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学博士申请的一点经验
来自:冷了的咖啡
我是14年申的台湾法学博士,申了三所学校,最后是被第一志愿国立政治大学正取,在此衷心感谢小组里的V.Jhering、jcll、吃樱桃要吐核、chenyong以及微博的大黄最爱等同学的帮助。虽然现在还未决定是否去就读,不过还是先把个人申请的一些经验写出来,希望能对今后申请的同学有所帮助。 个人基本信息:14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本科和硕士都是大陆法学“五院四系”中的一所,本科专业法学,硕士专业民商法学。本科和硕士期间学业成绩的排名基本上都是比较靠前(前1%),gpa这块还算比较好看。科研这块的话,本科和硕士期间在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集刊各发了一篇文章,算是主要科研成果吧,另外还参与了一些课题,不过法学的同学知道,大陆参加课题神马的很水,不提也罢。 研二开始就有读博的打算,跟导师做课题的时候对台湾的法学也有所了解。总体来说,台湾法学研究和实务都要强于大陆,而且只申请不用考试,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今年大陆这边报了三所学校,台湾也申了三所学校,分别是政大、东吴和辅仁。本来还想申台大,但台大法学博士需要雅思、托福等外语能力证明,不够申请资格只得作罢。在这里也提醒想申请台大的同学,外语这块要提前准备,至少去年和今年台大法学博士申请都是有外语能力证明的要求,不知道未来其他学校会不会跟风。 个人列传: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个人列传究竟应该怎么写,个人的理解是类似于大陆的博士申请个人陈述,我自己的个人列传就是根据个人陈述改造而来。但我想无论形式如何,其本质的要求应该还是一致的,也就是个人列传一定要有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学术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是突出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是某一性格特质,总之,要从个人既往的经历里发现亮点,然后再个人列传中体现出来,最好是能结合一系列事实加以佐证,如果说仅仅是像个人总结那样的概括性评语,也很难说有什么亮点。我的个人列传主要就是强调自己在学术方面的理想和追求,然后介绍围绕这一理想所做的一些努力,列举了比较多的事实,看起来还算丰满。 研究计划:大陆的法学研究生是什么水平不仅我们自己清楚,台湾的教授也很清楚,所以不要指望自己能写出多出彩的研究计划来,但至少可以向教授展现两点:第一,学术功底,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上,例如,研究计划形式是否规范,课题背景与意义的陈述是否到位,研究综述是否扎实,研究目标是否合理,等等。第二,潜力,可能各个教授评价潜力的标准不一,但我想选题、专业能力、创新性等应该是共性的标准。我的研究计划是根据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拟定的,可以说是硕士阶段研究的继续和延伸,所以我在研究计划里也突出强调了研究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大家可以参见这个帖子里V.Jhering的回复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0084484/。 推荐信:我的两封推荐信,一封是我导师写的,一封是学校校长写的,两个人都是我专业方向上的老师。我导师在专业领域小有名气,算是法学领域突出的青年学者,跟台大、政大的教授也比较熟悉,加上我这两年多时间都是跟着他做研究,对我也是很了解,所以他出具的推荐信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学校校长是国内民法和知识产权法领域的大牛,在台湾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推荐信也还是挺管用的。可惜校长饶有兴趣的跟我讲了好多关于东吴的信息,我都不忍心告诉他东吴是我的第二志愿…… 个人对于推荐信的建议是,一封由自己导师出具,主要强调个人品性、修养、综合素质等,因为导师理论上讲应该是对你最了解的人,由他介绍上述内容比较容易让人信服。另一封由同专业方向比较牛的老师写,突出学术功底、能力和成果。 联系教授:自古以来,申博之前先联系教授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扯淡完毕,言归正传,联系教授对于申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台湾博士申请只交材料不安排面试,教授想通过那么点材料全面了解申请者,几乎是不可能的。说白了,你精心准备的一大堆材料,充其量也就是给教授留个好印象而已。所以,如果能私下联系到教授,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对于申请是非常有帮助的。 联系教授常规的方式就是发邮件,这方面的经验小组里已经有不少帖子分享过,我就不再赘述。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参加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最近几年两岸法学界的交流还是很频繁的,除了大中型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台湾学者参加之外,还会不定期地请台湾学者过来讲座。有心的同学可以提前做些准备,在活动期间主动找台湾教授交流,个人建议是挑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台湾教授交流,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学术专长,要和对方有充分的互动,切勿只是简单的提问。 我所接触的几位台湾教授给我的印象是:很儒雅,很有修养,对人很和蔼,没什么架子,和他们交流其实还是一件挺令人愉快的事情。 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对台湾博士申请的影响有多大,我不是很确定,但从我大陆考博的经验看,这是导师评价你的非常重要的依据。我在考博前跟拟报考的导师联系,对方都要我提供过往的研究成果和硕士学位论文,而面见导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谈硕士学位论文。我的理解是,博士阶段往往要做比较大的研究,需要相当的驾驭能力,而目前能反映硕士生驾驭能力的恐怕只有硕士学位论文了,由此推测,私以为硕士学位论文对于申请还是比较重要的,不宜敷衍了事。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经验和看法,谨供各位参考,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在帖子后面留言或者私信。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今年录取了国立台北艺大的博士班,可以辅导申请! (李先生在外浪)
- 本人在台讀本科+碩士,有任何問題請進! (Yolkman)
- 专科学校不在二年制名单中 (属于自己的房间)
- 请问大家汉语言文学去佛光大学的性价比 (Miraitowa)
- 澳門城市大學研究生是否可以申請臺灣讀博?謝謝! (E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