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变化史
来自:飞鱼大侠(我又来了)
怀疑论的价值早在十几世纪的时候,得到西方文明共识,可以说这种问题就是整个西方的文明成果。当时我独立一人仅仅接受了一点片段性的东西就妄想力战,的确显得有些自不量力。 形而上学的东西,我已无太多的兴趣,因为那是我年轻时关注的东西。外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人类是否预知,幼儿园就独创汉字,撞树,跳水沟,看车轮的转动,买面在傍晚时,看着街边流光溢彩的人流穿梭,对时间流逝的莫名悲怆,以至于到高三怀疑一切,多次站在窗台自杀的冲动。无法确定我自己是否真实的存在,对我爸说的从此以后再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看政治书有完全被送到瞬间看不懂,高呼着给我妈打电话,说我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自习也不去了。操场升旗仪式,我无法确定我是否现在已经在操场。后来试图挣脱笛卡尔的怀疑之魔,求助于父母等信任的人,结果被他们有限的知识,给越陷越深,照着做反而更烂。高考这个无情的打击之后,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受到现实中的嘲笑和轻视,与现实的价值观脱节。到了大学,试图沉醉于现实之中,或者毋宁说逃避在现实中,想要与思想浅薄者为伍,以便逃离深邃的哲学,结果被那些人利用感情和现实的成王败寇思想,被说成是个理论家,干什么都干不成,有种给狗掏心窝,却被狗吃了的感觉。直到考研期间,由外转内,这一过程乃是我的上一个阶段,离群索居,痛苦非常,这本质上是个转变的过渡期,以我的考研失败而宣告,形而上学对现实生存的水土不服。之后,终于到了我给自身规划的面向社会时期,寒假体会了手术痛苦和一些重症监护室不断有人死亡的消息。那些病友们各个年龄段都有,哲学家再认为神圣的死亡,在那些普通百姓眼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中国大众的哲学观吧。这个过渡时期,我因考研政治回到马克思,主要借鉴他的实践性,以改造世界为目的,而并非解释世界或者辩论,不用试图建立黑格尔那样的哲学绝对精神,宇宙法则。 我现在就是现实性为基础,存在先于本质吧,借用一句名言。这段时间做了一些事情,早起早睡,锻炼,揭露天才聪明高智商的攫取利益的本质,承认真正的天赋,——在于现实性,在于对放弃无休止的追问,对当下应试教育下,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本质认识,对考研升官发财性的认识,对对人真诚和必要反击性的认识实践,对社会生存法则的网上纸上谈兵,对长辈朋友现实性的认识,对以前羡慕的好学生动机和本质的认识,对不上道的人真是不上道的而并非自己不容人的认识,也就是与人交往原则性的认识,对全神贯注必要性的认识,足球近很多球的实践等。 当下问题,现实性的生存感,总会在一段独居之后,忘记掉。哲学太多,而实践成果还是太少。莫忘了,我应该以实践作为最原始推动力,而不是思想的发展。颠倒了,就会陷入空想的泥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解析“自由情侣”:萨特和波伏瓦 (SUE∮)
- 存在先于本质 本质又何曾存在 (PLUR)
- 存在主义的佛理批判 (红酒+奶酪)
- 大家对契约式的爱情怎样看待,新时代的饮食男女你们会选择有... (Gingindini)
- 萨特和波伏娃的契约婚姻(以及四月在北京我想办个读书会,有...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