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读书会记录 由字词本位之争谈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来自:韩晓棠
一.“西方重语言,中国重文字”姚小平《中国语言学史的会通和颖悟》。 中文是拼音文字体系。中国文字性质是表意性文字。 中国汉字的性质应该从什么角度考虑。提出从字符角度考虑,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从字符的角度论证语言的文字。但很多是从文字学是记录语言的角度考虑的。 字符可以分为意符、音符、记号。 形声字是由音符和意符组成的。 现在很多文字表意和表音的部分已经看不出来,西方文字主要用音符。 中国古代之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西方古代语言学:语法、语音、语义。 语音与语法的关系是显性的,汉字与语法的关系是隐性的。 中国文字用的音符很特殊,是一种借的音符,最初产生也是借来的,例如:“我”的符号,表示人称代词时就是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产生还是根据生活中具体的东西,表意性质比较强。 汉字中的字符用表意符号,没有用表音体系,所以造成中国重文字,西方重语法这种现象。 将符号与语音相联系。在语言的关系中,语音和语法的关系是显性的。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修订版 1997年):汉字对中国语法学的建立是起了延迟作用的。 二.语音与语法的关系 金理新《上古汉语形态研究》(黄山书社,2006年)一书举例: (一)辅音的清浊交替 1.辅音清浊交替实现词性的变化。(p17) A:名词清音,动词浊音。 朝“r-tш,陟遥切”,“早也,又旦至食时为终朝”。《说文》:“朝,旦也。”《尔雅》云:“朝,旦也。”《庄子•大宗师》:“而后能朝彻。”《群经音辩》:“旦日曰朝,陟遥切;旦见曰朝,直遥切。”朝“r-dш,直遥切”,《白虎通•朝聘》:“朝者,见也。••••••因用朝时见,故谓之朝。”《左转•成公十八年》:“朝而不夕。”疏:“旦见君曰朝。”《释文》:“朝,直遥切。” C:辅音 V:元音 ccCcc 加前缀、后缀 Vc:加后缀 史:(读成)使、事、吏 黑:(读成)墨 根据古汉语的音韵学知识来读的。 声母清浊交替: “子”、“期” B:动词清辅音,名词浊辅音。 “增”、“勺” 2.辅音的清浊交替实现动词致使、非致使。(p46) “会”、“败” 3.辅音清浊交替实现动词的及物、不及物之分。(p60) “傅”、“登” 4.辅音的清浊交替区别施事与受事(p67) 见,读清辅音时(jiàn)联系的是施事的对象,读浊辅音(xiàn)联系的是受事的对象。 “被” 5.辅音的清浊交替区别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p82) 清音表示的是自主动词,浊音表示的是非自主动词。 “折”、“断” 6.辅音清浊交替动词的体(p90) “长”、“共” 清音—表示动作的行为。 浊音—表示动作的结果。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金理新在《上古汉语音系》中开头一段论述语言与文字之间关系:本来研究语言大可不必一定要牵涉到文字,甚至我们所研究的好些语言本就没有记录文字。我们借助文字研究上古汉语知识由于我们事先并不知道上古汉语的语音。而文字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上古汉语语音的一座桥梁。常识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得以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文字忠实地记录语言。因而,创造或采用什么样的文字记录语言与语言本身并没有存在必然的联系。任何一种语言并没有限定它一定要创造或采用某一种特定的文字。 古汉语和上古汉语之间同样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那种认为汉语必须选择汉字的观点不论从任何一种角度看都是难以站住脚的。那种根据汉字推定汉语的音节结构,再根据这一推定出来的汉语音节结构推定汉语必定采用汉字,显然是陷入了“循环论”的怪圈。这在逻辑上是不足取的。上古汉语之所以选择古汉字来记录也不过是历史文化的巧合。我们至今仍使用这种文字也并非是一种必然,尽管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反作用于汉语。 单独一个汉字可以记录语言中的音节、语速和词。 汉字字义与词义的关系:字可以有假借义,词不存在。 一形表多词,需考虑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引申、假借或同形。 一词用多形,需考虑各不同字形之间的关系:异体、通假、古今、分化、同意换读等。 世界文字发展探究 钱一菁 参考书目: 《世界字母简史》,周有光,上海教育出版社 《人类文字浅说》,周有光,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何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古期,又称“古文字”时期。在“西方”(西亚和北非),从苏美尔文字和古埃及文字算起(公元前3500年以前),到产生音节文字和辅音字母(公元前1400~1100年)为止。 西亚、北非、东亚、中美洲(钉头字、圣书字、甲骨文、马亚文) 特点:一个符号单位代表一个语词单位,同时用音节符号作为补充,属于“意音文字”类型,称为“语词-音节文字”。 都有基本符号(文)和由基本符号组合而成的复合符号(字)。 意符、音符、定符 “意音文字”中的音符是逐步发展的,在几千年中间没有使这些古文字自身演变成为表音制度。音符的飞跃发展是古文字流传到异民族中间去之后实现的。 