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筑梦天下"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04 23:01:57
20120218 家的故事 @ 著名室内设计师:张爱礼。 1、《花花公子》哈夫纳 别墅。 “有些很漂亮的房子,问题是在于它没有性格,不是按照主人的生活方式来设计的,人的家是要配合自己,并不一定是要豪华,他走进他的家,觉得是一个安全港,他可以变成他自我,那么你设计这座房子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张爱礼。 2、美国唱片巨匠?·阿德勒是张爱礼的伯乐,原本只是想让张爱礼帮忙改造一个车库,畅所欲言之后却把整个房子交给她设计。里根夫妇, 3、前总统里根 @张爱礼的设计理念:先知其人,后设其屋。 今天建筑界所流行的人体工程学,人性化设计尺度,其实早在100年前就在大师作品中绽放了。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住所却不是自己设计的 张爱礼的家,跟着地形建造房子。 张爱礼是将东方文化融入到西方家居设计中的倡导者。“我会考虑吧跟周边的建筑的关系,并不是说你要融合在一起,你可以突出,可是你要考虑周边,然后它本身的功能,怎么样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从20世纪“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的理论,到如今更注重个性化的体验和享受,住宅设计不断地在向“以人为本”的宗旨靠拢,无论是形式还是功能,都在追求与人性高度契合。 你的生活哲学、你的精神追求都可体现在你的居所之中。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07 00:08:33
20120303 浸信会教堂 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揭晓 中国建筑师王澍。 1、王澍代表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等。 2、青瓦白墙,烛影绰绰,重返自然是王澍一直以来所执着践行的理念。王澍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的转化,以实现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为己任。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 3、玛雅建筑的末日预言。 4、玛雅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它是拉美三大古代文化中绽放最灿烂的一支,大约起始于公元前后,兴盛于公元三世纪,而几世纪后又不知缘故突然中断了。但玛雅人在农业、文字、天文、数学和建筑方面的成就辉煌。 最存留的玛雅文明遗址中,保留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奇琴伊察,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曾是尤卡坦半岛艺术、宗教和经济中心。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在尤卡坦半岛还有另外一个最著名的玛雅遗迹,就是拥有将近3000年历史的库库尔坎金字塔,这座塔是严格按照玛雅历法和宗教仪式修建的。与埃及金字塔不同,玛雅金字塔一律是在锥形四方台上加建一个大殿,而不是纯粹的锥形体,他们建造的大殿是用来敬鬼神的,这种类型的金字塔与中国古代的“台形建筑”很像,对照中国的周公测景台,许多相似。 库库尔坎金字塔整体就是一座巨大的玛雅万年历。四周有365级台阶,代表着一年的天数,18曾基座代表着金星历一年中的月份,而各层基座的每一面都有52块雕刻图案的石板构成,正代表着玛雅晨耕历和祭祀历的双重含义,准确地传达了每52年为一个“历法周期”的象征意义。 5、玛雅人的历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历法之一,他们得到历法体系由3种历法构成,即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玛雅人建筑的金字塔、庙宇等都是遵循历法的指示而建,每一座完成的建筑都需要符合天文上的一定的要求,玛雅人的天文台就是其中的代表建筑。玛雅的天文台常常是一组建筑群,从中心金字塔的观测点往庙宇的东面望去,就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往东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夏至的日出方向;往东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等等。像这样的天文台有好几处,最负盛名的就是奇琴伊察天文台,这座天文台连底高22米多高,因圆形建筑内部有螺旋状的石头阶梯,这座建筑又被叫做“蜗牛”,玛雅人借助巧妙的建筑设计,如用东南西北窗观察星月和太阳,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在建筑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里面装上水,反射星宿。再加上不间断的肉眼观察,玛雅人创立了一套相当复杂但是精确的日历系统。用于指导农耕、祭祀和建筑。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10 11:48:01
2012-03-17 王澍获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普利茨克建筑奖 普利茨克家族的故事,从19世纪末的美国梦说起。1881年,年仅10岁的尼古拉斯·普利茨克跟随父母从乌克兰的基辅到了美国的芝加哥。他后来成立了律师事务所,普利茨克家族在美国通过了进军房地产业迅速扩张,逐渐转变成多元化控股公司,产业涉及到多种行业,家族成员每一年都会出现在福布斯全美富豪榜前500位的名单中。 杰伊·普利茨克是普利茨克家族在美国的第三代接班人,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师之一,以一个小酒店为开端,不断扩张,最终发展成为现今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连锁酒店。发展壮大的普利茨克家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了慈善事业。以长期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药和文化活动而逐渐闻名于世。 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建筑风行世界,后现代主义蠢蠢欲动,各种思潮交汇翻滚,然而在大兴土木的西方世界,建筑师始终是将工业化雄心,变成实际建筑的匠人,社会地位并不高。公众对于建筑艺术缺乏关注和了解。 20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杰伊·普利茨克接到了企业家卡尔顿·史密斯的电话,问他是否有意建立一个建筑奖项,嘉奖那些卓越的建筑师。两人一拍即合,这一构想最终在普利茨克家族的赞助下成为现实。 2、普利茨克奖,1979年,第一届获奖者 菲利普·约翰逊。 普利茨克奖精神,独特的创见、独立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王澍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10 20:00:50
