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笑我:我所知道的吴藕汀先生
净慈(且隨雲水伴明月 但求行處不生塵)
10月16日,朋友约我去博物馆,看看第二天即将开张的嘉兴民间收藏馆。我们自行车刚骑到博物馆门口,吴小汀来电话,说:“爹爹不行了。” 我马上调转车头,不吃晚饭,赶到竹桥新村。吴藕汀先生的儿媳妇说:“爹爹快断气了,他眼睛不肯闭,快问问他还有什么事情放心不下。”老人的病床边,站着他的八个子孙。他还在喘气,睁着眼睛,眼珠不动。他已经三天不吃东西了,连水都不喝。 上一天,他轻声说过一句话。没有人能听清,吴小汀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纸,他在上面写了四个字。没人看得清写的是什么。我记起两个月前,他还住在医院时,在我的手心里也写过三个字,当时我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我问他。他说:“安乐死。”所以这张纸上的最后一个字,肯定是“死”,而且可以推断最后两字是“要死”。我理解他的选择,他不肯住院,不肯吃药,不肯吃东西,最后三天连水都不肯喝。他的身躯皮包骨头,成了罗汉。 我捏住老人的手,他的指甲已经呈淡紫色,找不到脉搏。我的手很温暖。我说:“藕老,你闭上眼睛睡一会吧。”我发现他的眼中有一颗泪,只有一颗。喘气,慢慢的。我们注视着他,突然间他的胸塌陷了,两肩向内抖动一下。喘气没了。他睁着眼睛,走了,永远走了。享年93岁。时间是傍晚六点三十九分。 一 我是1990年开始与住在南浔的吴藕汀先生通信的。我知道他是嘉兴南堰人,我也出生在南堰。我们家在南堰街26号,他们家的“吴大成酒行”是南堰街50号。我孩提时,“吴大成酒行”的老房子还在,留给我的印象,很大,几个小伙伴在那里捉迷藏,颇有藏身之处。雨天在过道上削洋片,淋不到雨。而那个时候吴藕汀先生一家,在南浔,正在贫病中煎熬。上岸的老房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拆了,在这个地基上毛纺厂盖了三幢职工宿舍。下岸的一幢2000年之后拆去。如今南堰没了,找不到一点痕迹。 吴藕汀先生是1951年由嘉兴图书馆派往湖州南浔,整理嘉业堂藏书而离开嘉兴的。本来说定四个月,不料一去就再也无法回来了。“吴大成酒行”几千平方米的房子,起先是政府替他们代租,当时每月可收房租三十多元,之后就充公了。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后来归浙江省图书馆,吴藕汀先生成了浙江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1953年前后去了杭州。我曾听到别人对吴藕汀1958年离开单位有过种种臆测。在嘉兴,我曾当面问过吴藕汀先生,他说:“我离开嘉业堂,谣言很多。谣言终究是谣言,让别人去说吧。那个时候,我工资五十多元,一家十一口,夫妻俩八个孩子,还有母亲。每次国家补助七十多元。这样可以维持一家的最低生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有消息说,大家可以涨工资了,翻一倍。我想这样就不必再补助了。有一次单位领导去开会,我们都认为加工资可以就此敲定。不料上面的指示,不但不加,原有的工资也要推倒重来。内人和我都预感到不妙。如果不能坐着吃饭,可以站着吃,决不能跪着吃。于是我提出了辞职。领导不同意,多次上门劝我,一直八个月之后才批准我的要求。马一浮的弥侄孙丁慰常是我的同事,他也提出辞职,批不准。之后在运动中,他带着老婆孩子自沉在无锡鼋头渚。我是浙江图书馆辞的职。当时在杭州,不在嘉业堂。离职之后,一家的生活靠变卖家当来维持。我想把自己的藏书卖给原单位。他们不要。我只有卖给严宝善。严宝善再把这些书卖给浙江省图书馆。我有一对红蓝宝石戒子。红宝石一般,蓝宝石倘若放在现在,了不得的价钱。卖掉,大约维持了全家半年的生活。1959年后的三年中,我的母亲、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连续去世。献儿死时穿的衣服,是从兄妹身上剥下来的。” 