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性笔横向比较
来自:燕贼(八卦!还不够!!!)
2016.09.10更新 感谢@嘻嘻哈哈 的指教。我把百乐的p500和V5弄混了,下文中出现的p500均为V5。 时间过去了两年了,这期间因为工作变更的关系,我的书写量比以前大了。我越来越觉得书写工具很大程度上依赖缘分,譬如我,斑马的中性笔和我就不合,尝试过很多斑马的新产品,全部不行,也许是我们之间没缘分。每个人都在试图争论那种笔好,渐渐的,交流变成了争吵,大家都忘记了我们的初衷只不过是找一支顺手的笔,让自己更舒服一点,似乎说服别人比自己舒适更重要。当初做这个帖子,主要是想把自己的经历合大家分享,希望给大家选笔时候一个参考。我也一直在尝试新品、尝试没用过的笔,但是不大会分享给大家。现在我越来越觉得不安,因为这个帖子一些人失去了尝试和寻找的乐趣。大家似乎很便捷的找到了一些指标上的优,而放弃了个人体验上的好,对个体来讲,经历远比客观更重要。

---------------------------------------------------------------------------------------------------------------- 2014.8.22更新 帖子的每一条回复我都认真看过,回复中提到的我没用过的中性笔我都会尽量找来试试看,据开贴又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又实验了几种中性笔,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在此之前重申一点,本贴只针对中性笔来说,水性笔不在本文关注的范围内。百乐P500是直液式水性笔这一点是基本认识,如果连这一点也不了解的话请右上角叉掉本页。 中性笔的笔尖按照形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我们不妨称之为A类,此类笔尖包裹滚珠的金属部分实际上是圆柱形。这里我借用了百乐P500的笔尖,百乐的大部分水性笔和中性笔都采用这种笔尖。

第二类我称之为B类,与A类明显的区别是B类笔尖包裹滚珠的金属部分是锥形的。三菱的大部分中性笔和百乐的小部分中性笔都采用这种笔尖。

从笔尖本身来说A类滚准被包裹在笔尖金属部分的比例要大于B类滚准被包裹在笔尖金属部分的比例。很简单的道理,锥形尖端的球体要比圆柱体顶端的球体更好固定,为了达到同样的稳固效果,圆柱体顶端必定要向内曲折以固定滚珠。 这两种笔尖对我们使用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滚珠类笔尖的书写实际上是在笔尖内部的滚珠部分粘上墨水后滚到笔尖外部之后在书写面上留下字迹。滚珠和书写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带来的直观书写效果就是下墨流畅,不易产生飞白。 所以,B类笔尖从结构上就比A类笔尖会带来更流畅的书写体验。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厂商选择A类笔尖呢? 从上述的滚珠笔书写原理我们知道,滚珠和包裹其的金属部分不是完全密闭的。事实上,当笔尖向上放置的时候,笔芯内部的油墨受到重力的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空气会从滚珠和包裹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笔芯内部。对于防止空气进入笔芯内部,显然A类笔尖要比B类笔尖更胜一筹。因为A类笔尖实际上是固定在笔尖尖端上的,B类笔尖就需要笔尖内部的机械结构来保证其尽可能的待在笔尖尖端(三菱的jetstream系列笔芯就是采用一种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来防止笔芯进空气,但是与此同时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派通为了解决上述两种需求的矛盾,出产了LRN5系列笔尖(见图)。

派通的思路很简单,在保证滚珠和书写面接触面积最大的基础上尽量缩减笔尖的横截面,将气体进入笔芯的干扰性降到最低。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要重新研制墨水。 中性笔墨水的粘滞系数是大于水性笔的墨水的粘滞系数,这一点是基于抗洇染的需求,这也是中性笔后来受欢迎的原因。派通的LRN5压缩了笔尖直径,使笔尖内部的供墨速度成了问题,因为对同一内径圆柱体来说粘滞系数越大流动速度肯定越慢。为此,派通专门研发了速干墨水,以应对洇染带来的问题。 最近我正在采取三菱sxn-1000+lrn5的组合,现在看来各方面都处于平衡的状态,最大的问题在于lrn5的耗墨速度太快,lrn5内的墨水还是偏水性程度大一些。 ----------------------------------------------------------------------------------------------------------------------------- 感谢大家的的支持,每条回复我都认真看过了,因为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把我觉得用着不错的和常见的中性笔给大家介绍下,所以有些我用过觉得没必要介绍的就没在帖子里说,在这里和大家集中说一下好了。因为本贴是比较的中性笔,所以百乐P500这种水性笔就没有包含在内。我个人用笔速度还挺快,高峰时期一周要两支,所以我选笔的原则是10块以下,笔芯不超过5块,sxn1000这种五十多的中性笔肯定有它自身的优点,不过不是我选笔的范畴。派通 BLN75(LRN5)这支笔问题出在笔壳的包胶上,我用过一支,包胶很硬,所以就没在用,LRN5的笔芯我是一放在UMN-105上用的,感觉派通的笔芯墨都比较的少。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其他的用笔经验我会陆陆续续在这个帖子里更新。 ----------------------------------我是补充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给我指出的问题,撸主主要专攻三菱,比较的时候把派通和百乐弄到一起没发现,现在已经改正了。 --------------------------------------我是分割线--------------------------------------------------------------------- 先来说一下中性笔的范畴。本人不是制笔专家,仅是从个人使用经验来看,滚珠类笔根据其书写材料的性质来区分大致可分为水性笔和油性笔两类。具体怎么区分一种书写材料是水性还是油性的不是使用者来定义的,应该是制笔业确定的。我个人认为水性材料是染料,通过将书写表面的物质染色来达到书写的目的;油性材料是涂料,通过覆盖书写表面来达到着色的目的。传统的水性笔主要弊端是洇纸和易漏液;而油性笔的主要弊端是油墨气味难闻,油墨性质不稳定易分解,难以长期保存。为了应对这两类书写材料的弊端,技术人员开发了中性笔,有效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至于中性笔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不是我们用户该关心的,用户只要关心哪种用着舒服就好了。 中性笔的种类多如牛毛,我个人是测不过来的,全部实验一遍也没有意义。这篇小东西谈不上测评,只能算是和大家分享一下用笔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挑选中性笔有个参考。下面按照我手头有的常见的中性笔的品牌来说明,先来个全家福。本次出场的17支中性笔均为X宝购得,价格从1.28到8.5不等,链接我就不放了,免去做广告的嫌疑。 先上个大合照