20120331林肯大教堂 1、历时几个世纪建成的大教堂。 2、电影《达芬奇密码》选它取景。电影主取景地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剧组受到了教廷的抗议,不得进入拍摄内景。最终英国另一座宏伟的宗教建筑林肯大教堂为其敞开大门。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建筑成为上演过威廉凯特新世纪婚礼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替身。 3、林肯大教堂的精髓与奥妙 诞生于11世纪的建筑奇观,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最佳典范。 英国早期的哥特式建筑。欧洲最高教堂200年。多灾多难的建筑。524英尺的高度,位于英国西北部。 1066年,法国北部的诺曼人得到教皇支持,仅用半年时间便侵占了英格兰国土,史称诺曼征服。当政的诺曼公爵威廉一面镇压反抗的英格兰人,一面决定大建教堂。试图用宗教之光消减民众的戾li气。最早的林肯大教堂就是这一决定的产物。那是一座典型的诺曼式教堂。这是今天林肯大教堂高大的西入口,圆形拱上的那些裸露的石头,被建得像个城堡,这是典型的诺曼工事。它正由诺曼征服时期林肯教区第一位大主教雷米迪斯于1072年所建,此后一个多世纪的1186年林肯教区又迎来了一位新主教,后来鼎鼎大名的圣修斯。就在他上任的前一年,建成一个多世纪的林肯大教堂,在一场地震中坍塌成了废墟。 圣修斯决定要为信众打造一座宏伟大大教堂,这座新教堂将会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明珠。1311年建成。 1548年林肯大教堂的尖塔被风吹倒了。 4、哥特建筑的三大特点:尖状拱,拱肋,飞扶壁。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12 16:57:53
2012-04-07清明节特辑——世界上另一个家 1、墓地旅游在美国发展成一个旅游产业。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没有生与死的概念。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荒野。直到石器时代,穴居人用树枝掩盖受伤的同类,而其中有些同类再也无法回到族群时,原始的墓葬行为就这样产生了。 在英文中墓园cemeter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集体宿舍。 2、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上最著名的墓区之一,位于巴黎东部近郊。这片土地原属于路易斯十四的忏悔师拉雪兹神父所有。1803年拿破仑下令将它买下建成公墓。公墓北角有个建筑虽然不是墓碑,却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凭吊。它是巴黎公社社员墙。 巴尔扎克、奥斯卡·王尔德、肖邦、大门乐队主唱莫里森、 3、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近郊一座构造奇特的墓园专为平民打造,伊瓜拉达墓园。 招标得选的是加泰罗尼亚建筑师恩瑞克·米拉莱斯和妻子卡莫·皮诺斯一同做这项公墓设计。 4、安葬沃尔特·迪士尼、贝蒂·戴维斯等众多好莱坞精英的好莱坞永生公墓,就将传统的墓碑丢弃在地面作为标签。相比之下,布拉格的旧犹太人公墓则显得饱经沧桑。墓碑东倒西歪。 5、青木坟场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土地上分布着60万墓地。 6、罗马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坐落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墓园。欢乐墓园。 欢乐墓园的想法来自当地的一位艺术家,史丹·巴特拉斯。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12 17:28:44
2012-04-14 攀爬布莱尼姆宫 1、丘吉尔的家族园林。 位于牛津的布莱尼姆宫。 丘吉尔先祖马伯勒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 出生在这里却没有资格继承。 布莱尼姆宫是为了奖励马伯勒公爵在英法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而建。布莱尼姆战役。 女王御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戏剧师的转型。 英国短暂的巴洛克画页上最闪亮的明珠。 古典对称性。古典柱式。巴洛克经典装饰。 2、古罗马人学会了奢华,就有了名利庄园;英国人看透了工业,就有了乡村庄园;俄国人得到了农奴,就有了贵族庄园;而法国人创造了葡萄酒,就有了飘满酒香的庄园。而英国的庄园几乎就是检视中世纪历史的教科书。 3、林语堂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18 23:26:49
2012-04-28 仰望吴哥 700年前,中国元朝的使者周达观一行人从浙江温州下海,抵达湄公河入海口,再逆流而上,达到洞里萨湖畔的吴哥,当时柬埔寨被称为真腊,王都吴哥的景象完全超越了使者们的想象。三百年后,方济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向他的朋友描述旅行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又过了三百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来到吴哥的原始森林中,寻找热带动物,当地的猎手将他带到了密林深处的古庙前,突然出现的宏伟壮观的遗迹,令穆奥震惊了,他后来发表了图文并茂的游记《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忍不住大肆渲染他的见闻,“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过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莽荒。”吴哥窟由此横空出世,惊艳世人。而高棉的温柔微笑始终充满了不可解读的神秘。时间在这里似乎静止了。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21 11:31:50
