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可道”的误解

df!

df!(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2009-01-08 06:51:3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笑面人

    笑面人 (真金刚不喜欢假猩猩) 2009-01-08 08:44:52

    “聖行五教,不言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極,未足以府萬物。”

    好像是在讲道体“无形”,特别是“聖行五教,不言為化。”这一句里道就是“言”的意思呀,没有表达“道”是“路”或者“行”的意思呀。

  • 周之杰

    周之杰 2009-01-08 15:32:47

    DF 为什么你要把“真实的含义”说出来呢?!

  • 沉没

    沉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09-01-08 17:48:35

    可以是双关甚至多关,谁也未必错,谁也未必对。

  • 陰陽魚

    陰陽魚 (有緣再會) 2009-01-08 18:20:43

    此句断法颇多 我见过的还有 道可 道非 常道 和 道 可道 非常道 两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在你心里) 2009-01-08 18:31:45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09 17:56:21

    2009-01-08 08:44:52 邓莹 (武汉)   “聖行五教,不言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極,未足以府萬物。”      好像是在讲道体“无形”,特别是“聖行五教,不言為化。”这一句里道就是“言”的意思呀,没有表达“道”是“路”或者“行”的意思呀。


    是故天生五物,無物為用。聖行五教,不言為化。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天生五物,是道;圣行五教,是名(名乃章法政令之谓)。“常道”以“无物为用”,无可用故道不可行;“常名”以“不言为化”,无所言故镇之以朴。

    善速在不疾,善至在不行。故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極,未足以府萬物。--------------------------“善速”“善至”之道,不疾不行,则道之不可行明矣。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09 18:25:59

    有同学认为第二个“道”可以作多种理解,也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将其理解为“行”比理解为“说”更有深意。

    若说“道不可言传”,那顶多是告诉我们“道在言外”,应该超越头脑和分别智而求之,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但这种超越和“损”本身却容易变成一种努力和工夫,形成新的执着。

    若说“道不可行”,则内涵更深。人本在道中,恰如鱼在水中,并非像寻常的路一样外在于人。路总是有所指向,有一个目的地,“道”没有目的地,“道”就是当下,必须摈弃有为、无所着力才能见道。这就是“返”的功夫,但“返”又容易让人觉得要返回到某个地方,“不可行”则意味着“返”乃是对“不可行”的体认,知道“道不可行”即入于无为。这种“不可行之道”是“当下即是”,是“如鱼得水”,是庄子之逍遥。

  • 忘我之路

    忘我之路 (独立思考) 2009-01-13 20:59:00

    如果你得道了,就该不在乎字意也.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14 01:09:31

    2009-01-13 20:59:00 忘我之路   如果你得道了,就该不在乎字意也.

    如果不同意,可以提出你的看法,大家讨论。说这种话除了自我安慰,什么用也没有。

  • 壶碟会上探花郎

    壶碟会上探花郎 (……) 2009-01-14 02:20:15

    那么道作为行的解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说文里的道是啥意思?手边没字典……

  • 笑面人

    笑面人 (真金刚不喜欢假猩猩) 2009-01-14 08:37:05

    ““常道”以“无物为用”,无可用故道不可行”, 无物为用道就不可行吗?这个说法很牵强呀。

    ““善速”“善至”之道,不疾不行,则道之不可行明矣”, 这明明说的就是道体无形呀,你这样解释真的很勉强。

  • 悲`馨

    悲`馨 (世事是空 真心才是实心) 2009-01-14 15:51:28

    道就是一种混沌状态,用现在的语言只能这么解释

    在深入下去也只是这样翻来覆去的讲了,因为语言表达不清楚,只有等自己修为到那个境界了才能明白。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这个道,本来就不叫道,但是现在因为叫不来,所以他才用一个“道”字 来叫它。如金刚经中“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类 是,不是。 因为言语总是隔着一层纱。