这里摘录吴藕汀1961年填的词《乳燕飞·哭献儿》———天道何为者。把人间,诸般患难,集吾身也。痛悼黄门未两载,又折兰枝庭下。真比拟,心头肉剐。四壁徒然无葬殓,耐西风,兄姊寒衣卸。浑不尽,泪珠洒。 生才十月娘尘化。更孱躯,那堪无乳,哭啼昼夜。剔尽残灯常达旦,阿父声吞喑哑。这怨恨,千言难写。但愿吾儿泉下去,试追寻,汝母同欢话。傍墓侧,有依藉。 当时有传闻,说吴藕汀先生已客死他乡。庄一拂先生曾有一首悼念吴藕汀的诗。为才华出众的吴藕汀惋惜。 在艰苦的岁月中,吴藕汀先生以写作、填词、种药、养猫度日。他创作了《烟雨楼史话》、《南堰志》(已毁)、《二次世界大战纲目》(已毁)等。整理收集了嘉兴地方文献。1974年胡天如到南浔去说书,意外发现吴藕汀还活着。胡天如叫吴藕汀先生画一张扇面,作为转告嘉兴的朋友凭证。当时,吴藕汀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挥笔作画。从此他与挚友沈茹菘开始长达十五年的密集通信,留下许多珍贵资料。 1986年,吴藕汀先生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二 1990年他被聘为《嘉兴市志》特约纂稿。他在致周子美先生的信中曾经写道:“因为编纂地方志书之需,我拟就了《修志八议》以备引用。(一)倭寇之乱:正史掩盖张经之殃民,与赵文华抗倭之功绩。(二)严党之争:赵文华为项氏之婿,严世蕃有女嫁与吴氏,锦衣卫陆炳平湖人,未免有所牵涉。故以后修志之时,互有相争,竟至避免涉及此事。(三)清兵屠杀:事为清代志书所忌,讳而不言,而资料不少。即杀秀水知县,恢复明朝之役。(四)乾隆南巡:着重于乾隆六次南巡时,对于社会的影响,此为各书所未述,兼及烟雨楼。(五)太平天国:太平军杀人放火,糜烂地方,不可不言,但守将廖发寿功绩不可废。陈炳文投降清朝,实为叛徒。(六)辛亥革命:着重于褚辅成的一生,推翻满清,反对袁世凯,以至抗日救国等等。又浙江反袁电文,在嘉兴发出,吕公望主其事。(七)八年抗战:应以九一八至日本投降的社会情况。(八)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应详尽。” 三 九十年代末,吴藕汀先生设想重返故乡定居。他们家有四方吴昌硕的印章,本可以卖给私人藏家,来嘉兴买一套房子。当时就有日本人知道这个消息,住在嘉兴沙龙宾馆,托熟人向吴先生购买。吴藕汀先生认为,吴昌硕印章不能流到国外,他愿意捐给国家。这四方印章,是1981年金仁霖先生从上海寄还给吴藕汀先生的。1949年金仁霖先生受方去疾之托,为方介堪钤拓《苦铁印选》,向吴藕汀先生借去。以后遭逢兵乱,从此与金仁霖断了信息,首尾三十三年。吴藕汀先生以为早就化为乌有了。吴先生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不过我的藏印,尽以易米而去,留此四印,不觉感慨万分,不能自已。” 有朋友告诉过我,说像吴藕汀先生这样的情况,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归还自住房一百平方米。我向有关部门打听。有关部门让我转告吴藕汀先生,请他先写一份申请报告。吴藕汀先生在回信中说:“我家的房子是被无故没收的。应该上门归还,怎么还要我来写申请?”后来,因为“吴藕汀先生的房子已超过落实政策期限”,这件事就此搁置。 当时的市长杨荣华、嘉兴文化局局长朱益民和嘉兴图书馆馆长崔泉森知道此事后,认为像吴藕汀先生这样的学者,嘉兴应该请回来。朱益民特地赶到南浔,对吴藕汀先生说:“我们把房子落实后,就将您请回嘉兴。四方印章您可以留作纪念,不捐。” 2000年5月2日,嘉兴图书馆派车将吴藕汀先生及他的长子吴小汀一家从南浔接回嘉兴。老人抱着四方吴昌硕的印章和二十万字的《戏文内外》书稿。五十年乡音未改的吴藕汀,怯于上电视镜头说话。记者偷拍到他的唯一一句话:“嘉兴,我没有一天不想回来。”不久,吴藕汀先生就催促要将四方吴昌硕的印章捐给国家。此年11月3日,嘉兴市文化局在嘉兴博物馆为吴藕汀先生举行画展,吴藕汀先生将四方吴昌硕印章捐给了国家。 四 吴藕汀先生回乡后,从三千多篇《药窗诗话》中,选编了八集二百篇,由秀州书局印制,每种一百本。