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类种植用土浅谈(ZT)
来自:分子式(植物人。)
警告,老李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链接,给予起码的尊重劳动和知识权权益,否则追究到底。 之前我们有销售为十二卷配置的土壤,之后我们基于几个原因,决定不再销售,因此我们将十二土壤配置进行这个帖子公布下,当然我们将头尾倒置,你可以很简单的看下结果性的东西,如果想多了解,也可以费力点看看下面的原理性的东西。 总结:“十二卷我们常用的配方是这样的,小颗粒兰石4杯,大颗粒珍珠岩4杯,泥炭3杯,然后木炭颗粒或者草木灰一杯。 泥炭是持水料,提供土壤氮源,木炭或草木灰提供钾源,促进未来根系发展和植株抗性提升。 兰石是增加横向水的毛细,增加透气,而珍珠岩是轻量土壤,降低土壤持水量,这两个添加都让土壤更加的安全。 所有材料(除草木灰),都过1mm细筛,以避免孔隙的堵塞,避免水分滞留。 赤玉石兰石更好的替代,但是昂贵,轻石是珍珠岩更好的替代,缺点也是价格更贵,这两个使用的配方我们用于一些更贵重的品种,好处是这个配方土壤中根系的发展比兰石珍珠岩的配方效果更好。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这个配比量并不是唯一性的,这个配方我们用于半开放温室,塑料盆中,这相当半开放阳台的环境,如果您的阳台是全开放的,或者使用陶盆,那要提升泥炭的比例,提升持水能力,比如4份泥炭,或者减少珍珠?业谋壤?” 原理:在总结的尾部,我们有说重要的一点,这个配置不是唯一性的,光照强度,通风,盆的材料,决定了水分散失的速度,以及植料的具体比例。 配置的核心第一点是安全,持水太强,根系容易在水过头时溃烂,顶级高手可以通过控制水和通风的功力,用纯泥炭小容器种植十二,并且还长的很好。当然浇水三年功,很少有人能在这种植料上走钢丝,让肉肉一生平安,因此水管理的功力没有很高把握时,你要考虑的就是土壤配置的功力了。 土壤配置,能相对模式化,虽然要结合环境,但是大致的配置正确,相对的就比纯泥炭要安全的多,而有个说法,十二有了根系就有了全部,虽然这不一定完全到位(因为土壤营养的全面,合适的阳光,合适的水供给,都有关系),但是有一定道理。 配置中要掌握的不仅是安全,安全仅仅是第一步,还要营养,如果是用一些透气利水的纯无机质种植,那初期很好,因为根系保全良好,但是后期植物可能因为缺乏营养,而变得抗性差,生长不良,易腐烂,易发生疾病等,因此这个浅谈的配置中,会有木炭颗粒和泥炭,它们是提供三大巨量原始的氮源和钾源,而大部分十二,即使是硬叶系,也少有很强木质化结构,因此微量的需求并不是特别高,微量兰石,珍珠岩,木炭中都几乎没有,泥炭也仅少量,所以这个配置,我们不建议使用在生长迅猛且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比如一些球类,龙舌兰,大戟这些中。 下面我就浅谈下十二配置的一些植料作用,这里我将它们简单分为4类,分别是氮源类,钾源类,散水透气类,降低持水类,由于具体到植料的每种,它们的类型又是能互补替代的,比如仙土能提供氮源,也一样有磷钾和微量,且透水性好时,也能起到类似兰石和珍珠岩的作用。 泥炭(带有泥炭湿润剂的优质泥炭藓那更好),这是我们在种植的多个配置中,泥炭都是省钱且效果良好的植料,仙土类比较昂贵,透气性更高,当然水流失也一样迅速,因此适合一些封闭环境高空气湿度的地方使用,开放阳台以及开放的温室,我们更建议使用泥炭作为氮源。过程中确实效果非常不错,用在我们温室的十二卷类,球类,石头类,播种中都广泛采用的基础配料。 泥炭适合微生物生长,富含氮源,但是泥炭持水比较厉害,也有粉尘和胶泥质较多,关于泥炭的处理和浅谈,可以参考下面这篇,这里就不细说加长篇幅了: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039443076 氮源类还有很多,比如椰康,松鳞树皮,仙土,它们都能和泥炭互补,甚至能替代,比如南京韩文根老师,昆明仙农师傅,它们的土壤配置中,就大量的使用松磷树皮,韩老师更是高比例的用火山岩混合松磷树皮,虽然根系偏细,但是分支很多,我因为成本的考虑,更多的使用泥炭新的配置中,我有加入松鳞和仙土,效果也是不错。 