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细细的记忆,淡淡的忧伤
那抹笑意
《目送》——细细的记忆,淡淡的忧伤 《目送》由70多篇散文构成的散文集,是龙先生在面对家庭、父亲、母亲、儿子的某句话某个举动,在面对时光的慢慢流失中的间隙时的所思所想所叹。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又一次被其细腻的文字所折服,被其真挚的情感给触动。 小子不太喜欢看散文,因为散文太散,多数属于抒情类,没有具体内容,有时候写了一大堆所思所想,可大多只是无病呻吟。发现只是,把“唉”这个字用一百个字写出来而已。但是,开卷有益,散文华丽的文字、句子,多种修辞手法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感受到一种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慢的追求,细细感受平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深深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无以言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伟大、坚韧而平淡最后却挡不住时光从指间溜走,使之成为记忆;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证实了父母与子女之间今生今世总是不断地在渐行渐远;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发现了一种对兄弟姐妹的看法——兄弟不只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是同树同根;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发现了一种对名人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学到了几个词:士不可以不弘毅、盗拓、蔚蓝的蔚字;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发现了一本书《孟买得失》可以列入今年书单;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发现有时候龙先生还挺装的,或许是文人的风骚吧,如——稍纵即逝。稍纵,即逝(可惜龙先生想表达的这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发现一种灼见——人民是很容易被领袖使唤的,实在太容易了;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也发现作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于“辽沈战役”的暗讽——“贺电中有胜利的狂喜,现在读来特别恐怖,中国人相互拿起屠刀砍杀,杀死几百万同胞乡亲,然后大肆庆祝”,于此可以看出作者部分政治立场,对于文学方面只能表示理解,但在与历史评价以及政治立场上来说小子不理解、不赞同;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见到了许多优美的文字,许多的文字值得模仿; 读了龙先生的文字,学到一种结尾——你们看到的是我的文字,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并不重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新小说《元罪》正在豆瓣阅读连载中 (巨阙)
- 《目送》——细细的记忆,淡淡的忧伤 (那抹笑意)
- 《目送》——对不起,我不懂事 (没事虾扯蛋)
- 【讨论帖】贫穷的本质-----你陷入贫穷陷阱了吗? (老shi)
- 乌合之众——奇怪的人性 (刘杨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