一、20120526 中国建筑师王澍被授予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奖 5月25日 普里兹克奖首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汤姆士·普里兹克为王澍颁发了奖章,普里兹克评审委员会主席帕伦伯勋爵在评审词中说,一名建筑师要树立威望,就必须要设计过中国的建筑,评委会在王澍作品中看到当代中国建筑风格,王澍的建筑平衡了庄严感和亲和力,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王澍在获奖感言中说,作为一个孤独的建筑师,作为一个从未出版过作品集的建筑师,作为一个自称为业余的建筑师,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百感交集。他还表达了在强大的现代制度中,保持独立建筑师态度,建立多元差异,独特世界的期望。 这位“具有文人气质”的建筑师,在24岁时写过一篇血气方刚的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矛头直指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把大师们都批了一遍。而这就是与传统中国建筑师略显不同的王澍。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宁波美术馆和宁波美术博物馆。 二、扎哈 卡拉特拉瓦(创新建筑大师) 加泰罗尼亚 高迪 达利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高迪) 在高迪之后的100年间,建筑与自然的联系。建筑师回归之路。 三、北欧和日本 1、20世纪90年代北欧一群建筑大师掀起了一阵本土化与自然化的建筑风潮。 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在1997年获得普利兹特奖,他将当时最成熟的建筑方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费恩一直认为建筑是自然和风景的对话,自然风和风细雨,慢慢渗透和影响着建筑界。 摩洛哥建筑师克里斯丁·德·波棕巴克设计的卢森堡音乐厅,像树叶般呼应着城市的格局,与城市契合得天衣无缝。 法国人多米尼克佩罗被称为景观和极少主义派建筑师,他设计的梨花女子大学仿佛森林般鸟语花香。 出生于瑞士的建筑师卒姆托更是认为建筑和自然一样,有自己的性格、生命,我们甚至可以去触摸它,亲吻它。 在历届普利兹特奖得主中有两位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和爱德华多·索托·德·莫拉。 上世纪70年代,德·莫拉在波尔图的建筑学院攻读美术系,后来因为反感当时教育体系,他就慕名到了西扎的建筑工作室实习,一呆就是五年,而在吸取西扎设计精华的同时,德·莫拉也在为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不懈努力,1980年他离开西扎,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然而在生活上莫拉不会离开西扎,因为他成为了西扎的女婿。 西扎是伴随着葡萄牙从封闭走向开放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20世纪50年代随着葡萄牙国门的逐渐打开,经济与科技与世界的差距也严重刺激了葡萄牙的建筑发展,那些根植于本土传统的文化诉求,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相互激荡,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西扎的建筑理念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 圣地亚哥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心建成后,从远处看就好像一座乡村修道院,洋溢着宁静,红板瓦的屋顶,木窗木板的装修,白色粉墙的纯净,西扎的建筑作品处处都充斥着浓浓的乡土情结。 德·莫拉在和西扎一起共事的五年时间里,更彻底升华了莫拉的建筑理念,他用简单的材质、外形以及细节营造出让人流连忘返的建筑,在莫拉手中建筑往往通过巧妙的改造基地,以适应环境,但这些人工的改造不着痕迹,胜似浑然天成。 莫拉设计修建的布拉加市政府球场就是这样。 德·莫拉的建筑哲学,他说一座建筑不应修改太多,不然它会变得刻意,人们能感觉到设计师的厌倦而生烦,因此你得做得非常微妙,使建筑似乎从一开始就是那样。 2011年普利兹克奖颁发给了德·莫拉。自此建筑圈的这股自然风猛然开始加速。 2、在经历了新材料、新结构的爆炸式推崇之后,返璞归真又成了建筑界的时尚,一些建筑师开始注重建筑的本土化,选用朴素的材料、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王澍就是这样。 3、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思考“如何让建筑从人们眼前消失。” 隈研吾用各种尝试,企图用无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于是他用木材、泥板、石板和纸等自然材料让建筑散发出了日本和东方的禅意,而竹子更是隈研吾最喜欢的建筑材质。 中国长城脚下的“竹屋”,就是隈研吾利用竹质材料建构的独特空间,沿着山坡地势,恬静的竹屋抛弃了现代文明的喧嚣,和长城脚下的环境互相融合,最终让建筑消失。融入环境,朴素简单的风格没有建筑感的建筑。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21 12:26:25
20120602 普利兹克奖 2012北京建筑论坛:主题:全球化与地域性,挑战与创新。 1、让·努维尔觉得目前中国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中国人是否愿意创造一些自己的东西。而不只是承袭。 王澍则相信高科技与传统文化可以共存。 关于当今的建筑潮流,汤姆士·普里兹克认为:整个环境的发展是个重要趋向,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当他们搬进城市里该如何维护社会结构。 弗fu兰克·盖里:因为有了技术建筑趋势确实存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盖楼的方式也变了,我就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我有一家分公司用电脑程序来监视建筑的施工,方便建设,消减浪费,节省开支。 除此之外另一股风潮也吹向了当今建筑界,盖里:现在是该重新评价的时候了,应该回到基本点简单实用,这是我最喜欢的,王澍就代表这一点。即使人们有足够的钱建豪宅,他们因该更适中一点,因为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 建筑的变革席卷而来,而普利兹克建筑奖和这样的浪潮保持着微妙的关系。 汤姆士·普里兹克认为: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建筑师)来发挥,通过我们宣传建筑的方式来发挥,通过我们的获奖者讲授建筑来发挥,还可通过让教授们多思考建筑学问题来发挥我们的作用。 2、王澍作品的魅力,引发的建筑界的思考。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他善于运用中国的本土材料,将砖瓦使用在现代建筑上,打破固有章法。王澍喜欢阅读、萧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于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 3、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21 13:10:39