钾源,这个很关键,很多人的配置中甚至没有钾源,这是一些人意外率高的一个原因,钾对抗性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扦插,播种,成株,其实都是不可缺乏的物质,只是钾源比例不能过高,高钾的土壤配比,一样会影响植物生长,一般钾源的添加,不宜超过总量的百分10。 钾源最次的就是草木灰了,对于草花或者须根性品种,草木灰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十二来说,粉尘度很高的草木灰不仅会逐渐导致土壤透水时滞,造成土壤局部可能过湿润,因此有条件,还是考虑后面两类。 一个是谷壳碳,颗粒适中,育苗和少量土壤特别合适,比重也很轻。 大盆和空气流通度差的温室或者封闭阳台,更推荐的是木炭颗粒,近年木炭颗粒越来越多店铺销售,种植大盆时,可以考虑3-6mm的颗粒范围。 三种钾源材料,都建议使用与十二卷之前,可以水洗或者雨淋去火。 既然泥炭持水容易过强,就必须增加透气,以及降低持水,兰石就是增加透气的好材料之一,它作用是维持土壤透气性和适度的持水,造成大量孔隙,保持根本的呼吸良好,微量的提供上,兰石略逊色植金石,好处是便宜。(我们的配方中不带有蛭石,原因蛭石虽然物理性能非常好,但是瓦解速度快,导致植料必须在2年内换盆,否则物理性能下降,密度变高,导致种植效果不能持续良好)。 兰石的替代物很多,如: 天然多孔的红色火山岩,含盖更多微量,缺点是重,棱角多,搬动软盆时容易挤伤根系。 赤玉土,毛细能力最强,吸水最快的之一,保持安全的原理与兰石不一样,不是多孔透气,而是均匀持水,让根系更彭勃发展,也让土壤中不易出现局部大量水分过湿而溺毙根系,缺点是价格非常昂贵,而且老化瓦解,后期必须换盆。 煤渣的特性类似赤玉,但是毛细速度比赤玉慢,且偏碱性,因此如果种植12,建议之前水洗雨淋,并且筛出粉尘。 还有很多能替代兰石多孔透气类型的植料,比如砖渣,陶粒,红仙土,烧结赤玉等,它们的价格一般比赤玉便宜,性能也有轻微差异,而陶粒和黄金颗粒都是陶土烧结,但是特性也有差异,这里不一个个讲述,总之,透水透气的类型这些都是可以应用的,可以单一比较简单一种应用,也可以多种混合达到比如百分30左右的比例使用,只是购买多种混合相对购买麻烦,但是更能取长补短。 降低持水类:这个类中,典型的是大颗粒珍珠岩,(珍珠岩曾经是我认为的垃圾植料,因为会飘散,并且根本不吸水)但是种植后换盆会发现,珍珠岩比例高的土壤中,根系通常能发展很好。原因是珍珠岩可以轻量土壤,便于根系穿透(泥炭和兰石配比的植料浇水后较沉重,且持水量很大),适当添加珍珠岩后,土壤变轻变松,使得土壤安全性更高,避免十二卷类根系因为水蹟而导致腐败(通常发生在土壤中下层),并且价格很便宜,珍珠岩也有缺点,土表干燥后的飘散就是问题之一。 轻石,日向石,浮石,都是火山产物,这几个也相当持水低,也作为珍珠岩的替代,实践中,日向石有非常好的效果,烂根很少,根系发展比珍珠岩内更好,缺点其很贵,贵的和赤玉接近,我们选择一般也是3-6mm的颗粒。 轻石比日向便宜的多,国内就有出产,轻石据超级楼主说,有些是含盐的,所以最好能洗一下用,其效果和日向是差不多的,和日向比起来,是有相对性价比优势的,100元左右可有50升的轻石,而80元左右仅有16升的日向石,从这点来说,对于我,我宁可准备个大水缸去泡轻石。 浮石市场上有些卖家也管它和轻石一样称呼,或者把轻石说成是浮石,其实是不一样的,浮石很轻,土壤中你可以混合一点用以抵消日向,轻石,珍珠岩,浮石据说对降低兰根腐烂有奇效,从物理性能上来说,它与这三类相当,所以如果你准备精专一点,并且也容易获得,你就混合一些也可以。 