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豆瓣2011最受关注图书榜-【非虚构类】
豆友3458774(陌上花开缓缓归)
转自: http://site.douban.com/book/widget/notes/1202689/note/196403664/ 榜单说明: 1.本榜单候选书目为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出版的中文【非虚构类】图书。12月出版的图书因尚未有充分完整的用户反馈,未纳入此次榜单排名。 2.榜单排名依据为豆瓣用户的收藏数和评分等数据。 3.因出版时间不同导致的收藏数量差异等情况,已加以考虑,并通过算法予以平衡。 【No.1】 《史蒂夫·乔布斯传 》 8.7分 5196人读过 6602人在读 13390人想读 作者: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 管延圻 / 魏群 / 余倩 / 赵萌萌 / 汤崧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豆友云透说:“我拥有很多苹果的产品,从小就听说这个车库里工作的天才,但是在这一刻,这都不是我喜欢他的原因。就像看了一场杰出的电影,我还沉浸在他的故事中不能自拔。我觉得我的身体里突然有一个空洞——或者说这个洞一直都有,只是我现在才知道。就像iPhone让我们知道之前的手机有多么差一样,我知道我的优柔和懦弱有多么差劲。” 【No.2】 《这些人,那些事》 9.0分 6917人读过 2502人在读 27306人想读 作者: 吴念真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豆友桃花石上书生说:“他可以用很简单、很简单的笔,写一个很复杂、很曲折的故事。就像《道德经》里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他的小说,一点都不挑战人的理解力,就算放到《故事会》和《知音》里面都没有违和感。” 【No.3】 《寻路中国》 9.1分 8501人读过 4014人在读 29662人想读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友维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中国,对中国的现实,可能反而没有外人看得清楚。而作者彼得·海斯勒表现出的敏锐细腻像是一个天生的社会人类学家:“这些中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神奇和魔幻的色彩,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那个在不断动荡变化的中国真实的现实场景。在这里,现实就很魔幻。” 【No.4】 《青春》 8.4分 5178人读过 2054人在读 8333人想读 作者: 韩寒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不是谁为韩寒代笔,而是韩寒为谁代笔。豆友摆渡者说:“韩寒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韩寒的青春与韩寒们的《青春》一样,是这个大时代的浓缩,是在社会畸变中‘过了少年,失去青年,踏向青年’的,面对敏感话题和公共维权事件,不会退缩,敢于表达。”韩寒自己也说:“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 【No.5】 《失控》 9.0分 1819人读过 3781人在读 23182人想读 作者: [美] 凯文·凯利 译者: 东西文库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豆友师北宸这样概括本书:“《失控》第一章即开篇明义: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KK指出,人造物与自然生命之间有两种趋势正在发生:1. 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2. 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他还是‘自然人’吗?……我们是否能顺势而为?我们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了吗?” 【No.6】 《浪潮之巅》 9.3分 3302人读过 1762人在读 7499人想读 作者: 吴军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要把互联网行业的历史讲得全面准确、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并非易事。在豆友Kenny看来,本书作者吴军正是最佳人选:“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Google的资深技术人员、腾讯的技术高层),又是一个谙熟商业和金融的人(从事过风投、和投行打过交道),还是一个涉猎广泛的自由写作者(书中不时涉及文学、生物、历史甚至大众娱乐方面的内容)。 ” 【No.7】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8.1分 3972人读过 1373人在读 9066人想读 作者: [美] 安迪·沃霍尔 译者: 卢慈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豆友malingcat认为,这本自传展示了波普教皇沃霍尔的凡人一面:“大量的物质细节、心灵感觉、夹杂着连珠妙语,也许看了后边的忘了前边的,可是,这也算是波普文化风格之一吧。最重要的是,在喧哗之下,你竟能感觉到一丝寂寞,这无关所谓的艺术哲学,这仅仅是一个贵为教皇的凡人在说:‘我说过我没穿着新衣嘛。’” 【No.8】 《批评官员的尺度》 9.0分 1448人读过 1207人在读 11951人想读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言论自由并非一成不变。豆友夕岸引用了作者刘易斯的这句话:“宪法的生命力之所以能恒久延续,源自法官们在适用于解释上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制宪先贤们未能预测到的社会变迁。”举一反三,夕岸进一步提到:“作者写作此书时,互联网尚未普及,很多更加棘手的问题还未出现。在数字革命和新媒体语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愈加饱满,理应得到更加细致的解读。” 【No.9】 《自由在高处》 8.3分 3870人读过 1785人在读 11333人想读 作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熊培云在此书中认为:争取未得到的自由固然需要,但盘活已有的自由同样重要。豆友萧轶二世称赞说:“他的文字不像国内某些‘自由派精英’般以‘天下第一良心勇气’的道德戾气进行宣判,以毫无宽容的‘自由精神’为自己的‘独立人格’锦上添花。而是在自由、进步和宽容等价值的指引之下,尊重个体的成长与选择,由个体的自由去追求群体的民主。”但同时,萧轶二世也指出这本书“没能构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没能对如何盘活已有的自由进行有体系的言说。” 【No.10】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7.3分 2263人读过 1007人在读 16450人想读 作者: [日] 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友李伟长的评论题为《小心被旅行作家绑架你的脚步》,他说:“旅游和旅行的区别在于,旅游重在游,玩的意味更重,偏于看新鲜。旅行则不同,重在行,用脚步丈量地球,并不介意所到之处有没有游客,是不是风景胜地,哪怕是荒村远宅,风餐露宿,是旅行家来说,都是大自然的赏赐。别轻易说自己是一个旅行者,就算按照新井的路线重来一遍,你我顶多就是一个游客,到此或者到那儿一游罢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周末读书分享会-坐标广州 (kelsi_cy)
- 大家有关注商夏周的微博吗? (爱书)
- -关于 《陆犯焉识》 严歌苓 (sans37)
- 听书会,每天听一本书,欢迎您加入 (陈梅光)
- 有人喜欢看这本书吗? 送 (望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