E20120609王澍的多样世界 1、王澍: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和民间建造中找到更有智慧的方式,从身边的生活和个人的真实感受入手。如何探求一种非虚构的非象征的非闪闪发光的非标志性的建筑文化的表达方式。如何在强大的现代制度中坚持一种独立的建筑师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我经常说,每一次设计建筑我都不只是设计一个建筑,而是在设计一个保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走向一条重返自然的道路。这就是我在得知我获奖的那个时刻我正在思索的问题。也是我伸向未来的目光。 2、建筑是基于传统还是面对未来。 3、”坚定的消极态度“ 《中国当代建筑的危机》《死屋手记》 王澍:关于中国建筑如何变成现代中国建筑的问题,争论了一百年,非常少见成功的案例。 我对中国很多大学的评价,他们是属于技术学校类。 对他影响大的人:童寯jun先生;同济的冯继忠先生。 他的导师:齐康。 4、他的作品被当作反面教材,说杭州现在要看最难看的建筑,就到象山去看王澍做的建筑。 他给大一新生上课,让学生去看杭州最好的民居吴山民居,去观察居民的生活方式。 ”哲匠式“教育。 5、业余建筑师的工作室的思考。 城市的拆迁、乡村过度建设的反思。 生活比设计更重要。 他把旧的材料再次利用,跟新的材料一起用在建筑中;亦或是在高层建筑中打造两层楼高的垂直院落;在南宋御街上保留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历史,唤醒人们对过去记忆的珍视。 6、王澍:我们现在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就像是欧美的郊区吧。 7、王澍:简单地去比如说做一个假的古建筑,传统建筑,这个记忆也是死的。我们要探讨的是活的,让这个记忆活着的,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方式,然后又能够跟过去对话,跟过去的时间的感觉能够相接,这个东西是一个高难度的试验。但是我觉得是有必要的。乡村代表着比城市更好的价值观。城市不是唯一的选择。在今天有互联网的这个时代,城市甚至可以没有,所以为什么我在做乡村的研究,除了保护中国文化之外,我是觉得里面有和未来有关的事情。需要去探讨。 8、最近王澍的目光投向了生土的做法和轻型结构,在他看来貌似土的掉渣的夯土建筑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尤其属于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的珍贵记忆。 9、王澍:我在实验这样一些东西,我称之为超越城市和乡村界限的建筑,我设计的这种建筑你会发现放在城市里面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但是放在乡村也特别的合适。也就是要打破城乡之间的这种隔阂。让大家发现这个类型是可以贯穿城乡的。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5-21 13:45:54
E20120616 李冰父子修建”奇迹“ 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建筑界的父子兵 2、西班牙建筑夫妇米拉莱斯和塔格利亚布 3、美籍华人贝聿yu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优秀的建筑家”。 他的两个儿子贝建中、贝礼中同样也是出色的建筑设计师。 他们与父亲一起设计的建筑,如洛杉矶大学加州分校的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 抗震设计,抵御强震。 4、约翰·波特曼“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空间,是建筑师贡献给社会最好的礼物。” 约翰·波特曼与儿子杰克·波特曼一起走进了中国的建筑界。他们是中国向西方打开大门后,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建筑团队之一。 5、路易斯·康 6、丹下健三与丹下宪孝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Romeo Hotel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6-28 22:28:11
2012-09-29 月亮与建筑的故事 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Artemis,她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也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掌管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狩猎。同时也代表了夜间的一切:寒冷、寂寞以及亡灵的道路。 中国嫦娥和广寒宫 巨石阵与月亮崇拜 墨西哥玛雅遗址中的玛雅月亮神庙——月亮金字塔
中国古典文学中建筑 望月楼、赏月楼、朝月楼、拜月楼、 月坛 伊斯兰国家“绿色”和“弯月” 迪拜“月亮塔 蓬皮杜艺术中心”
2012-10-06 婚礼圣地巡礼 1、巴厘岛 巴厘岛建筑 贝尔 婚礼抢婚 锉牙 普吉岛 2、文艺婚礼,捷克的首部布拉格。百塔之城,建筑博物馆。 布拉格城堡 3、神话婚礼 爱情海 希腊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6-29 23:08:18
2012-10-13 寻找狄更斯的伦敦 狄更斯 维多利亚风格 泰晤士河 伦敦塔桥
法国的名人藏在先贤祠,而英国名人则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12-11-20 走进丹尼尔·李布斯金 犹太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 美国世贸大厦 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师。自由塔 在飞机上看到洛矶山脉的嶙峋绝壁,丹佛美术馆扩建部分的外形就是这样得来的。 他也善于搭起与过去相通的桥梁,让建筑承载历史,柏林犹太博物馆、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都以他们独特的形式,重新诠释着历史。 他有很高的音乐造诣。 当建筑师吧,在建筑中可以展现艺术。在艺术中却不可以展现建筑。 一直到50多岁才被人认识。 李布斯金怎么用光的哲理来表现黑暗。他是极富哲学气息的建筑师。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柏林博物馆、大屠杀塔。 美国纽约世贸中心、自由塔 2001年9月11日 现在的自由塔即世贸中心1号大楼。高度1776英尺。
2012-10-27 寻找人类千年朝觐之旅的足迹 伊斯兰教信徒相信世界的中心:麦加,地处沙特阿拉伯西部。 伊斯兰教最神圣之物,被称为地球之心的天房。 天房又称为“克尔白” 圣城麦加 麦加皇家钟塔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6-30 22:04:11
