。但在成人时段播放以后,产生了爆炸性的反响,并且重新点燃了一大批成年人对动画的热爱。 首先,导演庵野秀明作为一个御宅族,将他的人生经历、御宅族特有的词汇和文化、人的内心表现在《EVA》之中,因此《EVA》中的最重要的风格,或者说手法,都是御宅式的。不仅如此,作为一部科幻片,《EVA》还带来了全方位的过去和未来都罕见的创新:叙事方面,故事的主旨、倒叙、象征和暗示、世界观、英雄男主角的新定义、新的科幻形象——使徒和绫波零;在视觉方面,机体的设计、暴力血腥、黑底白字、超长帧、高速闪帧、真人电影片断;以及基督教、犹太教的符号、心理学术语。这些都使得《EVA》成为了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动画。不仅如此,庵野秀明还在人物内心描写上大有作为。庵野秀明在创作《EVA》之前曾经长期情绪低落,因而动画中有很多内容来源于他自己处理低落情绪的经验和他学到的心理学理论——继承了叔本华和尼采的存在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因此,动画中人物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错乱和心理疾病的症状(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故事本身也强烈地显示出存在主义色彩。于是,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还是其所表现的剧中角色与后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年轻一代所共同具有的焦虑症、自闭症、社交不适应等等的心理问题,或者在叙事中赤裸裸地展现的黑暗心理描写,都使得《EVA》引起了观众的强烈认同。

  • 龍女\\Eva4.0

    龍女\\Eva4.0 (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楼主 2008-09-26 00:22:00

    结尾 在电视版25、26话制作过程的最后,由于先前对质量极度追求而造成的经费短缺,GAINAX不得不采用一些原始的方法来制作动画,这造成了质量上的严重问题。[5]再加上大段的意识流描写、令人费解的对白以及情节上的突然变化,最后这两集被普遍批评。

    寄给庵野秀明的电子邮件:“我要杀了你,庵野!” 在电视版播完了以后,GAINAX和庵野秀明收到了不计其数的信和电子邮件。其中许多是对他电视版最后两话的批评,甚至还有死亡恐吓信(见右图。在《EoE》里制作者以极快的速度展示了一批来信和图片),以及一些福音迷“庵野秀明的最后两话把整个《EVA》给毁了”的批评。正是由于这些来信,GAINAX在1997年开始了一个新的计划,将创作一个“真正”的《EVA》的结局。由于时间上很紧张,他们就先推出了《使徒新生》。这个计划于当年晚些时候完成,包括《Rebirth》的完整版本(即《EoE》)。这个电影在日本创造了一千二百万的票房。[6] 爱好者在GAINAX工作室门口的涂写:“天谴”和“碇真嗣强奸男” 《EoE》的结尾是很有争议的。