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莫尼卡!
山紫水明
别了,莫尼卡! ——追念亡友意大利道教学家莫尼卡·埃斯波西托 第一次见到莫尼卡,她就像风一样从我身旁掠过。 2006年的一个午后,我和一个学友步行前往京大人文科学研究所道教读书班的途中,脚踏越野式单车的莫尼卡微笑着向我们挥手而过,她身着一袭黑色的连衣长裙,戴着墨镜,美丽中透着帅气。 结识莫尼卡,要感谢德国人Christian Wittern博士,是他在那年冬天把我介绍给莫尼卡,为她主持的“道藏辑要研究计划”的网页从事翻译工作,这是一个由台湾蒋经国基金会资助的大型跨国性学术项目,来自日、中、港、台、欧、美等世界各国的道教学者都参与其中。主页已建好了英文和日文的部分,我则负责将内容译成中文,创建中文网页。合作伊始,我和莫尼卡及她的丈夫瑞士人乌尔斯·阿普(Urs App)先生在京大正门内的意大利餐厅Camphor共进午餐。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留着小胡子而充满绅士风度的阿普先生竟是柳田圣山先生的学生,专攻宗教学、佛学和禅学,故而和我有着不少共通的话题,工作内外聊得很畅快。这项翻译工作于2007年春天结束,期间我还为莫尼卡修改过一篇汉语论文《〈道藏辑要〉及其编纂的历史》。合作短暂而愉快,莫尼卡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学者,有时为了网页一个词语的翻译,我们之间要通好几封邮件反复讨论。此后虽然联络不多,但由于我也加入了“道藏辑要研究计划”的团队,担任其中两部道教典籍的提要撰写,因此一直保持着邮件联系。对于那些年只读不写的我而言,撰写提要未尝不是一种正压力。好像是回国那年的春天,我在京大文学部门口碰到了来图书馆查书的莫尼卡,她依旧美而帅气,容光焕发。何曾想,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同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在年底要举办一个关于人文与宗教的研讨会,有关方面要我推荐一份日本的与会学者名单,我拟的名单中就写下了莫尼卡的名字,但不知道后来组委会邀请莫尼卡了没有。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日本大地震的翌日即2011年3月12日一早,当我照常打开邮箱,一封题为“Sad news”的邮件跃入眼帘,这是香港的黎志添(Lai Chi Tim)教授发来的中英双语信件,我登时惊呆了,——“作为莫尼卡教授的朋友,我不胜悲痛的告知大家,莫教授不幸于三月十日下午羽化离世。根据麦谷邦夫教授的转告,莫尼卡的丧礼将于三月十三日下午二时举行。”这是一封群发给《道藏辑要》研究计划同仁的邮件,可我还是不敢相信,认为很可能是一个无聊的恶作剧,因为我与黎教授夙不相识,就在十天前的3月1日我刚刚和莫尼卡通过电子邮件。我立即给阿普先生及几个研究道教的同窗发去了询求真相的信件,而陆续接到的回覆则一次次击碎了我那一点点侥幸心。转瞬一年多过去了,此时心境犹悲凉莫名。 我还记得,一次在京都今出川通和莫尼卡交谈时,她谈起了自身的境况,还有周围日本学人的冷漠和狭隘等等。这些我都感同身受,却找不到话语来安慰她,也许她根本就不需要,她是那样的热情坚定而富有活力,就像那石缝中挺出的青草一般。莫尼卡出生在意大利,先后在中国、比利时、法国、日本等地游学,最后在日本定居工作,研究中国明清时代的道教,艰辛冷暖之种种,恐怕不足为外人道。而我心里明白,她热爱学问,喜欢日本,可是至死也没有得到一份稳定的终身教职。一个外国女人,导师又是法国人,在日本学术圈注定是个“龙套”(extra)角色。其内心深处,岂止是寂寞和无奈?如此过渡性的龙套却统领各国学者,向庞大的《道藏辑要》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发起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大戏缓缓地拉来了帷幕。我那时甚至还幻想,有一天像她那样优秀的汉学家肯定会来中国工作的,孕育出道教的本土会有她的位置。我问自己:这样的愿望,算不算太高?到了上海后,不知有多少次在睡梦中惊醒,半夜一点过后为了赶上最后一班的京阪电车,那夹着书包狂奔的人啊,无尽的夜空!或许活在梦里,人才是真实的、幸福的。从未怀疑过,从未放弃过。可如今一切皆物是人非,连当初我们一同创建的主页亦不复存在了。还有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忘了问她:莫尼卡,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仙?今夜打开废弃已久的邮箱,一封又一封地点阅往来过的百余通信件,忽而遥远,忽而近在咫尺。 2006年12月13日 周三下午11:12 Dear Seki-san my name is Monica. We met some time ago at Professor Mugitani's seminar. I have just received your e-mail by Dr. Wittern. I wonder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copy-editing/translation work for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on Daoism at the Jinbun. I have just finished a website and 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inese native-speaker who can edit and translate some parts of it. Fortunately at Kyodai they pay quite well for this kind of work which I guess does not take a lot of your precious tim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are interested as soon as possible. You can write me in Chinese or Japanese. Looking forward to having you on the board. Sincerely yours Monica …… 2011年2月26日 周六 下午9:18 Dear Shi how are you? How is your life in China? And how is going your work at the university? I suppose you should now be happy to have joined finally your family. It is long time I did not have any news from you. I hope all is going well. Do you miss Japan? Please let me know when you plan to finish your articles for the Daozang jiyao volumes because we have also to translate them into English.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Monica 2011年3月1日 周二 下午8:26 Dear Shi great to hear from you. Happy to know you spent New Year vacations with your family. I am very happy to know that you are still committed in the Daozang Jiyao Project and you are working on your articles. I am very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your contributions to the Daozang Jiyao Project. Best wishes Monica 听说那天早晨,莫尼卡和往常一样在家中工作时,突感气短不适,倒在了丈夫的怀中。至爱的工作,至爱的土地,还有至爱的亲人,我忽然好羡慕她,最后一刻的莫尼卡是幸福的,她死得其所。 谨以此文追念我的朋友莫尼卡·埃斯波西托(Monica Esposito,1962年8月7日生于意大利热那亚,2011年3月10日卒于日本京都)。 有文斋主人2012年7月20日于沪上 转自 有文斋主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66129455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石立善丨《大學》《中庸》重返《禮記》的歷程及其經典地位的下降 (...)
- 存稿 | 京都大学池田秀三教授推荐石立善先生应聘教授职务书 (...)
- 求石老师教学讲座音频 (于贤)
- 追思 | 杨少涵:悼念石立善兄 (...)
- 追思 | 怀念石立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