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Can Archaeology”的阅读报告
来自:Pingu
“Tin*Can Archaeology”一文的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Robert Ascher,发表于1974年,刊登在《历史考古》(Historical Archaeology)第8期上。 一、作者及出处背景 作者Dr. Ascher193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1960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人类学系任教,现已退休,是该系的荣誉教授(Emeritus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他主要研究领域在电影、影视人类学、物质文化、神话研究方面,参加有对在以色列的朝圣行为田野调查活动。他的研究兴趣非常广泛,包括非西方知识的人类学概念的表达(the expression of anthropological ideas through the study of non-western fields of knowledge)、电影制作、神话和数学观念(ethnomathematics)的研究。Dr. Ascher对电影制作特别感兴趣,研究如何创作神话电影(films about myths),参加有一个名为“神话到电影”(Myth onto Film)的研究项目。自己有亲身实践作品,其中一部比较著名的电影叫做《周期、Yohai沙洲和蓝色:特林吉特人的奥德赛》(Cycle, Bar Yohai, and Blue: A Tlingit Odyssey)。他在电影方面的工作成就得到广泛的肯定,并获得来自芝加哥国际电影节(the Chicago Film Festival)、旧金山电影节(the San Francisco Film Festival)和纽约州艺术基金会(the New York State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的荣誉。他的电影希望能够沟通另一种文化最深层次部分的潜意识中的观念(to communicate in some subliminal sense the deepest part of another culture),从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结合电影理论家在讨论想象和观看电影间相似方面的观点来探讨神话和电影间的关系,实践“神话到电影”(Myth onto Film),为此他获得有很高的声誉。 在专业学术研究方面,Dr. Ascher最早发表的研究成果有关于加利福尼亚Zuma Creek地区的印第安文明(“A Prehistoric Population Estimate Using Midden Analysis and Two Population Model ,” Bobbs-Merrill Reprints in Archaeology, Number A4 [1962]),涉及印第安人的物质的文化研究,曾和C. H. Fairbanks合作写作发表《纽约的美国印第安文明》(American Indian Civilization in New York, Man in the Northeast (1973): 55-60),也对黑人奴隶在美国南部的融合有所研究,发表《对美国佐治亚一个奴隶小屋的发掘》(Excavation of a Slave Cabin: Georgia, U.S.A, Historical Archaeology 5 (1971): 3-17)一文。同时,Dr.Ascher还关注、分析手工制品,除了阅读的这篇论文,还有写作有一篇随笔《如何构建时间密封仓》(How to Build a Time Capsul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8 (Fall 1974): 241-253)。此外,Dr. Ascher还涉足实验考古学(Experimental archaeology)研究领域,发表过相关研究文章,比如1961年发表的《实验考古学》(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Menasha) 63, 4: pp 793-816.)、1970年发表的《线索1:实验考古学结构的设计和解释》(Cues 1: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mental archaeological structure, American Antiquity (Washington) 35, 2: pp 215-216.)。 刊登“Tin*Can Archaeology”一文的《历史考古》(Historical Archaeology)是历史考古学会(The Society for Historical Archaeology, SHA)创办的学术期刊,国际刊号是ISSN 0440-9213,创刊于1967年,按季度出刊,每年4期,每期的出版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15日,6月15日,10月15日和12月15日。它是最早的有关现代世界(the Modern World)物质文化研究的出版物,主要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时期(historic period)的考古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文章。发表文章的内容包括文化上的认同和民族性(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文化景观考古学上的表述(the archaeological expressions of cultural landscapes)、对历史遗址的理论运用(theoretical applications to historic sites)、建筑物的考古学研究(archaeological studies of architecture)、饮食习俗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foodways)、为接近历史过去作的技术和方法上的研究(techn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historic past)以及对各类主题、物质文化、发掘遗址的综合性研究(synthetic studies)等。而与其关系密切的历史考古学会(the Society for Historical Archaeology, SHA)成立于1967年,是目前最大的从事现代世界考古学研究(the archaeology of the modern world,)的学术团体,旨在促进历史考古学的学术研究及相关知识的传播。该学会成员关注从欧洲人探索开始一直到当代(A.D. 1400-present)的这一历史时间段,着重关注美洲地区(the New World),兼及欧洲人在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探索和定居,识别、发掘、解释和保护来自陆地、水下的遗址和出土材料。 