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书封面将如何进化?
来自:永泰道勤

人靠衣装马靠鞍,图书封面就是图书的外衣。它是否美丽、是否多功能化,都是促进销量的因素之一。数字时代,图书封面设计应该何去何从?是追逐更加美丽,还是力求更加实用? 在出版工业愈来愈适应图书技术变革的今天,对图书包装艺术的关注仍显不足。今天,有两篇文章分别指出:图书作者和出版商应该在外观设计上做更认真的思考,因为它将最终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 第一篇文章由蒂姆·克雷德尔撰写,刊登在《纽约客》上。他回顾了图书封面的进化史,从古董般的插画时代到如今程式化的抽象设计。克雷德尔的文章关注在各种流派纵横的今天,图书封面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在描述传统封面设计理念的挫败教训时,克雷德尔称: “在所有的设计领域,无论图书、家电、汽车抑或服装,主要原则是一致的:1、你的产品必须大胆标新、吸引眼球,要与其他人的设计区分开来。2、不要太多。” 除了克雷德尔,阿莱克斯·英格拉姆也在《书商》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更技术化的视角。他的看法是,图书包装的目的应该彻底转变,以跟随数字出版的脚步。由于消费者不必再走到实体书店,继而选择书柜上包装更亮眼的图书。因此,以指间触感为指向的艺术设计应该进化了。 “虽然电子书的封面常常和打包的电子文件‘纠缠’在一起,但它们也和平装书或精装书的电子版一样,封面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存在意义的。”英格拉姆写道。“好的封面设计涵盖在书的正反两面,并且将一套强大的信息嵌入其中,它不只激起购买欲望,还会促使人们开卷阅读。但现在,出版商交付给零售商的产品很少在这方面做出变化。” 有趣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作者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作品,开始尝试独立出版时,封面设计仍然是传统作家忽略的领域。作家波利考特尼说封面设计是她考虑转向独立出版的原因之一,因为出版商团队的传统封面设计实在是“太逊了”。 “我曾经与出版社方面的编辑、设计以及市场团队做过多次所谓的建设性对话,以期在满足我个人想法和促进销量之间做出平衡。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我们仍然逡巡不前。我给他们发了我的设计,但他们总选出我最不喜欢的。他们也给我发了他们的设计,我挑选出最不喜欢的,那就一定是他们的最爱。封面设计是如此重要的营销手段,营销部门却总是理所应当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儿。我的头上还笼罩着巨大的阴影,因为有更强大力量的介入。我被告知,当下文学界最有权势的人——国内主要连锁书店的买家们——表示,如果能够更改图书封面他们将加大订购量。” [ 作者:梅尔西·皮尔金顿;杨茜雯 编译 来源:百道网 ]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帮100位素人出书 (。)
- 组作者、编辑、图书公司、出版社交流群 (。)
- 重金收购出版物独家电子版权 (呵呵哒)
- 寻出版 (星光)
- 我是作者,诗词填字投稿 (张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