2012-10-13 寻找狄更斯的伦敦 狄更斯 维多利亚风格 泰晤士河 伦敦塔桥 法国的名人藏在 2012-10-13 寻找狄更斯的伦敦 狄更斯 维多利亚风格 泰晤士河 伦敦塔桥 法国的名人藏在先贤祠,而英国名人则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12-11-20 走进丹尼尔·李布斯金 犹太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 美国世贸大厦 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师。自由塔 在飞机上看到洛矶山脉的嶙峋绝壁,丹佛美术馆扩建部分的外形就是这样得来的。 他也善于搭起与过去相通的桥梁,让建筑承载历史,柏林犹太博物馆、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都以他们独特的形式,重新诠释着历史。 他有很高的音乐造诣。 当建筑师吧,在建筑中可以展现艺术。在艺术中却不可以展现建筑。 一直到50多岁才被人认识。 李布斯金怎么用光的哲理来表现黑暗。他是极富哲学气息的建筑师。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柏林博物馆、大屠杀塔。 美国纽约世贸中心、自由塔 2001年9月11日 现在的自由塔即世贸中心1号大楼。高度1776英尺。 2012-10-27 寻找人类千年朝觐之旅的足迹 伊斯兰教信徒相信世界的中心:麦加,地处沙特阿拉伯西部。 伊斯兰教最神圣之物,被称为地球之心的天房。 天房又称为“克尔白” 圣城麦加 麦加皇家钟塔 ... 蘇筱眞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麦加大清真寺 沙特麦加超高建筑 麦加皇家钟塔。这座钟塔高601米,表盘直径40米,是伦敦著名的大笨钟的5倍大。 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向全世界提供着标准时间,不过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地位,现在面临了挑战。 多名天文学家确定世界时间的本初子午线是从圣城麦加穿过。世界标准时间应当纠正历史性错误。改为麦加时间为准。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02 23:23:08
2012-11-24 走进海南清水湾 雅居乐海南清水湾 海滨度假胜地 世界上有夏威夷、迈阿密等海滨度假胜地 他们也要打造世界级的海滨度假胜地。 1、饮用水 2、海边地基 3、气候问题,地抵御台风 清水湾的建筑: 大宅,代表最高端、最上层的建筑体验和设计。 东南亚经典的泰式风格。 泰国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碰撞、接轨的地区,因此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既有北方居民喜欢私密的格局,又有江南宅地活泼的艺术风格。
迪拜,帆船酒店,世界上第一家7星级酒店。 清水湾,建筑师力求打造中国热带海滨度假顶级酒店群。 迪拜帆船酒店的设计团队,清水湾高尔夫球场。 游艇。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03 00:00:04
2012-11-24 走进爱丁堡 苏格兰 《勇敢的心》 走进爱丁堡,看看古老的建筑是如何见证苏格兰王国和英格兰王国爱恨交织的历史。 爱丁堡是原来苏格兰王国的首都,是现在苏格兰的首府。 威廉·华莱士纪念塔,哥特风格。 苏格兰的威士忌,苏格兰风笛。 命运之石 爱丁堡城堡 在城堡内坐落着圣玛格丽特礼拜堂,它是爱丁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一座罗曼式建筑。这是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是大卫一世为其母亲玛格丽特所建,在内部有一个典型罗曼式半圆圣坛拱。这种圣坛拱通常是为了隔开圣坛与教堂中殿。 皇冠 广场就处在圣玛格丽特礼拜堂的南面。在皇冠广场周围环绕着王宫、集会大厅以及国家战争纪念馆。王宫于15世纪中期兴建,苏格兰历史上著名的玛丽女王,在此诞下了日后成为英格兰与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 集会大厅就在王宫的旁边,大厅的兴建工程于16世纪早期完工。国家主要的仪式以及集会,都在这里进行。 奥利弗1克伦威尔在1650年入侵苏格兰并掌控爱丁堡城堡。他将大厅改造成营房。 19世纪80年代,它被修复。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装饰都是在那时修复的。大厅的独特在于它的悬臂托梁结构。它从1511年一直幸存到今日。也是苏格兰仅存的两个中世纪屋顶中的一个。 苏格兰格子呢短裙。 苏格兰格。 圣十字皇宫也叫核里路德宫。 玛丽女王。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03 14:21:37
E20120616 李冰父子修建”奇迹“ 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建筑界的父子兵 2、西班牙建筑夫妇 E20120616 李冰父子修建”奇迹“ 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建筑界的父子兵 2、西班牙建筑夫妇米拉莱斯和塔格利亚布 3、美籍华人贝聿yu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优秀的建筑家”。 他的两个儿子贝建中、贝礼中同样也是出色的建筑设计师。 他们与父亲一起设计的建筑,如洛杉矶大学加州分校的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 抗震设计,抵御强震。 4、约翰·波特曼“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空间,是建筑师贡献给社会最好的礼物。” 约翰·波特曼与儿子杰克·波特曼一起走进了中国的建筑界。他们是中国向西方打开大门后,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建筑团队之一。 5、路易斯·康 6、丹下健三与丹下宪孝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Romeo Hotel ... 蘇筱眞《设计的开始》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03 23:51:36
E20121208 仙台多媒体中心 伊东丰雄 与安藤忠雄分居东京、大阪的两人被称为关东关西双雄。 60岁以后才出名,伊东丰雄凭借着仙台多媒体中心出名。 他所说的纯美学的白色哲学。 短暂技术 他早期认为建筑还是不要人在里面好 早期作品受到密斯的影响,纯白与通透 61岁时他在伦敦的工程师那里学到了复杂的电脑运算方法 打破了现代主义的格子,寻找了狂野的自然现象 “好的建筑应当象树一样生长”
他早期作品只是在造型上有所变化,但是里面的空间还是传统的组织。 但是从仙台多媒体中心开始他大胆改变。 比如用玻璃打造整栋建筑,或是柱子已经不像柱子。 在这个建筑里墙壁是很少的,营造出了一种灵活的空间。 使得建筑象一座大公园。各种功能间的界限被打破。 人们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东西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但彼此间会发生交流与互动。 这也正是对于媒体中心这一全新建筑形式的诠释。
《伊东丰雄的建筑冒险记》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11 23:16:45
E2013-04-20 法国圣福瓦修道院 1教宗即使梵蒂冈的国家元首,也是天主教的神权领袖。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2孔克圣福瓦修道院。 3福瓦塑像放在阿让镇,被孔克修道院取得。 4法兰克国王 矮子丕平、儿子查理曼、孙子虔诚的路易。 5圣福瓦修道院是严格按照拉丁十字架格局建造的。是现存的早期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6圣福瓦修道院1050年开始修建,历时70多年,改变原有的建筑风格。