二、文章内容简述 这次阅读的“Tin*Can Archaeology”一文选自《美国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一书的第325至337页。在正文之前编者增加有导言部分(Intorduction),而正文分五个部分做相关论述,如下: PartⅠ Archaeology as a Way of Seeing 作为一个视角的考古学 Part II Art and Archaeology 艺术和考古学 Part III Archaeology of the Inarticulate 对含糊不清内容的考古学 Part IV Superartifacts, Time, and Space 超人工制品、时间、空间 Part V Journey to the City Street 到城市街道旅行 在导言部分中,《美国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America)一书的编者主要提及了作者Dr.Ascher的研究观点、主张和理论。编者指出历史考古学(historical archeology)在过去十年间(这里按导言中的表述)对美国物质文化研究有非常重大的贡献,Dr.Ascher的这篇文章正是其中的重要范例。Dr.Ascher提出传统的考古学研究中应该包括对现代(recent times)的考古研究,而他称之为“Tin*Can Archaeology”,作现代物质文化材料的调查研究。Dr.Ascher在文章中重新表述了物质文化理论家们长期宣称的“在历史研究中视觉材料的地位应该等同于文字材料”的观点。他认为物质材料比起文字描述和图片呈现更有意思,而手工制品是历史资源中尚未被完全开发去描绘过去的一类,同时也意识到了物质文化材料的限制——所有的手工制品的留存依靠有限的或是纯粹的碰巧(chance)。Dr.Ascher提出了一个“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的概念,汽车、普通的钉子、可口可乐瓶属于这一概念范畴。在Dr.Ascher看来,这些物体都能在不与同一时代别的物体发生联系的情况下提供特别的对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观念世界的洞察。而在新社会史思潮的影响下,他竭力主张研究者要去发现历史中含糊不清的内容(uncover the history of the inarticulate),“Tin*Can Archaeology”的目的是实现“都市考古”(archaeology in the megapolis)。Dr.Ascher的理论来源主要有: 1. Ruth Cown对技术性的文化硬件(hardware of culture)的关注; 2. Henry Glassie、Fred B. Kniffen和Peirce Lewis对美国景观之上手工制品的空间传播的兴趣; 3. Joseph Trimmer的物质文化的象征意义的观点; 4. Siegfried Giedion和Daniel Boorstin的解释,促使Dr.Ascher对物质文化的关注点从描述和分析转移到对人与人为环境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的文化解释上来。 作者Dr.Ascher在正文叙述开始之前先引用了两段文字,为后面的正文论述作相应的铺垫。这两段引文分别节选自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小说《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和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uss)的随笔集《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引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文字描述的是一艘西班牙大帆船遗骸的情景,而Dr.Ascher的引用意在表现他所提出的“Tin*Can Archaeology”的物质材料及其存在情境。列维-斯特劳斯叙述的是自己在Rio地区的田野考察经历。Dr.Ascher希望从中呈现出“Tin*Can Archaeology”研究中人类学方法。 引文之后的正文的第一部分是“作为一个视角的考古学(Archaeology as a Way of Seeing)”。Dr.Ascher从第四代奥尔福德伯爵(the fourth Earl of Orford)Horace Walpole创造出新词“serendipity”(中文译为“机缘巧合”)的故事引入,提及历史中的偶然的持续存在。他说他使用这个词希望表达考古学研究这一视角是其在追求研究目标中的意外发现,接着他试图解释它的发生。Dr.Ascher指出考古学的发展所沿着的几个独立的方式。一是与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古典世界的兴趣相联系,再一个则始于新大陆移民的好奇,第三伴随着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的进化论思想出现,寻找人类起源的物质证据。在这三者结合之下,灭绝动物和古人的骨骸、古代土壤和岩石的沉积被关注,打破了之前的《圣经》编年的历史叙述,一直到现在仍对一些历史时期和出土材料的意义知之甚少。这些空白需要上述的考古工作去填补。但在同时,Dr.Ascher认为传统考古学的贡献首先是解决人类历史中的问题,研究附带之中应发现来自物体自身的信息,而考古学家应该从其他学科洁净或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以从如陶器、花粉、岩石、土壤中的钾等对象中获取信息。他以他对Zuma Creek地区4000年前的人口数的研究作为例子,通过计算遗址中出土的贝类在特定时间段内提供的能量来推算出一个可能的人口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量。在Dr.Ascher看来,无论最初出现得如何意外,任何种类的物体都能提供有关人类的信息,正如开始时说是的“serendipity”(机缘巧合)。Dr.Ascher试图将这一观念应用到现代,在理论上能够去阅读我们身边的物体,像理解公元前2世纪的地中海沉船那样解读二十世纪失事的汽车。在这一背景下,Dr.Ascher开始解释标题“Tin*Can Archaeology”。锡罐头(tin can)出现与西方的全面现代化同时发生,是工业产品,而且十分普遍的存在,从属在时代流行文化中。他引用Giedion的观点“作为总体,没有特别之处的物体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太重要的日常事物伴随着我们文明的影响范围内任何人的行为已积累到产生巨大影响”(In their aggregate, the humble objects have shaken our mode of living to its very roots. Modest things of daily life, they accumulate into forces acting upon whomever moves within the orbit of our civilization.),认为锡罐头(tin can)正是我们所处时代正在发生的这一进程中集中表现物,具有典型意义。 