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的《彩虹尽头》

klam

来自:klam(科研之路,道阻且长)
2014-03-23 23:04:3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守护学徒

    守护学徒 (科幻库[sflib.cn]) 2014-03-25 12:36:01

    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直在做这件事来着……

  • Alfonso W

    Alfonso W (Ama la vida que vives.) 2014-03-25 18:28:22

    还记得科幻世界上有篇文章说 上世纪就做过类似的百科电子化工作, 但是仅仅过了几十年,便已找不到能读取存储介质的机器。

    现在的网络,无限副本,应该能保存几十年以上吧?

  • 秋本 明

    秋本 明 (需要不断的自省。) 2014-03-25 18:30:31

    除了书籍还有很多老旧的影像资料也在做数字化,我就曾经到国家图书馆去进行过相关的工作。

  • YANGHL0419

    YANGHL0419 (书书) 2014-03-25 19:12:03

    特别是报纸,报纸纸张保存时间不会超过100年,必须电子化 不过似乎最好的方式是胶片保存 只是要选好的胶片材料

  • YANGHL0419

    YANGHL0419 (书书) 2014-03-25 19:28:19

    还记得科幻世界上有篇文章说 上世纪就做过类似的百科电子化工作, 但是仅仅过了几十年,便已找不 还记得科幻世界上有篇文章说 上世纪就做过类似的百科电子化工作, 但是仅仅过了几十年,便已找不到能读取存储介质的机器。 现在的网络,无限副本,应该能保存几十年以上吧? ... Alfonso W

    它说的恐怕是储存格式的问题,就象80年代好多电视资料都是录像带,当时录像带又分很多种类 现在能播放各种格式录像带的机器几乎都找不到了

    象现在我们电脑通用的一些图片和文本格式,在电脑用DOS系统,或者更早期的苹果机自带的basic系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要用电脑看个图片,看个小说,简直不可思议。 随着电脑技术发展,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格式,那么现在通用的这些格式可能就会被淘汰,在未来的电脑里就么法看了。

    也不用太远。即便现在,科学研究用途的格式就跟我们日常用的不一样。比如从太空、从月球探测器传送回来的视频、图像,就不是我们日常的电脑能直接看的,需要进行专门解码转换之后才行。

    所以呢,格式问题是数字化技术最大的问题。只能一时,不能永久。

    最稳妥的方法还是胶片存储。只要有光就能看

  • 网魔阿宝

    网魔阿宝 2014-03-26 13:40:21

    现在的“云计算”正适合做这样的事情。话说当前还没有正儿八经描写“云”的小说吧?我以前写的《云端》(http://www.hystudio.net/599.html)是想写“云”的问题,可惜没有展开来讲。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355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