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王仁义而国灭的传说.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地球上最后一个大秦皇族)
在历史长河中,徐戎逐渐发展为东夷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周初,徐戎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周武王灭商后,曾分封商纣王直子武康继续统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驻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康,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周公旦(史称周公)摄政。纣王子武康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戎、淮夷等部落,起兵反周。后周公旦两次东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17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戎仍然保持东方盟主地位。 徐国到了徐偃王时期,由于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据旧志记载:“废皇城,在故城北里许,偃王时筑,盖离宫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许,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在今泗洪县太平乡境内,废皇城遗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 到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1968,你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
- 关于徐王仁义而国灭的传说.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
- 全球新一论的社会主义国有化运动在美国正式开展-----------市...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
- 美国支持武力统一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
- 波斯帝国的归来 (秦歪崴@立春开始减肥,直到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