随后的第二部分是艺术和考古学(Art and Archaeology)。这一部分着重探讨艺术与“Tin*Can Archaeology”研究间的关系。Dr.Ascher 开始时就表达出“Tin*Can Archaeology”与艺术间有自然的亲属关系(a natural kinsman),有着联系纽带。在认识这一纽带时要有第一部分开始时提到的碰巧(chance)的观念。艺术家并不会有意识地留下考古学家的感兴趣的信息,很多情况下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生。Dr.Ascher介绍了Daniel Spoerri在Anecdoted Topography of Chance中对他房间里桌子全景式的描述。Spoerri对他的这项工作指出他这样做或许能够使历史学家像研究庞贝城一样从历史的定影中还原一个时代。Dr.Ascher说到对于所谓的“锡罐头时代”(tin can period)来说,考古学家有可能能够通过材料独立发现、还原历史,而Spoerri的描述扮演的则是挑战者的角色。Dr.Ascher认为事实和想象、主观和客观之间难以用二分法截然分开。他从Norman Daly对“the civilization of Llhuros”的研究引出。在他看来,Daly的研究事实上是制造了另一个神话(a myth upon a myth)。因此,Dr.Ascher表达出了他对纪录电影(Documentary)的兴趣。他提及了Rorbet Flahertey讲述一个波利尼西亚男孩日常生活的纪录电影“Moana”,认为纪录片集中反映了他关于主观与客观之间关系的观点。纪录电影的手法经常被应用到电影之中,它可能是并不是事实,但是是根据事实而来,所以在这样的电影中,它并不是在试图告诉展现的内容的真实与否。在Dr.Ascher眼中,纪录电影也可以用来形容小说,就像Norman Mailer在Armies of the Night中的实践。而非小说类的如James Agee 的“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和Walker Evans对大萧条时期农民的展现也是这样的实践。Dr.Ascher重点将美国作家James Agee作为例子展开解析,论述叙述与现实关系的表达。Dr.Ascher对纪录电影的兴趣与关注,深受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的观点“纪录片就是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 )的影响。他认为纪录电影的方式、方法将会是对“Tin*Can Archaeology”的研究方法的最好定义。 而第三部分对含糊不清内容的考古学(Archaeology of the Inarticulate),则主要讨论的是Dr.Ascher在开始时引用了意大利导演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和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 Jr.)的两则观点。费里尼的观点来自对他的电影《爱情神话》(satyricon)访谈。费里尼的《爱情神话》又名《萨蒂里孔》,描绘了罗马帝国荒淫无度的享乐生活。费里尼在电影中用近乎漫画的笔法将自己幻想中的古罗马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涉及到很多古罗马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当时在道德、性行为、饮食及表演方面的习俗。他认为他的《爱情神话》(satyricon)是神秘的,因为它的不完整。这样的不完整具有象征意义——在这一点上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是一样的。而林恩•怀特的观点出现在《发电机和的重新讨论》(Dynamo and virgin reconsidered)中。他认为过去的时代留下来的都只是碎片,零散、残缺不全、非常不完整,而每一个历史学家明白他是在通过仔细检查历史垃圾堆越来越多地了解过去。在这样的背景表达之下,Dr.Ascher引用了Jesse Lemisch的观点。Lemisch指出历史学家“不公正”地对待底层的历史。为此,Dr.Ascher举了对美国社会边缘者的历史叙述的思考作为例子。日记、书信、回忆录、档案等文字资料一直被重视,然而有数量远超过此的未被书写的材料存在,这些内容的价值正在被认可。Dr.Ascher在这一部分中使用了一个技术史家们感兴趣的概念“文化硬件”(hardware of culture)。这一概念被林恩•怀特所倡导,强调技术的影响力。他认为在“Tin*Can Archaeology”范畴之下,对含糊不清内容(the Inarticulate)的关注和“文化硬件”(hardware of culture)之际有紧密的联系。考古学家正是要通过技术产品去了解过去的人群。Dr.Asche列举了一些研究,比如对科德角海岸巡查员的研究、对修建铁路的欧洲、中国移民生活状况的比较研究、对提供给一个白人贸易者和印第安妇女作为住处的小屋的发掘等。随后,Dr.Ascher提到了对美国奴隶的研究。奴隶是所谓的模糊不清的美国人(inarticulate American)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法读写,无法书写下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在研究中不应离开对人工制品的关注。他举例发掘过的一座奴隶居住的小屋,引用了一段奴隶小屋发掘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他尝试应用纪录片或磁带录音的方式,用第一人称进行描述,重新组织考古发现所得的事物。但最后他还是强调描述并不是来自被发掘小屋中的奴隶的经历,而是来自被强加到类似环境中的人(这里应该是指作者这些研究者自身)。 第四部分“超人工制品、时间、空间(Superartifacts, Time, and Space)”以沃尔特•M.•米勒(Walter M. Miller, Jr.)的《莱博维茨的赞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的一段描写作为开始。米勒的《莱博维茨的赞歌》主要讲述的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使人类退化到蒙昧时代。工程师莱博维茨创立了莱博维茨修道院,致力于保存人类的知识和文化。随后人类重新渴求知识的年代,接着再次进入科技时代,最后又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开始新的轮回。这段引文集中反映了这个部分标题的内容集合的特定情境。Dr.Ascher对超人工制品、时间、空间(Superartifacts, Time, and Space)三个内容,选择先从“空间”( Space)开始本部分内容的叙述。他指出:“考古学的空间经常被理想化地看作是一个三维层次。