    如果执着了字意,就偏离了真相了哦

  • 五柳

    五柳 2009-01-14 20:01:10

    DF的解释很有说服力

    我觉得这句话的核心是提出“可”和“常”的对立比较而不是道和名的释义,具体释义还是会因人因时而异,得意忘言嘛

  • 三宁

    三宁 2009-01-14 20:07:58

    同意LS的悟道不可执着于字意的说法 老子自己也在道的确切含义里迷惑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在他看来 道是超越一切的先决存在 但具体是什么呢 他也说不清楚 只是大概的叙述了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他的道是按大自然的规律行事的蕴涵万物的自然道 这是个人的浅见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14 20:26:50

    固然,道家追求绝学去智,执着于文字则去道家精神远矣。不过,如果认为对老庄的文字应该不求甚解,那我就不同意了。

    由于汉字语义的开放性和老庄玄之又玄的语法,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今日一些学者对老庄文字(尤其是老子)作出荒唐可笑的解读。古人历来兼顾训诂考据和义理阐发。

    文字是一座桥梁,但没有这座桥梁,我们便无法到达彼岸。“得意”之后才能谈“忘言”,如果忘得太早,那就是无知。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14 20:31:42

    2009-01-14 20:07:58 人事已非的景色里 我最喜欢你    他的道是按大自然的规律行事的蕴涵万物的自然道 这是个人的浅见


    从“道法自然”来看,我认为“道”就是“存在”。万物都“存在”,所以“道”是万物共有共循之道(路)。

  • 三宁

    三宁 2009-01-14 20:46:21

    文字的存在是让我们有了了解和思索的桥梁 我们并不认为过了河便要忘了桥梁 而是说对于学术的认知 不可执着于一种说法和一本书,一个人等..到达彼岸的方法很多 我们应当在有这座桥梁存在时 尽力找寻其他渡河的方法 多几种思路和方法而已   --------------------------------------------------------   从“道法自然”来看,我认为“道”就是“存在”。万物都“存在”,所以“道”是万物共有共循之道(路)。

    你的说法我也颇为同意 道是"存在" 这是名词的性质 动词的性质是"道生万物 又蕴涵于万物 一种中庸柔和平衡着存在的法则和道路" 我想应该是这样吧

  • 笑面人

    笑面人 (真金刚不喜欢假猩猩) 2009-01-15 08:23:07

    你们如果看了《易经》的思维方式,就不会认为“道”是“行”的意思了。

  • faust

    faust 2009-01-27 01:08:53

    To DF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您可以按照您的思想来理解,但我想还是从老子本身和他要表达的哲学出发来分析,如果从古文上来看还是比较欠缺说服。

    您也承认老子的思想只要是建立一种人生的智慧,不然他也不会留下这么一本奇书而隐居关外了。不论这种智慧是什么样子的,即使老子善于制造箴言,从万物中去取悟,虽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但是从老子最终建立起来得哲学也向我们表达了一个意思,从万物中取悟,最终还是靠自己的感悟才能通达到智慧的大道。我记得歌德有一句,大概是“你可以用记忆学到知识,但是你只能用心灵感悟智慧”,讲的其实就是悟,也就是说智慧是学不到的。

    我想那么道德经的第一句可以说是全文的一种思考方式,也是老子的人生终级想法。那么“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成这样的意思呢?我改悟了一下:即“向已经可以说出的道理学习,并非真正的修道方法”(第一个“道”仍理解成动词)。因为这样的道理已经是别人悟出总结的道理,并不是真正的道理或者修行方法,虽然“我”(老子)写了这么多话,以及告诉你天地和圣人等的东西,但是真正的道理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感悟,可以说是读道德经的引导句,从这句中否定的口气上来看,作为楔子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即使老子写了那么多,就像是和他的原意貌似相反,但是理解了老子在上句已经说了:“我已经在开头告诉你们修道的方法是自己去悟,我的言论只是你们看到的什么自然现象没什么出入,也只是我所提供的一些素材,并不是我所表达出的道理,悟道靠你们自己”。那么“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何故著三千言”的悖论也可以不攻自破了。 大师见谅,多多指教。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28 00:52:26

    LS这种说法很有新意,逻辑上也很顺畅。不过我觉得你这个理解同“道不可说”的理解本质上是一样的,从你的理解来看,就像佛祖说完法以后马上又说自己什么都没说一样,老子则是先告诉大家自己其实什么都没说,然后再开始说。或者借用佛家的譬喻,老子先告诉大家,我下面的文字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至于月亮,要靠大家自己用眼睛去看,莫把手指当月亮。

