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记:阿 才
来自:陈一帅
静夜初上。淡淡的月光洒在乡村的大地上,婆娑的树影如鬼魅。不远处的田野,青蛙耐不住寂寞,对着远方不断喊叫。当然,耐不住寂寞的还有陈贵才。此刻,他在田埂上东摸一阵西摸一阵,并把摸到的东西迅速放入白布袋内。陈贵才,一个以捕蛇捕蛙为生的人,在村里是专业的捕手,大家都叫他阿才。 晴天的夜晚,阿才带着他的三件“武器”:两个白布袋,一根木棍,一把手电,行走在田野中。凡是遇到的蛇或者蛙,都逃不过被装入白布袋的命运。日子周而复始,渐渐地,田野的蛙声少了,蛇也少了,阿才也从昼伏夜出变成夜伏昼出,他拿着猎枪,“转战”于各座山林之间,猎杀各种鸟以及山蛇。那时,小孩打鸟的工具是弹弓,看着阿才身上的猎枪,他们个个眼睛发亮,都想凑上去摸一把。但很多时候,都被大人训斥,甚至要挨打。他们说,阿才整天猎杀动物,那是作孽,接近他迟早会出事。阿才,孤身一人,没有父母,没有儿女,据说有个姐姐,但没人见过。村民们都不想跟阿才有任何过节,怕他报复。因此,当黄阿婆知道她种的用来腌咸菜的梅菜被阿才顺手拔了大片后,也没有跟他计较,只是跟邻里拉家常时会提到。用黄阿婆的话说,就当是帮助孤苦之人,为自己积点阴德。 一天傍晚,刘大娘发现屋里有一条蛇,辨别不出是否有毒,也害怕它会伤到自己,所以想请它出去。在乡村,有蛇入屋是吉祥的象征,蛇是地龙,大家一般不会把它打死,村里的习俗是点燃一串鞭炮,“恭送”地龙回到它该去的地方。有时世事就是那么巧,话说那天,上山打猎的阿才回家时刚好从刘大娘家门经过,听见有蛇,立刻放下猎枪,卷起衣袖,快步走进刘大娘家,赤手空拳地抓到那条草花蛇。这是阿才说的蛇名,对于蛇的种类和名字,阿才可是头头是道,这也许是他唯一可炫耀的资本。刘大娘看到阿才活捉了蛇,以为会拿出去放生,谁知他竟然从身上揪出一个白布袋,把蛇装了进去。当刘大娘张口欲言,阿才已经拿起猎枪走出了她家。刘大娘心想回头得赶紧烧烧香,祈求神明保佑,不是她不放生地龙,实在是不敢得罪阿才。 阿才不仅仅捕捉蛇和蛙,凡是与钱沾边的动物,他都捕捉。可不,听说有人收购蟾蜍,阿才立刻打起这方面的主意,晚上他穿梭在各个房屋的角落,沿着墙壁的水平线一个一个地捉蟾蜍。特别是雷雨天气一过,蟾蜍特别多,几乎全都从自家里冒出来透气。村里的老人说,蟾蜍是雷公的儿子,捕杀它们会遭天谴、受报应的,人造孽不可活啊。当然,阿才对这些“老人言”是不屑的,他从不相信报应这回事,只相信有钱才有酒喝的道理。 阿才特别好酒,没钱买酒的时候,他会选择在临近晚饭的时间到村民家里“坐坐”,村民们为了“请走”阿才,只能用一些米酒打发他。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抓住阿才好酒的弱点,利用阿才去打击老福——曾经的村干部,在村里作威作福,几乎是人见人恨的一个人,后来迁到了别的地方。据说,阿才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落得家破人亡全是拜老福所赐。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得知老福回乡时,他们就会请阿才喝酒,并装作不经意说出老福回乡的事实。往往,第二天村里就会传出老福家里发生什么什么事情了,譬如刚带回来的炊具被砸了,还出现了很多蛇,诸如此类,每次村民都津津乐道。老福心里知道是谁干的,但是他再也不敢公然跟阿才叫嚣了,年岁大了,实在招惹不起。况且当初老福的迁居,完全是因为阿才曾放过话“要给老福一家好看的”。 几年后的一天,村里突然爆出一条消息:阿才要娶老婆了!已过不惑之年的阿才终于要娶老婆了。村里的人见了阿才就问是咋认识的对象。阿才倒也不隐瞒事实,说是跟他买蛇的熟人介绍的,不到十八岁的外地女孩。村里的老人说造孽啊,都可以当女孩的爹了。迎娶的那一天,阿才穿上白衬衫黑裤子帆布鞋后,便迫不及待地踩着自行车迎亲去了。可到下午,村民看到只有阿才一个人回来,大家也不诧异,他们根本不相信阿才可以娶到十几岁的老婆。日子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村里又传出了阿才要娶老婆的消息,这次的对象是同村的一个大龄女子。这大龄女子,几经波折都没能嫁出去,听说染上了不治之症。本来大家是带着看好戏的心态看这出闹剧的,但随着这大龄女子的出走,阿才娶亲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村里一直认为,阿才是蛇的克星,直到后来阿才被蛇活活咬死。那天,有人看见阿才拿着装在白布袋里的蛇向人炫耀,说这是“过山峰”,有十多斤,肯定能卖个高价钱。后来,也就是第二天,有人发现阿才死在了自己的床上,那时他手上握着他的猎枪,并留有被蛇咬过的伤口。人们都说,肯定是阿才在捕杀“过山峰”时留下了自己的气味,结果另一条循着气味来找他报仇,当他想拿猎枪向它开火时,结果被活活咬死了。 村里的老人说,报应啊……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农村题材小说《刘家湾河的聘礼》希望老师们喜欢谢谢 (左右不分)
- 老师们好 (左右不分)
- 唐高祖为什么将李宽过继给楚王李智云而不是李恪? (白玉茶)
- 唐太宗为什么不立“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 (白玉茶)
- 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妻妾关系如何? (白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