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之“白衣卿相”
来自:尹劭塘
引诗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节选)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白衣卿相《别思》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十里平湖(1960年,《倩女幽魂》) 十里平湖绿满天, 玉簪暗暗惜华年。 若得雨盖能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十里平湖(1990年,《倩女幽魂》) 十里平湖霜满天, 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白衣卿相,白衣者,平民着装,是谓平民之意;卿相者,古指进士。唐宋重进士及第,世人有才,进士不第,是为不美,故推为“白衣公卿”,世谓“白衣卿相”。 宋代词人柳永父、叔、兄、子、侄皆为进士,自身却仕途不济,年半百而赐进士出身,故尝自谓“白衣卿相”。引诗第二首七言诗《别思》难道为柳永所作? 而北大史学论坛的师兄们按坊间流传的《白衣卿相诗集》中的《国殇•记129运动》一诗考证推断此“白衣卿相”为“49年后去香港的一个鸳鸯蝴蝶派”。 此中引起的聚讼公案却又来自于引诗的第三、第四二诗与前二首诗的关系。 90年的《十里平湖》实为徐克等对李翰祥版(1960年)的《十里平湖》的率性修改。 然坊间皆言直指《十里平湖》原作为“白衣卿相”的《别思》。而柳永为宋代词人,选集又无从查到《别思》此诗,或为柳永仅有的七言。此中道出了第一个问题:柳永是否为《别思》的作者“白衣卿相”? 待到网络流传出《白衣卿相诗集》,更甚有北大史学派考证出此位“白衣卿相”为“49年后去香港的一个鸳鸯蝴蝶派”。此时顿为诡异,“鸳鸯蝴蝶派”开创人为常熟赵市的徐枕亚,以其名作《玉梨魂》开创“鸳鸯蝴蝶派”,该派又以江浙籍居多,解放后去香港者确实不乏其人,而此人到底何许人也,北大史学论坛也只是以坊间流传的《白衣卿相诗集》中的《国殇•记129运动》一诗考证推断,其余资料全然无知,无名无姓,此第二个问题。 然解放后至1960年李翰祥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拍摄《倩女幽魂》时,恐怕“鸳鸯蝴蝶派”在文艺界仍有影响,或有该派人物指点,或李与该派人物有交往,或受该派文风主旨影响,或该片编剧吴月汀就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或竟就是“白衣卿相”本人,此种种或是皆有可能又多是猜想,此时如坠五里雾中。 此些疑惑暂且放下,来谈谈这四首诗的本身吧,徐版的《十里平湖》改自李版的《十里平湖》是没有疑问的,而坊间直指《十里平湖》改自“白衣卿相”的《别思》,而末句“只羡鸳鸯不羡仙”更是遥改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幼即聪慧,受赏识,为都尉,然患“风疾”,而退职,仕途无能求。卢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上引第一首诗即节选自长诗《长安古意》,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乃千古名句,此句仿若内心独白,一唱一和,男有心女有意,极写出爱恋的狂热与痛苦(更有评论称此为自由恋爱的宣言)。 李版《十里平湖》中的“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若得”是自惜,不乏向天之问;“雨盖”穹庐何尝不是天宇。李翰祥幼年和成年时,时局动荡,自是“暗暗惜华年”,晚年以《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再创事业高潮,将仕途寄托于电影中,实是不由得让人感叹。 而徐克出生与幼年都在越南,正值“越战”,在1987年、1990年等拍摄的《倩女幽魂》亦是表现出了一个极端乱世的丑恶与挣扎、可悲与可爱。“寸寸青丝”如对画相望,来的情趣,一种自愁的、浅浅的浪漫。徐克的《十里平湖》来的比李翰祥的《十里平湖》妙。虽李版却是符合诗韵规律,徐版却是不合章法,但改得率性、真情。 时至2003年,发生“白衣卿相”所写的《咏史之戏为四绝句•貂蝉》一诗与江苏电信发生讼案(因坊间流传,江苏电信竟真以为“白衣卿相”为唐宋古人,不顾版权,擅自将此诗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诗咏“古代四大美女”的诗句印发于电话卡上),经两次开庭胜诉,这位现代的“白衣卿相”才逐渐的浮出水面,更为世人所知。而该诗《咏史之戏为四绝句•貂蝉》与推断柳永偶做七言的《别思》、推断“白衣卿相”为鸳鸯蝴蝶派的《国殇•记129运动》皆在坊间流传已久的《白衣卿相诗集》中,此时云雾顿开。 原籍吉林、现居上海的王强(白衣卿相)于1999年在网络发传诗作,而上述重重误传,亦可见此人在古体诗歌方面的功力。 王强于2008年12月15日晚,作《<别思>公案及浅注<别思>》一文,特对这在诗界流传多年的猜想做了澄清。不仅阐述了自己所作《别思》的赏析,更指出引发此公案的关键,即《别思》与《十里长亭》的第一句的意外巧合,《别思》第一句为“十里长亭霜满天”,李版和徐版各为“十里平湖绿满天”、“ 十里平湖霜满天”,同时指出李版第一句改自蒲松龄的“秋色平湖绿接天”。无论真是意外巧合,还是对李版、徐版的临摹,“长亭送晚”、“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用典,总是无可厚非的。而在笔者看来,徐版虽是对李版的顺延改作,却是飘渺之气与王强的“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的情思之气又无意的巧合了,真所谓千古绝唱的共鸣。而《十里平湖》的末句才确确实实改自唐宋古人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王强对《别思》第一句“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做的自我赏析是动态意象,“初为‘青丝’,长亭外,霜落于头,而成‘白发’,正是转瞬千年之叹”。同时评价徐版是固定意象,意境好。 同时王强点出,后几句参考了《双厌集•无题四》(该诗作者疑为王强本人)中的诗句“情能深处忧还喜,恨至多时淡且稠”及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而《别思》一诗为王强大一时所作,笔者看来不失为一首有着幽幽愁思的情诗。 至此,“人性洒然少年时”作的一曲却引发了与千年前唐宋古人之间的公案终于有了结果,此文是为记。 尹劭塘,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下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活动区|反义词接龙(限首字) (己已巳注销)
- 【超级接龙】来挑战接龙新玩法~ (Mnnnmkii)
- 诗词接龙之 叠字接龙 (╯-╰)
- 来玩逆向诗词接龙 (曾以为已注销)
- 虽然很老很老,但是应该放来——诗词接龙 (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