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学典籍——《天香传》
来自:薰华(一柱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宋仁宗乾兴二年至天圣三年,丁谓在海南岛写下长达两千余字的《天香传》。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政治背景,使其撰写的《天香传》对香之论述与评价,皆有独特见解。在忧患失意之中,海南沉香伴他度过余生。从乾兴元年至景祐四年,丁谓流落岭南十五载,最终卒于光州,享年七十二岁。 史称丁谓临终前半月已不食,只是焚香端坐,默诵佛经,不断小口喝一些沉香煎汤,启手足之际嘱咐后事,神识不乱,正衣冠而悄然逝去,能荣辱两忘而大变不惊,非寻常之人。“焚香”“默诵佛经”“喝沉香汤”给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丁谓在认识香与佛教的关系上颇有造诣。 《天香传》从儒家之礼、道家经典、释家典籍等方面谈论用香历史,产沉香之地区,香材之优劣,是中国古代对沉香品质进行评价与鉴定的第一部文献,肯定了海南岛所产沉香的地位。尤其丁谓亲历产香之地,基于个人品香经验,他提出沉香气味“清远深长”的评价标准,是历史上对沉香有详细见解的第一人,深深影响着后人对沉香气味的鉴定,奠定了海南岛黎母山所产沉香品第一的地位,其后历代论香者皆以海南沉香为正宗。岭南沉香文化开始于丁谓,承载与《天香传》,发展并成熟与后世。 《天香传》还开启了宋代以“香”为主的“点茶、焚香、挂画、插花”四般闲事的文人雅士趣味生活。无论祭祀用香、释家用香、道家用香、点茶焚香还是挂画插花,都有其特定的芳香含义,属于中国香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天香传》首次对他们的全面记载有效的保存了中国古代香文化的完整性。《天香传》在中国香文化史上传承价值举足轻重。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香 线香 塔香都可以 在哪买 (海中贝壳)
- 怎么来制香 (李哥一号)
- 被遗忘的古董——香牌 (穿串儿小哆啦)
- 合香念珠,手串,香牌 (我在喔)
- 古法非遗澡豆——新中式沐浴粉 (古伴月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