由于《EoE》跟电视版的情节无法衔接、结局十分血腥、人物命运十分悲惨等原因,有人认为《EoE》是庵野处于极端心理状态下对福音迷对攻击的报复。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证据证明庵野的失望在早在电视版制作中途就产生了,而剧场版只是这种失望成为愤怒继而达到顶峰的一个表现。其中一个证据便是:福音战士的风格从第16话突然改变——《EVA》并没有一个预先计划,而是信手拈来。[7]这种风格的改变和庵野的世界观的改变是一致的。这种世界观的改变使得庵野放弃了那种“御宅族的生活方式”,一段时间使他的兴趣从动画上转向真人电影。不过改变庵野世界观的原因仍是未知数。以后一段时间,他在1998年拍摄了首部真人电影《狂恋高校生》,不过不久就返回一部26话动画《他与她的事情》的制作。 [编辑]科幻创意 如果仅把《EVA》看作一部科幻作品的话,那可以说它科幻上带来两个新的形象——使徒,绫波零。 日本学界认为儿童孤独形态有两种:ko-girl(コギャル)[8]和御宅族。[4]ko-girl非常社会化,且沉浸于物质世界;御宅族非常不社会化,但也沉浸于物质世界。他们都靠媒体网络来确定自我的独立,ko-girl用电话找客户,御宅族将房间装满电脑、光盘、杂志。他们是日本80后的两极,而绫波零是新的第三种孤独形态:非社会化且远离物质世界。而且她要比二战后难民生存的孤独形态更加极端,因为她的非社会化不仅是现在和将来,更有过去,这是二战难民所不具有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绫波零是一个国际角色——“三无少女”。[9] 使徒是一个高度理想化抽象化的敌人,形态从正八面体到影子无奇不有。使徒的描写不论是抽象或具象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起码这一点超过了日本作家村上龙的小说《Hyuga Virus》(其中这个病毒仅只是一种表达悖论的手法)。当然,在《EVA》中,也有使徒是病毒形态。[9] 《EVA》中组成剧情的重要部分,“人类补完计划”,最早是科幻作家考德维那·史密斯提出的。庵野也承认考德维那·史密斯于《EVA》的影响,并坚持“人类补完计划”翻译成英语为“Human Instrumentality Project”(考德维那·史密斯的提法)以作为致敬。不过二者的人类补完计划实际上大相径庭。[10] [编辑]象征主义 在《EVA》中出现了大量的明显或隐讳的象征。最显著的就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共济会。另外还有剧中出现的第一、二使徒亚当和莉莉斯——连同“使徒”这个概念,使徒自爆时的十字架形的光束,被隆基努斯之枪钉在巨大十字架上的莉莉斯,若干组类似于圣三一的人物关系,Kabbalah,等等。不过《EVA》制作人员指出,此种使用只是为了让《EVA》与其它机器人动画相比更别具一格。副导演鹤卷和哉也称:“我们仅仅觉得基督教的视觉符号看起来很酷。”[7]另一方面,庵野还大用特用弗洛伊德的象征手法,特别是在心理场景,每一件物品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 龍女\\Eva4.0

