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疫情(转)

茶烟

茶烟 组长
2008-12-23 13:27:4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1-21 10:57:37

    山西人禽流感病例的3名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跟踪观察 山西人禽流感病例的3名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跟踪观察 有关部门对相关环节展开排查和防控 2009年01月20日 21:45: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月20日电(记者晏国政、刘翔霄)记者20日从山西省政府有关会议上了解到,在山西人禽流感病例的67名密切接触者中,目前已有3名解除医学跟踪观察,其余64人目前无发热症状。 另据山西省卫生厅通报,截至20日17时,17日确诊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儿病情平稳,但仍没有脱离危险期。山西省卫生部门正在对患儿进行每天一次的会诊,并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对患儿进行抢救。同时为加强疾病防控,卫生部门已开始实施对不明原因肺炎的排查和零报告制度。 山西省省长王君在20日下午的会议上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部门协调,加大对患儿的救治力度,加大对患者接触人群的跟踪观察,加大对疫情的排查和预防工作,要做到不漏一户、一场(厂)以及定期的“休市”消毒,同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立足于预防大疫情展开工作部署,并要多向卫生部等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请示。 按照部署,山西农业、工商等有关部门目前已对各相关环节展开排查和防控。山西省农业厅组织的6个督查组已分赴全省各地展开督查,并发动畜牧兽医等有关人员展开逐级包村包户。在对养殖户家禽加强检疫力度的同时,工商部门规定未经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一律不准上市,并对购买、贩卖病死家禽行为及相关责任人展开严查,欢迎群众举报。 卫生部门此前通报,患儿彭某,女,2岁,2009年1月7日在湖南发病,1月11日随外祖父母回到山西吕梁孝义市,目前正在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救治。1月17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复核检测,证实患儿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0/content_10692007.htm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1-21 10:58:59

    山东:高危暴露人群须重点防控禽流感 2009年01月20日 18:43: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月20日电(记者王海鹰)针对出现的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山东省卫生厅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从事禽类养殖、屠宰、加工、交易的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等高危暴露人群的防护工作。 山东省卫生厅应急办提出,加强对重点场所高危人群的自身防护宣传,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要做好医院、活禽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消毒工作及高危暴露人群的疫情监测工作。各级疾控机构都要详细了解辖区内高危暴露人员的分布情况及大型禽类养殖、加工人员的数量,对养殖户的自身防护进行技术指导,并对来自省外疫区与疫禽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隔离观察。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对污染场所严格实施消毒。 山东省卫生厅要求各市、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监测制度,切实发挥各监测点和哨点医院的作用,密切关注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一旦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启动每日疫情报告制度。 另外,山东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每一位接诊医务人员都要掌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0/content_10691002.htm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1-22 11:27:12

    禽流感 – 中国的情况– 最新简报 2009年1月19日 -- 中国卫生部报告了3起新的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病例。 第一例为一名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27岁妇女。她于1月5日出现症状,随后住院,并于1月17日死亡。目前正在对感染源进行调查。 第二例为一名来自山西省吕梁市的2岁女童。她于1月7日出现症状,随后住院,情况危急。目前正在对感染源进行调查。 第三例为一名来自湖南省怀化市的16岁男子。他于1月8日出现症状,于1月16日住院,情况危急。该病例曾接触过病死家禽。 所有三起病例均已得到国家实验室的证实。所有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目前均身体健康。 在中国迄今确诊的34例中,有22例死亡。 http://www.who.int/csr/don/2009_01_19/zh/index.html © 世卫组织2009年。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1-28 12:20:04

    广西确诊一例禽流感病例 患者经救治无效身亡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从卫生部网站获悉,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梁某,男,18岁,现住广西北流市。患者2009年1月19日发病,即日前往当地卫生院就诊,后于1月24日转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因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月26日死亡。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禽。1月25日,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积极开展全面、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 (本文来源:人民网 ) http://news.163.com/09/0126/20/50K4M25U0001124J.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1-28 12:21:14

    贵州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6日电(记者王丽)贵州省卫生厅25日通报,贵州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厅了解到,患者周某,男,29岁,现住贵阳市云岩区。这名患者今年1月15日发病,当日即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现病情危重,贵州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进行抢救。 据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有活禽市场暴露史。1月23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此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贵州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说,疫情发生后,贵州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及时开展全面、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据了解,此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完)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1/26/content_15550773.htm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5-16 10:09:24

    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新变种 比艾滋更可怕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发现突变病毒,可能更具侵入性   据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墨西哥检测到发生突变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类似情况在美国和加拿大也被发现,这让学者非常担心,因为有可能新病毒具有更强侵入性。 病毒出现新变种   俄新社5月15日报道,当天墨西哥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米克表示,在进行荧光抗体试验时检测到了A病毒,但却无法将其归类。墨西哥卫生部长对上述情况评论说,突变的甲型H1N1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加严重。   可能进一步变异   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可能继续变异成毒性更强的病毒,引发流感大爆发,足以在全球引起3波疫情。   据称,目前除了墨西哥之外,其他国家的新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症状都较轻。但流感病毒经常毫无预警地突然发生变异,不排除会出现更具毒性的新变种。   类似1957年流感病毒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伦敦帝国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表现特征与1957年流感疫情病毒相似,1957年的流感疫情曾造成全世界各地200万人丧生。   达菲仍对病毒有效   昨天,世卫组织驻京发言人陈蔚云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药品达菲产生抵抗能力。   陈蔚云说,现在H1N1病毒对达菲还是敏感的,所以它还是治疗药物之一,对达菲失效的只是季节性流感病毒。   病毒并非源于实验室   世卫组织负责卫生安全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14日说,经过过去几天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已断定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自然生成的,而并非来源于实验室。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会调查清楚这种病毒的确切来源。综合《环球时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广网 http://news.sohu.com/20090516/n263992174.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5-21 19:02:46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破万例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20日表示,全球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个案升破1万例,至10234例,83人死亡。亚洲最大疫区日本疫情进一步从关西蔓延至东京地区,并出现首名医护人员感染甲流。   东京都政府20日表示,近期曾赴美国纽约的八王子市16岁女高中生被确诊为东京地区首宗甲流病例,也是日本关西以外地区首次确诊病例。   患者年龄似美国 横向传播   日本确诊个案20日增至263例,为亚洲最大疫区,86%感染者年龄介于10至19岁,青少年患病比例较高的特征明显,与美国出现的趋势相同。日本虽然也有家庭间传染病例,但极为少数,传播的明显特点是高中同学或课外活动成员之间的“横向”传播。   继大阪府和兵库县后,滋贺县亦出现首宗确诊病例。大津巿一名就读立命馆学院的23岁男大学生,于上周五曾前住神户巿,本周一回滋贺后发烧超过摄氏38度,并出现咳嗽病征,前晚入院诊治,20日确诊患甲流。   他服用特敏福后,体温已降至约36度,目前在家疗养,但大学需停课。   另一新确诊病人是兵库县一名在神户巿中央巿民医院工作的25岁医护女工,她是日本首位感染甲流的医护人员。医院其后实施谢绝探访措施。   接近第三阶段“蔓延期”   厚生劳动省表示,今后感染甲流人数还会增加,随着疫情迅速扩大,政府正考虑修正当前的应对措施。   而神户相关部门认为,目前的状况已接近疫情第三阶段“蔓延期”。日本政府此前决定暂不调升第二阶段“国内发生早期”的疫情状态。   由于神户巿和大阪府感染人数急增,厚生劳动省同意普通科医院接收疑似病人,无需依靠传染病指定医院。另外,关东地区横滨巿要求中小学生向学校提供个人身体状况表;新泻县妙高巿则向独居老人派口罩。 相关新闻:全球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 http://news.sohu.com/20090521/n264083236.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5-21 19:04:32

