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搖滾群像
来自:老丁
文/音速青春 隨著改編自同名音樂劇,選用了二十餘首ABBA金曲的《媽媽咪呀!》成為今夏最熱映的音樂電影。 這組曾以熱汗淋漓的〈Dancing Queen〉替舞客帶來難忘時光,且與IKEA傢具、Volvo汽車共享了「瑞典最成功的外銷品」美譽的二男二女組合,雖已解散多年,世人的目光始終在他們身上流轉。尤其ABBA生涯最輝煌的七○年代,年輕樂迷不是記憶模糊,就是根本還沒出生。許多現下二三十歲的青年,歷經了八○年代英倫新浪潮的洗禮,接著又被美式另類旋風掃了一圈,可是向北歐望去,往往因為距離,只能霧裡看花,殊不知ABBA動聽又動感的調子,早替同鄉後輩Roxette與The Cardigans鋪好了發達路。 風水輪流轉,曾因地處偏遠,屢被英美樂壇推向角落的斯堪的那維亞諸國,近年在幾隊出色樂團的反攻下,已有復興之勢。異國情調與神秘感或許使了些力,然褪去包裝,音樂仍得回歸本質。北歐樂團就是有一份清澈宜人的氣質,那是長期沐浴在負離子下才能散發的天然味道,其中,又以瑞典最為蓬勃。 堪稱國民樂團,Kent以搶耳的吉他為主線,旋律孤絕而美麗,往往營造出一種深邃的青春荒蕪感,走紅了十多年依舊不退潮。由於深得英式搖滾神髓,若將某些英倫團體與Kent擺在一塊兒,還真分不出誰才是「正宗」。此外,主攻悅耳小品的獨立廠牌Labrador亦功不可沒,諸如Club 8與The Radio Dept.都是台灣樂迷耳熟能詳的名字。 獨立搖滾之外,瑞典在其他領域也是人才輩出,譬如現場演出聲光效果十足的電音二人組The Knife,及憑藉一把吉他走遍天下的民謠唱作人José González。轉至鄰國挪威,首推兩名知性男孩組成的Kings Of Convenience。不耍花腔與炫技,音樂一如沁人心脾的泉水,清新而脫俗,也替他們贏得新世代Simon & Garfunkel的雅稱。 南端的丹麥,則有質地細緻的美聲樂團Mew。外型陰柔的男主唱Jonas Bjerre天生一把稚氣童嗓,飆起高音時擁有無窮的穿透力,配上甜美的白色噪音,Mew在世界各地都有一票忠實支持者。既來到北歐,也千萬別忘了乘風破浪,航過挪威海峽探一探冰島。這裡不只是音樂精靈Björk的故鄉,Sigur Rós與Múm也以晶瑩剔透的音符溫暖了好多人的心房。 延伸聆聽: Kent - Isola(BMG, 1997)(瑞典) 瑞典搖滾的經典,結尾曲〈747〉詠嘆了逝去的淒美與哀愁,長度恰好就是七分四十七秒。 Sigur Rós - Ágætis Byrjun(Fat Cat, 1999)(冰島) 定義空靈派後搖滾的鉅作,弦樂震盪出濃郁的影像感,每一曲都直搗心海最深之處。 Mew - Frengers(Sony, 2003)(丹麥) 將Mew捧上國際舞台的大碟,一首如夢似幻的〈Comforting Sounds〉不知救贖了多少迷失的靈魂。 120 Days - 120 Days(Smalltown Supersound, 2006)(挪威) 融合迷幻吉他與跳舞節拍,音樂帶有強烈的機械式復古感,120 Days體現了「酷」的所有面向。 Peter Bjorn and John - Writer's Block(Almost Gold, 2006)(瑞典) 瑞典的國民樂團接班人,以口哨開場的〈Young Folks〉傳唱滿街,聽過一遍就會跟著哼。 (原文載於《GQ》中文版九月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这里说一些话 (老丁)
- 颜峻:怎样被世界改变——现实中的中国声音实践 (MECA)
- 她竟然又来了一次月经,证明她还活着 (老丁)
- 2010华语音乐走错了地方 (老丁)
- 五月天密码 (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