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史》混淆了信息与知识
来自:Hans(懂哲学却没被骗的一定是骗子)
李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756276.html 《信息简史》确实是一部好书,旁征博引的例子在人类对信息的使用和理解上展开,大气恢弘,脉络清晰,语言明快,逻辑性强,对于复杂的理论更是深入浅出地讲解。对于我来说,对信息论的理解确实更近一步,把以前零碎的信息组织了起来。 美中不足的是,该书的最后几章与前面的精彩论述略有脱节。最后几章强调了信息爆炸年代的种种问题,但明显地,作者没有很好地区分信息与知识。信息论的信息与信息爆炸的信息以及知识应该是三个层面的概念。 信息论的信息,是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从熵的角度探讨编码与解码中的数学建模问题。 信息爆炸的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电子信息,是偏指内容的。比较好的论述角度应该是,信息爆炸,使得编码和解码有哪些问题,熵如何衡量等等。 知识,是人类的知识,不是什么客观实在的信息。作者反复强调维基百科的知识的丰富性、矛盾冲突。却没有深入地探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知识表示。人类的知识,与适合计算机处理的知识,在形态和结构上会有不同,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议题之一。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信息和知识,进入维基的只是我们人类所关注的问题,就像对爱因斯坦的传记,不会事无巨细地记录每分每秒爱因斯坦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用过哪些牌子的牙膏一样。人的认识具有视角、背景、企图等多方面的差异。没能深入,甚为可惜。不过,这也是此书的魅力之一,给人以很多思考。就像作者对汉语汉字的大量评述,有不少明显的问题,但可以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总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如果以后能有所积累,很希望也能写本书,名为《知识简史》、《语言简史》。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研究发现,孩子们上学太早了 (Hans)
- 在人工智能领域,为什么也有性别歧视? (Hans)
- 祖母帮忙带孩子,促成一夫一妻制 (Hans)
- 研究发现论文标题越短引用次数越多 (Hans)
- 女性科学家避开被认为需要天赋的专业 (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