    亚 洲 中国内地 5月20日,北京市报告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是北京市第2例、我国内地第5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尚无 5人(2人治愈) 中国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梁卓伟教授和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17日宣布香港确诊第三宗甲型H1N1流感。该病例是一名广东湛江籍的23岁男生,在美国留学,前晚搭乘国泰航空CX831航班由纽约抵达香港后被直接送院隔离观察。目前,香港方面尚未通报有密切接触者进入广东。目前香港确诊的三宗“甲流”个案均是输入型病例。 尚无 3人(1人治愈) 中国台湾 台湾卫生疾病主管部门证实,台湾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名病患是一名境外移入外籍人士,因为入境时发烧,因此被发烧筛检站拦下筛检,目前已经被确认为甲型流感感染者,正在桃园医院接受治疗。 尚无 1人 韩 国 58人 患者是一名51岁修女,刚从墨西哥返回,从4月28日起就被隔离观察。 尚无 4人 日 本 0人 截至当地时间20日23时(北京时间22时),日本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267名。 尚无 267人 印 度 0人 印度16日确诊了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印度卫生部说,患者是一名男子,最近刚从美国纽约飞回印度海得巴拉。 尚无 1人 泰 国 0人 泰国公共卫生部长威塔亚十二日在曼谷表示,泰国已经证实有两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从而成为截至目前世界上第三十一个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国家。 尚无 2人 马来西亚 0人 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州发现第二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是一名女性,是第一名患者的朋友。 尚无 2人 土耳其 0人 土耳其卫生部16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已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患者是从美国途经伊斯坦布尔前往伊拉克的一名外国人。 尚无 2人 美 洲 墨西哥 3954人 墨西哥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20日已升至75人,确诊患者增至3892人。 75人 3892人 美 国 0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日表示,至今美国已有8人因甲型H1N1流感死亡,全美确诊患病人数也增至5710。 8人 5710人 加拿大 0人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2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加拿大累计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升至719人,其中包括1例死亡病例。 1人 719人 巴 西 18人 巴西已经确认4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另有24个疑似病例有待排查。 尚无 8人 萨尔瓦多 0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6人 巴拿马 29人 尚无 65人 哥伦比亚 226人 哥伦比亚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长迭戈·帕拉西奥·贝坦科尔3日宣布证实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是一名42岁男子。 尚无 12人 哥斯达黎加 128人 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9日宣布该国一名53岁男性患者9日死亡 北美以外首现新流感死亡病例。 1人 20人 秘 鲁 尚无 3人 阿根廷 0人 阿根廷卫生部7日确认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1人 智 利 0人 尚无 10人 洪都拉斯 19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危地马拉 0人 尚无 3人 古 巴 0人 尚无 4人 厄瓜多尔 0人 厄瓜多尔卫生部20日证实,厄瓜多尔新增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厄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6例,厄首都基多首次出现一例,总病例增至8例。 尚无 8人 欧 洲 西班牙 23人 西班牙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107例。 尚无 107人 英 国 3人 英国卫生部20日新确诊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致使全国感染者总数上升至109人。 尚无 109人 法 国 19人 法国国家卫生监督所19日宣布,法国又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目前该国的流感确诊病例已升至16例。 尚无 16例 德 国 19人 截至北京时间5月17日,德国共确诊14例。 尚无 14人 以色列 4人 以色列到目前为止发现4起境外移入病例,尚未有本土型患者。 尚无 7人 意大利 0人 意大利确认9例。 尚无 9人 荷 兰 0人 4月30日确诊该国第一例猪流感病例。 尚无 3人 爱尔兰 0人 爱尔兰首席卫生官2日证实,爱尔兰发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1人 葡萄牙 0人 葡萄牙已发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为一名30岁的女性。 尚无 1人 丹 麦 0人 患者是4月29日乘坐美国航班飞抵哥本哈根后被检查出感染的。目前已接近痊愈,但仍需在医院隔离几天。 尚无 1人 波 兰 0人 波兰卫生检验总局14日证实,一名日前从纽约返回的男子被确诊患有甲型H1N1流感。这是波兰第二例确诊病例。 尚无 2人 瑞 典 0人 目前不明。 尚无 3人 奥地利 0人 这位妇女从墨西哥城经过美国迈阿密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回到维也纳,不排除沿途传染给他人的可能。 尚无 1人 瑞 士 瑞士卫生部门4日宣布,瑞士有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尚无 1人 克罗地亚 1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罗马尼亚 1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俄罗斯 2人 两名从美国纽约回国的俄罗斯女性,因发烧症状疑似甲型H1N1流感被送往莫斯科传染病医院隔离观察。 尚无 尚无 芬 兰 0人 芬兰卫生部官员12日称,该国卫生部证实该国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两名感染者确诊。 尚无 2人 捷 克 1人 这两名病人正分别在布拉格的两家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其中一名患者不久前从墨西哥回国。 尚无 尚无 挪 威 0人 尚无 2人 比利时 0人 比利时甲型H1N1流感跨部工作小组16日宣布,比利时已确诊第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5人 希腊 0人 希腊卫生部18日宣布,希腊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该病例为输入型病例,患者19岁,16日从美国返回希腊。 尚无 1人 大洋洲 新西兰 28人 新西兰卫生部15日称,新西兰新增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使得该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升至9人。 尚无 9人 澳大利亚 19人 一名澳大利亚妇女已被确诊为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6人 *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北京时间5月21日12:00 国家和地区 (疑似)病例 详 情 死亡人数 确诊 亚 洲 中国内地 5月20日,北京市报告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是北京市第2例、我国内地第5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尚无 5人(2人治愈) 中国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梁卓伟教授和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17日宣布香港确诊第三宗甲型H1N1流感。该病例是一名广东湛江籍的23岁男生,在美国留学,前晚搭乘国泰航空CX831航班由纽约抵达香港后被直接送院隔离观察。目前,香港方面尚未通报有密切接触者进入广东。目前香港确诊的三宗“甲流”个案均是输入型病例。 尚无 3人(1人治愈) 中国台湾 台湾卫生疾病主管部门证实,台湾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这名病患是一名境外移入外籍人士,因为入境时发烧,因此被发烧筛检站拦下筛检,目前已经被确认为甲型流感感染者,正在桃园医院接受治疗。 尚无 1人 韩 国 58人 患者是一名51岁修女,刚从墨西哥返回,从4月28日起就被隔离观察。 尚无 4人 日 本 0人 截至当地时间20日23时(北京时间22时),日本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267名。 尚无 267人 印 度 0人 印度16日确诊了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印度卫生部说,患者是一名男子,最近刚从美国纽约飞回印度海得巴拉。 尚无 1人 泰 国 0人 泰国公共卫生部长威塔亚十二日在曼谷表示,泰国已经证实有两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从而成为截至目前世界上第三十一个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国家。 尚无 2人 马来西亚 0人 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州发现第二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是一名女性,是第一名患者的朋友。 尚无 2人 土耳其 0人 土耳其卫生部16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已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患者是从美国途经伊斯坦布尔前往伊拉克的一名外国人。 尚无 2人 美 洲 墨西哥 3954人 墨西哥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20日已升至75人,确诊患者增至3892人。 75人 3892人 美 国 0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日表示,至今美国已有8人因甲型H1N1流感死亡,全美确诊患病人数也增至5710。 8人 5710人 加拿大 0人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2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加拿大累计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升至719人,其中包括1例死亡病例。 1人 719人 巴 西 18人 巴西已经确认4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另有24个疑似病例有待排查。 尚无 8人 萨尔瓦多 0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6人 巴拿马 29人 尚无 65人 哥伦比亚 226人 哥伦比亚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长迭戈·帕拉西奥·贝坦科尔3日宣布证实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是一名42岁男子。 尚无 12人 哥斯达黎加 128人 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9日宣布该国一名53岁男性患者9日死亡 北美以外首现新流感死亡病例。 1人 20人 秘 鲁 尚无 3人 阿根廷 0人 阿根廷卫生部7日确认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1人 智 利 0人 尚无 10人 洪都拉斯 19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危地马拉 0人 尚无 3人 古 巴 0人 尚无 4人 厄瓜多尔 0人 厄瓜多尔卫生部20日证实,厄瓜多尔新增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厄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6例,厄首都基多首次出现一例,总病例增至8例。 尚无 8人 欧 洲 西班牙 23人 西班牙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107例。 尚无 107人 英 国 3人 英国卫生部20日新确诊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致使全国感染者总数上升至109人。 尚无 109人 法 国 19人 法国国家卫生监督所19日宣布,法国又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目前该国的流感确诊病例已升至16例。 尚无 16例 德 国 19人 截至北京时间5月17日,德国共确诊14例。 尚无 14人 以色列 4人 以色列到目前为止发现4起境外移入病例,尚未有本土型患者。 尚无 7人 意大利 0人 意大利确认9例。 尚无 9人 荷 兰 0人 4月30日确诊该国第一例猪流感病例。 尚无 3人 爱尔兰 0人 爱尔兰首席卫生官2日证实,爱尔兰发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1人 葡萄牙 0人 葡萄牙已发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为一名30岁的女性。 尚无 1人 丹 麦 0人 患者是4月29日乘坐美国航班飞抵哥本哈根后被检查出感染的。目前已接近痊愈,但仍需在医院隔离几天。 尚无 1人 波 兰 0人 波兰卫生检验总局14日证实,一名日前从纽约返回的男子被确诊患有甲型H1N1流感。这是波兰第二例确诊病例。 尚无 2人 瑞 典 0人 目前不明。 尚无 3人 奥地利 0人 这位妇女从墨西哥城经过美国迈阿密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回到维也纳,不排除沿途传染给他人的可能。 尚无 1人 瑞 士 瑞士卫生部门4日宣布,瑞士有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尚无 1人 克罗地亚 1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罗马尼亚 1人 目前情况不明。 尚无 尚无 俄罗斯 2人 两名从美国纽约回国的俄罗斯女性,因发烧症状疑似甲型H1N1流感被送往莫斯科传染病医院隔离观察。 尚无 尚无 芬 兰 0人 芬兰卫生部官员12日称,该国卫生部证实该国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两名感染者确诊。 尚无 2人 捷 克 1人 这两名病人正分别在布拉格的两家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其中一名患者不久前从墨西哥回国。 尚无 尚无 挪 威 0人 尚无 2人 比利时 0人 比利时甲型H1N1流感跨部工作小组16日宣布,比利时已确诊第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5人 希腊 0人 希腊卫生部18日宣布,希腊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该病例为输入型病例,患者19岁,16日从美国返回希腊。 尚无 1人 大洋洲 新西兰 31人 新西兰卫生部15日称,新西兰新增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使得该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升至9人。 尚无 9人 澳大利亚 19人 一名澳大利亚妇女已被确诊为该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尚无 6人 http://news.sohu.com/s2009/2813/s263659873/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6-10 10:44:34

    北京1天新增8例甲流患者 本报讯 (记者李秋萌)市卫生局受权通报,昨天本市新增4起8例甲流确诊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另据卫生部网站通报,截至昨晚9时,内地甲流患者已达101例。