    龍女\\Eva4.0 (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楼主 2008-09-26 00:22:22

    目的 庵野说,最开始制作《EVA》的目的之一就是扩大御宅族数量,即“御宅化”(otakuzation),从而打破御宅的自闭孤立。[4]因此《EVA》的最适宜受众就是御宅族。庵野运用御宅文化的真正目的并非要推进御宅文化的封闭,而是相反。

    但随着制作进程,他逐渐发现自己失败了。这一年之内的变化清楚地说明,日本的这个特定的自闭孤立的文化圈就像堡垒一样,不可能用寻常方法从内部攻破。[4]无数爱好者和亚文化媒体猛烈批评庵野的所作所为。庵野也因此非常痛苦,痛苦得就像剧场版中的真嗣。[7] 过后一段时间,在庵野痛苦的远离《EVA》之时,《EVA》引起的大讨论却促进实现了庵野的最初目的。《EVA》虽然是御宅族制作、御宅族风格的作品,却受到非御宅的宫崎骏动画一样的欢迎,因此也促进了主流文化对“宫崎勤事件”后被多年打压和排斥的御宅文化的发现和了解。甚至部分因为《EVA》的国际影响,“otaku”在欧美地区带有褒义。《EVA》造就了更多的御宅族,也让许多御宅族回头是岸。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沟通促进了它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变革,这是《EVA》独特的意义。 [编辑]对比 自从1984年到《EVA》发行之时,受到高度赞扬的日本动画总是有一种远离“传统”动画风格的趋势。宫崎骏动画受到主流的欢迎,因为刻意地去除了如同在他的早期作品《未来少年柯南》(1978)和《天空之城》(1986)中得到充分展示的萝莉控和硬科幻设定此类御宅手法;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受到美国漫画风格的严重影响,远离日本本土动画的风格,只能说是动画(animation)而不是日本动画(anime);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具有冷峻严肃的文学化风格,展现了赛博朋克与当代学界的思想,并消灭了典型动画中的杀必死成分,还用了一些吸引海外观众的“伎俩”(比如请U2和Brian Eno制作ED),结果仍然不是纯正的日本动画。[4]而《EVA》则是彻底的日本动画,不仅包含典型御宅文化所具有的机器人设定和美少女以及杀必死,庵野还对70到80年代的动画、科幻电影或漫画进行了许多恶搞(比如源堂的衣服就是恶搞《宇宙战舰大和号》),并引用多个动画(例如《EoE》最终情节是对《传说巨神》致敬)。 另一方面,《EVA》成功颠覆了若干御宅文化的习惯或称潜规则。例如,本来作为喜剧角色的明日香和东治不应该在最后几乎要死。对于御宅文化因素,其与宫崎骏和押井守态度相反,目的相似。庵野提到说,他不想把《EVA》做成像真人电影的动画,于是尝试在有限的帧数内展现动画抽象的极致。[4]与《阿基拉》和《攻壳机动队》中的将巨量细节压缩入一帧的手法不同的是,《EVA》经常有长时间静止的或缓慢移动的画面。不过从情节上说,《EVA》的最终情节与《阿基拉》有些许相似,就是暴力、大毁灭。 [编辑]哲学 《EVA》在很多地方体现出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其重要原因是庵野在制作之前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阅读,并受到制作前情绪低落时期进行的心理治疗的影响。[11] 存在主义对《EVA》还有更具体的影响。例如,16话标题为“致死的疾病,和……”,而克尔凯郭尔用“致死的疾病”指代人类的绝望状态——即“对没有自我一无所知”的绝望,“不愿成为自我”的绝望,“愿意成为自我”的绝望。零、真嗣、明日香正对应了这三种绝望:零没有自我的灵魂,从而没有自我感;真嗣急切地想克服自己没有自信的状态;明日香用过份自信和自大的表现掩饰自己内心的绝望和混乱。庵野对存在主义之父的重要著作的直接引用,以及庵野对受到存在主义影响的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故事中的表现——不是哪个导演都能控制和掌握的精神分析式心理描写,都足以折射出庵野的存在主义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装饰。 《EVA》的哲学思想类似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在《EoE》中,明日香对真嗣说:“如果你不能全部成为我的,我就什么也不要。”然后真嗣就开始掐明日香,因为明日香对他冷漠无情。这种关系就是,简而言之,全部和虚无。萨特所称的自我与他人的“冲突”(conflit)就是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随自己意志转移的对象——“奴隶”——的情况。这样个人间的关系必然是对立和冲突。萨特在《间隔》中借角色之口说出的“他人就是地狱”就是其具体体现。

  • 龍女\\Eva4.0

    龍女\\Eva4.0 (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楼主 2008-09-26 00:22:43