旧土与新土的精细处理 你可以配置之后立即使用,特别是水洗后的土壤,当然你也可以更加精细的备至,比如盛夏十二休眠时,你准备秋天换盆用的土壤,或者换下的土壤准备打破从茬障碍,从新使用。 换盆的旧土,特别是老土,由于阳台溶淋作用很小,因此可能已经严重酸化,如果使用化肥灌根,土壤营养盐还可能过剩,因此直接使用,重茬障碍是一个问题,但是丢弃,特别是昂贵植料配比的,是巨大的浪费,从新活化,其实很简单,过1mm的筛,去除粉尘后,然后拿一个底部有孔的泡沫箱,装好旧土,丢天台淋段时间,要快也可以直接大水缸浸泡,然后添加泥炭或者仙土,增加氮源(过筛老土,主要筛出的是瓦解的泥炭),然后装黑袋暴晒。 配置植料如果用黑色塑料袋密封,丢与日光露天环境,夏季内部可产生超过65度高温,高温杀死内部的昆虫及大部分虫卵,草籽,所以用黑色包装袋封存暴晒,是除虫办法之一,特别是根粉介,根线虫那些,当然你也可以用人工高温方式,比如微波炉蒸锅等,但是大量土壤时,非常的麻烦。 黑袋暴晒之后,或者人工高温消毒之后,土壤的菌群基本被破坏,根毛在土中是无法直接吸收泥炭或者木炭的,它们依靠的是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获得那些营养,所以要以让土壤获得有益菌群的平衡,em菌市场中有销售,但是em菌有好几类,针对土壤有专门一类,选择那个,喷后丢在阳台一角没有阳光直接暴晒地方,只要后期只要土壤不完全干透,em菌就可以在土壤中保持活性。 如果您一次消耗不了全部的土壤,那剩下的就可以以上面的方式保存起来。 既然你已经看到这么后面了,那关于肥料,也闲扯两句。 十二卷,磷肥我们没有提及,之前还有加骨粉骨片,不过观察下来,其实和没添加的毫无差异,个人种植中知道,肥料可以获得一个很虚大的个头,但是当更换环境,无大量肥料供给时,植物的新叶会形态变化,而目前阳台空间都更紧张,植物绝对不是越大越好,一个几片叶子虚大的个子,还不如一个叶形紧凑株型完美的小个子来得更有观赏价值,所以大量用肥,只是自己骗自己,或者商家用大尺寸来吸引你,你自己要的是美还是虚大的几片叶子,或者后期一个下大上小的不完美株型呢,这点你要考虑清楚,因为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如果观念不正确,你会天天努力想用什么手段,什么肥料让它膨胀,而不是想如何让它更匀称更紧凑更美。 而十二其实需肥量不大,少浇水,形态就容易逐渐养的很好,这个观念我们在2年前就已经更新,那之前我们有用氮源肥料催出20cm左右的朱康,我相信当时购买到那种尺寸的人会后悔,因为他们甚至极难维持那样尺寸,今天我们苗圃甚至不用底肥,我温室外面丢了4分1立方的成品鸡粪颗粒,那是在我见识到那种给用户带来的后果之后,永远弃之不用的,那些我也许未来会在温室外面种草莓和葡萄,但是我们的土壤宁可用比较缓和的泥炭和木炭提供生长需要,因为用户购买到的是一个容易维持形态的植物。 而化肥,那个个人认为是比农家基肥更要命的东西,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富营养盐,破坏微生物菌群的生活环境,导致根毛退化,就连有点文化的农民都知道化肥会导致土力退化,而你呢,你盆里的景天酸代谢方式的植物,肯定生长缓慢的,比几个月就能收的菜要慢的多,那么多年,你不应该是反复的换盆,而是要考虑维持好土壤微生物环境,让苗子逐渐呈现它们的最美,所以这个人也认为是个种植理念的问题,十二卷种植不是一朝一夕,合适的植料,慢慢的培养,会有精致的美慢慢呈现给你,那个过程的慢慢等待和期待,正是种植让人痴迷的秘密之一。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多肉植物夏季叶插提高成功率秘籍<ZT> (分子式)
- 食材吃不完?做成植物驱虫剂吧(ZT) (分子式)
- 谢谢你还陪着我。😁 (分子式)
- 传说中的巨型鸡蛋玫瑰... (分子式)
- 京之华怎么了? (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