      第一起1人,为第20例患者,女性,9岁,无国籍。

    乘UA889航班于6月7日14时由旧金山抵达北京,当日16时出现发热,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并转入北京佑安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起2人,均为男性,属父子关系,分别为第21、22例患者。儿子,9岁,父亲,38岁,均为加拿大籍华人。乘AC031航班于6月7日16时40分由多伦多抵达北京,因出现流感样症状,由首都国际机场直接送至北京地坛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第三起4人,是四口之家,两男两女,分别是第23至26例患者。儿子,14岁,女儿,4岁,美籍华人;父亲,50岁,母亲,47岁,中国籍。乘UA889航班于6月3日14时由旧金山抵达北京,6月6日17时出现发热,6月7日8时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6月8日转地坛医院隔离治疗。

      第四起1人,为第27例患者,男性,10岁,美国人。于6月6日出现咳嗽,7日出现发热,6月8日从香港乘坐KA900航班于11时30分抵达北京,入境时机场检疫体温38.7摄氏度,遂被直接送往北京地坛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以上8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均显示甲流病毒核酸阳性。北京市专家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诊疗方案,判定8例患者均为输入性甲流确诊病例。

      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市卫生部门已掌握密切接触者的相关信息,并逐一落实医学观察措施。

      卫生部通报,6月9日零时至21时,北京新增8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确诊病例;山东、湖南、天津各新增1例甲流输入性确诊病例;福建新增1例甲流输入性二代确诊病例。至此,我国内地共报告10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数据截止至6月9日24时 省/市 新增 确诊 省/市 新增 确诊 北京 8人 27人 上海 11人 广东 24人 福建 1人 17人 浙江 2人 湖南 1人 2人 四川 10人 山东 1人 2人 湖北 3人 河南 1人 山西 1人 天津 1人 1人 台湾 3人 24人 香港 4人 45人 内地101例 全国170例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6-10 10:46:08

    世卫组织表示将很快宣布流感大流行到来 新华网日内瓦6月9日电 (记者刘国远杨伶)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9日表示,世卫组织“已非常接近于”宣布流感大流行的到来。目前该组织在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确保各方对流感大流行有正确的理解,防止在宣布流感大流行之后造成过度恐慌。 福田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过去几天的甲型H1N1流感形势发展很快,“我们确实非常接近于断定或者说非常接近于宣布我们已经处于流感大流行当中”。   福田特别提到澳大利亚疫情的发展。目前澳大利亚通报的确诊病例已增至1000多例,而且可能已经出现病毒的群体性传播。按照世卫组织目前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系统,当病毒被确认在北美地区之外出现持续的群体性传播时,警告级别就应升至最高级,即6级,也就是宣布流感大流行到来。   福田还表示,加拿大的因纽特人当中出现了“异常多的”的严重甲型H1N1流感病例,目前还不清楚出现这一情况的确切原因。鉴于在过去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中,因纽特人总是受害非常严重,这一现象很让世卫组织担忧。   福田再次强调,世卫组织所确定的流感大流行的定义主要指病毒传播的地理范围,因此宣布流感大流行到来并不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生了变化或者说重病患者显著增多。对此,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媒体以及公众应有正确的理解,以防止过度的恐慌和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以及过激的应对方式。   他表示,流感大流行所造成的疾病严重程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当中都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场流感的整体严重程度应该是中等水平的。   他还说,世卫组织的工作不是简单地宣布流感大流行到来就没事了,它还要确保各成员国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引导公众作出正确反应。   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扩散到7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6563个确诊病例,其中140人死亡。 http://news.sohu.com/20090610/n264436598.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6-12 09:22:07

    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至最高级 中新社巴黎六月十一日电 根据瑞典卫生部刚刚透露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十一日下午召开紧急专家会议,决定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意味着宣布“甲流”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   这是世卫组织四十余年来第一次宣告流感出现全球大暴发。 世卫组织将在当地时间下午六点在日内瓦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已于十日征求了全球八个“甲流”疫情最严重国家卫生部长的意见,以便最终做出决定。   到目前为止,“甲流”病毒在全球四十七个国家感染了近两点八万人,其中至少一百四十一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疫情严重程度仅次于北美洲地区。   在宣布流感进入全球大流行之前,世卫组织肯定了所有国家现行的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   警戒级别从五级提升至六级,意味着所有国家必须加强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以应对该病毒,同时也表示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将进入大批量生产。   世卫组织发言人此前表示,将警戒级别升至第六级,只是由于地理原因,而并不表示病毒本身的严重性。世卫组织认为,迄今为止,该病毒表象一直“温和”。 http://news.sohu.com/20090611/n264481297.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6-12 09:24:00

    潘基文:世卫提高流感警戒级别不应引起人们惊慌 中新网6月12日电 在世界卫生组织11日宣布世界已进入人类大流感流行初期以后一个小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这一宣布本身不应引起人们的惊慌,但一定要对于疾病形势的发展提高警惕。他同时警告人们防止鲁莽和歧视性做法。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潘基文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人类大流感的反应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宣布是基于疾病在地域上的传播。尽管病毒具有传染性,但它并未像我们所担心得那样厉害,死亡率也很低。然而,在今后几个月形势如何发展无法预料。   潘基文指出,保证获得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病毒样本和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共享。他还强调,人类大流感将要求人们不仅要在卫生领域,同时还要在各个方面加强彼此的协调。   潘基文说,他将在下周一召开流感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定联合国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 http://news.sohu.com/20090612/n26448462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11 20:07:10

    澳大利亚报告该国首例抗达菲甲型流感病例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18: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1日电据路透社报道,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周五(11日)确认,澳洲出现首例对抗病毒药物达菲产生抗药性的甲流病例。   该州卫生部门在声明中称:“这名来自珀斯的38岁男子免疫系统较弱,最初服药有效果,但当病症复发后出现抗药性。”   声明称,目前全球共有13例对达菲有抗药性的病例。   该州首席卫生官员Tarun Weeramanthri称:“没有迹象表明该病毒在其它人中传播。病人家属与医院护理他的人员均未感染该病毒,他没有与更多人群接触,”他还表示这是一例罕见而单独的病例。   该男子目前病情依然严重,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http://news.sina.com.cn/w/2009-09-11/181718632366.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11 20:07:54

    我国内地累计报告7500余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19:2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 卫生部11日通报,截至9月11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750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70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9日15时至9月11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48例,其中18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030例为境内感染病例。 http://news.sina.com.cn/h/2009-09-11/192018632573.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11 20:08:53

    卫生部对各类学校制定14项甲型流感防控措施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17: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一日电(记者 曾利明)“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和学校,要在专家研判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及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采取临时停课或者暂时性关闭措施,科学合理地实施停课”。这是十一日举行的卫生部新闻例行发布会披露的中国各类学校制定的十四项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的内容之一。   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提出的这是十四项措施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都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对学生进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实施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以及随访制度;每天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晨检,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避免举行大型聚会,尤其是室内的大型聚会活动,必须举办的大型聚会活动,要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加强学生学习生活场所的开窗通风,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通风换气、环境消毒。   在疫情较严重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中药措施,开展疫苗的接种。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应该立即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疾控部门采取疫情处置。   廖文科强调,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应该做好相应准备,一旦发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医学隔离观察的措施。   他透露,国家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学校落实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进行整改。(完)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11/170318632145.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11 20:10:28

    甲型流感疫情已由城市向农村扩散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10: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1日电 在今天卫生部召开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情况发布会上,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指出,近期,中国内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疾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并呈现出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的势头,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易感人群,高危人群的基数大。   梁万年说,目前,中国内地31个省份都发现疫情,日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还陆续出现了重症病例,本土病例数在确诊病例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持续增大,过去半个月时间,从8月24日到9月10日,本土病例新增了3696例,占同期确诊病例总数的94.8%。   同时,聚集性疫情增加明显增多,其中8月份以来共报告了188起,占到了90.8%,学校和学生活动相关的疫情报告有179起,占整个聚集性疫情的86.5%,疫情开始由大城市向农村、县城蔓延。   根据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显示,流感患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阳性标本比例在上升。7月份以后,先后在20个省市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9月初,在南方的平均比例达到9.9%,也就是说,如果分到100株流感病例,其中甲型H1N1流感数是9.9。在北方平均分离比例达到8.2%。   梁万年最后指出,血清血调查表明,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易感人群,高危人群的基数大,广东、上海、浙江三省已先后出现了重症病例。(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http://news.sina.com.cn/h/2009-09-11/10331863004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0 11:08:54

    甲流疫苗产量将持续不足 无法满足全球免疫所需 2009年09月20日04:15 [我来说两句]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世界卫生组织18日警告,在未来一年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产量将持续不足,可能远低于先前预计的49亿剂,从而无法满足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的免疫所需。

      世卫组织今年5月预计,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全面启动后,最乐观情况下,49亿剂的年产量基本可供63亿人口的全球所需。

      世卫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18日说,现阶段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苗产能远低预期。他解释说,先前预期的前提是全球主要疫苗生产企业将传统季节性流感疫苗产能全部转至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由于季节性流感没有消失,全部转产难切实际。

      僧多粥少,是眼下以疫苗应对流感的窘态;如何分配,是世卫组织头疼的难题。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死亡病例达3486人,其中上周新增死亡病例281人。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0 11:16:56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八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卫生部通报,9月16日15时至9月18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01例,其中7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494例为境内感染病例。截至9月18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1172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7231例,重症病例6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2/200909/42887.htm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0 11:23:47