    我觉得这么理解完全是可以的。经典正因其多义性和开放性而魅力无穷,我将“道可道非常道”理解成“道不可行”,主要是觉得相比“道不可言”具有更深的内涵,而非完全否定后者。

    撇开老子的文句,“道不可说”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不过“道不可行”是否正确?还有待更深的思考。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28 01:31:52

    2009-01-28 01:06:29 x小宁是卖火星的小木条x (北京)   别老对这个问题抠来抠去了。你抠来干什么?

    似乎没人强迫你抠啊。你得道了,不抠了;我还未得道,所以抠。

  • ssfighter

    ssfighter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009-01-28 09:59:22

    我觉得很多童鞋的观点可能有点偏颇,道家虽然讲言不尽意,讲不要过分执着于一字一词,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用研究道家经典书中字的解释,而实际上,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字的含义,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子到底在阐述怎样的思想。 我比较同意lz对于“道”的释义的解释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29 01:35:24

    2009-01-14 02:20:15 四爷 (北京)   那么道作为行的解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说文里的道是啥意思?手边没字典……

    道,所行道也。——《说文》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1-29 01:50:12

    2009-01-14 08:37:05 邓莹   ““常道”以“无物为用”,无可用故道不可行”,   无物为用道就不可行吗?这个说法很牵强呀。      ““善速”“善至”之道,不疾不行,则道之不可行明矣”,   这明明说的就是道体无形呀,你这样解释真的很勉强。


    用白话来说吧。用便是有目的,行便是有方向,目的和方向其实是一个意思。善至在不行,则体道之人当下即是,何待行道而后至?

    你们如果看了《易经》的思维方式,就不会认为“道”是“行”的意思了。

    大家都说《易经》是儒道共同的源头,但不要忘了,《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儒学经典,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 微雨燕双飞

    微雨燕双飞 2009-01-31 10:53:44

    老子已行矣,何所谓正误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02-01 14:01:29

    [内容不可见]

  • 天使若有罪

    天使若有罪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管理员 2009-02-04 23:15:34

    呵呵,DF兄,牛车不动,是打牛?还是打车?

    老子并不是因为“抠”这几个字而悟道的,老子是因为悟天地万物而得其道才写下这几个字的。

    天地一如从前,老子未曾取走一物。兄为何置万物如无物,单单看这几个字呢?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2-05 04:11:36

    久違天使兄!文字是過河的橋梁,老子并未過河拆橋,而將其留給后人,自是功德無量。吾今在此岸,只見橋梁,故思量如何上橋,是亦人之常情。天使兄脅下有雙翼,吾不如也:)何況冥思苦索,并非絕無豁然頓悟、得意忘言之希望,吾兄以為然否?

  • 天使若有罪

    天使若有罪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管理员 2009-02-05 16:59:37

    老子并未过河拆桥,我们应该想想,老子用的是谁的桥?如果文字对于"过河"这件事来说,真的那么重要,以至于可称其为"桥梁",呵呵,那么我们还学什么老子啊,直接去学习造字的苍颉算了.

    还是那句话,老子得其道,而留其言.

    我们依其言,感其道,也是一途径.只是天道荡然,变幻之处可谓莫测,颇有些"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味道.小弟只是多嘴,提醒DF兄一下,若冥思苦索不得,也不妨换个心情,四下望望,或另有收获也未可知.

    有智者讲过:天堂,其实未必在天上.

  • 天使若有罪

    天使若有罪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管理员 2009-02-05 17:00:56

    至于兄说我肋下双翼,小子思来想去,似正合"鸟人"之意,呵呵.

  • df!

    df!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放諸海) 楼主 2009-02-06 00:50:53

    多谢老兄的提醒。我看以后大家都不必发言,改贴照片,目击道存嘛:)

  • 天使若有罪

    天使若有罪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管理员 2009-02-06 21:32:37

    道存?呵呵,那就连目击也不用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075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