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一〇九三页:孙坚竟为孙武之后裔。又:《吴书》所谓孙坚家“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者,盖为其国先君粉饰祥瑞也。 一〇九四页:黄巾之乱,魏、蜀书中所言不甚详,而吴书中此处记曰:“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讬有神灵,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潜相连结,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其组织之严密庞大,耸人听闻。 一〇九五页:孙坚劝张温席间杀董卓事,吾疑其为吴人伪造,以显孙坚之英明故耳,不可骤信。 一〇九六页:“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后坚又以故杀南阳太守张咨。当是之时,天下共讨董卓,而孙坚乘机清除异己,以充军实,真奸雄也,事实俱在,无可抵赖,《吴历》纵强予伪饰,终不能掩孙坚之狼子野心耳。又:“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者,孙坚也,而《演义》戴其冠于云长之首。 一一〇〇页:裴注有孙坚得传国玉玺之说,而正传无之。《山阳公载记》曰:“袁术将僣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亦不同与《演义》之说。又:“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裴松之此言极是,而吴史多有此类画蛇添足之举,孙坚一传之中,已数见矣。又:孙坚“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此即后来羊祜登临登临堕泪之山也,而岘山以堕泪碑、孟浩然诗知名后世,不因孙坚之死以闻也。 一一〇三页:《吴历》云孙策“涕泣横流,颜色不变”,此八字滑稽不可解。 一一〇五页:裴注引《吴录》载张紘所草于袁术绝交书,章采斐然,文质并重,然而循其旨,则似有失:袁术此时已僭帝号矣,而此书中细数袁术之过,竟如谋臣谏于未僭之前而论其得失耳。若此书写与袁术一人,则尚可;若公之于天下人,则非正义之论也,其不如陈琳讨曹操之檄文明矣。 一一〇七页:《江表传》云:“是时,陈瑀屯海西,策奉诏治严,当与布、瑀参同形势。行到钱塘,瑀阴图袭策,遣都尉万演等密渡江,使持印传三十馀纽与贼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使为内应,伺策军发,欲攻取诸郡。策觉之,遣吕范、徐逸攻瑀於海西,大破瑀,获其吏士妻子四千人。”——此分明孙策阴袭陈瑀也。孙策于国难之时,不尽忠讨贼,反攻城略地以求坐大,与其父一丘之貉也。 一一〇八页:“时策西讨黄祖,行及石城,闻勋轻身诣海昏,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於彭泽待勋,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馀人,并术、勋妻子。”——此又阴谋袭人之后。孙氏扫平江东,多由此类不义之举也。 一一〇九页:孙策被许贡家客所杀,可算报应不爽。此三家客者,豫让之辈也,可敬!又:《吴录》所记孙策杀高岱事,与楚王郑袖以“掩鼻”杀美人事同,然而行奸之人,不知其名也。 一一一〇页:此处裴注所记于吉事迹,皆神仙缥缈之说,姑妄听之。陈寿不采于吉之说,是不信之也。 一一一二页:孙策欲袭许迎献帝之说,吾亦疑之。孙盛与裴松之互说真伪,观之可有进益于读史。又:《吴历》曰:策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策引镜自照,谓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奋,创皆分裂,其夜卒——此一段读之令人大笑。“策为人,美姿颜”,甚爱其羽毛者也,而被许贡家客伤面毁容,忿发而死,吾信其说。至于《搜神记》所谓孙策于镜中见于吉者,荒诞不经,只可入小说中。 一一一三页:陈寿评孙坚、孙策父子,“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确然也。然而父子二人皆奸雄也,勇猛有之,厚黑有之,至于忠义,吾未曾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曹老板曾经也是心怀大汉的热血少年啊。 (少年阿添)
-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Trovatore)
- 三国志 (菁菁者莪)
- 请教高人一个问题。姜维为什么要说“画蛇添足”?感觉很突兀... (张伞伞)
-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Trov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