    全球甲流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已有25.4206万人感染 全球甲流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已有25.4206万人感染 2009-09-06 20:44:42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12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一周动态(8月31日至9月6日) 新华网记者 疫情动态 世界卫生组织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甲型H1N1流感已经造成全球25.4206万人感染,至少2837人死亡。其中美洲地区死亡2234人,西太平洋地区279人,东南亚地区188人,欧洲地区至少104人,东地中海地区21人,非洲地区11人。 世卫组织表示,虽然南半球季节性流感的高峰期已过,但是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仍出现许多新增病例,而北半球各国情况差异较大。 日本流感疫情发展形势显示,该国可能较往年更早进入流感季节。日本北海道地方政府8月31日公布说,当地一名40多岁的女性保健师8月30日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死亡,这是日本首次出现医务人员感染这一流感死亡事件。这名保健师8月21日曾在一所发生甲型H1N1流感集体感染的公立中学调查患者情况,但她与患者接触时遵循操作指南,采取了防护措施。 中国香港自8月30日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之后,陆续出现7例甲流死亡病例。 瑞典传染病防控研究所8月31日宣布,近两周该国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呈急剧增多之势,并出现首例死亡病例。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5日说,该国最新公布的两名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去世前都出现肺炎症状,这两名死者分别为雅加达的一名男孩和日惹的一名妇女。 近期,一些国家还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从8月中旬开始,芬兰南部城市埃斯波一家幼儿园的13名儿童和4名教职员工陆续出现甲流症状,其中有1名儿童和1位老师已被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此外,芬兰国防军中也出现甲流确诊病例,其中驻扎在芬兰南部乌西马省的一支部队已确诊9例甲流病例,另有30人出现流感症状。 匈牙利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心4日发布消息说,布达佩斯的一所学校有100多名师生3日出现集体发烧症状,目前已发现有4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本文来源:新华网 ) http://news.163.com/09/0906/21/5IIBFFHP000120GU.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0 11:30:33

    黑龙江大学发生聚集性甲型流感 全面停课 核心提示:13日发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黑龙江大学,16日8时开始全面停课。停课时间初步定为16日至19日,19日以后将视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情况再行决定。 9月16日,两名戴口罩的女生隔着铁门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新华网哈尔滨9月16日电 综合各地消息,16日又有甲型流感病例通报,黑龙江发生聚集性甲型流感高校全面停课。 哈尔滨市一中学发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据黑龙江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实验室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21人,未发现重症病例。 同时,13日发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黑龙江大学,16日8时开始全面停课。停课时间初步定为16日至19日,19日以后将视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情况再行决定。 黑龙江大学宣传部长、新闻发言人田成义介绍,从16日8时开始,该校将实施“停课不离校”政策。学校将停止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在内的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停止一切社会考试和大型群众活动。教师可根据课程布置自学内容,并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学生采取自学方式开展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全体教职员工外出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熊琳) http://news.163.com/09/0916/23/5JCC0DDU000120GU.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0 18:56:26

    《生活报》:一黑大学生“甲流”日志:我留下 一起坚守 -------------------------------------------------------------------------------- 作者:刘凤悟 文章来源:《生活报》2009-9-20 点击数:659 更新时间:2009-9-20 9:20:12   13日,黑龙江大学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此后,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紧急应对。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们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他们在这些天中的心态如何?   王一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实验班07级学生,这个外表阳光的大男孩一直用生活日志的方式记录着校园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校内网上,他的每一篇日志点击量都不断攀升。记者发现,王一夫的日志后面总有同学发帖评论,内容多为相互鼓励、传达信息,还有一些是澄清事实。其中,《我决定留下》这篇日志表达了王一夫要和他的同学们在一起,即使自己家在哈市,为了给大家鼓劲,他也不会离开校园。这篇日志得到了百余人的回应。一个叫袁振兴的同学发帖说:“支持你,很英勇”,像“黑大学子,加油!”、“今天又有流言啊,不过我们还在坚持……”这样的回帖不断出现。   16日,由王一夫编辑制作的《黑龙江大学·H1N1·停课·第一天》影像志上传至网上,截至19日17时,浏览量达到3954人次。该影像志时长三分零六秒,由精选的82张照片组成,这些照片有些是王一夫用自己的手机在校园里拍摄的,也有的是选取了同学发在网上的。为了明确表达这个影像志的主题,王一夫特意选取了一首老歌《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进行配曲,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甲流一定会灭亡,黑大一定能胜利”。 http://www.hlj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23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2 18:26:24

    世卫总干事称甲型流感第二波疫情暴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1日18: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九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 周志彬)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委员会会议二十一日起一连五天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等主持开幕礼。陈冯富珍表示,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迅速蔓延,第二波的传播已经开始。 视频:世卫总干事称甲型流感第二波疫情爆发 来源:东方卫视《看东方》   曾荫权在致开幕辞时说,自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以来,香港尽力阻止病毒扩散,曾经被指反应过大,但香港经历过禽流感和沙士(SARS),不容有失。   陈冯富珍则对香港的防控措施提出表扬。她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经济中心,有责任紧密监察疾病流传情况,而过去数十年,香港都能汲取新病毒的经验,防控工作受到国际专家赞扬,有关疾控措施亦受到国际推许。   陈冯富珍说,香港之前在监察甲型H1N1流感方面做得很好,口岸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由于香港旅客进出频繁,这是有必要的;但现在香港可逐步减少在口岸的预防措施,下一步的把关工作应将医疗物资集中在救治病人。   港府卫生署长林秉恩回应称,现时除了机场口岸外,其余口岸的检疫措施,都是与内地相配合,未来将与内地商讨如何调整。   陈冯富珍指出,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甲流”第二波爆发亦开始出现。“两天前,我再看过全球的数据,北半球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感觉到流感活动提高了,在香港我们亦同样见到个案多了。日本、英国、美国及加拿大,各地区都开始提高呈报个案。”她表示,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时刻,世卫会留意南半球冬季的疫情,希望各地区能共同交换资讯。   她同时表示,世卫资料显示,目前有些严重个案,病人病情可能在二十四小时恶化,增加医护人员的压力。但全球化验数据显示,“甲流”病毒稳定,无大变化,相信疫苗有一定成效,“我们暂时看不到病毒变种引起更严重的病。”   她又说,一般而言,新病毒出现后要待五至六个月后,疫苗才能研发成功,现时全世界已有二十五间公司在生产“甲流”疫苗,其中中国更成为首个为国民接种疫苗的国家。   陈冯富珍估计,最佳和最乐观情况,全球在一年内,最多可以生产四十九亿剂疫苗,而最坏的情况,也可以生产到二十亿剂疫苗。(完) http://news.sina.com.cn/h/2009-09-21/185418696073.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2 18:28:01

    北京储备200万人份中成药应对甲型流感 北京储备200万人份中成药应对甲型流感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01:13 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昨天,市卫生局召开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技攻关项目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政府已决定调整政府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品储备目录,市政府投入7000万元,将原贮备计划中的100万人份达菲原料药储备调整为200万人份相关中成药储备。   研究结果证实: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同时具有解热作用,能改善发热症状;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对多毒株所致肺炎模型有效,可在季节性流感大流行尚未分型时早期辨证使用。   由北京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开展的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证实:通过临床专家遴选的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与甲型H1N1流感病机、征候特点及基本治法相吻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甲型H1N1流感可分为风热犯卫和热毒袭肺两个征候,单纯以经过遴选的中药进行治疗,即能够改善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退热时间平均为1.5天,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为4.6天。在常规用药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所医治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17/011318665381.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2 18:30:09

    路透社:20世纪三次大流感的相似性 路透社:20世纪三次大流感的相似性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6日17:36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香港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上个世纪引发3次最严重流行性疾病的流感病毒,在灾难出现之前都以接近完全的形式传播了数年。   路透社14日援引这些研究人员的介绍报道,引发1918-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的H1N1病毒,在该大流感暴发之前已经在猪和人类当中传播,而且它不是如先前设想的那样直接来自于禽类。它可能是通过猪和人类的流感病毒之间的遗传互换产生的。   这同先前的研究发现形成鲜明对比。以前的研究认为,1918年的H1N1病毒是一种从禽类直接传播到人类的突变体,并最终杀死了5000多万人。   这些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缺乏对现在H1N1甲流暴发之前,该病毒在动物中存活情况的研究。香港大学和美国圣祖德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写道,通过了解病毒的自然史,可以调整对目前病毒的监控。   该研究还涉及另外两种流行性病毒--引起1957年亚洲流感的H2N2和引起1968年香港流感的H3N2。这项研究发表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和该研究团队成员管轶说,在大流感出现之前,1918年和1957年的病毒已经过了至少两轮基因重排。当流感病毒交换遗传物质,基因重排就发生了。动物或人同时感染上两种病毒就会发生此类情况。管轶说:"以前人们不知道大流感病毒如何出现……这项研究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病毒的演化和产生过程。"   另一项发现是,1918年的H1N1大流感病毒、今天的季节性H 1 N 1病毒和甲型H 1 N1病毒可能在1918-1919年间已经在一起传播了。   管轶说:"这3种病毒虽不同但有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大流感比其他此类疾病更加致命。"该团队分析和比较了1918年、1957年和1968年病毒及其近亲的基因,以明确它们的家系和创造出它们的遗传互换机制。   管轶说,1919年病毒的基因可能从1911年开始就在猪和人类当中传播了,而且这种病毒不可能直接从禽类传播到人身上。他说:"病毒直接从禽类传播到人类身上(并引起大流感)是非常困难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H5N1病毒迄今没有造成大流行的原因。"   1957年的H2N2和1968年的H3N2病毒有着类似的形成方式。该研究报告说:"在甲型流感问题上,由于缺乏这些时期以来的连续数据,猪同这类流行性病毒的产生的相关性无法排除。" http://news.sina.com.cn/w/2009-07-16/173618236384.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2 18:31:02

