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的暴利根源
connie(骑着飞毯带着我的老猫去吹熄太阳)
大家知道珠宝首饰是个暴利行业吗?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习惯印象中,珠宝本身就是很贵重的东西。据说毒品每转一次手,平均获得的是300%的暴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300%的利润可以让人冒杀头的风险了。如今,传统珠宝首饰的毛利率比毒品稍差,呵呵,平均是200%左右。那么撇开人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心理外,造成珠宝首饰暴利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首先就在消费者自身的心理 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人们就喜欢用稀缺的珠宝作为对自己的犒赏,以求得心理的满足和社会的承认,几大文明无不如此。发展到今天,虽然珠宝本身的价值成本已大大降低,但是对珠宝的心理乞求,消费者和珠宝商是一致的,都希望手中的珠宝越贵越好,以满足各自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对其虚构价值的默许,两者之间于是暗通款曲,心照不宣了。 其次门槛较高 从古到今,能够拥有珠宝的一直是少数人,因此造成珠宝本身的门槛较高,使得大多数人对之不太了解,作为神秘的奢侈品,身价也就居高不下。我们在珠宝店的遭遇大都相同。第一次买钻戒(说不定也是最后一次),预算又有限,女售货员巧舌如簧,你又害怕被往“大的方向”领,红着脸匆匆买了就走。哎,什么也没弄懂! 其实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很多珠宝已经放下身价,走入大众消费的行列,比如黄金。紧接着的可能就要算是钻石了。因为钻石一点也不神秘。 过去中国人并不把钻石当作珠宝的。主要是中国基本不产钻石,所以历朝历代也没这个习惯。中国人眼中的珠宝是什么?对了,是玉!(巧的是西方人也不把玉当作珠宝,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玉。)中国周遍的玉基本上全进贡来了,尤其是白色的和绿色的,也就是翡翠了。中国人玩玉,西方人玩钻石,玩到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呢?玉没走出去,钻石却攻进来了!这其中关键的原因是标准。西方人自从发现钻石以后,按照一贯的做事风格,迅速形成了一套以4C为核心的量化标准,为其商品化铺平了道路。可是中国的玉几千年了,到现在还是“玩的就是个感觉”,真假难辩,好坏不知,你的藏玉参加个鉴赏会,几个专家给出个几百万参考价,可你真出手时,买家又找几个专家一鉴定,说给你八千,你找谁评理去啊!为什么,因为玉没有统一的好坏标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告诉你,所有珠宝首饰中最暴利的就是玉器、翡翠。很多简直就是欺诈了。所以不懂玉的人千万要慎重购买,牢记一条:黄金有价玉无价。什么叫无价?就是没有标准,没谱! 好了,跑题了,玉的问题不在本网站的讨论范围,再来说钻石。刚才说到中国不产钻石,基本靠进口,那么是不是进口关税很高呢?一点也不高,因为关税是零!国家对钻石(包括切割好的)进口不征收关税。 那么生产成本高吗?决谈不上高!就是把一颗石头镶在一个金属托架上嘛,拿《天下无贼》里的黎叔的话说:“最烦这些抢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其实,钻戒的生产制造成本也就是一个熟练工人半天的工资而已。 那么剩下来只能是流通领域高额成本了。大家如果留心过珠宝店的开设位置就该明白,珠宝店基本都开在黄金地段,店铺租金、装修、人员的很高;如果是在大商场里面卖的话,进场费同样很高,一般在营业额的30%-40%。不少珠宝品牌今天请这个明星代言,明天那个歌星走秀,后天举办个什么杯高尔夫赛的,这些砸进去的钱理所当然的会以成本费用进入产品的价格体系的。而税收方面如果守法经营的话就必须多缴消费税大约6%。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为什么同样款式、大小一样的黄金戒指在商场、专卖店里要比在在家里弄堂门口的打金店里的至少贵40%的原因了。 其实,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中国人诚信的“囚徒困境”,加上电子商务在技术方面的日益成熟,像欧美国家的人民一样在网上购买钻石珠宝首饰,省下的40%-80%的钱足够你去过个美妙的周末了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美艳钻石光彩夺目 (搞事情)
- 铂金950每克多少钱? (喵喵的幸福)
- 为何选择GIA的钻石报告书? (无泪)
- 4月24日进罗湖水贝珠宝产业园 珠宝钻戒团购会 质量权威鉴定 ... (冷漠清秋)
- 3月27日世界独一无二的指纹钻戒团购活动 (冷漠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