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过后冇艇搭"和"苏州屎"
来自:sardine@广州过后有艇搭(Anti-Doubrain Disfunction)
苏州的网友是山非水Ashura·Τyāη问到"苏州过后冇艇搭"为什么和苏州有关系?艇仔佬回去翻了好几本粤语研究专著,只找到解释,终未寻到详细的说法.可幸在网上找到以下资料: 苏州过后冇艇搭 广州话的“苏州过后冇艇搭”,意思是“错失良机”,有点类似于普通话的“过了这条村就没那个店”。例如:“有得买仲唔买多两件咩,费事苏州过后冇艇搭(有得买就多买两件,免得错失良机)。” 这个俗语的语义是清晰的:江苏一带是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旧时多以船只作交通工具。但这是苏南的情况,到了苏北,河流便骤然减少。而南北之分,大致以苏州为界,所以有此俗语。 然而,广东也是河流交错的区域,作为粤语,理应说成“广州过后冇艇搭”之类,为什么却说成“苏州过后冇艇搭”呢?我有一个猜测:这个俗语的发明者可能是居住在岭南的江苏人,然后把它粤化了。 “冇”,吴方言说成“嘸”,(艇仔佬注:印象中好象接近母鹅切,请谙吴语的朋友指点),与广州话相当接近。而且,从词汇上看,吴语对广州话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吴语的“矮笃笃”,到了广州话里,变成“矮凸凸”;吴语的“截截薄”,到了广州话里,变成“薄切切”。而有些词却是两种方言都有的,例如“搲(抓;搔)”。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098988.shtml 另一个和苏州相关的俗语"苏州屎",也在网上找到以下解释: 蘇州屎的正確起源似乎沒有什麼定論. 有一說是,廣東人對蘇州的感覺是山明水秀出美女,有「生在蘇州、住在杭州、食在廣州、死在柳州」這種說法,因此在山明水秀的蘇州,留下一陀屎,就大煞風景了. 也有人覺得俗語的起源跟風流債有關:可能是前人在蘇州經商,跟蘇州姑娘日久生情而留下風流債,「屎」可能是指風流的結果. 另一說是來自劉天賜的俗語趣談,他曾在網站上回答說是:『有人說,當年有個外江佬主管廣州,政績不太好,走後,人們以他原籍蘇州,故說留下「蘇州屎」』 蘇州屎除了爛攤子外,還可當問題,麻煩來解釋.在使用的時候通常都是指別人丟過來的麻煩.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30300089 艇仔佬翻了几本苏州传说也未找到和上述两个粤语俗语相关的内容,可见这些关于苏州的说法,其实基本局限在广东话. 直把苏州当广州,这真是有趣得很的一个现象. 如果有网友找到更多资料,万望赐教.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对广州文化事业发展感兴趣的街坊请进 (sonmia)
- 深圳粤语歌搭子群 (一猴一麻袋)
- 爱至上,缘动心 (一年四季如秋)
- 求一款好用嘅輸入法 (羽千雪)
- 在海珠住了七年最后选择南沙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