    教育部发第三次预警防控甲型流感 教育部发第三次预警防控甲型流感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02:31 东方早报   早报讯 中小学刚统一开学,高校秋季新生开学报到也陆续展开,上海市教委昨天转发教育部相关文件,对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发出第三次预警,要求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食物中毒与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教育部门要求,在防范甲流方面,必须坚持晨检制度,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晨检,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活动。韩晓蓉 施泓超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4/023118577064.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3 18:19:29

    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七类人禁止使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14: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3电 日前,卫生部发布《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对全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相关细节,做出规定。《意见》指出,疫苗接种从2009年9月中下旬开始,首先在重点人群展开,3岁以上人群均为疫苗适用者,但七类人禁止使用。   以下为全文:   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最大程度地发挥疫苗的作用,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规、规范,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目的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维持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减少特定人群中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   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   (一)免疫程序。   1.疫苗品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   2.接种剂量/剂次:15μg/0.5mL,1剂次。   3.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   4.接种途径:肌肉注射。   (二)接种人群与地区。   1.接种人群。根据目前的资料,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卫生部将根据国内外孕妇人群临床实验进展,适时提出该人群的疫苗使用意见。   2.接种地区。各地可优先考虑在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3.禁用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5)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疫苗接种对象、禁忌、注意事项等详见疫苗说明书。   (三)接种疫苗的时间。   2009年9月中下旬在重点人群中开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四)疫苗接种反应。   局部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   全身反应: 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   以上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其他不良反应详见说明书。   三、预防接种的实施   (一)接种单位设置。   主要依托各地已经取得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必要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在医疗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并安排足够数量的合格接种人员。临时接种点应具备与接种对象数量相适应的疫苗储存、疫苗接种基本条件,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分开设置,并有明显标志。接种现场应备有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和其他抢救设施,以应对现场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二)疫苗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接收甲型H1N1流感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全国疫苗和注射器信息网络报告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注射器的出入库信息进行网络报告,加强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管理,做到帐、苗相符。   (三)冷链管理。   甲型H1N1流感疫苗要求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冷链储运,并做好温度监测工作。   (四)接种实施。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并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对无禁忌症的对象知情同意后方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严格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为防止发生群体性癔症,实施群体性接种时,应合理安排,避免多个受种者在同一地点同时接种。   四、接种资料登记与报告   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对象实施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做好接种对象的登记工作。暂不具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条件的地区,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接种单位将接种信息录入国家接种点客户端软件。接种完成后,逐级报告工作总结。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详见附件1。   五、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在实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地区,应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系统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网络报告。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各地应及时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并妥善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和处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接种工作紧急叫停机制,及时有效应对出现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确保接种安全。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办法详见附件2。   六、督导和评价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接种实施工作的督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疫苗安全性、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23/144218710813.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3 18:22:50

    卫生部:对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13:13 卫生部网站   当前,公众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较为关注,为介绍有关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解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答问》,供广大公众参考。   1.我国群众为什么要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势头不减。截至9月3日,全球已有18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共报告25万病例,死亡2800多人。而实际发病人数远远超过报告病例数。目前,北半球进入秋季,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从我国内地来看,近期疫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目前,内地31个省份都发现疫情,每日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近期还陆续出现了重症病例。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出现较多重症病例,甚至出现部分死亡病例将不可避免。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每个人都应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2.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6月初,我国就建立了由发改委、卫生部、工信部、药监局、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10个流感疫苗生产企业组成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与联动生产协调机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实施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辟疫苗快速审核通道,按照“依法依规、程序不变、标准不降”的原则,严格、公平、公正地对疫苗企业的注册申请进行审评审批。   6月初,我国各家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从WHO获得可直接用于疫苗生产用毒种,按照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经过研制、生产出临床试验用疫苗,7月22日开始临床试验,经过现场检查、注册检验、审评审批等各个过程,到9月初正式获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   3.我国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10个疫苗厂家在7个省份开展的,13000多志愿者接种了疫苗。   根据接种第一剂疫苗21天的血清学结果,疫苗的血清学效果和安全性达到了WHO和欧盟的标准。接种15?g/0.5mL无佐剂疫苗的阳转率和保护率均超过85%。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的不良反应是轻度发热、头疼等等,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还没有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择15μg/0.5ml裂解无佐剂疫苗接种一剂次。   4.我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怎么接种?   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用于此型病毒所致流感流行的免疫预防。   接种剂量/剂次:15μg/0.5ml,1剂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肉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要求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   接种甲型H1N1疫苗对其他流感没有预防作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也没用预防作用。   卫生部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前,接种人员要认真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如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日期有误,应及时更正;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应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同时还应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疫苗的接种实施,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冷链储运,并做好温度监测工作。   5.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WHO与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接种要在不同部位。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后的临床试验数据,专家建议,如果需要接种两种疫苗,应至少间隔14天。   6.在哪里能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请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密切关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接种地点等相关信息。   7.哪些人群应该优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首先保证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正常运行、公共服务系统正常运转,其次兼顾各类重点人群,以降低病死率和发病率,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   我国重点接种人群的确定,主要综合目前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考WHO等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建议、以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供应能力等因素,经专家论证确定的。我国将根据疫情的进展和疫苗供应能力的提高,必要时及时调整重点人群的范围。   现阶段,我国免疫重点人群: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   8.哪些人群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以下人群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9.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否可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尽管WHO和美国CDC都将孕妇列为高度优先的重点接种人群,但我国目前尚未将孕妇列为接种对象。主要是目前缺乏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资料,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风险性不确定,同时,我国一直将孕妇列为往季节性流感疫苗禁忌人群。对于哺乳期妇女,目前尚无人类接种此疫苗后是否进入乳汁的相关研究数据,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本品。   卫生部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疫苗临床试验的进展,适时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疫苗使用策略。   9.有基础性慢性疾病患者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一方面,有明显基础性疾病患者,特别是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性疾病等慢性病的个体,在患甲型H1N1流感后,会加重原有基础性疾病,病重和病死的负担较重,应作为甲型H1N1重点接种对象;另一方面,对这些具有基础性疾病的个体,如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则不宜接种疫苗。所以,对于有慢性病的个人,是否应该接种疫苗,要考虑当地流感疫情的严重性、患病的严重程度和接种的风险性,咨询当地临床医生或接种人员后再做决定。   10.如何确定疫苗接种的重点地区?   优先考虑在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疫情严重程度主要是根据甲型H1N1流感监测结果、聚集性病例发生起数和发病数量等因素综合判定。各地疫苗接种的重点地区要由各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按照以上原则论证后确定。   11.如何有效防止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种。在接种前应该告知受种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对无禁忌症的对象知情同意后方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严格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   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异常反应,我国在常规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接种的基础上,已经制定和下发了专门的监测方案,强化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处理机制和接种工作紧急停止机制。   12.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裂解疫苗的成分无感染性,不会引起甲型H1N1流感。   下述不良反应中:“常见”:是指发生率1%-10%(含1%);“偶见”:是指发生率0.1%-1%(含0.1%)。   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   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   以上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   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没有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的资料。专家推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该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近。   据文献记载,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还可能发生罕见的不良反应,如:休克、血管炎样一过性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脊髓炎、神经炎、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等。   13.我国对流感疫苗接种有“叫停”机制吗?   国家已明确建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叫停”机制。发现以下情形之一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通报县级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并做出暂停相关疫苗接种的决定,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高于预期或呈明显聚集性分布;   --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患;   --出现死亡、残疾等严重事件;   --发生群体性反应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由流行病学、免疫规划、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论证。对于不能排除疫苗质量问题,或异常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预期,或无法做出结论的,应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叫停接种的建议,并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报。对于认定为预防接种实施差错及偶合症或心因性反应的,应及时撤消暂停,并妥善处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省级专家组对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的材料进行调查论证,并做出叫停接种或撤消暂停接种的决定。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卫生部报告,同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卫生部视情将有关疫苗接种叫停信息向全国通报,并组织专家对各地调查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4.除了接种疫苗之外,还有其他流感防控措施吗?   我国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仍然是综合性的措施。执行的策略为:“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接种疫苗只是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医疗救治,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疫情防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配带口罩、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http://news.sina.com.cn/h/2009-09-23/13131871035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09-23 18:24:53

    针对已感染猪流感的人中医如何治疗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15:13 新浪读书 中医将流感类传染病称为时疫、疫疠、伤寒、温病,二千年来积累了相当多的治疗经验。中医对此病的方法是,对已经感染者进行对症治疗,对未感染人群进行预防感染。 针对已经感染者,中药大青叶、牛筋草、板蓝根、桑寄生、淫羊霍等均具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如果高热不退加鸭跖草30~60克,全身酸痛者加羌活12克。如果发热重,口干咽痛者加桑叶、银花、薄荷等。咽红者加桔梗、甘草各5克。 (1)毒袭肺卫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3)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92223_61427.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24 15:21:03