E2013-04-27 住梦天下,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 1、中国画里的乡村 2、徽州,地处皖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交界处。传统意义的徽州包括绩溪、歙she县、黟yi县和祁门,还有早已划归江西的婺wu源县,这是明清之际的徽州。 3、 。。。。。。。。。。。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12 19:11:24
E2013-04-27 住梦天下,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 1、中国画里的乡村 2、徽州,地处皖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交界处。传统意义的徽州包括绩溪、歙she县、黟yi县和祁门,还有早已划归江西的婺wu源县,这是明清之际的徽州。 3、位于黄山东北部的黄墩,被称为程朱阙里,它比邻徽州的重要水系新安江,历史上曾经十分兴盛。新安理学就发源于此。 在建筑排布上,以宗祠为中心,然后再有各个分祠,再到各个家祠。这种脉系跟宗族的族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程朱理学更多的是讲人伦次序,或者是尊卑有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既体现在族谱的修编上面,和建筑的布局上面。 4、古代徽州的村落图,先人在布局时将中国的传统的宗族制度和文化理念融合在其中,建村时首先要寻找一个枕山环水的地方,背靠大山,地势高爽。依河流而建,保证有充足的生活和灌溉的水源。民居多围绕宗祠和家祠而建,宗祠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位于全村的中央或较高的位置。书院培养族中子弟,体现中国传统的读书荣身的思想。位于显赫位置的牌坊,则笙表先人的功德。接受后世子孙的敬仰。这样的布局既符合环境生态学又体现出一种天地人和共存的理想境界。 5、位于徽州北部的绩溪是胡姓的聚居地,明代名臣有胡宗宪,还有胡适,胡锦涛先生的老家都在这儿。 东晋大兴元年一世祖胡焱携家眷从山东青州前来,看到绩溪龙川这个地方,枕山环水,土地肥沃,于是就这这落了脚。 古徽州建筑讲究得水为上。 在外发达的徽州人,第一件爱做的事就是把大量的财富投向故乡,修祠堂、续族谱,徽州的宗祠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庙堂,而且是村落宗族财势和实力的象征,依靠儒家思想、道德规范和公益事业。祠堂称为徽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宗族、科举、经商。 此时的祠堂已经摆脱了徽派建筑的一般意义,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村落文化的象征。 6、中国古代最大的商帮:徽商。 无徽不成镇。 落叶归根的传统,徽州民居成为中国民居的典范。 7、歙县的棠樾村,以明清时代的牌坊群而闻名,村口竖立着六座牌坊,旌jing表着明清两代鲍氏家族忠孝贞节的人物。明清时期的徽商基本控制了中国盐、典、茶、木四个行当。 乐善好施牌坊。 8、天井是徽州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格式,从建筑功能上看这种设计使得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阴雨季节,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笃信风水之术的徽州商人认为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堂内的天井聚敛着四方财气,所以他们又称为这种住宅布局为四水归堂。 风火墙原本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用于防火的实用墙面,而在这里它也是徽派建筑的一大亮点。 风火墙在很多的民居建筑中间都常用的一种东西,只是它表现的形态不一样。 五岳朝天,是徽州所特有的。你到广东地区它就变成了观音兜。或是其他的形态。但是它作为风火墙基本的这种防火功能还是各地都会用到的。 北方地区也有,它就是这种硬山的墙面,具有防火功能? 然后它配上了屋脊的吻兽或者一些装饰图案以后,使它更具有美学上的一种含义在里面。 9、汤显祖曾写下“一生痴绝处,如梦到徽州”(无梦到徽州?) 梁启超曾经把徽商对明清时期文化的贡献,与南欧豪门巨匠催生出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10、李安的《卧虎藏龙》取景地。
E 2013-05-04 芦山医院门诊楼震后完好无损
E2013-05-11 贫民窟的变革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拍摄地孟买的贫民窟达拉维(Dharavi) 印度首富住宅安帝拉
贫民窟 肯尼亚基贝拉 印度的达拉维 香港的九龙寨城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维迪加尔 《天使之城》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14 23:10:00
E2013-05-18 奇险建筑 1、悬空寺 恒山 建筑材料是恒山盛产的铁杆松 除了地震、风吹日晒。 1500多年 悬空寺是三教合一。儒释道各归其位,同处一所。这在寺庙中实属罕见。 2、悬在空中的迈泰奥拉修道院。希腊。 悬崖上的迈泰奥拉修道院。是圣阿所山的拜占庭风格,红砖红瓦,圆形穹顶。 3、俄罗斯苏特亚金屋,坐落在俄罗斯西北部,靠芬兰很近的一个偏僻小城里面。 房子主人叫尼古拉·苏特亚金。 4、意大利比萨斜塔。 5、德国亚特塔教堂 6、阿联酋的斜塔位于首都阿布扎比市,名为首都之门。集酒店和办公场所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高160米,共35层。其整体结构从12层开始向西倾斜角度达18度。几乎是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度的5倍。外观如海边翘起的鱼尾。扶摇直上天际。 卡门·迈克尔《Visual Shock视觉的震撼》
E2013-05-25 广州骑楼 北京用四合院 上海用石库门 广州就是用骑楼 保存着城市的记忆。 骑楼。建筑形式适合南方的气候特点,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天气,又凉快又通风。 “灰空间”
骑楼,“有脚骑楼”。骑楼的字面意思就是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 南欧,西班牙、意大利的券廊或柱廊。
中西交流的建筑形式。 骑楼成为岭南建筑的象征。 邻里关系的纽带,市井文化的根基。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15 11:16:35