人类文字的“中古期”是“音节(辅音)字母”时期。在西方,从产生音节字母(公元前1400年或稍后)和辅音字母(公元前1100年或更早)算起,到产生音素字母(成熟于公元前9世纪)为止。 东方:公元9世纪“假名”音节字母,1446年“谚文”音素字母 人类文字的“近世期”是“音素字母”时期。开始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希腊音素字母的成熟。希腊人把带有元音的“辅音字母”分解成为纯粹的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 ——意大利半岛,拉丁(罗马)字母——欧洲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国家“宗教相同、字母相同” 现代期,拉丁字母国际流通时期,公元1500年 ——海外殖民地,成为整个美洲和澳洲、大半个非洲、小半个亚洲的正式文字。 拉丁字母拼写法 ——苏美尔人:钉头字的首创者(公元前3500年) 有专门表示类别的字,不发音(神、国、山、鸟、数目、多数、性别等),与汉字中的“部首”作用极为相似。 纯图形--纯钉头,五百年 ——阿卡德人:钉头字的继承者(公元前2000年) 用来书写阿卡德闪米特语;钉头字缩小应用,成为宗教文字。 ——巴比伦朝代:钉头字从“衍形”到“衍声”(公元前19~18世纪) 简化整理成640个字符,发展了假借和表音的功能(巴比伦闪米特语) ——亚述帝国:钉头字成为国际文字 词汇丰富,书法精致优美,有系统地简化。后期的亚述钉头字,逐渐成为音节文字。 以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为中心,形成一个历时三千年的钉头字国际文化圈。 (前16世纪开始) ——钉头字向音节字母发展 传到埃兰Elam民族,成为半音节文字,113个钉头符号,80个表音,30个表意。 ——钉头字向音素字母发展 (前6世纪)传到波斯帝国,共41个钉头符号,36个表音,4个表意(王、州、国、神),一个分词符号。 元音、辅音、带不确定元音的辅音,这些音素字母实际保留着音节符号的性质。 (前16-13世纪)传到叙利亚成为乌加里特Ugarit音素字母,有32个钉头符号,29个辅音,3个元音。 钉头字在两河流域一直维持表意兼表音,传到外地民族之后变为表音文字。 圣书字的发展 埃及圣书字:碑铭题(图形体),僧侣体(草书体),人民体(简化草书体) 人民体一直应用到公元五世纪(隋朝),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圣书字消亡。 后裔:Meroe麦罗埃文,Copt柯普特文 分布最广的是拉丁(罗马)字母,欧洲、非洲的大部分、美洲和澳洲的全部、亚洲的小部分。欧洲有一条字母分界线,沿着苏联和保加利亚的西面边境,穿过南斯拉夫的中心;以西是历史上罗马天主教国家,用拉丁字母,以东是东正教国家,用斯拉夫字母。非洲也有一条字母分界线,在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南面边境,以北用阿拉伯字母,以南用拉丁字母(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亚洲土耳其、越南、印尼、马来、文莱、菲律宾和新加坡。 阿拉伯字母,北非和西亚阿拉伯语国家,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新疆。 斯拉夫字母,斯拉夫民族、蒙古 印度字母系统包含多种字母,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中国西藏。 独用字母:希腊字母(希腊),希伯来字母(以色列),假名字母(日本),谚文字母(朝鲜),阿姆哈拉字母(埃塞俄比亚),中国内蒙古的蒙古字母。 (PPT第9页) 这时候,阿拉马字母已经流传甚广,波斯人取阿拉马字母的原理,用钉头字的形式,创制了这种波斯钉头字母。后来,波斯的书写工具逐渐由泥板改为纸草或羊皮,书写钉头字变得不方便,于是,波斯文字也改用阿拉马字母。 1929年发现。这上面的文字是用一种前所未见的钉头字母书写的,虽然是钉头笔画,但是跟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的钉头字没有关联之处。大致它的字母原理得之于北方闪米特,泥板压写的方法继承两河流域,而具体的符号设计是自己制定的。 今天世界上正式使用“音节字母”作为国家文字的只有日本和埃塞俄比亚,朝鲜谚文是音素字母叠成的音节字母。 “迦南”Canaan是“紫色的国土”,迦南人和后来的腓尼基人以能生产紫色颜料而闻名于古代。从海中蚌类的色囊中取出色水提炼而成,紫色(大红色)是古代表示尊贵的颜色,紫色颜料十分昂贵。 北方闪米特人包括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等,迦南人和腓尼基人都有商人的含义,迦南-腓尼基文化是商业和字母的文化。 (西里亚字母,采取希腊字母,补充特殊的斯拉夫语音字母,成为信仰希腊正教的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斯拉夫民族的字母。) “字母跟着宗教走”,信仰罗马天主教的,波兰、捷克、克罗地亚等,都采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事实上是同一种语言,但是由于宗教的分歧,前者用西里尔字母,后者用拉丁字母。 小伙伴们,图片不好传就标记好截图在下面了,请大家观赏。热烈欢迎,并且感谢大家帮我补充。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女生求租北外校内宿舍床位 (Chloe✨)
- 女生求租北外或北理校内床位 (Chloe✨)
- 关于“语言学转向”的几点思考和疑问 (小蜜罐)
- 读书会,5月25日记录 (double)
- HSK(汉语水平考试),解决你的汉语难题 (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