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的读书量与世界的对比!
来自:猫宁社区(已转移至https://mccm.me)
关于“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而就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十万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 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而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俄罗斯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在莫斯科的地铁车厢里,总有不少乘客一上车就埋头看书,尽管莫斯科的地铁比北京的地铁噪音大且灯光昏暗。一些在商店甚至菜市场排队买东西的人,也会如同变魔术一般,从装食品的袋子里掏出本书来,一边排队,一边阅读。俄罗斯人特别注重从小培养读书的好习惯,俄罗斯学者们认为不好好读书,这将对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道德和修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是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话:智慧掌握在犹太人的脑子里。为什么呢?因为犹太人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读书就像蜜蜂在采香甜可口的蜜一样,当你打开一本本书,就像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 日本人也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不论在人均购书量、读书量,还是出版量上,都名列世界前茅。日本人的读书习惯令人感动。无论是在汽车站、火车站上还是在汽车火车上,多数人都手捧一本书,仿佛置于无人之境。日本人上下班途中所需时间长而且工作时间也长,很多人就是利用乘车的时间读书。 法国素来可谓为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他们在中学教材里将哲学列入课程中,经过这样的教育训练,许多年轻人很早就养成思辩的习惯,成就对事物观察的独到见解。将学问当作探究人生的态度,胜过于文凭的追求。法国的传统书店密度极高,而阅读者或思辩在咖啡厅、酒吧等处随时可见。此外,讨论阅读与艺术的节目毫不逊色于综艺节目。 英国自身悠久的历史,与迄今仍激动人心的文化和艺术,一直以来都反映在普通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品味上头。英国人的读书习惯也令人感动,在公众场所,特别是在汽车上、地铁里,你根本听不到人们的高声喧哗,上得车来,找个座位后,都随身拿出书或者报纸在安静的阅读。没人号召,更没人强求,读书只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已。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来自知识的熏陶,也就是说——来自阅读。可见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何其重要的影响。 绝不想在国家和民族层面的高度讨论阅读量,对于渺小的我而言,只是想通过读书让自己思维更加灵活、见识更加广阔、知识更加充裕。让自己在聊天说话的时候能词如泉涌、话如江水般滔滔不绝。
最新讨论 ( 更多 )
- [morning 7]“被扶上墙的烂泥”的提问楼 (三墩哈士猫)
- [morning 10]“被扶上墙的烂泥”的音乐楼 (三墩哈士猫)
- 因为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转)--2篇,有分割线 (番茄君)
- “被扶上墙的烂泥”的读书文摘 (三墩哈士猫)
- 什么是“真正的男人”? (三墩哈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