    影响

    《EVA》一直在动漫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它对人物内心心理的描写和一些艺术手法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动画。其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描写影响了后来的《少女革命》(1997)和《玲音》(1998)。也由庵野执导的《他与她的事情》(1999)同样使用了类似于《EVA》的手法:动画中的真人场景,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描写。此外,《EVA》还在其它动漫中造成了一次使用基督教符号的热潮。 《翼神世音》(2002)是受到了《EVA》的影响很严重的一部动画,情节和叙事方法上都与《EVA》很相似。但《翼神世音》本质上是以爱情和人物关系取胜,而《EVA》则是以心理描写取胜。 《EVA》戏剧性地打破了自80年代以来,富野由悠季等人所确立的传统超级系机器人造型。之前的机器人大都和《高达》一个模样,而《EVA》将前卫的猫背、纤长造型带入日本动画,无意间开创了90年代后期机械设定的新标准。 《EVA》还将观众关注的焦点从高达的硬科幻技术细节引至心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意象之中。 《EVA》也被许多动画引用和恶搞。在数码宝贝系列中,许多《EVA》的细节被用于三个主人公的背景故事和其它设定。GAINAX自己的作品《他与她的事情》、《FLCL》(2000)和《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2002)也恶搞不绝。 《EVA》系列于漫画 《KERORO军曹》 单行本中的恶搞桥段 ※第二集 >P140 SOUND ONLY,新世纪EVA中一个秘密的组织SEELE会员,只有声音没有面孔 ※第四集 >P46 初号机暴走前碇唯的灵魂的火焰闪烁 >P49 初号机暴走嘴巴张开的画面 >P98 AT力场,意即为"每个人都有的心之壁" >P149 KERORO看了新世纪EVA在学碇司令 ※第五集 >P7 极秘的报告书彷照新世纪EVA人类补完计划报告 ※第七集 >P162 取自福音战士造型 >P165 “反正我死了,还会有人代替”台词仿造凌波零说自己是有Dummy系统替身 ※第十一集 >“Keroro小队的24小时(下)” Giroro听见Keroro小队集合命令后,自湖底醒来的十字型大爆炸冲击画面, 就是Eva中的十字型爆炸画面 《EVA》还被美国电影引用。在《一小时快相》(《One Hour Photo》,2002)中,万代所售的五号机模型几次可见。其首次出现是当主人公一家到一家连锁商店时,儿子向母亲要这个玩具。值得注意的是,在剧中玩具和卡片上出现的关于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字样,都是“Neon Genesis Evangelion”及其日语拼写,这与美国电影通常的为了免责而胡乱篡改物品名称的习惯大相径庭。 甚至庵野自己也决定在作品中恶搞。在《EVA》原声《Addition》中有一段所有声优甚至包括庵野出演的广播剧,名为《After the End》。此广播剧设定在26话之后,包括对动画角色的讨论,合唱,以及最后的一阵怪叫。这是明显的“跳出角色表演”(break the fourth wall)。 [编辑]翻译 [编辑]标题 《EVA》的日语标题是:新世纪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发音Shin Seiki Evangerion,是日语与日语引进词“新世纪的福音”的结合。而叫“Neon Genesis Evaneglion”是GAINAX决定的,不是有些福音迷认为的是翻译。 “Neon”语出希腊语单词Neos,意即“新”或者“新生”。 “Genesis”是从拉丁语中翻译过来的(语源是希腊),意思是“起源”或“创世纪”,首见于《圣经》,用于描述世界的创生或起源。 “Evangelion”是希腊语单词“好消息”的英语化版本,在《圣经》中翻译为福音(gospel)。最初,这个词指“传递好消息的信使”,前缀“ev-”意即“好”,“angelion”意即“信使”(出自angel)。随着时间流逝,它变为仅指“好消息”的意思。它的双重含义也许就是为什么这部动画和那些机器人叫“Evangelion”的原因。 同时,“Eva”,这个频繁使用的简称,是圣经人物夏娃在希腊语、德语和其他还有很多语言中的名字。

  • 龍女\\Eva4.0

    龍女\\Eva4.0 (今年要结婚!) 管理员 楼主 2008-09-26 00:23:13

    其他词汇 “gehirn”在德语中意思是“大脑”。“seele”在德语中意思是“灵魂”。“nerv”在德语中意思是“神经”。 “children”是“child”的复数形式,用来以单数形式指每个EVA驾驶员(即真嗣就是“Third Children”,而不是“Third Child”)。这是刻意这样做的,而不是一个翻译错误。但是ADV电影公司制作的《EVA》英语版却把它改了回来。 [编辑]相关产品

