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雅讲座目录(截止到2013年末)
来自:chen
中山大学博雅讲座 (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时间:晚七点半至九点半 第1讲: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上) 刘小枫教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 11月24日(星期二), 南校区小礼堂 第2讲: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下) 刘小枫教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 11月26日(星期四), 南校区小礼堂 第3讲:两河流域的区域政治 王献华(剑桥大学亚述学博士) 12月1日(星期二),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4讲:从圣经到两河流域 王献华(剑桥大学亚述学博士) 12月3日(星期四),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5讲:从一些实例看诗词中之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叶嘉莹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12月11日(星期五), 南校区小礼堂 第6讲:鲁迅晚期杂文与上海现代性批判 张旭东教授(纽约大学东亚系主任、比较文学系教授) 12月16日(星期三), 南校区小礼堂 (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时间:晚七点半至九点半 第7讲:清华国学院与国学的道路 陈来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3月4日(星期四), 南校区小礼堂 第8讲:中华文明起源新进展 王巍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研究院荣誉院士) 3月8日(星期一), 南校区小礼堂 第9讲:龙树菩萨的政治思想与阿玛拉瓦蒂大支提 古正美教授(著名佛教与佛教艺术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3月16日(星期二),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10讲:印尼婆罗浮屠的佛教艺术 古正美教授(著名佛教与佛教艺术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3月18日(星期四),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11讲:追求永生的努力——古埃及宗教探幽 蒲慕州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3月26日(星期五), 南校区小礼堂 第12讲:西汉帝陵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焦南峰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陵考古队队長) 4月1日(星期四), 南校区小礼堂 第13讲:芮国墓葬群出土玉器研究 蔡庆良(台北故宫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4月13日(星期二),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14讲:科学、哲学,与现代性 曹天予教授(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教授) 5月18日(星期二), 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第15讲:战争纪事与政治史学 刘小枫教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民大学教授) 5月25日(星期二), 南校区小礼堂 (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时间:晚七点半至九点半 第16讲:“灵根自植”的意思——一个新亚人的反省 卢玮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香港著名作家) 10月27日(星期三),南校区三教213 第17讲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 王玉冬教授(芝加哥大学美术史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11月10日(星期三), 博雅学院马应彪堂 第18讲 住宅与园林:中国人居文化的意义 赵辰教授(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得主) 11月18日(星期四), 南校区三教213 第19讲 唐宋诗词与中国文化 吕正惠教授(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2月2日(星期四), 南校区三教213 第20讲 宋元取经图像与《西游记》前史 梅林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敦煌研究专家) 12月15日(星期三), 南校区马应彪堂博雅学院 (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第21讲 丧服体制与传统中国的文明结构 吴飞(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4月16日下午4点, 南校区马应彪堂 第22讲 西方影视政治伦理——《沉静如海》与《色戒》比较 张志扬(又名墨哲兰,著名哲学家,海南大学教授) 4月19日晚7点,南校区一教304 第23讲 格致之道:在物境中体认天理 杨立华(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5月5日晚7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24讲 中美通识教育之比较 莫玉琳(Kathryn Mohrman)(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校长) 5月12日晚7点,南校区小礼堂 第25讲 洛克的政治哲学与现代自然法学说 李猛(芝加哥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5月14日晚7点,南校区马应彪堂 第26讲 西藏西部的佛教考古新发现 霍巍(四川大学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 5月19日晚7点半,南校区三教213 第27讲 儒家与民主 贝淡宁(Daniel Bell,牛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 5月26日晚7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28讲 后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 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蒋经国学术基金会执行长) 6月3日下午4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29讲 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政治学系主任) 6月9日晚7点,南校区小礼堂 第30讲 司法能动与中国的婚姻家庭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6月16日晚7点,南校区三教213 (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第31讲 詩經與商周禮樂文化 陳致(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 9月15日晚7点30分,南校区小礼堂 第32讲 传统主义的文化史意义 潘公凯(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 9月23日下午2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33讲 书法与现代美术 海上雅臣(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 9月23日下午2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34讲 中美学生交换交流的现状与展望 吴彦伯(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协理副校长) 11月22日晚7点30分,南校区三教213 (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主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第35讲 引诱凯撒:克利奥帕特拉与古罗马时期的情爱政治 Robert Gurval(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古典系副教授) 2月24日晚7点,南校区三教213 第36讲 不同的小说传统 韩少功(中国著名作家,原海南省文联主席) 3月22日晚7点,南校区小礼堂 第37讲 从“正统性”危机到“合法性”危机——观察清帝逊位的新视角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副所长) 4月7日上午10点,南校区小礼堂 第38讲 美国圣约翰文理学院的博雅教育 Victoria J. Mora(美国圣约翰文理学院前任院长) 5月3日晚7点,南校区小礼堂 第39讲“为何最虚弱的反显得最英勇”—对弥尔顿的撒旦异教武士形象的剖析 沈弘 (浙江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晚上7:00 南校区小礼堂 第40讲 西方意识形态”的“四重根”——重解地、天、神、人 张志扬(中国著名思想家,现任教于海南大学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 2012年5月23日(星期四)晚上7:00 南校区三教213 第41讲 欧洲中学教育及欧洲大学教育现状 魏格林(维也纳大学 副校长) 2012年5月28日7:00-9:00pm 南校区小礼堂 第42讲 教养与文明——日本通识教育之路 陆一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生)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晚上7:30 南校区小礼堂 (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43讲 制造“自然”:苏轼《雪堂记》及其辩证美学 杨治宜(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助理教授)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晚上7:30南校区小礼堂 第44讲 从莫扎特到毛泽东—我的古典音乐世界 王晓鸽(旅美女中音歌唱家) 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晚上7:30 南校区第三教学楼213室 第45讲 哈钦斯校长及其《高等教育在美国》 司各特·李(J. Scott Lee)(美国高等教育界著名的 “核心文本与课程学会(Association for Core Texts and Courses, 简称ACTC)”主任) 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晚上7:30 南校区三教213 第46讲 幻想、诗意与激情——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 陈列(青年钢琴家)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晚上7:30 南校区岭南学院叶葆定堂三楼讲学厅 第47讲 埃涅阿斯形象的变异 王焕生(中国著名古希腊罗马文学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晚上7:00 南校区小礼堂 第48讲 听风——田野中的寻音探路 吴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协会理事)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晚上7:30 南校区第三教学楼213室 (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49讲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谁是我们的他者?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晚7:00 南校区第三教学楼礼堂 第50讲 剑桥大学八百年 柯瑞斯 Nichoals Chrimes (英国作家) 2013年11月31日(星期四)晚7:30 南校区小礼堂 第51讲 我为什么要翻译《基督教真谛》? 郭宏安(著名法文学家,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晚7:00 南校区小礼堂 第52讲 从神话到史实 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省珠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晚7:30 南校区小礼堂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毕业致辞 | 董波:大学与闲暇 (Tautologia)
- 听说(比较确切)博雅本科不再招新生了 (诚淀)
-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新学期课程 (carpe diem)
- 下午有人去听人工智能的讲座吗?能否录音分享一下?非常感谢! (阿米尔 汗)
- 【第一个阶段的推荐后】有后续的实时分享吗 (晏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