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魔幻故事
flyinsummer
11月底在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上遇到一位来自纽约的德国设计师Jan Wilker,他与冰岛人Hjalti Karlsson于七年前在曼哈顿组建了一个设计工作室,名为Karlssonwilker。这是一个很小的独立工作室,两个年轻人快乐而认真地工作着,因其作品收到了一些来自Big Names的委托——如MOMA、MTV、PUMA之类,也接受过一些访问——如鼎鼎有名的CR、Print、New York Times Magazine,但绝不至于是引人尖叫的大明星。 当然,何止是他们,所有的设计师,都不可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再有名望也不可能成为好莱坞明星。 Jan和Hjalti却一不小心成了大明星,在塞尔维亚。四年前的某一天,他们接到一通电话,委托他们为塞尔维亚设计2005年的日历。塞尔维亚,对这两个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遥远而神秘的名字,他们对它一无所知,也不知该如何开始设计。于是,他们萌生了前往塞尔维亚旅行的想法,在那里待上12天,睡觉吃饭到处逛逛寻找灵感,每天设计出一张日历,12天后就能完成任务。 然而一切都超越了他们简单的设想。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意外连连:当地儿童身着民族服装在机场列队欢迎,漂亮的塞尔维亚姑娘现场跳起舞蹈,大妈们递上自制面包和酱料请他们现场品尝,闪光灯不停闪烁,照相机摄像机一起上场……两人尴尬地应付着这一切,好容易坐上前往住处的大巴,昏睡的Jan被Hjalti推醒:“快看窗外!”他们看到的,是巨大的超过真人大小的海报,海报上正是两人的照片!而这样的海报,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 接下来,是没完没了的参观和拜访活动,和至今都不知道名字的人合影,每天接受五家电视台的访问……每天的工作时间被压缩到不到2小时。 这样平面的描述其实远远无法重现当我看到这段短片时的魔幻感。我的第一反映是,哦,太好了,原来世界上还有比中国疯狂的国家;然后是,他们真的应该去拍一部电影,类似于《欧洲性旅行》(Euro Trip)的那种,幽默而诡异的温暖喜剧片;最后是,想到福斯特在圣诞夜来到北京为首都机场奠基却摸不到铁锹的故事。 P.S. 可以登录KarlssonWilker的网站,里面有部分照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艺术与设计》杂志2025年第03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艺术与设计》杂志2025年第01-02期合刊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艺术与设计》杂志2024年第12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艺术与设计》杂志2024年第11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艺术与设计》杂志2024年第09-10期合刊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