三菱 本次出场的三菱中性笔共5种分别是UM-100(UMR-5)、UM-151(UMR-1)、UMN-105(UMR-85N)、UMN-138(UMR-83)、UMN-207(UMR-85N),字迹情况见图。

这五支笔中我最喜欢的是UM-151(UMR-1),这支笔使用状态算上笔盖全长15厘米左右,携带方便,有橡胶手握,笔尖硬,虽然是0.38的笔但是下水非常流畅,笔芯尾部的硅胶长度刚刚好,笔盖的松紧度适中不像国产笔用一段时间会松也不像德国笔非常的紧。而且这支笔还可以使用UMR-5的笔芯,只要把UMR-5尾端切去一小段就可以了。 UM-100(UMR-5)这支笔的三菱中性笔的明星产品,覆盖范围比较广,这支笔的确很优秀,如果以前没用过中性笔的人我建议从这支开始,UM-100(UMR-5)使用的时候有很明确的感觉告诉你这是一支中性笔不是水性笔也不是油性笔,不像德国中性笔总有一种油性笔的感觉。UM-100(UMR-5)下水流畅,可以做到一笔下水,油墨量也很足,可以说是进口中性笔中性价比的极致,UM-100最大的缺点是笔杆没有笔握部分,使用时间长会产生疲劳感,因为笔芯尾部硅油较少,在北方冬季使用的时候会间或出现笔尖渗墨现象。 UMN-105和UMN-138笔杆设计是一样的,只是笔芯尺寸不同,笔芯可以互换使用。如果你喜欢按动笔的话可以选择二者其一,这支笔表现比较中庸,没有明显的特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UMR-85N笔芯书写的时候有阻尼感,不喜欢的可以换SXR-7笔芯使用。 UMN-207和UMN-105的原装笔芯都是UMR-85N,这两支笔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笔握上,UMN-105的橡胶笔握比较的薄,只能起到防疲劳的作用,对书写的舒适度来说并无帮助。UMN-207的笔握更加明确,笔握上还有防滑设计,握起来比较舒服,同样,不喜欢阻尼笔尖的可选择SXR-7笔芯使用。 百乐&派通 本次出场的百乐笔共5支,分别是BL-G1-5T(BLS-G1-5)、BL-G2-5(BLS-G2-5)、BL-G2-XS5、Hi-V5RT(BXS-V5RT)、Hi-BLLH20C5-B-CHN(BLS-HC5) 派通两支BG204(BGR4)、BLN25-A。

