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唯美的海子传记出版,作者与海子经历相似
随园散人
他十五岁考上北京大学 他是天才的诗人 他的爱情扑朔迷离 他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悲伤与绝望 他卧轨自杀,静默而圣洁 他是永远的海子 2013年10月,海子诗传——《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出版。与海子其他传记相比,此书文字唯美而空灵,颇有诗画意境。可以说,这是迄今最唯美的海子传记。而书中选入了海子最美的七十余首短诗,也让这本书更具可读性可收藏价值。对于海子的生命与诗歌,梦想与爱情,悲伤与绝望,这本书都有最诗意的描述。对于所有喜欢海子的人来说,这本书不能错过!这本书在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网上都有售。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出版后,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几天内就跃居京东网传记新书热卖榜第一名。读者称,这本书文字飘逸而诗意,有着淡淡的哀愁,最具海子气息。 多年以后,海子的名字仍让许多人念念不忘。他早已远去,在那个寻常的春天,他选择了决然而去,卧轨自杀,从此永远沉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每个春天他都会重生,但是无论何时,他都不会回到繁华,更不会羡慕繁华。他属于诗,也只需要诗,凡尘俗事都与他无关。 印象中,诗人就应该是孤独的,但没有几个人能像海子那样,只愿意徜徉于诗的世界,与斜阳为邻,与月光为伴,直到秋风瑟瑟,直到地老天荒。他的朋友说,他只有一门心思,那便是诗,事实上,他也的确如此,他是天才的诗人,清灵而纯粹,似乎从不沾染尘埃。粮食和蔬菜、柴米和油盐,对他来说实在没多少意义。当然,功名利禄更是粪土,他只需要诗意纵横。活在珍贵的人间,哪怕琴声呜咽,泪水全无,也要只身打马过草原,过万里天涯。他要的是自由。 鲜有人知的是,《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的作者随园散人,竟与海子有着相似的经历,也痴迷写诗,醉心文字,甚至也有过自杀的打算。 在海子离去十年后的1999年,又有一个青年从农村来到北京上大学,他就是随园散人。像海子一样,他虽然对文字颇感兴趣,但从未想过会突然间走入文学的世界,从此不再走出。海子学的是法律,他学的是数学,巧合的是,他也在大学期间成为文字的痴迷者。他眼神忧郁,看上去总有几分落寞。自从喜欢上文字,他就越来越不喜欢上课,总是独来独往,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 与海子不同的是,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继续沉迷于文字,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北漂生活。只有在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他才找个工作,换取继续以文为酒的短暂自由。他的文字空灵而唯美,有着淡淡的忧伤。从2003年到2011年,他在北京无人知晓的角落里,独自面对孤寂与寥落,甚至有过食不果腹的悲凉岁月。但是那些时候,他从未放弃文字,对于他来说,文字是信仰,是光芒。他曾说,为了文字,哪怕是饿死也无所谓。这话或许夸张,但他对于文字的深情却无可比拟。 2004年前后,随园散人开始写诗,写现代诗也写古体诗。他最喜欢最擅长的是古体诗,有时甚至一首诗能写六七百字,对于写诗的感觉,他说,那就像是旅行,手边是山水云天,随处都可沉醉。他喜欢很多诗人,从徐志摩到顾城,从雪莱到叶赛宁,但他最喜欢的是海子,他说在海子身上他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事实上,随园散人也同海子一样孤独和悲伤,甚至一样悲凉和绝望。他很少与人交往,所以他的朋友很少,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听风看雨,任时光流走。他说自己像一颗石子,不需要谁问候,不需要谁安慰,他需要的是安静,纯粹的安静,城市里所有的灯红酒绿都让他厌倦。他说,他只愿离开城市,到山水之间,哪怕只是一个人,看尽春去秋来。 在2007年、2008年,在感觉最荒凉也最绝望的时候,随园散人也有过卧轨自杀的想法。他甚至想过自杀时要带的书,那便是《瓦尔登湖》和《海子诗集》。这都是他最钟爱的书,他希望在默然离去的时候,有文字伴着自己。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他说,他不似海子那般纯粹和决绝,他也没勇气面对冰冷的铁轨。他说,尽管他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文字,便不愿再面对柴米油盐的烟火生活,但他又不得不活在城市,这是他的悲哀,或许也是海子的悲哀。 很少有人知道,在尘世间还有这样的生命,几乎只为文字活着,不愿沾染任何烟火气息。2011年离开北京后,随园散人去到上海。2013年6月,他完成了海子诗传的写作,并于2013年10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为《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随园散人说,那不仅是海子的传记,更有他对于荒凉人生的静默品读。 唯美是随园散人喜欢的文字风格,读他的文字,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让人心旷神怡。尽管他的文字里孤独和悲伤随处可见,但这或许就是诗人的本质。不过随园散人说,他偶尔也会写点诙谐文字,以愉悦自己。在他的博客里,的确有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轻松怡然。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寻求诗歌的朋友 (黔宁)
- 流浪 (轼羽归墨)
- 安徽省怀宁县(海子墓) (comet)
- 疯狂迷恋海子期间写的诗… (人行必)
- 落下 (当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