撰写了两部回忆录《猫债》和《郭家与我》,十多万字,也由秀州书局印制,每种也是一百本。《猫债》,后来已由北京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还整理了《落花残片》,曾在《南湖晚报·曝书亭》连载。已经输入电脑的文稿约有三百万字。吴小汀从吴藕汀致沈茹菘信中摘录出来的谈艺部分,2003年刊于《万象》杂志。许宏泉曾在他主编的《边缘·艺术》杂志的创刊号上,推出吴藕汀先生的宋人词意画和画论。在文史和美术绘画界引起很大反响。 《戏文内外》回嘉兴后写了近两百篇,连同在南浔是所写共二百五十篇,约四十万字。这是一部谈论京戏的著作。吴藕汀先生认为,任何艺术发展都有度限,当某种艺术发展到顶峰时,我们应该做的,只有继承和保护,也不能借创新之名改变破坏。他认为宁可分立门户,好比橄榄球是从足球来的,不是说明足球可以用手了。他常说:“青铜器,属于青铜器的时代。我们可以放在博物馆的橱窗里观赏,不要将它改成电饭煲。” 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著名词学家施议对、著名作家余杰以及一批年轻学者、画家都慕名来嘉兴拜访过吴藕汀先生。 继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吴藕汀的词学工具书《词名索引》后,今年10月14日,吴藕汀、吴小汀父子花数十年心血完成的《词调名辞典》,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五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阅了自己的日记。一边回忆吴藕汀先生当时讲述时的情景,一边摘选。今天重温吴藕汀先生的只言片语,仍觉得新意和温馨。 2000年中秋节,吴藕汀先生要到南湖赏月。我们打的到许家村。他站在湖边的树下,望着烟雨楼顶的月亮。之后几年,他都站在自家的阳台上赏月。有一年,大家都说刚过的中秋看不见月亮。吴先生说:“昨天月亮出来三分钟。十点十五出现,十八分隐去。” 2000年10月,有人花三百元,买了一张吴藕汀山水赝品。吴先生画了一幅赔他,并题了一首诗:“年老颓唐百事疏,丹青本来读书馀。休教鱼目存遗憾,作此偿还意稍舒。” “陈寅恪说别人不知道柳如是的‘壮志’。我看陈寅恪也不懂柳如是。绛云楼火烧,他不知道柳如是所为。” “金九与朱爱宝。朱爱宝不是船娘。金九在嘉兴谈不上危险,民国政府在帮他忙,有什么危险?担心的只是日本人暗杀。” “董香光所讲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万里路’是寻师访友,并不是游山玩水,走有什么用,画画是用手,又不是用脚。走得路多,吃得苦多。劳驾劳驾而已。” “许瑶光的《南湖八景》是讲民生的。他没有写成休闲,是社会经济。南湖烟雨,东塔朝暾,茶禅夕照,杉闸风帆,汉塘春桑,禾墩秋稼,韭溪明月,瓶山积雪。他并没有写‘瓶山赏雪’、‘韭溪观月’,也没写胥山。许瑶光并不是‘太守何庸博雅名’。” “林则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谈不上爱国。他充其量是效忠皇帝。效忠不等于爱国,他没考虑到后果是老百姓倒霉。” “花木兰是侵略者的帮凶。花木兰爱国,那么川岛芳子也爱国。川岛芳子爱她自己的国家。” “中国人就这样,一个人说他好,样样都好。说他不好,样样都不好。就拿林彪来说,要讲点他好的地方,也要用春秋笔法。其实人是极其复杂的多面体。” “我的一生十八个字:读史、填词、看戏、学画、玩印、吃酒、打牌、养猫、猜谜。前四项是主要生活,后五项是多头。我是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六 吴藕汀先生10月18日火化的那天,我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一副挽联:“自由精神;独立人格。” http://hi.baidu.com/once/blog/item/91f27931b345be19ebc4af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