    全球甲型流感死亡人数破5000 约20%在美国 图片:等待注射流感疫苗的美国人(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   人民网10月24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3日估计,全球有大约5000人死于今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西方国家俗称猪流感)。同一天,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也估计,该国死于这种新流感的人数突破了1000。由于目前多数国家停止统计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因此上述数字都是有关机构的“估计”,实际数字可能会更多。   根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该国因甲型H1N1流感而丧生的病人中,有大约四分之一是儿童或者25岁以下青年人。在因这种新流感而住院的病人中,则有一半来自上述两个群体。尽管如此,民意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父母,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接种新流感疫苗,理由是疫苗可能产生副作用。   现在,美国境内已经有数千人接受了新流感疫苗注射,大家表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注射部位的疼痛感和轻微的流感症状。此外,由于媒体对预防猪流感的工作反复宣传,引起很多美国人的注意。目前,该国接种预防普通季节性流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6000万,同往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加。   一般来说,每年都有都超过1亿多美国人接种流感疫苗。不过,普通流感疫苗无法预防甲型H1N1流感。换句话说,如果想预防这种新型流感,人们必须先后接受两次流感疫苗接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今年出现流感症状的5000名病人进行测试后发现,几乎所有人患上的都是甲型H1N1流感。   据介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通过鸡蛋培养的,而且目前产量依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对鸡蛋过敏的患者,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高轶军) http://news.sohu.com/20091024/n26769631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29 11:35:08

    世卫组织预测全球80%人都会感染甲型流感http://news.QQ.com  2009年10月29日08:55   环球网    我要评论(10) 据10月2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多位专家表示,今年秋天是甲流到底能给全球带来多大损失的一道重要的坎儿。韩国《中央日报》28日说,甲流进入一个月中最紧要的关头,世卫组织相关人士预测,直到人口的80%都感染后才会结束。 一位中国医学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甲流的最大威胁在于世界目前仍没有真正了解它。美国一家杂志27日报道说,从症状上来讲,甲流和季节性流感的症状几乎一样。报道援引哥伦布公共卫生传染病专家的话说,“季节性流感和甲流的症状极其相似,两者很难区分。唯一的不同是,甲流在一些人身上能造成更多的肠胃问题。” 不过,世界上也有乐观声音。加拿大《多伦多星报》28日就刊登了一篇报道称甲流恐惧没有事实根据。文章说,据世卫称,全球死于甲流人数不到5000人,而在正常年份,流感每年造成全世界25万-50万人死亡。在南半球,现在流感季节已经过去,但澳大利亚仅有185人死于甲流———相比之下,该国每年约3000人死于季节性流感。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http://news.qq.com/a/20091029/000598.htm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09:46:05

    如何辨别甲型流感与普通感冒? 1\甲流和普通感冒虽然症状相似,很容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市民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初步判断: 甲流一般在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以上),高烧会持续3~4天;普通感冒偶会发高烧。 2\80%以上甲流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普通感冒头痛症状轻微。   严重甲流会出现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普通感冒会有轻微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3\大多数甲流患者会有发烧恶寒、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症状;普通感冒偶有恶寒及轻微的疲劳感。 4\专家提出预防流感7招:   1.注意卫生,勤洗手,饭前如厕后一定要坚持洗手。   2.勤换衣服,避免细菌繁殖。   3.远离咳嗽的人,避免飞沫传播(1米之内,病毒就能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4.加强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5.屋内要通风,最好1小时能换气12次。   6.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实在要外出,记得戴口罩。   7.出现轻微高烧,多喝水,不随便吃退烧药。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509102900125_4.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09:47:11

    卫生部:流感病毒中甲型H1N1病毒占将近80% 卫生部:流感病毒中甲型H1N1病毒占将近80%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9年10月29日15:07 我来说两句(74)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2009年10月29日15时,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和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保障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目前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   [梁万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甲型H1N1流感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疫情现在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现在已经报告全球的确诊病例是39万多,死亡病例5000多例。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实际发病数和死亡数远远超过目前这个报告数。   [梁万年]:我国内地自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以来,截至10月28日,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万余例,其中境内感染约4万例,占病例总数的94.9%;已治愈3.1万余例。1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重症病例66例,已治愈11例,目前尚有39例在院进行救治。10月2日以来,我国已先后报告几起死亡病例。截至10月28日,31个省份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1502起,其中96.4%是发生在学校相关的聚集性疫情。   [梁万年]:综合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疫情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例数快速攀升,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在不断增加。第二,从整个病例构成来看,学校报告的聚集性疫情病例占比较大的比重。第三,现在流感监测结果表明,在流感病毒中,甲型H1N1病毒所占的比例将近80%。第四,和前一阶段相比,现在疫情地区差异已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不像早期那样明显。所以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随着天气的不断转冷,我国不少地方进入传统的流感高发季节,所以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防控任务也将会进一步艰巨。 http://news.sohu.com/20091029/n26783377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09:48:11

    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 服用板蓝根感冒冲剂等中药 2009年10月29日15时,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和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网友]如果是轻症,居家隔离了应该注意什么?怎么保证居家隔离治疗也不会传染给周边的人?   [李兴旺]居家隔离治疗,如果有条件,最好单独在一个房间。如果没有条件,起码和家人要戴口罩,和家人不要在近距离接触。再有就是房间要通风。从治疗来讲,一般病例不用使用达菲,更没有必要打点滴,我们可以吃一些中药,比如说板蓝根、感冒冲剂等,这些药对这个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持人]轻症患者有什么症状?   [李兴旺]一般是发热,体温在38度以上。第二是咳嗽,这种咳嗽是干咳。第三是嗓子疼。还有一些是肌肉酸痛等等,这些都没有出轻症病例的范围,出现这些症状没有必要紧张。从我们对这些病例总结来看,这次流感,一般的病例可能发热时间很少超过3天,超过5天的更少。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吃一些中药。有网友问,我们国家的中药能达到治疗作用吗?   [李兴旺]从我们日常的经验来看,老百姓都这样,平常谁感冒之后冲点板蓝根,基本上就有效,现在的中成药对治疗感冒还是有效的。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news.sohu.com/20091029/n267835878.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09:50:04

    卫生部:三类人群禁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中国卫生部26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答问表明,目前有三类人群明确被禁止接种疫苗。   首先是3岁以下儿童,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还没有3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不可以接种。   第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禁忌证为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因此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或者程度较严重则应禁止接种。   第三,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因此对普通季节性流感疫苗过敏的人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鸡蛋过敏史、接种疫苗过敏史及其他严重过敏史的受种者禁止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其他过敏史者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慎重决定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目前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策略是优先在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中接种。省级卫生部门将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有计划地予以接种。   目前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并上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15微克无佐剂裂解疫苗,注射剂型。批准上市的疫苗由北京科兴、华兰生物、长春长生等8家企业生产。   中国卫生部26日通报,截至10月2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356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29155例。重症病例累计53例,已治愈17例,死亡3例,其中,新疆26日报告1例死亡病例。(记者周婷玉) (来源:新华社) http://news.sohu.com/20091026/n267753038.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10:02:07