    [编辑]漫画 《EVA》的漫画版由动画版人物设计贞本义行所绘画,并由角川书店发行,单行本现已发行到第十册,十册于日本的总销量突破一千五百万册;而中文译本初由台湾东贩出版,自第七册后则由台湾角川出版,现在发行至第十册(台湾角川购回中文版权后,也已经将之前的一到九册重新发行,并且利用电脑CG将画面重新绘制和修正之前“东贩版”中文翻译的错误)。故事的大纲与动画版大致相同,但使用了真嗣的视角去进行。真嗣本人的性格设定亦有细微的改变,变得更有主见。其余的改变包括使徒的删减(17个删减为12个),小幅度的情节的增删及更改等。 [编辑]真人电影 美国ADV电影公司(其持有《EVA》除亚洲和澳大利亚以外的全球版权)宣布将由它与GAINAX、Weta Workshop有限公司联合制作《EVA》的真人版。估计此电影将最早于2006年(最晚2010年)发行。《EVA》的导演庵野秀明将不会执导此次电影拍摄。电影版的制片是Tiffany Grant、Matthew Greenfield(英文版明日香配音的夫婿),预算为一亿美金。令人关注的是,就在2006年3月时,电影制作还在选择导演的阶段。 [编辑]超级机器人大战 曾经在《超级机器人大战F》、《超级机器人大战F完结编》、《超级机器人大战Alpha》、《超级机器人大战MX》和《第三次超级机器人大战Alpha》登场。 [编辑]子话题 新世纪福音战士人物 新世纪福音战士名词列表 [编辑]注释 ↑ 由著名ACG同好组织“傻呼噜同盟”投票选出。 ↑ 文像进字(2000)724号,参见[1] ↑ Redmond, Dennis (2003). The World is Watching: Video as Multinational Aesthetics 1967-1995.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9325237. ch. 6. ^ 4.0 4.1 4.2 4.3 4.4 4.5 4.6 Woznicki, Krystian. Towards a Cartography of Japanese Anime: Anno Hideaki's "Evangelion". Last Updated 1998-02-20. ↑ 参见en:Gainax ending ↑ 日本的大片通常能有四到六千万的票房,而且如果一个电影票房超过一千万一般就认为这是一部大片。 ^ 7.0 7.1 7.2 Bochan_bird, translated by. A St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Kazuya Tsurumaki Interview. ↑ 此处特指“不因家庭经济原因从事色情活动的女高中生” ^ 9.0 9.1 Azuma, Hiroki. Anime or Something Like It. ↑ Cordwainer Smith (1989). The Instrumentality of Mankind. Orion Publishing Co. ISBN 0575044594. ↑ Watanabe, Kei; Nakagawa, Daichi; Uno, Tsunehiro. "Evangelion Special: Genesis of a major manga", Mainichi Daily News, 2006-05-05. [编辑]参考文献 Anno, Hideaki [July 1995] (December 1998). "What were we trying to make her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Vol. 1, translated by Mari Morimoto, English adaptation by Fred Burke, San Francisco: VIZ Media LLC. ISBN 1-56931-294-X, 170–171. Napier, Susan J. (2002). "When the Machines Stop: Fantasy, Reality, and Terminal Identity in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and Serial Experiments Lai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vol. 29. Goldberg, Wendy. (2004-04-19). "This Isn't Your Mother's Mecha: The Adolescent and Narrative in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Popular Culture Associ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 . Broderick, Mick (2002). "Anime's Apocalyps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as Millennarian Mecha". Macias, Patrick (2002-09-09). "The End of Evangelion". Animerica 10: 40. [编辑]外部连接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收录了与此条目相关的摘录: 新世纪福音战士 《EVA》GAiNAX的《EVA》页面(日文) 《Neon Genesis Evangelion》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英文) WOWOW的《EVA》页面(日文) 《EVA》真人版(英文) [编辑]爱好者网站 Yahoo!奇摩家族→真实世界★福音战士 巴哈姆特电玩资讯站→福音战士哈啦版 EVA研究站 EVA中国站 百度EVA帖吧 Evangelion Armageddon(德文) NERV档案(德文) Geosektor.de(德文) Evafics.org(英文) 福音制造:福音迷福音迷网站(英文) Eva Monkey新闻论坛评论集采访剧本特别版和注释(英文) AnimeGalleries.net《EVA》图集(英文) 福音御宅族(英文)

  • レイ

    レイ (。) 组长 2008-09-26 19:33:55

    好 谢谢你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85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