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夏鼐·陈梦家
晒太阳的小书虫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东方早报 卢芹斋·夏鼐·陈梦家 缪哲先生谈卢芹斋功过一文(2月23日《上海书评》)提到夏鼐日记中对卢芹斋的反感,事情发生在1935年12月13日,伦敦芒特街(Mount Row)的古董店,夏鼐参观了卢芹斋(C. T. Loo)的古董展览,在日记中记道:“此君偷盗古物出国不少,此次又乘中国美展的机会,运移批东西来弄钱。铜器及瓷器皆属不差,标价殊昂,如殷商铜壶标价四千镑,白陶每片标价六十先令。遇到Loo,问我姓名,我也问他,一听说姓卢,我便知道是他了。四十多岁样子,中等身材,颧骨高耸。我有点不高兴再与他谈话。”(《夏鼐日记》卷一,华东师大出版社,397页)两年后,夏鼐在巴黎又看到卢吴古玩公司的建筑,“半带中国式,为状极丑恶”,夏鼐在日记中说,“此辈以盗卖古物为业者,本难望其有美术眼光。”(《夏鼐日记》卷二,123页) 另一位考古学家陈梦家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在美国访学期间,曾得到卢芹斋的帮助。《卢芹斋传》中说,陈梦家当时正筹划写一本关于中国青铜器的专著(即196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卢芹斋慷慨为他的研究提供便利,为他在各地参观私人和公共博物馆打开方便之门,还把自己的摄影师和摄影棚都交给陈梦家,拍了八百五十张文物图片(《卢芹斋传》,145页)。 这个过程,陈梦家在1948年写的一篇《洛阳出土嗣子壶归国记》中也有详细记载。陈梦家夫妇刚到美国,就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卢芹斋(通篇文章只说卢先生,没有提他名字):“卢先生是浙江吴兴人,年纪已六十开外,身材瘦小,而精神极好,行动敏捷。他的北方官话很差,故我们都讲家乡话。”卢芹斋跟他说,自己经营中国古物四十多年,常有英欧和日本学者到她那里寻材料,这一次他难得逢到自己的国人,特别高兴,“凡一切他可以帮助的,他都衷心地乐意为我做”。陈梦家从卢芹斋的“通讯卡片中寻到所有私人收藏家的地址和所藏的铜器;由他出售铜器的底本上寻到所有博物馆的收藏;由他的照相底片中我得到千数以上的铜器照片;由他助手开罗君的帮助,我们摄到了凡可到手的铜器……”陈梦家说,他在美国的这一工作,“除了各大博物馆外,卢先生的贡献最大”。后来陈去欧洲,也“颇得他的便利”(陈梦家《梦甲室存文》,中华书局版,310-311页)。 1947年陈梦家离开美国前,向卢芹斋告别,对他说,回国后将在清华筹备博物馆,希望卢有所赞助。卢一口答应,并说凡有铭文的重要铜器,他很愿意它们回国。陈梦家指明要嗣子壶,卢表示等博物馆稍有眉目,他就寄回去。果然第二年卢芹斋就将嗣子壶从纽约航空运回国,当时卢对此铜器的估价是五千美元(同上文)。 在《卢芹斋传》中,此事只提了一句:“1947年,在友人陈梦家的建议下,他给清华大学捐赠了一件中国远古青铜器。”(157页)《卢芹斋传》的让人觉得不过瘾处,也即缪哲先生所说“期望于作者、而作者却未餍我望的地方”,就在这些具体细节上,往往用“一件远古青铜器”这样含糊的词语。 尉迟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十帝缺二 (清风淡月)
- 明式家具|晚清一代的木材运输 (东海一粟)
- 钱币|铜元养包浆的方法 (东海一粟)
- 明式家具|【时光精酿】传世清代红木桌椅,精心保养下的古典之美 (凌冽之风)
- 端砚|端砚二三事之有冻岩与麻子坑 (东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