    甲流病毒“自述”:我如何变成死亡之吻? 来源:青年时报 | 2009-5-31 7:38:28 | 阅读 190次   一个喷嚏 “毒”倒150人   我的名字叫“甲流”   特别感谢:杭州市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施世锋   曾经,你对流感的认识,不过是一种每个冬季都会跑来敲门的调皮蛋,你鼻涕流了又流,喷嚏接连打个不停、嗓子也疼了好几天,哪怕你熬一熬不打针不吃药,一周过后,它还是会悄悄地走开,不拖泥带水。   然而,今时今日说起流感,它更多了一副撒旦的面孔,非典、禽流感的阴霾还没过去,甲型H1N1的全球蔓延,让众多人不禁闻“流”色变。   从小麻烦到大灾难,事实上,人类对流感的这种认知转变还远远不够,有关流感的种种未知依然在困扰着人类。   一株流感病毒的“自述”   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一颗流感病毒,我的名字叫甲型HIN1。   准确地说,我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如果科、属什么的你看不太懂,那也没关系,我可以给你描述一下我的样貌。   首先,我是个大肚汉,我的兄弟姐妹们小的时候都是丝状,长大了基本都是圆形的。不过,我们可是非常小的,小到你难以想象,我的直径大概是80纳米(nm),1纳米=-10-9米,所以,我大概就是0.00000008米大小了,的确够小了吧。   别看我的身子小,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里外包括了三层,内层是病毒核衣壳,含核蛋白(NP)、P蛋白和RNA;中层是囊膜,由一层类脂体和一层膜蛋白(MP)构成;囊膜外面还有两种不同糖蛋白构成的辐射状突起,主要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说到这里,我再透露一个小秘密:知道我的名字怎么来的吗?全靠这两种突起。   为什么我叫甲型H1N1?   我们这个大家族,有三个大的派系,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我属于甲型派系,在流感病毒的大家族里,我们是强硬派也是威力最大的,只要我们出马,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流行甚至全球性流行,这是因为我们的抗原变异性最强。而乙型就相对温和多了,顶多是学校规模的“单位内爆发”。至于丙型,它的抗原性比较稳定,主要“欺负”婴幼儿和一些免疫力差的成年人。   至于我的代号HIN1,这还要从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说起。为什么我们的名字会取决于这两种突起呢?其实,它们俩可是我“攻城掠地”的左右护法。说起来,我还是有一个小弱点的,就是我体内没有完整的酶系统,所以必须“搭”上细胞、“偷”到能量块,才能做“坏事”。   血凝素H能引起红细胞凝集,是我用来“吸附”细胞的抓手,而神经氨酸酶N能水解粘液蛋白、破坏细胞膜,打通“通道”方便我偷梁换柱―――把我体内的基因运输到细胞里。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进入呼吸道。随后,附着在细胞表面。接着,将其遗传信息(RNA)释放到细胞核中。   细胞核储存着细胞自身的遗传信息(DNA和RNA)。病毒会进行自我复制,并掌控细胞的功能。大量的病毒复制产生的病毒会不断地进入细胞膜中破坏细胞的自功能,直至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后,病毒会被释放到人体组织和血液内,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流后,继续感染其他组织细胞,直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产生抗体为止。   世卫的专家们根据这两种突起,给我们家族的成员们排代号也即亚型,除了我外,兄弟姐妹们的代号已经从H1排到了 H16、N1排到了N9。其中,人作为宿主含有三种HA亚型和二种NA亚型,即H1、H2、H3及N1、N2,所以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像H1N1、H2N2、H3N2这些亚型才会感染人类,其他的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则是禽类和牲畜等,不过在1997年禽流感出现后,像H5N1、H7N2、H7N3、H7N7、H9N2和H10N7亚型中一些毒株,也让个别人送了命,其中的缘由目前还不十分明了。   我如何变成死亡之吻?   大家认识我,恐怕要从发生在1918年-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说起,那场起源于美国并肆虐全球最后让至少2000万人死亡的大规模流感,给我戴上了“死神之吻”的头衔。   这种威力的产生与我的传播能力息息相关,当感染病人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就会把体内的流感病毒排出体外。不要小看一次咳嗽或喷嚏,有研究称,普普通通一次咳嗽会产生3000个微小飞沫,其中包含的流感病毒数量可达2万个。而当打喷嚏时,根据英国的研究,一次可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并以145公里的时速飞行,就好比病毒坐上了高速地铁,如果人潮密集,短短5分钟内,病毒就能散播给150人。而且,从病人口鼻腔呼出的空气里(你也许记得冬天里呼气时那股白气),这种很细的气凝溶胶会在空气中悬浮好几个小时,其中包含着无数的流感病毒。因此,理论上有种说法:“一个喷嚏,可以将致病微生物传遍全世界”。   然而事实上,太阳的紫外线就能杀死我,找不到“下家”(寄宿细胞)进行自我复制增量,我在空气中也存活不了太久,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天就死翘翘了。我的快速和大规模传播是需要条件的,比如密集的人群、相对封闭的空间等等。美国学者约翰・M・巴里所著的《西班牙流感:史上最致命瘟疫》就指出,1918大流感的大规模蔓延“得益”于当年美国军方向欧洲等地的密集运兵计划,当大量兵员被像装罐头似的塞在船上,哪怕一两名感染者就能酿成整船人员的流感暴发,随着兵员被运往世界各地以及各国部队的大规模调动,流感病毒的“环球旅行”也启程了。   我怎样变成了墨西哥流感?   有关我的最新罪证,是今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的“猪流感”,随后被正名为“甲型HIN1流感”。事实上,这个名字并不太精确,至少前面应该冠以“新型”二字,与1918西班牙大流感相比,我的变化非常之大。   作为流感病毒家族的头号危险分子,我的变异能力数一数二,这与我的天性有关。   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通用于地球上的任何生命体,当然也包括我们。通过基因的反复分解、重组和编码,变异出新型病毒,这也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这种变异是瞬息万变的、又是随时随地的,像人流感病毒在每个季节都会经历很多次重组,如果它们中的大部分被及时杀死,被保留下来的基因会蓄势待发,等待着某一次变异结果的一时得势。   世卫组织通过检测我体内的8条基因片段,发现了5条猪流感基因片段、2条禽类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以及1条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至于这些基因片段如何跑到我体内,至今还是个谜。   有人已经开始大胆猜测,也许是某人碰巧近距离遇上感染流感的猪打了喷嚏,或者某人不小心接触了自家农场里由禽类分泌物污染的水源―――这些目前只是猜测,请允许我卖一下关子。   我的至爱和最怕   高温是我的天敌   经过SARS、禽流感的洗礼,人类明白了一点,高温是我的杀手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流感病毒的一个特性,即怕热不怕冷,即便在零下5-10摄氏度,病毒也不会被冻死,因为病毒跟细胞菌不同,细胞菌有细胞壁,温度低的话,里面菌内的水分会形成结晶,细胞壁被破坏细胞菌就死掉了,而我们没用细胞壁,也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弱点,所有的蛋白质都有个等位点,在56摄氏度的温度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一旦超过这个点,改变结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你一定知道,当气温高起来后,鸡蛋里的蛋清就开始凝固了,就是这个道理。   我喜欢封闭的环境   流感病毒感染者呼出来的气体、喷嚏里的飞沫,它们悬浮在空气中,会成为传染源播因子。像任何疾病一样,这些病毒到底能不能感染人群,主要是看浓度,一般有致病量、半致死量、致死量几种划分。各种疾病的规格也不同,像5个痢疾病毒细菌就能引起发病,而100个霍乱病毒细菌才能引发病毒。如果感染者周围的环境通风情况良好,病毒会被大量地稀释掉,浓度一低,危险系数就降低很多。 http://news.biox.cn/content/200905/20090531073828_81011.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10:06:40

    科学生活: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该如何应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8日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E-mail推荐 】 日前,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教授河冈义裕的科研小组在《自然》网络版发表文章说,在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上发现了变异,可能导致病毒更容易附着在人体细胞上。 文章指出,如果变异扩大,可能比现在更容易向人类感染。日本的这一研究认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现在正处于逐渐适应人体并变得更容易感染人类的阶段,今后必须密切监控有关变异。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表示,甲流病毒变异可能朝着两个方向走:更轻或更重,从该病毒发生、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还是朝着专家想要的方向进展,但社区传染将难以避免”。 变异可能朝两个方向走 据了解,广州首个二代病例出现后,广东省疾控中心和中山大学都在进行两代病毒的对比,暂时还没有结果。“病毒的分离、研究、比对还需要一段时间。”何剑峰说。  他认为,目前有些病例感染源未明,再追究是哪种传播途径已没太大意义,因为有些病例传染源无从查起。可以说“甲流病毒发生社区传染将不可避免”,但究竟什么时候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目前尚不得而知,“担心的是大面积暴发”。 何剑峰同时指出,让专家们最担心的是甲流病毒发生变异。但变异也可能朝着两个方向走:更轻或更重。就算是重,也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即究竟是引起的病情重了,还是传播力更强了。为此广东的专家正严密监测病毒变异的发生。一个多月来,从该病毒整个发生、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还是朝着专家想要的方向进展,即确诊患者症状都比较轻,未有危重病例。” 专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今冬明春或稍晚些时候,一旦病毒在我国出现广泛传播或流行,短期内出现较多病人时,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对重症患者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病例将会发生。 为应对内地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的社区暴发,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预防干预措施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建议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进行“分类就诊”:轻症病例应减少不必要的就诊,可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应及时就诊;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到指定医院隔离治疗。 《指南》建议,疾病流行地区的居民必须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且应尽可能缩短在人群聚集场所停留的时间。此外,《指南》特别建议,流感症状的患者和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参加公众集会。 秋冬打硬仗不可避免 根据既往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特点及我国历年季节性流感流行规律,专家们推测,在今年秋冬季节,流感防控将有一场硬仗要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办公室技术准备组副组长罗会明介绍说,5月底,卫生部已发布了《指南》,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疫情可能会处在不同流行阶段,各地防控具体对策应因时因地而异。 “及时发现病例,控制传染源,仍是我国现阶段疫情防控的主要手段。”罗会明强调,下一步,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增多,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将重点关注流感样病例哨点医院检测系统、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减少疫情对生命健康或社会经济的危害,将是今后全国疫情防控重点。 “6月8日,甲型H1N1流感疫苗株已入境抵京,我国有关部门启动联动机制,迅速投入疫苗研制与生产。”罗会明指出,使用疫苗是防疫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免疫接种并不能阻止疫情的传播流行。变异是流感病毒的基本特性,即使病毒不发生较大变异,现在研制的疫苗到使用时完全有效,也可能因为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保证全部人群接种疫苗。 “以疫苗阻止一种传染病传播流行,需要人群免疫接种广覆盖。”罗会明解释说,“流感流行的特点,决定了个体免疫保护需要年年接种疫苗。因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历年开展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的目的,均是为了保护特别需要保护的重点人群,而非阻止流感疫情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出来之后何时启动接种工作,对什么人群进行优先接种,也将取决于该疫情的流行程度和危害性。” 需克服“防范疲劳” 基于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新形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反季节传播能力超出预期,尽管中国已大大降低其传播速度,但仍需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 目前中国输入性病例全部都是在国外感染的,发生输入性病例后往往会发生二代病例。这是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群对其普遍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人际间的传播。世卫组织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季节性流感的续发率在10%—15%之间,而甲型H1N1流感的续发率在22%—23%之间,其传染性强于季节性流感。 “目前中国在发现和控制输入性病例和减少二代病例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监测和预防控能力,大大降低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速度,使中国处于有利的防治形势。”曾光说。但他同时指出,强大的应对能力,只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症状明确的输入性病例,不能改变输入增多的现实,也不能杜绝二代病例的发生。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还有一部分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不发热却可以起到传染源的作用,因此每个国家都有可能突然发现本土传播,中国也难以例外,对此中国也已有对策。 曾光表示,出现二代病例后,主要由公共卫生工作者专业应对,公众不必恐慌,但仍需保持一定的警惕。公众应掌握这一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还要及时了解权威的疫情信息,做到主动保护、主动申报、主动就医。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记者 李颖) http://202.123.110.3/fwxx/kp/2009-06/18/content_1343412.htm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0-30 10:08:12