E2013-06-01 塔建筑 1、埃及金字塔 2、埃菲尔铁塔 3、塔,汉语字典解释: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物,通常是五层到十三层不等。形高、尖顶。 中国的塔,汉代以前没有这这种建筑。 塔,Stupa,意译坟丘、圓塚zhong,音译是窣堵坡,还有个音译,是浮屠。是从梵文佛陀Buddha这个词,转译过来的,指的也是佛塔。 中国的塔很多也是借鉴了古代印度神庙的造型和特点。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覆缽式,代表了早期中国塔的样式。 河南嵩岳寺砖塔。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 4、中国建塔供奉佛祖的舍利子的地方,共有19处。 始建于东汉时期的陕西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 中国塔的造型,在继承印度窣堵坡的造型上与中土建筑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覆缽式、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多宝塔、无缝式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造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除了供奉佛舍利,塔也被用来奉藏佛像、佛经以及历代僧人的遗骨和舍利。而塔的层数对应的是相轮数目或者修行的果位。根据不同标准有七屠、十三屠等不同形制。在后世的塔的中国化过程中,塔不在局限于佛教方面,而是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衍生出了观景塔、风水塔、文昌塔、瞭望塔等等不同目的和作用的塔。 塔这个字也开始泛指所有塔形的建筑。 5、塔的功能在近代有个很大的转变,如果说古代的塔是为神而建,那么现代的塔就是为人而建。 6、电视塔,被赋予了观光、旅游的功能。 广州塔,全称为广州新电视塔,定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容广播电视发射功能。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小蛮腰”。包括发射天线在内,高达600米。是广州城新的地标建筑,也是目前中国第一塔高。广州塔的主体是由15万立方米高强性能混凝土浇灌而成的核心筒,而其最大的特色是在于塔楼外观纤细的腰身,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楼顶在扩大成椭圆形。顶上是一个雄伟的天线。整体造型超越传统建筑设计。也是建筑界前所未有的尝试。 7、柏林电视塔 多伦多国家塔 上海东方明珠塔 吉隆坡塔 东京晴空塔 美国KVLY电视塔 8、现代金字塔 拉斯维加斯的金字塔大饭店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旧金山环美办公大楼 9、迪拜塔 通天塔 巴别塔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7-15 23:02:36
E2013-06-08 摩天大楼 1、摩天,船员术语,帆船上的高大桅wei杆。 2、《2012摩天城市报告》 以美国“152米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建筑”为标准。目前中国已有摩天大楼470座,在建的332座,另有516座已经完成土地拍卖,设计招标或已奠基。而美国在建以及规划的摩天大楼只有30座。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内,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1318座,是美国现在的4倍。同时这些巨大的建筑物,已经不局限于一线城市,正在筹建的基本上聚集于二三线城市。 3、迪拜 酋长默罕默德 迪拜塔(第二名称哈利法塔) 828米 4、摩天大楼的故乡:美国。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由建筑师威廉·詹尼所设计的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是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8-04 12:35:57
E2013-08-10 从澳门到葡萄牙的建筑之旅 大三巴牌坊 印度果阿教区 果阿 澳门 里斯本
E2013-08-17 来自潮州八邑的筑梦天下 1、中国民居:北京四合院的市井、陕西窑洞的粗犷、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广东独具特色的岭南民居:彪悍的碉楼、喧闹的骑楼、神秘的围屋。 2、潮州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行政区域的潮州,潮州市,另一个是民系概念上的“潮州”,即历史上的潮州府。所属的各个县,大潮汕地区。 3、关于潮州,“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潮州民居: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伴随着大量中原人迁移到南方,三合式建筑就已传入潮州地区。 许驸马府,始建于北宋时期,占地2400平米,是潮州最早的“府第式”民居,整座府邸外部封闭,内部宽敞。基于“礼”的规制,从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角度,形成了“前堂后室”的建筑布局。 潮州文化学者曾处楠:它跟中原讲究礼制,它是分不开的。 4、明清时期,潮州民居进入了鼎盛时期,更出现了形态丰富的建筑构架。 潮州民居的典型布局有:“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 (1)“下山虎“:前房2个.后房2个,格局跟云南一颗印有点相似; (2)”四点金“:潮州风俗的独特建筑,小房、前厅、小房;小厅、天井、小厅;大房、后厅、大房。跟北京的四合院有点像。 (3)”驷马拖车“:”三进二巷一后包“, 这三种是可以重叠的,不仅是潮州民居的发展,也是潮州文化的延续,更是家族兴盛延续的象征。 4、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及八闽文化就伴随着大批移民传入潮州地区,又有江南、广府文化的浸润,这些多种的元素,加上潮州又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远离政治权利中心,形成了潮州古民居,他们追求宫廷建筑的格局,装饰工艺精湛的建筑,成为了这个地方非常漂亮的独具一格的建筑。 5、方伯第,方伯,一方之伯,封疆大吏。 方伯第是”五间过“式建筑,是”四点金“式的横向增大型。 6、韩愈在潮州为官。 7、”大宗小宗,竞建祠堂“ 潮州民俗学者:吴志敏 潮州古村寨。 8、南盛里 9、潮州木雕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8-04 19:17:27
E2013-08-24 东京用建筑疗伤 1、法国大画家Florent Chavouet 他在东京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他觉得东京并不是那么美,他认为东京只不过是最醜的城市中最美的一坐。 2、日本建筑师冢本由晴出版《东京制造》,他在里面就数落了东京的建筑的种种不是。甚至直呼东京建筑群样貌是醜到了“无耻”。 3、从跨时代的代代木体育馆,到新地标六本木新城,以及普通的民居,你都会发现东京的成长的轨迹。 4、东京塔、表参道之丘、按照下世界东京理想风貌打造的六本木。 今天东京大都会的原点是从广岛和平中心开始的。1949年年轻的日本设计师丹下健三,受命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点原址。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8-19 23:42:42
