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好莱坞传奇视效设计大师斯坦·温斯顿
33(Green Republic)
被誉为“异形与侏罗纪之父”的传奇艺术大师、好莱坞著名视效设计师,斯坦·温斯顿(Stan Winston)于当地时间6月15日(周日)晚在加州洛杉矶的家中不幸逝世,享年62岁。据介绍,斯坦·温斯顿已经患有7年的多发性骨髓瘤。他也是第二位在星光大道上留名的特效师,这也足见其对电影工业的伟大贡献。 今早打开网页,就看到了这则令人伤心的消息。还记得上高中时,第一次在《看电影》杂志上见到了Winston的大名。那时对于他还停留在《终结者》和《异形》的认识上。而在这之后,随着杂志数量的增加,Stan Winston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因此,也开始慢慢注意起了这位特效大师。每次在看到某某科幻影片上映的海报时,都会留意他的名字。因为和杰瑞布鲁克海默(当今王牌制片人)的金字招牌一样,Stan Winston设计的人物造型往往都能够令人过目不忘,惊叹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而他设计的造型往往也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成为永恒的经典。对于Stan Winston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感到些许陌生,但是翻开他的作品表,你会发现一长串无比熟悉的人物--《终结者1,2,3》、《异形》、《侏罗纪公园》、《剪刀手爱德华》、《铁血战士》、《夜访吸血鬼》、《珍珠港》、《康斯坦丁》、《蝙蝠侠归来》等等。另外还有今年上映不久的《钢铁侠》(Iron Man),和即将上映的《黑山》(Black Mountain)、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化身》(Avatar)、《终结者4:未来开启》(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s)。而温斯坦的不懈努力也为他赢得了10项奥斯卡提名,还凭借《终结者2》的特效和化妆,以及《异形人》和《侏罗纪公园》的特技获得4项奥斯卡奖。 斯坦温斯顿在当代的好莱坞,可谓最伟大与杰出的视觉特效大师,创造出许多令我们铭记于影史的设计与特效。今天,对于好莱坞来说,是无比悲痛与巨大损失的一天。他的杰出功绩将会永远被好莱坞所铭记的! 他是真正的特效大师!没有他,便没有现在的特效电影!向这位为电影工业树立赫赫丰碑的伟人致敬,默哀! 以下是温斯顿设计的部分经典造型: 1984年的《终结者》,让温斯顿开始了与詹姆斯·卡梅隆的长久合作。为了这部低成本的科幻动作片,温斯顿除了要负责许多杂七杂八的事,还制作出了一个充满光泽的钢铁“生命”——与片中实体同样尺寸的骨骼结构的模型。就这样,终结者诞生了。电影本身,和实现影像的技术,都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卡梅隆1991年的《终结者2》,视觉效果上比第一集有明显进步,温斯顿因此获得了两个奥斯卡奖,最佳化妆和最佳视觉效果,人们也永远地记住了“液态机器人T-1000”。 1993年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让人们见到了“真正的”恐龙,温斯顿得到了他的第四个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而温斯顿也因此树立了又一个电影视觉效果的里程碑——那些血肉般真实的、用塑料与金属丝制作成的模型,与CG技术完美地结合了。由此想到一件加重悲伤的事——成为《侏罗纪公园4》视觉特效总监的温斯顿,看不到“第四批恐龙”了。 施瓦辛格主演的《铁血战士》 1986年卡梅隆的《异形2》,温斯顿以其才华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而他创造出的那个至关重要的异形女王,让人惊叹。 1994年尼尔·乔丹导演的《夜访吸血鬼》,通过温斯顿的艺术能力,赋予了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和小克尔斯滕·邓斯特一种精致而羸弱的魅力,让他们的角色,以死亡和高贵的气质,生活在原著小说作者兼编剧Anne Rice所形容的那种明亮又脆弱的瓷器般的世界中。 1996年的经典恐怖片《人魔岛》中,马龙·白兰度饰演了一个制造人兽混血生物的变态科学家。温斯顿为此制造出了的一个又一个人兽怪物。 蒂姆·伯顿哥特影像的代表《剪刀手爱德华》 2001年,新世纪的开始,天堂或者地狱中的库布里克,注视着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在斯皮尔伯格最需要有人帮他构思和设计出一个不落俗套的未来世界以及充满魅力的机器人时,他只想到了一个人的名字。 PS:这里有个背景说明。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早在20年前就有了推出《人工智能》的构思,重点刻画一个代表未来技术条件下思维的人物形象。该片最终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的老朋友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了此片的导演兼编剧。斯皮尔伯格曾表示“在20世纪的80年代,斯坦利-库布里克就把我当作十分信赖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美丽得让人无法忘记的一个故事。我想也正是科学和人性的魅力才让斯坦利急不可待地告诉了我这个故事。他‘走’了以后,我特别想完成他的遗愿”。 1992年的《蝙蝠侠归来》(Batman Returns),也是温斯顿对于导演蒂姆·波顿的一次“归来”。于是,丹尼·德维托饰演的“企鹅”甚至在人们的回忆中,比“蝙蝠侠”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制造1997年《捕鼠记》中的小老鼠们,算是温斯顿暂时远离那些巨大的恐龙、钢铁杀人机器和恐怖而令人反胃的异形之后,一次小的转型。但本片对于导演戈尔·维宾斯基的事业发展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推开了戈尔·维宾斯基制作CG电影的大门,后来,他导演了某个三部曲,叫《加勒比海盗》系列。 与蒂姆伯顿的再次联手----《大鱼》 昨天还与留人到五更版主说起过这部影片,2005年的基努·李维斯主演的《地狱神探---康斯坦丁》,温斯顿更加强调以CG技术为主的包装方法,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神奇的画面,这是温斯顿采取的少有的非写实风格。 2008年的《钢铁侠》,成就了状态低迷的小罗伯特·唐尼在包装技术和CG领域内的新生命。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温斯顿打造的“人体美与机械原理完美结合”的影像艺术。今夏,《钢铁侠》爆发出的惊人票房潜力也令业界吃惊,长线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票房大鳄--《夺宝奇兵4》,即将朝着北美票房3亿美元的关口驶去,这也算是对一代传奇大师的最好敬意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谁有Mark Alfrey 的《影视特效化妆教程》给我一份呗 (Cable Girl)
- 北京 招聘 【影视后期公司招聘】:模型师、合成师 (安静丝麦奥)
- 【影视后期公司招聘】:专职后期制片 数字绘景师 合成师等 (安静丝麦奥)
- 有人知道Alien universe这套玩具么 (soto™)
- 南瓜恶灵 (s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