百乐的5支笔中最好的应该是Hi-V5RT(BXS-V5RT),这支笔舒适度有保障笔握很明确,有防滑设计BXS-V5RT笔芯是针尖笔尖下水一点都不吝啬,硬度高。不过针尖笔尖普遍对书写面要求比较高这个是通病,也是我不喜欢针尖笔尖的原因。这支按动笔是百乐三支按动中性笔中最稳固的了,其他两只BL-G2-5(BLS-G2-5)、BL-G2-XS5、BG204(BGR4)在书写过程中笔尖都会有轻微的晃动情况,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情况。 BL-G2-5使用的是BLS-G2-5笔芯,G2笔芯声称是“目前公认最好的中性笔芯”,如果这话是百乐官方的声明,我只能说百乐真是井底之蛙。百乐的G1和G2都有一样的毛病笔尖易积墨,而且这两支笔芯在不那么干净平整的书写表面上都会出现笔记分叉现象,这在三菱最便宜的UM-100上都不会出现,如果百乐中性笔的追求是“永远书写在好纸张上”那当我上面的话没说。 Hi-BLLH20C5-B-CHN(BLS-HC5)是百乐去年主推的产品,卖点是三点承托的笔尖,这支笔油墨表现尚可,可以一用。Hi-BLLH20C5-B-CHN和BL-G1-5T的笔握都是螺线设计,这对我这种经常在野外书写的人是个灾难,螺线间隙部位很容易积垢,而且Hi-BLLH20C5-B-CHN的笔盖很紧,拔下扣上都不容易,不像日系笔的风格。 BL-G2-5是百乐这两年的明星产品,主打“公认最好的笔芯”。这支笔没什么亮点,缺点上述了,书写的时候笔尖会有轻微的晃动。BL-G2-XS5是BL-G2-5的迷你版,长度只有BL-G2-5的四分之三,优缺点一样,没什么好说的。 BL-G1-5T是百乐的经典款,这支笔书写表现还可以,下水流畅,不断线,但是容易在笔尖积墨,笔盖略松(吐槽一下派通的做工,照三菱真心差好远,卖的还贵)。 派通的两支笔中BG204(BGR4)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韩国笔,这种细笔杆细笔芯的产品韩国货有都是,主要目标群是少女。这支笔笔芯设计有点意思,上半段不透明但是有视窗,下半段磨砂,出墨两还可以,就是一直很普通的中性笔,这支笔有0.25版本的。 BLN25-A是一次性笔,不可更换笔芯。这支笔卖点是设计,外形比较漂亮,书写表现一般般,不如G1,笔夹很紧,开角小。 斑马 我个人对斑马感觉一般,所以没怎么买斑马的笔,正好手边有两支斑马笔就拿来参照下。C-JJS1-CN(CJ038)和JJS2(JS04)。 C-JJS1-CN(CJ038)是一支在各个方面表现都很平庸的中性笔,仅仅略强于真彩,而且这支笔间或出现过断墨。 JJS2(JS04)这支笔设计比较奇葩,包胶整个延伸到笔杆尾端。JJS2的笔芯JS04是专用笔芯,设计的有点意思,单独买笔芯还有有专用的笔尖保护装置,这支笔的卖点是细,在这一点上JJS2可以称霸了,真的很细,并且下墨不吝啬,只要不是快速划线都不会出现断墨,有追求细字迹的可以买这支笔,很不错。 白金 这支笔是顺便捎回来的,笔的设计比较独特,看图就知道了,这种设计可以避免气温低的时候笔杆内部压力高导致笔尖渗墨。这支笔标称是高考专用笔,下墨量有保障,表现中规中矩。之所以拿出来说是这支笔才卖1.28,比国产的晨光、真彩还要便宜很多,小老板们可以入一批给客服小妹用,一块多的东西一点都不心疼。 日系笔说完了,顺便说一下手里的两支德国笔,分别是思笔乐的pointVisco和施耐德的topball847。德系中性笔的共性是书写感觉像油性笔,下水比较吝啬。这两支笔都是一次性的,都属于工程用笔,思笔乐的笔笔盖很紧,对书写平面要求不高,有橡胶手握。施耐德的847笔尖是弹性笔尖很有意思,书写线条比较粗,可以买一个玩玩,不建议长期使用。

下面是防水测试,本次防水测试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喷水,二是浸泡。测试用纸为国誉东大的点线系列活页纸,用水为普通自来水。 喷水测试时长2分钟,对比图如下:


浸泡测试时长2分钟,对比图如下:


干燥之后的比较如图:


从这几张图来看,三菱系列的中性笔防水性比较好,干燥后字迹颜色依然鲜艳,基本能满足要求,百乐的防水做的一塌糊涂,喷水实验刚开始油墨就化开了,派通的BLN25-A还能保持形状,BG204(BGR4)就不行了,好在这些中性笔干燥后都能保持字形,不会出现辨别不清的情况,这是日系笔的优点。另外的几支笔的防水试验效果要都不如三菱,但是干燥后施耐德的笔迹几乎消失,思笔乐能保持的比较好。斑马笔也保持了日系笔完整字形的优点,喷水的时候油墨也会化开,没有百乐严重,最惊喜的是白金,油墨几乎没变化,字形完整,很优秀。 一直想写个帖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笔经验,拖了很久终于完成了,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是学生预算有限的话,建议从三菱的笔里面选,其中UM-100是上上选,如果喜欢按动的话可选UM-105,这俩都是便宜大碗的典型。如果你是上班族,书写频率不高可选百乐的V5,比较舒服。如果你是小老板要给客服小妹买笔,白金GB-200是您最优的选择。土豪、大老板请绕道,或出门左转蜻蜓碳纤维签字笔。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能否推荐一款考试用笔? (★☆☆☆☆)
- Campus学生用练习本 (ATCG)
- 【德国施耐德Schneider儿童成长钢笔】测评报告 (ATCG)
- [求助]笔袋和本子的牌子 (LuciferL13)
- 百乐的时间轴和南部铁哪一款比较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