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不幸——给荷尔德林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列车夜行)
2009-02-07 10:22:1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2-08 13:45:44

    啊啊啊,提一句组外话吧,望见谅。 《海子诗全编》要出新版了。 “优秀的诗人看看选诗就行了,伟大的诗人要读全集。”——海子 见:http://book.sina.com.cn/compose/2008-12-31/1437250178.shtml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4-11 19:02:15

    "海子的语言没什么逻辑性。"

    要说首先,“逻辑”是指哪一种逻辑? 其二,诗的语言不一定需要逻辑的语言。甚至有时候诗歌本身就是反逻辑的,以此来表达一种反抗和解放。 其三,阅读海子的诗的确对读者有很高的要求,他的想象力太恢宏了,需要读者作出记忆并联系、反应并理解的点很多跨度也很大,从他的短诗到几十万字的《太阳*七部书》,要贯通理解,必需多读多思,要有很高的文史哲积累,在短时间内只读一次两次是远远不够的。总之,海子的作品有一种跨时空的意义,正如骆一禾基于对中国文化一般意识形态和当时读者对诗人的接受状况的认识,认为对海子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可能需要等到50甚至100年后。

    PS.不知海子当时读荷尔德林的是会是谁的译本呢?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4-11 19:28:59

    海子绝不是那种为了写诗而写诗,专门去翻材料来写一首“诗”的“诗人”。 越读他的诗,越觉得他是现当代最值得献给世界的汉语言说者之一,也许连“之一”都可以省掉。他的思考和行动是属于全人类的。他的言说更是完全刷新和擦亮了汉语的运用。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4-12 10:44:46

    这是一个充满了喧嚣的寂寞的世界。

    海子的理想是想写“史诗”?! 可笑!!!

    海子是一个自我放逐的王,一个本可以在抒情诗王国里称王的人,却毅然选择了出走:“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他的死亡是他任务和创作的完成,是一个人作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决定!      “情欲老人死亡老人:你是谁? 王子:王子 老人:你来自哪里? 王子:母亲,大地的胸膛 老人:你为何前来我的国度?聪明的王子,你难道不知这里只有死亡? 王子:请你放开她,让她回家    那位名叫人类的少女 老人:凭什么你竟提出如此要求? 王子:我可以放弃王位 老人:什么王位 王子:诗和生命 老人:好,一言为定    我拥有你的生命和诗”         ——海子《太阳·土地篇》

    还是先弄本海子诗全集来看看再说吧。任何一本选集都不可能真正体现出他的求索。

    也许我应该记住海德格尔的忠告,少说多思保护语言,在这里讲太多了。 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已经道说过都已经摆在那里,只是人们都没有真正去找寻去阅读过。 “当众人高声歌唱生活时/我定会孤独返回 空无一人的山峦。”——海子诗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4-12 10:55:11

    人们要么忘记了大地,要么只能痛苦地浪迹于大地上,能重新找回家园吗?!

  • 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 (列车夜行) 楼主 2009-04-12 16:31:54

    记得Dasha在讨论荷尔德林诗歌翻译时也说过吧:“荷尔德林对古希腊的神往、对宗教的虔诚、对故乡的热爱,致使其诗歌中存留大量古典背景、地区特色,这些,也不是仅仅知道些德语会话就能够再现的,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就像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够畅达地解读海子一样(许多自诩文人的人还觉得朦胧诗太过朦胧呢),也并不是每个以德语为母语的人都能够理解荷尔德林,甚至在德国人称“诗圣”的老歌德……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665409/ 对不起,把Dasha也给拉来了这无聊的地方,望原谅) 我的这些想法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在我一步一步走来的时候,总有前人留下的标记给了我指引。这些标记一直在,如果你不愿去探寻,别人的确无计可施,也不必施什么。 至于谁才是自视甚高,谁心存敬畏,估计旁人看得更清楚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7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