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症
来自:牵着乌龟(轻疯大叔)
“中午去哪吃饭呢?” “你决定吧,我随意。” “周边这么多餐厅,就没有你想吃的嘛?” “就是太多了才不知道去哪家吃才好。” 这样的对话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吧,有的人甚至每天都能上演一回,是否有人曾想过,对那些经历了大锅饭年代的人而言,这就是自由。 我们都曾希望能够自主独立,甚至用叛逆来宣告我们的决心,而这些事情的背后是我们希望能自己做选择,当选择足够多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追求的“自由” 诚如上述所言,当选择足够甚超过你所预期时,你所获得的却不是“自由”,而是不知所措的束缚! 越多选择,越难决定 有一家基金公司曾对投资客户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向客户介绍基金总数每增加10个,则购买的人数将下降2%!假如,提供5种可选基金,购买的人数是100;当提供50种可选基金时,购买的人数只剩下90了。 为什么? 当你面对50种可选基金时,对你而言,你总想选到最好的,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下决定就变得越加困难,当你觉得难以抉择时,“明天再说”便成了你的解脱,可是哪天又能决定呢? 机会成本 我们判断一件物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与其他物品的比较。当我们能够选择的选项越多时,我们能够选到最好的机会越大,同时也意味我们需要放弃其他的选项。 举一个栗子,比如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你有几种选择呢?就业?创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就业的话是去国企还是私企,抑或外企?选择不甚枚举,但是你只能择其一。 很多人哪个都想尝试,哪个都不愿意放弃,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于是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时间,直到无法再拖了刚好碰上了哪个企业就去哪就业了,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如果是在30年前,毕业了就会被分配到某个企业去,一待可能就是一辈子,你还会有这些烦恼嘛? 即便通过几晚的不眠和挣扎,最终做出了决定,现实中,“如果当初我选择什么什么那就好了”。。。这样的抱怨你还听的少嘛? 这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总是让我们对做出的选择不满意,即便你做的选择是英明的,当我们面临的选项越多时,选项内吸引我们的东西也就越多,而这些东西都将转化为机会成本。 膨胀的期望值 当你的周边只有一家餐厅时,你会去指望它的菜能有多好吃嘛?这时你期望的不过就能排上队能吃上就可以了。当你的周边被无数家餐馆环绕时,你的期望就膨胀了。。。 你就会开始期望菜要好吃,价钱要实惠,环境要优雅,服务要好,要有停车位等等。当你去过一家餐厅后,那还是很不错,但是你会拿来同自己的期望相比,这一比就成了“也就那样”。 年幼时,那些年会为买了一件新衣服而高兴好几天,因为那时,新衣服是惊喜。那么在现在,基本上想穿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能买到的最多也就是不比我们期望的差,这都很难!因为你的期望已经比天还高了。 —————— 牵着乌龟,关注公众微信号:lzzleer 态度。情趣。分享。表达。意料之外。居家旅行睡前醒后必备关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活在当下 (gegenfen)
- 真的很欣赏看起来很阳光的男孩子 (好吧,快来)
- 房树人测试 (洁洁爱吃肉)
- 朗朗为什么没有疯掉?? (圆太太)
- 对于殉情的看法 (a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