在这一模式之下,一个文明建立在先前文明之上。而对于对美国刚刚过去的历史(the recent past)的研究来说,二维层次更为合适。”他说明这一看法来自于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s)。布尔斯廷认为因为美国在空间纬度上比其时间纬度更为充足,所以她的过去不像罗马的历史那样被埋藏,更多的是被遗弃的点,呈现在空间中(the American past was displayed across the landscape)。Dr.Ascher 把纽约北部五指湖(the Finger Lake)地区的Hector Backbone作为例子来说明布尔斯廷的观点,解释他的考古学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至于考古学中的时间,Dr.Ascher认为将物进行编年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明白在时间序列和变化中的相对位置。物的意义在发生变化。他对二十个当代人做了收音机电子管调查,结果只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再结合比较巨石阵和可口可乐瓶的例子,希望说明如果20年间发生的变化与200年间的变化相当,那人们对理解刚过去的历史难度将和理解200年前历史的难度相差不大。接着Dr.Ascher用美国道路景观(roadscapes)的研究说明美国文化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扩展与变化,同时引出汽车这一“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汽车的特征不断的变化,数量不断上升,而且它的制造、普及和使用与其他的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方面发生交叉联系。按照Dr.Ascher的观点,物体能够成为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的原因各有不同,不一定是昂贵的或是十分普遍的。Dr.Ascher给出了很多实例。例如,巨石阵可以被看作是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因为它提供了洞察新石器时代人的观念世界的途径;Bernard Fontana描述的1830以来广泛使用的铁钉也适合;现代的可乐瓶可被承认为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在这方面,Craig Gilborn使用传统的考古学方法(描述、分类和解释)对可乐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可乐瓶特性随着时间有系统的变化,这些并不被生产者所知晓。对于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的意义,Dr.Ascher认为一个理想的时间密封仓(time capsule)将会包含一个特定文明所有的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不过,Dr.Ascher最后提醒到实践中对“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这一物体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 Dr.Ascher在第五部分“到城市街道旅行”(Journey to the City Street)涉及到了美国的城市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urban America)。他举出D.W. Ingersoll研究Puddle Dock的例子,指出考古学家在城市考古中通过对对废物处理、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考察研究来进行这一研究实践。接着他提到Bert Salwen感兴趣于对仍然存在的结构的城市考古学研究,并选取了自己实践的纽约港的Ellis Island的入境事务站研究作为例子,来说明Bert Salwen城市考古的关注兴趣。Ellis Island的入境事务站曾经是成千上万的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对它的研究能尝试还原情境,深入他们的观念世界。而它衰败后已纳入到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仍然存在的建筑结构、原来移民留下的各类物品等等要素被保存在那里,提供了进行这样的研究的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实例。Dr.Ascher提醒说类似考古体验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我们身边被深刻理解,举了城市人行道的例子。在这里,他运用了Robert Sommer对人行道上环境的分析、描述以及Mark Boyle对伦敦街道的复制行为进行论说。在最后,Dr.Ascher总结说这样的实践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和视角,为的是理解人和人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下复杂变化,而它刚刚起步,值得去实践。 综上所述,结合其学术背景,Dr.Ascher所倡导的物质文化研究的“Tin*Can Archaeology”方法带有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同时也在文章表现出新社会史思潮影响。他重视对物的阅读,在研究中推崇纪录电影的手法的表述。“超人工制品”(Superartifacts)是他的物质文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历史考古学会(the Society for Historical Archaeology, SHA)的官方网站: http://www.sha.org/default.htm Dr.Ascher的部分介绍: http://www.mnsu.edu/emuseum/information/biography/abcde/ascher_robert.html 联系方式:ra27@cornell.edu 钱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葑村读书会第三期 (JX)
- 2023年冬季学期葑村工作坊 (不是热水)
-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读书札记 (雲軾)
-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读书札记 (雲軾)
- 《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读书札记 (雲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