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大平调
来自:我爱线装书
二夹弦·大平调 来源:新浪财经 延津县二夹弦剧团是“河西调”发源地之一。 是延津县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代光绪年间(1885 年左右)延津石婆固乡就有了二夹弦班社活动,与 辞海所载二夹弦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大致相同。 该剧种旦行占河南剧种之首。建国后五十年代县 政府将其纳入国有全民事业单位。 二夹弦早期,只是农民在农闲时说说唱唱的 娱乐形式,后来发展成“摆地摊”式的演唱活动, 演出剧目多为民间生活小戏。清末民初,二夹弦 已经有了自己的舞台,并且发展迅速,并引进京 剧、豫剧的表演手法加以改进,使二夹弦日臻成 熟。 延津县 二夹弦剧团 自组建以 来,机构逐 步得到完 善,各项制 度得到健 全。多次派 演员赴外地 学习,揉进 了吕剧、黄 梅戏、曲 剧、豫剧等 剧种的伴奏 曲牌,结合 本剧种进行了改革,排演了一大批历史戏、袍带 戏、现代戏和革命历史戏。该团长期坚持在豫、 鲁、冀等省的农村为广大群众进行演出,在表演 艺术上力求精益求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文艺汇演,得到了有关部 门和专家的肯定。2004年11月参加河南省首届民 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荣获政府最高奖“金鼎 奖”和表演金奖。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平调原称“土梆子”或“大油梆”,主要流传 于豫北地区,延津大平调是其重要一支。大平调 传承时间较长,至今几近失传,被戏曲界称为古 老而稀有的剧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平调传统节目有100余部,代表剧目有 《下高平》《王传令》《铡美案》《闯幽州》 等。它的唱腔属版腔体,具有粗犷、朴实、豪 迈、雄壮的风格,基本板式有大板、二版、三 板。 大平调在表演艺术方面风格独特,与其他剧 种相比,大平调演员动作幅度大,出手划大圈, 盘腿跨大步,站立一尊佛,精炼紧张,在音乐的 配合下,气氛热烈高亢,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大 平调脸谱讲究、化妆细腻、人物性格分明。乐器 分软场、硬场两类。独特乐器有大铙、大镲、尖 子号、大棒子等。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晒晒我自排订制的书 (淮南小山)
- 重排五经白文之《周易》 (鳳鳴高岡)
- 自排《小山楼吟稿伍编》(宣纸线装)新鲜出炉 (淮南小山)
- 我也晒晒 (豆友n3xvyO0MP0)
- . (那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