E2013-08-31 香港历史建筑活化计划 1、旺角 古建筑 雷春生 二战前唐楼建筑的典型 落成于1931年的建筑 2、湾仔 蓝屋 唐楼 建于1922年 无间道2的取景地。 唐楼商住一体。 3、景贤里,岭南的三合院。红砖绿瓦,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香港的古建筑的活化与保育。
E2014-09-07悉尼大桥与追梦人 布拉德菲尔德 悉尼大桥是世界第一单孔拱桥。 弗里曼
E2014-09-14 诺曼·福斯特与赫斯特大厦 (1)911,纽约地标世贸大厦轰然倒塌。 (2)老的赫斯特大厦,是一座砂岩建筑,当年是由维也纳建筑师是有兼舞台设计师约瑟·厄本设计建造。1928年建成后一直作为赫斯特集团总部对外开放。 外立面保留,里面全部拆除,新旧融合。 智能大厦,绿色环保技术。
E2014-09-21 "高技派"建筑大师皮亚诺和罗杰斯 1、“高技派”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 19世纪欧洲建筑的主调是传统。 2、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的高技派登上历史舞台。 高技派前期也被称作未来主义风潮。 3、1977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中心。 4、皮亚诺、罗杰斯师从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被评价为现代主义转向的铰链,他对宽敞的建筑空间的这种追求,深深地影响了好几代人。这是来自他对于这些古代的遗址,这种恢弘的崇拜。 5、路易斯·康的两位高足在空间的处理上是引入了高科技,用高科技打造这种宽敞的内部空间。 6、拿破仑、密特朗、蓬皮杜、戴高乐。 (3)香港汇丰银行。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8-26 22:00:34
2013-10-12筑梦天下 漫步韩国梨花大学 1、梨花深谷 法国建筑师 Dominique Perrault 【多米尼克·佩罗】 它实际上是让一座建筑物消失,以便产生一种活力。引入一种景观,使之融入现有景观中。
2、法国国家博物馆 20世纪末,法国巴黎历经复兴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里程碑。 高度规整的水晶球造型,轻盈的钢铁,还有光的一种效应。
3、柏林奥林匹克游泳馆 这个建筑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他讲建筑体量的简化,推到了极限。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苹果树围起来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米,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 建筑的整体形态及其弱化,单纯而自然的成为环境景色的一部分。 多米尼克以一种极简主义的绘画特征来表现建筑的纯净性和消失感。
“有趣的是创造一个场所,而不是树立起一座建筑”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8-29 13:31:14
2013-11-16 原乡——回到最初的美好 彩云之南——丽江、大理 云南腾冲【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和顺古镇 清代风格的民居建筑 弯楼子 三成号 隈研吾 长城脚下的竹屋 负建筑理念 他在腾冲的作品:民俗馆和温泉会馆 雅居乐地产在海南的清水湾 在腾冲的原乡
2013-11-23 旋转大厦 turning Torso 瑞典南部城市的一个旋转大厦 马尔默 Santiago Calatrava设计 卡拉特拉瓦 以90度的扭曲 190米高 在充满古典建筑的马尔默小城里 与根本哈根才一海之隔 瑞典最高建筑,欧洲最高的公寓。 卡氏建筑生命体在刹那间的动态之美。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西班牙 桥梁
马尔默是适合流浪的城市。 从黑铁世界蜕变成明日之城。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9-02 00:14:44
2013-12-7 宗教遇上现代派 1、1965年8月27日,一位现代派建筑大师去世了,被誉为建筑界的哲人路易斯·康,知道这个消息后,问:今后我们将为谁工作?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也悲伤的难以自持。他曾经临摹并翻烂了这位建筑师的作品集。这位大师的宿敌大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都感到惋惜。他说我厌恶这个玩混凝土的小丑的一切,但是比起他来,我就是个懦夫。他就是勒·柯布西耶。 2、在他手中现代建筑元素如何张良宗教世界的精神尺度。工业时代的建筑机器,又能否为人类打造心灵居所。 3、二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全世界正在举行一场建筑狂欢派对。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巅峰。 4、朗香教堂 拉图雷特修道院
2013-12-21 在高迪之城搞怪的人 高迪之城巴塞罗那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 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 让·努维尔 阿格巴大厦 造型奇特、色彩梦幻、高现代技术 红和蓝色调
中国国家美术馆(立体一)
成名作1981年为巴黎设计的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
2013-12-21 巧克力与建筑的邂逅 巴黎东郊巧克力工厂 巧克力打造的微缩著名建筑群 德拉维基亚 Menier巧克力工厂
老Ghirardelli 巧克力工厂
2013-12-28 走下神坛的剧院建筑 西方音乐起源古希腊祭祀大典上的表演,对神的敬仰和赞美,是主题。??
他喜欢用电影来阐述他的设计理念。打造光建筑的高手。
-
蘇筱眞 组长 楼主 2014-09-15 21:55:20
2014-01-18 用建筑疗伤的丹尼尔·李布斯金 1、建筑疗伤大师Daniel Libeskind 2、光是李布斯金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3、世贸中心重建的总设计师 赢得世贸中心项目的秘诀是学会与自身心理的阴影交流。 尊重过去,建设未来。 自由塔 4、2004年印度尼西亚的大海啸 2006年李布斯金的工作室免费接下为受害者设计新的住宅社区。 5、香港多媒体的创意中心 6、丹尼尔·李布斯金是一位极富哲学气息的建筑师,他对光尤其崇敬。认为建筑就是各种形体在光之中所达到的完美和谐。 7、41岁前没有盖过房子。 1989年主持设计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金牛座建筑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V"筑梦天下" (蘇筱眞)
- 西安!我来了! (蘇筱眞)
- 网易——南开大学:纵谈中国古代前期史 (蘇筱眞)
- 网易——古代世界文明漫谈(东北师范大学) (蘇筱眞)
- 超星:古埃及历史 (蘇筱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