    科学生活:甲流患者为何多死于继发性肺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6日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E-mail推荐 】 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意味着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而以往几次流感大流行的历史数据均显示,继发性肺炎与流感大流行暴发有着密切关联。 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流行趋势,在近日召开的“2009高危人群肺炎预防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提醒公众,面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5岁以内的幼儿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应提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流感大流行总有肺炎“随行” “流感的危害不仅在于给病患带来痛苦和生命威胁,更在于其引发的多种继发性疾病,往往成为体质虚弱的病人的连环杀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特别强调,继发性肺炎球菌感染在既往流感大流行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向公众呼吁,高危人群在可能再次出现流感大规模袭击前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有效地降低风险。 文献显示,造成上世纪初欧洲死亡5000万人的1918年—1919年流感大流行中,绝大部分死亡病例源自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的细菌性肺炎。1957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各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造成的住院和死亡数量均显著增加。“美国的相关统计表明,在流感流行季节中,约50%的死亡病例死于肺炎,其中绝大部分是肺炎球菌造成的。”北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表示。 疾控专家强调,正是因为流感疫情和肺炎的高相关性,目前对继发性肺炎的预防工作值得公众共同关注。 高危人群需提早预防 “由于继发性肺炎高发年龄段一般在5岁以内的幼儿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因此建议5岁以内的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孙铁英特别指出,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一旦患上甲流更易感染肺炎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因此在今年流感大规模袭击前,这部分高危人群要引起特别注意,并提早进行免疫预防。 孙铁英同时强调,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肝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HIV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地中海贫血、脾切除者以及特殊环境或社会环境居住者等也应是接种的高危人群。 据了解,流感病毒感染后出现肺炎的患者分离到的细菌主要以肺炎球菌为主,而肺炎球菌性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并可导致死亡的疾病,其中5%的患者因此而死亡,20%的肺炎患者会患菌血症,其中10%会发生脑膜炎。美国2004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罹患肺炎不仅会加重原发疾病,还有20%的老年肺炎患者患败血症,病死率高达51%;继发性脑膜炎,更导致高达80%的老年患者死亡。 此外,健康人中也有“球菌”在潜伏。“研究发现,至少有60%的健康学龄前儿童、30%的健康学龄儿童及成人,鼻咽部带有肺炎球菌。”孙铁英说,在患上流感后,原本处于潜伏状态的肺炎球菌可能被“激活”,从而引发肺炎。 接种肺炎疫苗是最佳手段 “因为流感与肺炎的高相关性,所以在流感出现疫情警报时,最应预防的就是继发性肺炎,而国际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肺炎疫苗。”孙铁英表示。“注射肺炎疫苗后,可诱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而抗体能帮助白细胞有效防御肺炎球菌的侵袭。接种肺炎疫苗后,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时间为5年。最好的接种时间是在秋冬季来临前,一般有效抗体的产生要经过15天。” 同时,专家提醒,在甲流盛行的时期,流感和肺炎球菌两种疫苗一起接种将对高危人群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由于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所含的病毒株各异,是两种不同的疫苗,因此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孙铁英强调,“这两种疫苗在人体内甚至有‘1+1>2’的功效,但不能互相替代。” 专家特别提醒5岁以下幼儿不能用23价疫苗。“WHO在我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肺炎球菌流行主要有8个血清型,而这8种血清型都包含在了23价肺炎球菌疫苗中,因此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以选择。而5岁以下幼儿则应选用7价肺炎疫苗,不能使用成人疫苗。”孙铁英强调。 余宏杰也呼吁,本身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要特别注意接种肺炎疫苗。据悉,目前美国、香港等先进国家和地区在等待甲流疫苗生产的同时已经储备过亿美元的肺炎球菌疫苗。全球领先的疫苗企业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市场总监易青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从全国各地的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的情况,目前肺炎疫苗供应充足,市民现在就可以到接种点接种肺炎疫苗。(记者 李颖)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1-12 08:07:29

    内地报告甲流确诊病例62871例 死亡36例(图) 11月11日,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乘务长卢悦(左)在成都双流机场医救中心接种点进行甲流疫苗接种注射。当日,国航西南分公司包括飞行员、空乘、地面服务员等331人完成了疫苗接种,成都民航单位正式启动了生产一线岗位人员甲流疫苗接种工作。中新社发易世忠 摄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中国卫生部通报,11月9日15时至11月11日15时,中国内地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393例。截至11月11日,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6287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7077例。重症病例累计285例,已治愈54例,死亡36例。   截至11月11日12时,国家食品药品监局累计完成批签发241批次4108万人份。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2779.9万人份。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展对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1089.6万人。 http://news.sohu.com/20091111/n268136376.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1-27 12:40:40

    韩国首次出现重复感染甲型流感病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17: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据韩联社26日报道,继美国发现首例重复感染甲流的病例后,韩国也发现了反复感染甲流的患者病例。   韩国金海市一家医院26日表示,20日,该医院曾确诊了一名年龄为2岁左右的女童再次患上甲流。这名女童在今年9月已感染过甲流,并得到了治疗。这是韩国首次发现重复感染甲流的病例,在世界范围内也并不常见。   该名女童的主治医生表示,患儿于本月20日再度因高烧症状来到医院,当时体温达到39.1℃。院方再次使用抗病毒剂,并进行了RT-PCR检查,结果确诊患儿时隔2个月,再度感染甲流。   今年9月,该患儿由于发高烧,体温上升到38.3℃,呼吸器官出现异常,因此住院接受治疗。当时院方进行了基因检查,确诊其为甲流患儿。之后,该女童接受治疗并恢复了健康。   报道表示,一般来说,感染特定病毒后,恢复健康的人在体内会形成抗体,不会再被同一病毒感染。因此,该名患儿有可能感染了“变异”的病毒,体内的甲流免疫功能未能发挥作用,也可能因为年龄太小,免疫体系尚不完善,第一次感染后没有形成抗体。 但报道认为,也不能排除第一次检测结果有误的可能性。 http://news.sina.com.cn/h/2009-11-26/174519134450.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09-12-20 11:09:25

    世卫称甲流在北半球达顶峰 专家担心“超流感” 世卫称甲流在北半球达顶峰 专家担心“超流感”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09年12月20日04:15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专家称现在最关注甲流感是否会变异为“超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疫情通报说,甲型H1N1流感已在全球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目前,世卫组织正密切跟踪全球疫情形势。   世卫组织在疫情通报中说,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很活跃,不过疫情已达高峰,或已过高峰,北美地区尤其如此;而在东南欧、中欧、中亚和南亚,甲型H1N1流感活动仍在持续增加。   疫情通报说,在日本等东亚国家,甲型H1N1流感活动仍比较活跃,但总体呈减弱趋势;而在尼泊尔、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甲型H1N1流感活动在持续增强。   感染主体转向三类人群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在此前确诊的甲流感病例中4成是学生,但随着60%的学生接种了甲流感疫苗,甲流感感染者的主体已从学生转为机关干部、工人和家政人员。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前天,北京市累计有甲流感危重症病例541人,102人仍然在院治疗,死亡57例,死亡人数居全国之首。其中,一半患者没有基础疾病。方来英认为,北京市死亡人数之所以高于全国水平,是因为“北京的公共卫生力量比较强,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重症呼吸道感染者的死因。”   方来英坦言,全世界专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并不是甲流感,而是担心流感病毒在人、禽、猪三者身上整合变异为“超流感”,那将是灾难性的。“因此,面对每个重症患者我们都会考虑‘是不是有别的事’。甲流感给我们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   怀孕三个月内慎打甲流感疫苗   昨日,广州市科协召开纪念成立50周年座谈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钟南山院士表示,孕妇妊娠中晚期接种甲流感疫苗,对孩子影响不会很大。   钟南山表示,怀孕前3个月要谨慎一点,但在妊娠中晚期,如6个月后,还是可以接种疫苗。如果孕妇本身有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就要谨慎。目前广州孕妇接种甲流感疫苗的人不多,钟南山认为,孕妇到妊娠中晚期,接种疫苗对孩子影响不会很大。   最近,金花清感方和莲花清瘟胶囊这两种中药备受关注,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对治疗甲流感有效。对此,钟南山表示,他觉得有一定依据。主要是有循证医学基础,作了很严格的观察,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很好的开头,“中医就应坚持这个方向,从经验型走向辩证型。将来我们做治病指南,说哪些中药有效,就有依据了。”   钟南山说,两种中药的主要依据,包括发热时间缩短,病毒消失时间缩短,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副作用少,而价格也比较便宜,这都是优势。相信这两种中药能造福全国,而且对国外病人也会有帮助。   综合 新华社 南方日报  http://news.sohu.com/20091220/n269072828.shtml
  • 茶烟

    茶烟 组长 楼主 2010-01-12 09:37:30

    中国上月甲流死亡447人 高居传染病死亡之首 中国上月甲流死亡447人 高居传染病死亡之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11日18:06我来说两句(2)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 (记者曾利明)中国内地上月(二00九年十二月一日零时至三十一日二十四时)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四十八万四千二百九十二例,死亡一千五百三十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死亡四百四十七人,超过艾滋病、狂犬病和肺结核,高居传染病死亡之首。这是国家卫生部今天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披露的信息。   通报显示,上月内地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二十二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三十三万一千四百五十五例,死亡一千五百零五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梅毒和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三点八一。   同期,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十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七例,死亡二十五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点一一。 http://news.sohu.com/20100111/n269503268.shtml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