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学案
wfdancer(放飞梦想)
《社 戏》 学 案 教师寄语: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体味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浪漫。 2、能根据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析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朗读、背诵文中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经典的语言材料。 4、体会、欣赏本文细致逼真、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学习过程: 预习反馈: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这篇小说选自《 》,作者 ,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 、 、 。 2、“社”原指__________,在绍兴,“社”是¬¬¬¬___ ___,“社戏”就是_________。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__镇____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3.小说三要素: 、 、 。 4.本文以 为线索,以 为主要内容。 2、生字词 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棹着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弥散 漂渺 旺相 惮 撮 絮叨 蕴藻 乌桕 3、词语解释 惮: 絮叨: 撺掇: 宛转 自失: 漂渺: 二、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的结构:(学生讨论,师生归纳) 第一部分( ): 1 第二部分( ): 2 3 4 第三部分( ): 合作探究: 第1自然段: 1.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2.“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查找这种修辞手法的定义。 第10自然段: 1.圈出本自然段中的动词。 2.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第11自然段: 1.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 2.本段的描写运用了各种感官,请找出相对应的感官描写的词语或句子。 嗅觉: 视觉: 听觉: 3.本段中还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请找出来。 第17——21自然段: 1.戏台上一共演了哪几个节目? 2.在作者笔下,“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3.找出第21自然段中的动作描写,并圈出动词。 分析人物: 1.概括以下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说明。 双喜: 阿发: 六一公公: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找出来,看看你喜欢谁。运用“我最想和文中的 (人物)交朋友,因为他 (评价人物品质)”的句式说一句话。 体味美景: 7、文中哪些段落展现了优美的江南秀丽风光。请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并用“我(我们组)觉得 ( 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写的好,好在写出了(或者表现了) ”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好句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示例: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我觉得自失和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 学习小结: 10、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