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結構主義者——列維-斯特勞斯
东门
在咖啡館和幾個朋友聊天。研究民間故事的臺灣女孩,白,忽然從包裏抽出封信,神神秘秘地給大家看。我揭開信封,一張法蘭西學院的信箋,上面是一行略顯顫抖的筆跡:“親愛的白小姐,非常感謝你的來信,它讓我異常感動。”落款署名:列維-斯特勞斯。早就聽白說,一天她在圖書館窮極無聊,突發奇想給“祖師爺”寫了一封信,介紹的自己研究的課題。沒想到將近百歲的大師竟然親筆回信了! 是啊,生於1908年的人類學大師,結構主義締造者,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到今年的11月就將整整一百歲了。正像加繆曾經說的:一個人“重要的不是活得好,而是活得多”。在現代思想大師的行列中,列維-斯特勞斯無疑是活得“多”的,無論是從年齡上來講,還是從豐富人生經歷來說。列維-斯特勞斯從小就沐浴在藝術氛圍中(曾祖父是小提琴手,而父親則是小有名氣的畫家),而鄉間的生活又讓他對自然充滿了熱愛之情,弗朗索瓦•多斯在他的《結構主義史》裏所描述的:“藝術和自然是他(列維-斯特勞斯)的兩大愛好,當他跨越這兩個世界時,它們都在他身上打下了標記:他的思想打破了傳統,但他的著作依然保持著基本的美學特質,顯示出作者的勃勃野心。”這兩種傾向無疑將影響和界定列維-斯特勞斯整個人類學的研究,在他看來,作為人類學核心的人,表面看是一個自然記號,事實上也是一個文化記號。他將19世界以來的生物人類學改造成一個集生物學、數學、語言學、社會學、經濟學,甚至文學的綜合學科。 當我們閱讀《憂鬱的熱帶》時,讓我們感動不僅僅是精確而嚴謹的人類學記錄,列維-斯特勞斯那優美而詩意的文本本身就散發著一種熱帶的氣質,將我們直接引入亞馬遜叢林的神秘世界。1934年,通過了法國高師哲學教師資格考試的列維-斯特勞斯,接受了主管塞萊斯坦•布格萊的建議遠赴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社會學。業餘時間的叢林考察,促成了這本《憂鬱的熱帶》的誕生,也成了他人生和學術生涯的巨大的轉折。1939年,為躲避戰火,他受邀克洛菲勒基金會的歐洲學者拯救計畫,來到紐約,就職於新社會學研究學校。這期間與語言學家羅曼•雅各森的相遇、相知,促使列維-斯特勞斯將語言學引入人類學的研究,這一融合催生了之後如雷貫耳的結構人類學。然而剛到紐約之初,斯特勞斯則不得不將自己名字裏的“列維”刻意隱去,因為人們總是把他認作販賣(LEVI’S)牛仔褲大亨奧斯卡•列維-斯特勞斯的親戚。而等到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美國的人類學界還不忘插科打諢地說,“每年若不向列維-斯特勞斯訂上幾條“牛仔褲”,這一年恐怕是過不去的。” 今年,隨著大師百年誕辰的臨近,法國學界的慶祝活動也都紛紛地提上日程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恐怕要數,“七星文庫”的《列維-斯特勞斯文集》(http://www.douban.com/subject/3231996/)的出版了。隸屬加利馬出版社的“七星文庫”歷來是為作家蓋棺定論的座標,一個作家或學者的著作被編入“七星文庫”便標誌著其文學成就和學術成就得到公認,同時,文集的編篡和注釋者也都是這一領域專家,因此文集一成便顯示出其無可替代的權威性。“七星文庫”的遴選極為嚴格,能入選的必定為大師的經典著作,中文入選的也只有《紅樓夢》和《西遊記》的法譯本,而在生前就能夠入選文庫的更可謂是鳳毛翎角。這次入選文集的7本著作,全部為列維-斯特勞斯親自選定,其中包括:《憂鬱的熱帶》,《今日圖騰》,《野性的思維》,《面具之道》,《嫉妒的制陶女》,《舍利的故事》和《看•聽•讀》。對於這部文集,大師似乎更傾向於甄選自己較為文學性和可讀性的作品,正像文集前言中所說的:“與其說這7部作品的合集集中了一位人類學大師的研究成果,倒不如說它再現了一位博學者充滿激情和睿智的詩意思索。”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偏重文學性的選擇,使得文集面市不到3周,初印的1萬3千冊(每冊定價為64€,約600多人民幣)便銷售一空。連出版社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如此景象,因為“七星文庫”的圖書從來都是常銷書而不是暢銷書。法國著名的連鎖書店(Mollat)的老闆開玩笑似的宣佈,在他們書店“列維-斯特勞斯甚至像馬克•萊維 一樣暢銷!” 除此之外,另有兩本關於列維-斯特勞斯的書也於今年相繼出版,《列維-斯特勞斯詞典》(http://www.douban.com/subject/3231999/)與《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http://www.douban.com/subject/3231998/)。前者是“現代大師詞典”系列中的一本,這個系列已經出版過福科、德里達、布迪厄等。詞典的宗旨是為初涉大師的讀者提供一個精略而準確的思想脈絡,同時也為研究者提供一個便利而寬泛的思想構架。而後者則是日內瓦歐洲研究中心的教授丹尼•貝爾托萊為大師撰寫的一本傳記。列維-斯特勞斯雖然並不反對別人為他作傳,但他卻從不提供傳記者任何可供參考的資料。因此,貝爾托萊有意回避了對大師內心的揣摩與猜測,而把精力投入到那些有跡可察的外在經歷,在他的筆下,列維-斯特勞斯儼然成了一位不知疲倦的土地丈量員,奔走在世界上那些已知和未知的角落。 發自2008/08/02《新京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龚古尔,一个高中化学教师的美梦 (东门)
- 急需法语志愿者(有偿)!! (Chloe)
- 马戏团里的游吟诗人 (东门)
- 龔古爾文學獎“喙置何處” (东门)
- 野性話語的回歸 (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