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像、红像瓶画的相关程式和技术(下)
来自:BEA(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回头说瓶子,我们看艺术史书的时候会看到说典型的黑像风格出现于前630年,红像风格则是前530年。红像出现后黑像就很少再生产了。可见红像更“进步”些。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困惑?认为黑像红像不过就是底、像调了个个儿,没啥差别,随我高兴今天画黑的明天画红的。 先给俩图:先是阿克琉斯和埃阿斯完骰子,特有名吧,咱小学美术书上就有;然后是阿喀琉斯帮帕特洛克包扎伤口,更有名吧,咱小组图标。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60896245/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60896252/ 先看玩骰子这张,首先感受到是一种浓厚的装饰趣味:造型的曲线啦,衣服细腻复杂的纹样啦,还有黑像技术本身的剪影式特点啦。如果再把这张画放在瓶子上看,而不是独立来作幅画,会发现由于瓶子整个上了黑釉,为了突图案,就必须空出一块底子。咱们瓷器上叫做“开光”。开光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图案效果特别好。 再说题材本身,俩战士还披着甲,手里握着兵器,在战场上玩骰子,口里数着数,这忙里偷闲的气氛又紧张又轻松很耐寻味呢。 仔细看看画面,两人均是侧面表现,包括手、脚,也都是侧面,而且两人姿态完全一致,左右对称。但相对而坐的左右手脚又形成了对映变化。另外安排左边这位带着头盔,而右边这位将头盔放置一边。 整个精心安排的画面,娴熟精湛的刻划技术,方成就这只杰作。 小组图标这张,首先视线立刻被吸引到画面正中的白色块上——受伤的手臂和绷带。然后才是伤口的主人和包扎伤口的战士。右边战士较年轻,全副武装,好似刚从战场的厮杀中脱身。与此对比的伤者,较为年长(有胡须),坐在盾牌之上,未着头盔,为方便疗伤,肩甲解开,左肩的肩甲向后扬起(我一度把这条扬起的绳子当作是钩子一类的武器,囧疑惑了很久啊),鞋子也已脱下。 这些细心的安排和细腻的描绘与前面那幅不相上下。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这不同的感觉来源于两个人的姿态与神情。 我们看到右边的护士小弟半蹲着,双手拉着绷带,再看头部,一脸的温柔和细致专注,你都要被感动了吧?受伤的这位,动作幅度更大,一脚拉长到画面边缘,一脚弯曲,给了我们一个脚背的正面像。(如果你看过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或许记得里面讲希腊瓶画的那节,有个脚趾头的正面像,五个小圆圈。惊叹了半天。这个脚背虽不美,可也比五个小圆圈好多了吧?)边上放着支箭,大概就是刚从伤口里拔出的那支。他右手支撑着伤臂,头却扭向一边。我们在此又看见了白色。是牙齿。痛得龇牙咧嘴啊。还有一个细节,前面出现的那种表示男性眼睛的程式已经被抛弃,代之以更真实的写实描绘。 两位主角的动态完美地被安排在有限的圆形框架里,又匀称又自然。 两个场景都跟特洛伊有关,埃阿斯是阿喀琉斯的战友;帕特洛克也战友,恩,兼情人。咋认出的?要我,我就认得出后面这张。谁晓得哪个是阿喀琉斯哪个是埃阿斯啊。所幸画瓶子的师傅都给写边上了——只要你认得。 这里,我们见证了同一场战争的两个间歇。画面以外的战争激烈残酷,同样都感受到。若前者是轻松的幕间轻喜剧,后者则是后台感人的私人花絮。装饰优美的匠心独具自有它独立的魅力,描绘真实的故事却带给人更多联想和感动。 无论是不是同人女,你都可以从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的图画中挖掘出这样那样的细节,来丰富这个场面的情感。而能承载着情感的,恰恰是红像技术。 黑像瓶绘就好比是在一张深色的画纸上作画,确切地说更像我们秦汉画像石的减地阴线刻,技术上也相近。黑像的线条实际上是用尖锐的工具在涂好的黑色块上刻划而出。当然用浅色同样能描绘出图像,然而图画得再细致,得到的始终是剪影效果的主体。而红像则用黑线勾画主体,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并且能用画笔描绘出更细致的图案甚至是微妙的神情。
-
yang 赞了这篇讨论 2015-01-23 21:22:00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希腊克里特岛珍珠度假村中文官网正式上线 (不丹旅游定制)
- 希腊克里特岛珍珠度假村4月份即将开业 (不丹旅游定制)
- 刚淘回来一古希腊式陶盘 (如月之暅)
- 这里太冷清了 (只爱小蕾)
- 祝福 (只爱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