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镇大面
晒太阳的小书虫
枫镇大面 日期:2012-08-10 作者:钟穗 来源:新民晚报 一到夏天,苏州几家老字号面馆,便会挂出“供应白汤面”的牌子。 苏州人爱吃面,不少老苏州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地方来碗头汤面,宽汤细面,配着浇头,吃完抹抹嘴去上班。苏州人对那一碗面,历来是颇讲究的,在面条的软硬,汤的宽紧,浇头的搭配上,均有独特的配方。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枫镇,即枫桥镇;大面就是加焖肉或爆鱼等浇头的面。又因以老汤调味,不用酱油,汤汁澄清,故俗称“白汤大面”。关于枫镇大面的由来,坊间流传了很多种说法。按靠谱点的记载,枫镇大面成于清太平天国时期,传说为枫桥镇上张姓夫妇所创。 枫镇大面具有很强的时令性,过去只在夏至立秋两个节气之间供应。正宗的枫镇大面一定要用鳝骨来吊汤,但也因此容易变质。加之汤底里加了酒酿,难以判断是否腐坏。所以一过中午12点,店家就不再卖了。 评价一碗苏式面好不好吃,主要有两大要素:汤和浇头。 先来说汤。在苏式面中,枫镇大面的汤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特色的。虽然是荤汤,却要求一清见底。汤底用肉骨、鳝骨、螺蛳、虾脑壳、酒酿、冰糖熬制而成。旧时,最正宗的枫镇大面必须选用酒厂里酿酒剩下的酒糟,酒气氤氲,十分浓郁。后经过改良,逐渐变成加入酒酿制作。 再看浇头。焖肉素被誉为苏式面的灵魂,枫镇大面的浇头也是一块焖肉,但和寻常的红烧焖肉不同,这块肉是白的。制作上也较复杂,除了大火煮透,彻底将血洗净外,焖制时不放酱油,单靠盐来调味。于是,色清味淡,入口即化。 一碗面端上桌来,细白的面条捞在青花大碗中,犹如“鲫鱼之背”,绿葱点点,白糟粒粒,加上一块白嫩透明的焖肉,使人顿觉清新。而其中淡淡的酒香,与面香结合得恰到好处,即使在炎夏,食欲亦为之一振。那色、那香、那味在无意中流露出“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 枫镇大面的营养也十分丰富,夏日食用能壮筋骨,增体力,汤中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维生素,但却少有脂肪。夏季湿气重,苏州人为了祛湿,吃面时还要在一旁配点姜丝和醋,使得营养和口味更为均衡。 一碗弥漫着浓浓吴文化气息的枫镇大面,极好体现了苏州人的美食风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征婚 找一个结婚对象 男找女 (孤影)
- 往后余生 (干净利落)
- 11月14日 上海迪斯尼找个搭子一起玩 (粗腿-.-)
- 低价出迪斯尼门票 (Mark)
- 非诚勿扰 (东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